一种新型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43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颗粒状物料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种粉末或细粒状的调料是人们餐饮食品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如味精、盐、糖、胡椒粉等。通常,我们将这些调料放在一个容器内,使用时,通过一个小勺往菜或汤中添加。但是,使用这种方法,无法较好地控制加入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的新型下料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下料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包括容料瓶和位于容料瓶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容料瓶的头部设有开关可控式的盖体组件,所述下料控制机构与所述调料瓶的盖体组件相关联。所述盖体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顶盖、输送齿轮和锁盖,该锁盖与瓶体相扣合,且锁盖与瓶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锁盖转动的结构,所述顶盖、输送齿轮和锁盖的中部通过一连接件串在一起,所述连接件将顶盖和锁盖紧固连接,输送齿轮可以连接件的轴向为中心转动,所述输送齿轮的外径大于顶盖和锁盖的外径;所述锁盖上间歇分布多个出料孔,所述输送齿轮上设有多个相邻的栅格,所述栅格呈环形分布在输送齿轮上,所述输送齿轮的边缘设有轮齿,所述顶盖上设有一与所述栅格相匹配的开口。所述下料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下料电机和电磁离合器,所述下料电机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带铁芯的电磁铁、第一传动齿轮和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内的可伸缩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输送齿轮相匹配,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电磁铁的上方;所述电磁铁底部中央设有一可供铁芯上下移动的腔体,所述铁芯顶部固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传动齿轮上移的推杆,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底部设有一插孔,该插孔与所述推杆相匹配;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为阶梯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上部的轮齿部和位于下部的基座, 该基座外侧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弹簧槽内,该弹簧槽的上部向外延伸出一凸部,与该凸部相对的第一传动齿轮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基座外侧设有多个间歇分布的凸楞,与所述凸楞相对的第二传动齿轮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外侧设有轮齿部。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一成料容器,该成料容器位于容料瓶下方,成料容器的进料口与顶盖上的开口相对。优选的是,所述成料容器一侧固定在所述下料控制机构的壳体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出料量可控瓶体内的内容物通过锁盖上的出料孔落入转盘的栅格内,当转盘上的栅格依次与顶盖上的开口相对时,每个栅格中的内容物才会依次被释放出来,通过电路控制装置中电机所转的圈数即通过控制经过开口的栅格数量实现计量下料,工作效率高。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加为容料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b为容料瓶的分解图;图3a为下料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北为下料控制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下料装置,其与控制系统(未示出)电连接,包括容料瓶2、 下料控制机构3和成料容器1,所述控制系统为以微电脑为核心的智能控制系统,当然该控制系统还可以采用常规的电器控制系统。所述容料瓶2被倒置固定,可通过外界抓手机构固定容料瓶的瓶体,所述调料瓶2 的头部设有开关可控式的盖体组件,如图2a、2b所示,该盖体组件从上到下(调料瓶正放情况下)依次包括顶盖21、输送齿轮22和锁盖23,该锁盖23与瓶体2相扣合,且锁盖23与瓶体2之间设有用于防止锁盖23转动的结构,所述顶盖21、输送齿轮22和锁盖23的中部通过一连接件M串在一起,所述连接件M将顶盖21和锁盖23紧固连接,输送齿轮22可以连接件M的轴向为中心转动,所述输送齿轮22的外径大于顶盖21和锁盖23的外径;所述锁盖23上间歇分布多个出料孔231,所述输送齿轮22上设有多个相邻的栅格221,所述栅格221呈环形分布在输送齿轮22上,所述输送齿轮的边缘设有轮齿222,所述顶盖21上设有一与所述栅格221相匹配的开口 211。所述下料控制机构3位于容料瓶的下方,如图3a所示,其包括一壳体31,该壳体 31内设有下料电机313和电磁离合器314,所述下料电机313上设有驱动齿轮313a,所述电磁离合器314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1 和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内的可伸缩的第二传动齿轮 314b,第一传动齿轮31 与所述驱动齿轮313a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14b与所述输送齿轮22的轮齿222相匹配。如图北所示,本发明电磁离合器314,包括带铁芯10的电磁铁20、第一传动齿轮 30和第二传动齿轮40,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0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30内,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电磁铁20的上方;所述电磁铁20底部中央设有一可供铁芯10上下移动的腔体50, 所述铁芯10顶部固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传动齿轮40上移的推杆110,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40底部设有一插孔410,该插孔410与所述推杆110相匹配;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0和第二传动齿轮4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0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0为阶梯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上部的轮齿部420和位于下部的基座430,该基座430外侧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弹簧槽440,所述复位弹簧60套设在弹簧槽440内,该弹簧槽440的上部向外延伸出一凸部450,与该凸部 450相对的第一传动齿轮30内侧设有卡槽310 ;所述基座430外侧设有多个间歇分布的凸楞460,与所述凸楞460相对的第二传动齿轮40内侧设有凹槽(未示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0外侧设有轮齿部320。该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产生吸力,吸引铁芯沿电磁铁内的腔体向上移动,使铁芯上的推杆露出于电磁铁插入第二传动齿轮底部的插孔内,推动第二传动齿轮向上移动使第二传动齿轮的轮齿部露出于第一传动齿轮,此时第二传动齿轮的凸楞卡合在第一传动齿轮的凹槽内,通过外力驱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对外输出,此时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处于接合状态;当电磁铁断电时,电磁铁不会对铁芯产生吸力,铁芯在重力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沿电磁铁内的腔体下移,从而使第二传动齿轮下移复位,此时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处于分离状态。所述成料容器1位于容料瓶顶盖的开口下方,用于承接从容料瓶开口处落出的调料。本发明装置使用时,容料瓶被倒置固定,容料瓶中的调料通过锁盖上的出料孔落入与其相对的输送齿轮的栅格中,当需要一定量的调料时,操作者将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会发出信号,使电磁离合器通电,将电磁离合器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弹出,与容料瓶盖体组件的输送齿轮相啮合,在下料电机的驱动下,调料瓶的输送齿轮连续旋转,输送齿轮上的栅格依次与顶盖上的开口相对,从而使位于栅格中的调料不断地落入成料容器中,当成料容器中的调料量达到设定量时,控制系统会发出信号,使电磁离合器断电,电磁离合器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复位,调料瓶的输送齿轮停止旋转,即停止向成料容器中输料,从而完成下料操作。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下料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其特征是包括容料瓶和位于容料瓶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容料瓶的头部设有开关可控式的盖体组件,所述下料控制机构与所述调料瓶的盖体组件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盖体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顶盖、 输送齿轮和锁盖,该锁盖与瓶体相扣合,且锁盖与瓶体之间设有用于防止锁盖转动的结构, 所述顶盖、输送齿轮和锁盖的中部通过一连接件串在一起,所述连接件将顶盖和锁盖紧固连接,输送齿轮可以连接件的轴向为中心转动,所述输送齿轮的外径大于顶盖和锁盖的外径;所述锁盖上间歇分布多个出料孔,所述输送齿轮上设有多个相邻的栅格,所述栅格呈环形分布在输送齿轮上,所述输送齿轮的边缘设有轮齿,所述顶盖上设有一与所述栅格相匹配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料控制机构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下料电机和电磁离合器,所述下料电机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带铁芯的电磁铁、第一传动齿轮和套设在第一传动齿轮内的可伸缩的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输送齿轮相匹配,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电磁铁的上方;所述电磁铁底部中央设有一可供铁芯上下移动的腔体,所述铁芯顶部固设有一用于推动第二传动齿轮上移的推杆,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底部设有一插孔,该插孔与所述推杆相匹配;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为阶梯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上部的轮齿部和位于下部的基座,该基座外侧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弹簧槽内,该弹簧槽的上部向外延伸出一凸部,与该凸部相对的第一传动齿轮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基座外侧设有多个间歇分布的凸楞,与所述凸楞相对的第二传动齿轮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外侧设有轮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一成料容器,该成料容器位于容料瓶下方,成料容器的进料口与顶盖上的开口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成料容器一侧固定在所述下料控制机构的壳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下料装置,与控制系统电连接,其特征是包括容料瓶和位于容料瓶下方的下料控制机构,容料瓶的头部设有开关可控式的盖体组件,所述下料控制机构与所述调料瓶的盖体组件相关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出料量可控瓶体内的内容物通过锁盖上的出料孔落入转盘的栅格内,当转盘上的栅格依次与顶盖上的开口相对时,每个栅格中的内容物才会依次被释放出来,通过电路控制装置中电机所转的圈数即通过控制经过开口的栅格数量实现计量下料,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65D83/06GK102344018SQ20101024587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温涛 申请人:潍坊加州阳光美食礼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