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826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由机架(1)、螺旋轨道台面(2)、中心轴(3)、转盘(4)、倾斜面(5)、转移机械手(6)、顶出机构(7)、电动机(8)、顶针(9)、左右调整杆(10)、上下调整杆(11)、有尾灯丝(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的顶针(9)把有尾灯丝(12)向上顶出,被吸附在转移机械手的吸管上,由转移机械手(6)放置在设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顶出机构的上下运动,把有尾灯丝从倾斜面转移到一定高度,再通过转移机械手吸管的吸附作用,达到吸附有尾的作用,通过机械手的运动,达到转移有尾的目的,与手工装夹灯丝相比,作业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专利说明】—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丝的出料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用灯泡的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用灯泡是每部车必须要装备的零部件。车用灯泡主要有前大灯、雾灯、转向灯、刹车灯、倒车灯、日间行车灯等。因此灯泡的市场前景广阔。
[0003]有尾灯丝是一种直径很小的灯丝,灯丝中间部分是类似弹簧的螺旋状结构,灯丝的两端是直的圆柱体结构,灯丝在固定在灯泡芯柱之前有一个装夹灯丝的程序。而目前的转移工具主要以人 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整个灯泡加工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
[0005]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是顶出机构把灯丝从倾斜面推出,通过吸力,把灯丝吸附在吸管上,由转移机械手把灯丝转移到下道工序。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由机架、螺旋轨道台面、中心轴、转盘、倾斜面、转移机械手、顶出机构、电动机、顶针、左右调整杆、上下调整杆、有尾灯丝组成,转盘通过中心轴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螺旋轨道台面,转移机械手固定在螺旋轨道台面的上方,顶出机构固定在倾斜面的下方,有尾灯丝散乱放置在转盘上,转盘在电动机的驱动下做回转运动,有尾灯丝在转盘的离心作用下,被有序的推入螺旋轨道台面,并沿着螺旋角向上运动至末端的倾斜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的顶针把有尾灯丝向上顶出,被吸附在转移机械手的吸管上,由转移机械手放置在设定的位置。
[0007]所述的倾斜面上设置有一个开口,顶出机构穿过这一开口向上运动。
[0008]所述的螺旋轨道台面与机架内表面形成一角度,有尾灯丝在螺旋轨道台面上沿着此角度被有序排列。
[0009]所述的转移机械手由支架、导管和吸管组成,导管和吸管相连,一起固定在支架上,吸管的内径大于等于灯丝直径一倍,小于等于灯丝直径的两倍。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顶出机构的上下运动,把有尾灯丝从倾斜面转移到一定高度,再通过转移机械手吸管的吸附作用,达到吸附有尾灯丝的作用,通过机械手的运动,达到转移有尾灯丝的目的,与手工装夹灯丝相比,作业效率提高了 5倍以上。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的俯视图。
[0013]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4]图3是顶出机构的局部视图。[0015]图4是图3的侧视图
[0016]图5是有尾灯丝。
[0017]图中:1机架、2螺旋轨道台面、3中心轴、4转盘、5倾斜面、6转移机械手、7顶出机构、8电动机、9顶针、10左右调整杆、11上下调整杆、12有尾灯丝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由图1知,一种有尾灯丝的进料装置,由机架1、螺旋轨道台面2、中心轴3、转盘4、倾斜面5、转移机械手6、顶出机构7、电动机8、顶针9、左右调整杆10、上下调整杆11、有尾灯丝组成12组成,转盘4通过中心轴3与电动机8相连,电动机8固定在机架I上,机架I上设置有螺旋轨道台面2,转移机械手6固定在螺旋轨道台面2的上方,顶出机构7固定在倾斜面5的下方。转盘4在电动机8的驱动下做回转运动,有尾灯丝12在转盘4的推动作用下,被有序的推入螺旋轨道台面2,有尾灯丝12沿着螺旋轨道台面2做螺旋向上运动,并最终被推放在螺旋轨道台面2末端并与之相连的倾斜面5上,有尾灯丝12沿着倾斜面5向下运动,当运动到倾斜面5的开口处,顶出机构7的顶针9把有尾灯丝12有规律的从倾斜面5的下方向上顶出有尾灯丝12。这时转移机械手6开始工作,通过转移机械手6的吸附作用,灯丝被吸附在转移机械手6的吸管上,然后转移机械手6把有尾灯丝12放置在设定的位置。
[0019]由图2知,是有尾灯丝的进料装置的俯视图。转盘4中心线与转盘4的外边沿形成一个斜面,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C,有尾灯丝12在转盘4的转动作用下被有序排列,并形成往边沿集中的趋势。螺旋轨道台面2与机架I内表面形成一定的角度D,D为锐角,有尾灯丝12在螺旋轨道台面2上运动的同时,进一步被有序的排列。
[0020]由图3、图4知,是顶出机构的示意图。倾斜面5上设置有开口 E,开口 E的宽度F大于顶针9的宽度G以便顶针9能够顺利通过。顶针9与左右调整杆10相连,左右调整杆10与上下调整杆11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调整杆的位置,达到调整顶针9的目的。
[0021]由图5知,是有尾灯丝的示意图。有尾灯丝12中间部分为螺旋结构,两端为直线圆柱体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由机架(I)、螺旋轨道台面(2)、中心轴(3)、转盘(4)、倾斜面(5 )、转移机械手(6 )、顶出机构(7 )、电动机(8 )、顶针(9 )、左右调整杆(10 )、上下调整杆(11)、有尾灯丝(12 )组成,转盘(4 )通过中心轴(3 )与电动机(8 )相连,电动机(8 )固定在机架(I)上,机架(I)上设置有螺旋轨道台面(2),转移机械手固定在螺旋轨道台面(I)的上方,顶出机构(7)固定在倾斜面(5)的下方,有尾灯丝(12)散乱放置在转盘(4)上,转盘(4 )在电动机(8 )的驱动下做回转运动,有尾灯丝(12 )在转盘的离心作用下,被有序的推入螺旋轨道台面(2),并沿着螺旋角向上运动至末端的倾斜面(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机构的顶针(9)把有尾灯丝(12)向上顶出,被吸附在转移机械手的吸管上,由转移机械手(6)放置在设定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5)上设置有一个开口,顶出机构(7 )穿过这一开口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轨道台面(2)与机架内表面形成一角度,有尾灯丝(12)在螺旋轨道台面(2)上沿着此角度被有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尾灯丝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移机械手(6)由支架、导管和吸管组成,导管和吸管相连,一起固定在支架上,吸管的内径大于等于灯丝直径一倍,小于等于灯丝直径的两倍。
【文档编号】B65G47/82GK203486553SQ201320616133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殷文钦 申请人:镇江市丹徒区富达灯泡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