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53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



背景技术:

固化剂是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物料,一般都是通过金属罐装。如果采用人工操作包装,一方面劳动强度繁重,计量不准误差大,并且罐装过程中固化剂会挥发出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固化剂的罐装包装是通过自动化罐装包装机实现完成的,自动化罐装包装机可实现固化剂承载桶的自动计量罐装和桶口的封装,也就是罐装包装过程可以在一个自动化操作间内完成,这样比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并且可集中收集和处理罐装和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输系统、延传输系统运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罐装计量系统、压盖封装系统和转移包装罐的机械手。其中传输系统包括两端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辊筒和套设在辊筒上的输送带,物品放置在输送带上,从一端被传送到另一端。由于输送带为金属质地,而为了平稳传输,所以辊筒与输送带接触部分一般为橡胶或其他具有缓冲性能的材料,也就是非导电材质,而包装罐也为金属材质,其在传输过程中,会与输送带之间产生细小的摩擦而生电,严重时会产生电火花。可以想象,由于固化剂本身,特别是其挥发在空气中的气体均是易燃易爆物质,一旦产生电火花极易引发严重后果。

也就是说目前的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用以解决目前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易产生静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包括接地金属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传输系统、沿传输系统运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罐装计量系统、压盖封装系统和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包装罐在传输系统、罐装计量系统和压盖封装系统之间的转移,所述传输系统和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防静电金属刷。

自动罐装包装过程为包装罐由传输系统从产线下送至罐装计量系统附近,机械手将其转移至罐装计量系统进行固化剂的装填和称重,然后机械手再将包装罐转移到传输系统运送至压盖封装系统附近,机械手将包装罐转移到压盖封装系统进行压盖封装,最后机械手将封装好的成品转移到传输系统送出产线,完成自动化罐装包装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金属刷为内管刷,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固定头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刷丝。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系统包括两端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辊筒和套设在辊筒上的输送带,所述固定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刷丝与所述输送带相接触。

输送带需要连续运动,唯一接触部分为橡胶质地的辊筒,防静电金属刷一端可以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刷丝与输送带接触,不会对输送过程产生任何影响,这种设备改进方案不仅简单便捷,并且成本低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头为环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示机架上,所述刷丝材料为铜丝。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输系统和第二传输系统,所述罐装计量系统和压盖封装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系统和第二传输系统之 间,所述第一传输系统起点与包装罐存放区相邻,所述第一传输系统终点与所述罐装计量系统相邻,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与所述罐装计量系统相邻,所述第二传输系统终点与成品区域相邻,所述压盖封装系统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与终点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系统起点处设置第一防静电金属刷,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处设置第二防静电金属刷,所述第二传输系统与所述压盖封装系统相接处设置第三防静电金属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静电金属刷的刷丝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系统输送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防静电金属刷和第三防静电金属刷的刷丝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输送带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罐装计量系统包括桶架、设置在桶架上的存储桶、设置在存储桶底部的出料口和设置在出料口下方的称重托盘,所述称重托盘上表面比所述输送带上表面高。这样可以防止包装罐在称重托盘与输送带之间流转过程中发生碰撞产生不必要的静电。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托盘与所述桶架之间设有防静电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压盖封装系统包括压盖支架、设置在压盖支架上的气缸和设置在气缸活塞杆上的压盖头,所述压盖头与所述压盖支架之间设有防静电导线。所述压盖头在压盖过程中会与包装罐罐口之间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这主要是压盖头与其相连的气缸活塞杆之间为绝缘连接,集聚的电子无处耗散,从而极易产生电火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常见的内管刷,巧妙的将运动的传输带上的静电清除,改造简单,快捷,成本低廉,防静电效果显著,可适用于类似情况下的各种局部静电的消除,实用意义巨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 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静电金属刷一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机架、2-传输系统、21-第一传输系统、211-第一传输系统起点、212-第一传输系统终点、213-支架、214-辊筒、215-输送带、22-第二传输系统、221-第二传输系统起点、222-第二传输系统终点、3-罐装计量系统、31-桶架、32-存储桶、33-出料口、34-称重托盘、4-压盖封装系统、41-压盖支架、42-气缸、43-压盖头、5-包装罐、61-第一防静电金属刷、611-连接杆、612-固定头、613-刷丝、62-第二防静电金属刷、63-第三防静电金属刷、7-防静电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所述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所述防静电固化剂自动罐装包装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传输系统2、沿传输系统2运送方向依次分布的罐装计量系统3、压盖封装系统4和机械手(图中未示),所述机架为金属材质,且保护性接地,所述机械手用于包装罐5在传输系统2、罐装计量系统3和压盖封装系统4之间的转移。所述传输系统2和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防静电金属刷。

如图2所示,所述传输系统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传输系统21和第二传输系统22,所述罐装计量系统3和压盖封装系统4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系统21和第二传输系统22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系统起点211与包装罐存放区(图中未示)相邻,所述第一传输系统终点212与所述罐装计量系统3相邻,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221与所述罐装计量系统3相邻,所述第二传输系统终点222与成品区域(图中未示)相邻,所述压盖封装系统4位于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221与终点222之间。

继续参见图2,所述第一传输系统起点211处设置第一防静电金属刷61,所述第二传输系统起点221处设置第二防静电金属刷62,所述第二传输系统22与所述压盖封装系统4相接处设置第三防静电金属刷63。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静电金属刷61、第二防静电金属刷62和第三防静电金属刷63均为内管刷,以所述第一防静电金属刷61为例,其包括连接杆611、设置在所述连接杆611一端的固定头612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杆611另一端的刷丝613。所述固定头612为环状,所述刷丝613材料为铜丝。

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传输系统21和第二传输系统22相同,运行方向相反,以第一传输系统21为例,其包括两端支架213、设置在支架213上的辊筒214和套设在辊筒214上的输送带215。

所述防静电金属刷的固定头61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防静电金属刷61的刷丝613与所述第一传输系统21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防静电金属刷62和第三防静电金属刷63的刷丝613与所述第二传输系统22的上表面接触。

继续参考图1,所述罐装计量系3包括桶架31、设置在桶架31上的存储桶32、设置在存储桶32底部的出料口33和设置在出料口33下方的称重托盘34,所述称重托盘34上表面比所述输送带215上表面高。所述称重托盘34与所述桶架31之间设有防静电导线7。

继续参考图1,所述压盖封装系4包括压盖支架41、设置在压盖支架41上的气缸42和设置在气缸42活塞杆上压盖头43,所述压盖头43与所述压盖支架41之间设有防静电导线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