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82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包装技术,特别是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喷补料由一定颗粒级配的耐火材料、化学结合剂和外加剂组成,是一种用喷射施工方法对转炉内衬进行修补时使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现有技术中,将喷补料成品下料输入到一个储料筒中,然后通过出料口将喷补料成品下料进行手动或自动包装,但是这种包装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的包装要求,且单个出料口工效不高;另外由于喷补料成品下料容易受潮,保质期短,影响保存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所述的这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要解决包装效率低、产品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包括一个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下端为倒圆锥体状结构,所述的倒圆锥体状结构的下侧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为倒圆锥体状结构,所述的进料口的上部设置有一个盖板,所述的筒体的内侧上端接近边缘处设置有滤网,所述的滤网中设置有干燥剂,所述的筒体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卸料管道,所述的卸料管道和所述的筒体连通,所述的卸料管道中设置有卸料碟阀,所述的筒体的下端的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料管,任意一个所述的出料管中均设置有一个手动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动控制阀为碟片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卸料球阀为碟片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装置有三个支撑脚构成,所述的支撑脚的前端和所述的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脚呈锥体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喷补料成品通过进料口输入到筒体中自然冷却,筒体顶部的滤网上放有大量的干燥剂,防止外部湿气进入筒体;喷补料进入筒体后,可以通过手动控制阀出料管中的喷补料进行包装,出料管可根据产量设置有多个,能满足各种不同的包装要求;增加工位的同时,极大的增强了生产效率。如当需要清空筒体时,通过卸料球阀进行清空。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喷补料输入到一个筒体中,在筒体下方设置多个下料管道,使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密封环境使粉尘在筒体中不会逸出,保证了包装车间的空气质量,又保护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有效且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补料成品下料包装设备,包括一个筒体1,所述的筒体1的下端为倒圆锥体状结构,所述的倒圆锥体状结构的下侧设置有一个支撑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的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进料口2,所述的进料口2为倒圆锥体状结构,所述的进料口2的上部设置有一个盖板3,所述的筒体1的内侧上端接近边缘处设置有滤网4,所述的滤网4中设置有干燥剂,所述的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卸料管道5,所述的卸料管道5和所述的筒体1连通,所述的卸料管道5中设置有卸料碟阀6,所述的筒体1的下端的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出料管7,任意一个所述的出料管7中均设置有一个手动控制阀8。

进一步的,所述的卸料球阀6为碟片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手动控制阀8为碟片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装置有三个支撑脚构成,所述的支撑脚的前端和所述的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脚呈锥体状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圆柱型筒体1高5米,直径3米,底部1.5米为倒锥形,材料为304不锈钢,厚2mm。所述的支撑脚为H型钢条,用于固定不锈钢筒体,共3根,长5米。所述倒锥形进料口焊接于筒体1上方,开口为长1M、宽1M的正方形;所述的滤网4在筒体1的内侧上端接近边缘处;所述的卸料管道5为长0.5M,厚1MM的304不锈钢管;所述的手动控制阀8为碟片阀;所述卸料球阀6为筒体底部碟片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