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09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肥生产设备,尤其是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肥生产中所需的各种原料如氯化铵、氯化钾、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等,在原料的配料工序,需要将各种原料单独储存在一个料斗,按一定的比例进入到系统中,最终制造出各种养分规格的复合肥产品。因此,储存原料的储料斗便是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

现有的储存装置主要为单纯料斗形式,对于水分含量较高(5%以上)的物料,适应性较差,容易造成出料口堵塞,影响生产系统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以提高对高水分含量物料的适应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包括料仓本体,所述料仓本体包括进料部分和一体地设置在该进料部分下端的出料部分,所述进料部分上端设有进料口,出料部分的纵向截面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其下端设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沿该进料口水平方向设置的进料格栅,所述出料部分的外侧侧壁上设有振动电机。

采用以上结构,在进料口设置进料格栅方便操作人员投料,在遇到水分含量较高的物料时,启动出料部分外壁上的振动电机,能够方便物料自出料口流出,保证后续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所述进料部分呈正方体结构,出料部分为方锥体结构,该结构简化了料仓的制作工艺,相比圆柱形或圆锥形料仓,制造根据简单,成本更低,在出料部分下端出料口位置安装有方形法兰,方便物料滑出,同时提高了出料口的强度。

为方便将料仓本体支撑在底面或其他支撑部件上,所述出料部分外侧侧壁上沿周向对称分布有四个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沿出料部分外壁水平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分和竖直地设置在该底座部分上的肋板部分,所述肋板部分具有与出料部分外壁贴合的支撑斜面,该结构的支撑座能够确保对料仓本体的可靠支撑,同时方便安装。

所述进料格栅包括沿进料口水平方向阵列分布的多根格栅条,相邻两根格栅条之间的中心间距为60~100mm,这样,操作人员可以直接站到进料格栅上进行投料操作,同时也方便架设自动投料设备,方便自动化操作,降低投料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为获得较佳的振动效果,便于物料从出料口滑出,所述振动电机优选设置在靠近出料部分下端出料口位置。

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大幅提高了对高水分含量物料的适应性,具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排料顺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复合肥生产的原料储存装置,包括一个上下两端均具有开口的料仓本体1,该料仓本体1包括位于上部的进料部分1a和沿该进料部分1a斜向向下延伸的出料部分1b,进料部分1a和出料部分1b为一体成型结构或通过焊接固定,进料部分1a上端设置进料口2,出料部分1b下端设置出料口3,并且该进料部分1a和出料部分1b合围形成用于存储物料的存储空间。

结合图2可以看出,进料部分1a呈正方体结构,在进料口3上安装有进料格栅4,进料格栅4包括多根沿进料口3水平方向阵列分布的格栅条4a,格栅条4a为钢质结构,相邻两根格栅条4a之间的中心间距大约为60~100mm,优选为80mm,使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在该进料格栅4进行投料操作。

出料部分1b呈上大下小的方锥体结构,其上端尺寸与进料部分1a相应,在其下端出料口3位于安装有方形法兰6,在出料部分1b靠近出料口3位置的外壁上安装有一个振动电机5,用于当物料含水量较高时通过带动料仓本体1振动辅助出料。在该出料部分1b四周外壁上两两对称地设置有4个支撑座7,方便将料仓本体1直接支撑在地面上。

请参照图3,支撑座7整体与出料部分1b外壁焊接固定,其包括一个沿出料部分1b外壁水平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分7a,以及沿底座部分7a竖直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肋板部分7b,肋板部分7b大致为梯形结构,其具有一个与出料部分1b外壁紧密贴合的支撑斜面7c。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