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770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产线中,将无序物料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有序定向的排列为特定的姿态,快速、安全、高效的输送到下道程序,需要用到码放物料、输送物料、定向送料装置。最初,物料输送都是依靠人工劳动力,人工输送的方式存在着以下缺点:安全性低、失误率较高,不利于安全保障;人工输送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疲劳后易出现失误;特殊环境下,对人体损伤较大或人工输送对特殊环境保持不利。

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扩大,自动化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自动化物料输送装置的发展前景逐步扩大,市面上出现螺旋式输送机、刮板式提升机、立式粉体上料机、带式输送机等,但是对于类似USB接口等小型物料的有序、定向、精确输送装置仍未能有较好的产品出现。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将无序、小型、特制形状的物料以一种有序排列、定向、精确的形态输送到取料机器取料处的装置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上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物料无法有序、定向、精确输送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送料滑板,所述送料滑板上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送料槽;

振动台,所述振动台的振动端与所述送料滑板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送料滑板振动使所述送料槽内物料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上料台,其包括一侧面靠近所述送料槽的出料端设置的上料基板、一设于所述上料基板的滑轨、一设于所述滑轨上的上料滑块、及一驱动上料滑块沿滑轨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气缸;所述上料滑块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槽相契合的上料料口,所述驱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上料滑块运动至所述上料基板与所述送料滑板之间使上料料口与所述送料槽相对应;

一配合设置于所述上料基板顶端的取料机械手。

优选的,所述送料滑板相对送料槽一侧设置有一沿所述送料滑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送料挡板,所述送料槽为两个且靠近所述送料滑板两侧边缘设置,所述送料挡板两侧边缘延伸至分别部分封挡两个所述送料槽的槽口。

优选的,所述送料挡板两侧边缘延伸至分别封挡所述送料槽槽口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上料料口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所述送料槽相对应,每个所述上料料口均设置有一光纤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上料台相对上料基板一侧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均与所述驱动气缸驱动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上料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开关相对应的限位开关头。

优选的,所述上料基板上还设置有一用于调节所述光纤检测器检测距离的光纤信号放大器。

优选的,所述上料基板上还设置有一靠近取料机械手设置的物料挡板,所述物料挡板与所述上料基板之间形成有上料滑块通过的上料通道,且所述物料挡板两端设置与两个所述上料料口相配合的直角缺口。

优选的,所述上料滑块上端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上料料口之间的限位槽,所述上料通道上端设置有一限位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台驱动送料滑板振动使送料槽内的物料向上料台运动并落入上料滑块上的上料料口内,上料滑板可将上料料口内的物料向上输送至取料机械手,进而完成小型物料的定向、有序、精确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滑板与送料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送料滑板1,所述送料滑板1上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送料槽11;

振动台2,所述振动台2的振动端与所述送料滑板1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送料滑板1振动使所述送料槽11内物料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上料台3,其包括一侧面靠近所述送料槽11的出料端设置的上料基板31、一设于所述上料基板31的滑轨32、一设于所述滑轨32上的上料滑块33、及一驱动上料滑块33沿滑轨32上下往返运动的驱动气缸34;所述上料滑块33上端设置有与所述送料槽11相契合的上料料口331,所述驱动气缸34能够驱动所述上料滑块33运动至所述上料基板31与所述送料滑板1之间使上料料口331与所述送料槽11相对应;

一配合设置于所述上料基板31顶端的取料机械手4。

具体输送时,物料可放置于送料槽11内,通过振动台2的振动使物料沿送料槽11向上料台3运动,振动台2可采用电磁式振动台,其具有振幅小、频率高、噪音小等优点,便于USB插头等小型物料的振动输送;当物料运动至送料槽11的出料端时,上料滑块33位于上料基板31与送料滑板1之间,物料可从送料槽11内振落入上料料口331内,驱动气缸34驱动上料滑块33向上运动至取料处,取料机械手4抓取物料进入下一工序。

如图1、图4所示,在通过送料滑板1送料时,为了避免物料从送料槽11内振落或物料层叠,本实施例所述送料滑板1相对送料槽11一侧设置有一沿所述送料滑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送料挡板5,所述送料槽11为两个且靠近所述送料滑板1两侧边缘设置,所述送料挡板5两侧边缘延伸至分别部分封挡两个所述送料槽11的槽口,通过设置送料挡板5将送料槽11的槽口部分封挡,其一方面物料从送料槽11内振落或物料层叠,另一方面便于观察送料槽11内物料状况,当发生缺料或卡料时,操作人员可及时观察并解决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每个送料滑板1上设置两个送料槽11,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送料槽11,对应的设置多个送料挡板5进行配合。而且,为了便于物料由送料槽11内落入上料料口331内,可将送料挡板5设置为长度稍短于送料滑板1,使送料槽11的槽口在出料端完全敞开。其中,本实施例所述送料挡板5两侧边缘延伸至分别封挡所述送料槽11槽口的一半。

如图1、图2、图3所示,相对应的,本实施例所述上料料口331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所述送料槽11相对应,而当送料槽11设置为多个时,上料料口331也设置为多个。为了便于上料滑块33及时将物料输送至取料处,每个所述上料料口331均设置有一光纤检测器35,该光纤检测器35可准确检测物料是否落入上料滑块33的上料料口331内,当光纤检测器35检测到物料时,则产生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可发送至驱动气缸34,驱动气缸34作用控制上料滑块33向上运动。其中,通过光纤检测器35检测物料的信号控制驱动气缸34作用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同时,本实施例所述上料基板3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调节所述光纤检测器35检测距离的光纤信号放大器36,通过光纤信号放大器36可调节光纤检测器35的检测距离,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物料。

为了便于控制上料滑块33上下运动的距离,本实施例所述上料台3相对上料基板31一侧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两个均与所述驱动气缸34驱动连接的限位开关37,所述上料滑块33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开关37相对应的限位开关头38,即当上料滑块33向上运动至取料处时,限位开关头38接触上部的限位开关37,驱动气缸34停止进气,而当上下滑块向下运动至与送料槽11相契合时,对应的限位开关头38接触下部的限位开关37,驱动气缸34停止出气,从而实现了上料滑块33上下运动范围的限制,且降低了上料滑块33上下运动惯性作用,延长了驱动气缸34和上料滑块33的使用寿命。其中,本实施例限位开关37控制驱动气缸34停止进气、出气为常规的电路连接,在此不作赘述。

由于物料落入上料料口331时其姿态与取料机械手4的抓取姿态可能并不相同,其不利于取料机械手4对物料的抓取,故本实施例所述上料基板31上还设置有一靠近取料机械手4设置的物料挡板39,所述物料挡板39与所述上料基板31之间形成有上料滑块33通过的上料通道,且所述物料挡板39两端设置与两个所述上料料口331相配合的直角缺口391,当上料滑块33向上运动时,需要穿过上料通道,而通过直角缺口391可对上料料口331的物料的姿态进行调整,以便于后续的取料机械手4的抓取。

限位开关37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问题,当限位开关37损坏或信号发送错误时,易导致驱动气缸34驱动上料滑块33一直向上运动,从而撞击损坏取料机械手4,为了避免上述状况的发生,本实施例所述上料滑块33上端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上料料口331之间的限位槽332,所述上料通道上端设置有一限位挡板30,当限位开关37损坏或信号发送错误时,上料滑块33一直向上运动,可通过限位槽332与限位挡板30的抵接避免上料滑块33继续向上运动,从而避免取料机械手4被撞击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振动台驱动送料滑板振动使送料槽内的物料向上料台运动并落入上料滑块上的上料料口内,上料滑板可将上料料口内的物料向上输送至取料机械手,进而完成小型物料的定向、有序、精确输送。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