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悬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19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悬挂系统,设置于起重机轨道上。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它又称吊车。起重机的轨道上设置有小车,小车带着电动葫芦进行吊起重物的作业。

有些非标小车设置在轨道内时,车轮与轨道边缘存在较大间隙,导致小车运行时容易跑偏,同时由于电动装置设在小车固定板的一边,另一边的小车固定板长期被拉动,容易导致另一边车轮跑偏,甚至从轨道上脱落,影响了小车的安全性;并且电动葫芦只通过上吊钩(吊环)固定在小车上,没有二次保护,在上吊钩万一脱落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事故;并且电动葫芦升高时,大部分链条都放置在链条盒中,导致其重力较大,安装壳体下方的链条盒与电动葫芦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甚至脱落而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会跑偏,且安全性较高的电动悬挂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悬挂系统,它它包括电动小车和电动葫芦,所述电动小车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左右两块板组成,两块板的底部通过葫芦吊杆连接,两块板顶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车轮,四个车轮均设置在小车行走轨道内,其中两个车轮为主动轮,它们通过车轮转轴与固定板外侧的电动装置相连,另外两个车轮为从动轮,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四个导向轮,导向轮设置在四个车轮的外侧,用于填补车轮与行走轨道之间的间隙,同时固定板的中间固定有连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动悬挂系统通过在车轮的前后两侧设置导向轮,导向轮设置于轨道中可以填补车轮与行走轨道之间的间隙,防止小车走偏;同时小车固定板之间设置防脱落连杆,可以防止固定板另一边的车轮跑偏,避免从轨道上脱落,保证了小车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在上吊钩的两侧设置吊耳,用来穿额外过钢丝绳来将电动葫芦固定在小车上,从而提高了电动葫芦的安全性;同时链条盒的顶部设置弧形连接耳,用来额外固定住链条盒,防止其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动小车的内部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电动葫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固定板1、车轮2、车轮转轴3、电动装置4、行走轨道5、导向轮6、连杆7、葫芦吊杆8、电动葫芦9、壳体9.1、上吊钩9.2、吊耳9.3、链条盒9.4、连接耳9.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悬挂系统,包括电动小车和电动葫芦9,所述电动小车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由左右两块板组成,两块板的底部通过葫芦吊杆8连接,两块板顶部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车轮2,四个车轮2均设置在小车行走轨道5内,其中两个车轮2为主动轮,它们通过车轮转轴3与固定板1外侧的电动装置4相连,另外两个车轮2为从动轮,所述固定板1的内侧还设置有四个导向轮6,导向轮6设置在四个车轮2的外侧,用于填补车轮2与行走轨道5之间的间隙,防止小车走偏,同时固定板1的中间固定有连杆7,可以防止固定板1另一边的车轮2跑偏,避免从行走轨道5上脱落,保证了小车的安全性,所述葫芦吊杆8上吊有电动葫芦9,所述电动葫芦9包括壳体9.1,所述壳体9.1的顶部设置上吊钩9.2,上吊钩9.2用于将电动葫芦固定在小车上,所述上吊钩9.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吊耳9.3,所述吊耳9.3中用于穿过钢丝绳,钢丝绳绕过小车后可以加固电动葫芦和小车的连接,所述壳体9.1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链条盒9.4,所述链条盒9.4顶部设置有一个连接耳9.5,所述连接耳9.5呈弧形,连接耳9.5的一端与链条盒9.4的顶部固定,另一端与壳体9.1的侧面固定,用来额外固定住链条盒9.4,防止其松动脱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