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76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路板生产线,如des(显影-蚀刻-去膜连线)、ses(去膜-蚀刻-去锡连线)、棕化线、前处理线、后处理线、水洗线等均为一体化线,每一生产线均涵盖了生产中的若干步骤,效率更高;但一体化生产线带来的问题是生产线过长,为了更好管理品质,一些生产线的初始端设置于无尘室内,然后直接横穿一间过渡房间,此过渡房间用来容纳较多药水的生产线中部位置,另一端通到较为干净的回收产品的房间,生产线直接从过渡房间的墙体一面直接延伸至另一面,使人无法越过生产线移动。人员在生产线的中部位置工作,其他位置发生了异常状况时,需要绕道生产线的两端才可到达异常现场,如果该异常状况是其他人员发生工伤,这段绕路的时间尤为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架、第二架和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壳、电机和传送组件,所述机壳具有容置腔,所述传送组件和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若干传动辊、传动齿轮,动力辊、若干动力齿轮和牵引轮,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辊上,所述动力齿轮设置于所述动力辊上,每一所述传动齿轮与一所述动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牵引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辊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辊驱动连接;

所述机壳一端凸起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机壳另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架具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凸起设置有挡止部,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且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止部,所述第二架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连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把手。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把手包括支撑部和把持部,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把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机壳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可以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材质为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架和所述第二架还分别转动设置有轮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传送装置的机壳上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可在生产时插设于第一架的固定槽内,此时机器正常进行传送工作,当插接部从固定槽中拆卸下来,通过转动部与连接部的铰接,可将传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架上掀开,使得人员可以从第一架与第二架之间的通道穿梭,使人员作业时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传送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传送装置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架100、第二架和传送机构300;所述第一架100和所述第二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架100平行于所述第二架。所述传送机构300包括机壳310、电机和传送组件320,所述机壳310具有容置腔,且所述机壳310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传送组件320和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传送组件320包括若干传动辊321、传动齿轮322,动力辊323、若干动力齿轮324和牵引轮325,所述传动齿轮322设置于所述传动辊321上,所述动力齿轮324设置于所述动力辊323上,每一所述传动齿轮322与一所述动力齿轮324啮合连接,所述牵引轮325设置于所述传动辊321上,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辊323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辊321间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辊321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辊321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机壳310一端凸起设置有插接部311,所述机壳310另一端设置有转动部312,所述转动部312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架100具有固定槽110,所述固定槽110的底部凸起设置有挡止部120,所述插接部311插设于所述固定槽110内且一端抵接于所述挡止部120,所述第二架设置有连接部210,所述连接部210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转动部312与所述连接部210铰接,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设置,使得所述转动部312和所述连接部210铰接。传送装置的机壳310上设置有插接部311,插接部311可在生产时插设于第一架100的固定槽110内,此时机器正常进行传送工作,当插接部311从固定槽110中拆卸下来,通过转动部312与连接部210的铰接,这样,可将传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架100上掀开,使得人员可以从第一架100与第二架之间的通道穿梭,使人员作业时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了更方便地将传送带掀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31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把手。把手可以提供一个着力点,使得可以更轻松将传送装置掀开。

具体地,每一所述把手包括支撑部和把持部,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把持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机壳310固定连接。支撑部可以使把持部远离外壳一部分,使得可以更好将传送装置掀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11可以为多个。多个插接部311可使得在平时使用时,使得传送装置与第一架100的连接更为稳固,传送装置的稳定性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311为两个,所述插接部311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310的一面,两个所述插接部311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插接部311平行。这样,两个插接部311可以分别设置在机壳310的两边,使得传送装置整体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310的材质为塑料,进一步地,所述机壳310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机壳310。这种塑料机壳310轻质塑料,同时其具有良好的硬度,不仅对于外壳强度的基本需要,还使得传送装置更轻,使得更容易将传送装置掀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100和所述第二架还分别转动设置有轮子,这样,所述第一架100第二架可以移动,使得传送装置更为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轮子为万向轮。万向轮可以360度旋转,使得第一架100和第二架的移动更加方便。

将传送装置安装于自动化生产线时,生产线往往带有弱酸,长久下来,线路板上未充分挥发的弱酸会带到传送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310的内部还有防腐蚀层。防腐蚀层可以避免线路板上残留的弱酸挥发至机壳310的内部,可避免机壳310内部由于腐蚀导致机壳310的稳定性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110的侧壁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插接部311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孔对应设置,贯穿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设置有一固定件。这样,在日常使用时,插接部311与固定槽110的侧壁的连接将更为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销钉。销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销钉插设于第一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孔,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当需要拆开时,将销钉快速拔开,可迅速拆开插接部311与固定槽110的侧壁的连接。

进一步地,围绕所述销钉凸起设置有挡圈。这样当需要拔开销钉时,挡圈可以作为手和工具的施力点,使得拔开销钉更为简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孔内部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转动孔内部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件外部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转动孔的侧壁和所述第二转动孔的侧壁分别与固定件螺纹连接。这样,当正常生产时,插接部311与固定槽110的侧壁的连接将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为了快速解开螺纹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手拧螺丝。这样,人员不需要借助工具,徒手拧开螺丝,使得拆开插接部311与固定槽110的侧壁的连接更加快速。

为了进一步地使得传送装置更为轻便和质量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固定架和壳体,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送组件32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这样,所述壳体可以使用更为轻便的材质制造,而不用考虑其寿命,壳体使用一端时间后,可以进行替换。保证了传送装置整体的轻便性,同时,定期替换壳体可使得传送装置的质量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为两个,所述传动辊321的一端转动设置于一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辊321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另一所述固定架上。这样,传动辊321可以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具体地,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设置有若干固定孔,一所述固定架上的固定孔与另一固定架上的固定孔一一对应,所述传动辊的一端穿设于一所述固定孔内,所述传送辊的另一端穿设于另一对应设置的所述固定孔内,这样,所述传动辊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表面抵接于所述固定孔,所述传送辊穿设于所述轴承的内侧表面。这样,所述传送辊的转动将更加顺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凸起设置有若干定位片,两个所述定位片形成一定位槽,所述固定架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抵接于定位槽的底部。这样,固定架和机壳310可以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架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匹配。这样,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一连接轴,可使得固定架和定位片销接。这样固定架和定位片的连接将更为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轴设置有外螺纹,这样,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连接轴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使得固定架和定位片的连接更加牢固。

为了线路板的线路传送过程中不会刮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轮的材质为塑料。塑料的硬度比金、银和铜的硬度更低,这样,线路板的线路将不会对线路造成刮伤。

由于干膜较金属硬度更小,干膜破裂时,会导致线路也被蚀刻,通常会造成线路缺口、断路、焊盘缺口和焊盘破洞等品质问题,为了使线路板的干膜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刮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轮的圆周表面为设置有橡胶。这样,橡胶可以作为牵引轮及干膜之间的缓冲材质,使得干膜在传输过程中不会破损。

进一步地,在橡胶上均匀设置有条纹。这样,牵引轮的牵引作用会更大,使得线路板可以更好地在传送装置传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