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箱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927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自动换箱接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的接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换箱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化生产中,自动化程度是衡量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各种全自动数控加工中心取代了手动或者半自动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工件在数控加工中心完成后,工件会通过人为或者专门设计的出料机构送入到接料框中,当接料框装满后需要人为将装满的接料框拿走,再更换一个空的接料框来继续接料,而此过程需要人为不断的重复上述的操作,导致在劳动强度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箱接料装置,能轻便的实现换空框的过程,降低人为劳动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换箱接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堆放接料框的码放架以及部分伸至于码放架底部的输送平台,所述码放架的底部具有一输送口;其中支架上还设置有处于输送平台下方的第一直线推动机构,所述第一直线推动机构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位于码放架输送口的相对一侧,并可在第一直线推动机构的带动下靠向于输送口的一侧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接料时,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动作带动推动板将处于码放架内的接料框从输送口中推出进行接料,待推动板复位后再将空的接料框放置到码放架内作为备用,当前一个接料框装满工件后,再次启动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将处于码放架内的接料框推出,并推动挤开前一个装满工件的接料框,直到装满工件的接料框在支架上排布满后,人为一次性将这些装满工件的接料框从支架上取下,这样就避免了接料框装满一次人为换一次的重复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推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的伸缩能较为快速带动推动板的滑动,进而使得空的接料框能快速的进行更换过程。

作为优选地,所述码放架处于输送口的一侧以及相对于输送口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板,两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两根第一导向杆,两第一导向杆分别处于第一气缸的气缸轴两侧,所述推动板位于两限位板之间,且两根第一导向杆贯穿于推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板在第一气缸带动下于两限位板之间进行滑动,两限位板除了限位推动板的行程外,还利用设置两限位板之间的两根第一导向杆,提高推动板在滑动时的导向性以及稳定性,减少由于气缸的执行动作过快而导致推动板发生振动的情况。

作为优选地,所述码放架的两侧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二直线推动机构以及与第二直线推动机构旋转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向码放架内延伸且支撑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支架上还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处于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可在第二直线推动机构的带动下朝向第而气缸的一侧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可推动支撑板使其延伸于码放架内的一侧向上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码放架两侧设置的提升机构使得能够在码放架内放置多个空的接料框作为备用,当处于码放架底部的接料框被推送出去后,处于上方的接料框可以在支撑板的作用下不会放下来,使得推动板能顺利的实现复位过程,当需要放下接料框时,通过第二直线推动机构将堆放在一起的接料框缓慢向下运动,直到支撑板接触到下方的第二气缸处,第二气缸动作使得气缸轴伸出,顶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向上翻转,直到与接料框脱开,此时接料框被放下;当第二直线推动机构复位时,支撑板与第二气缸分离,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翻转下来直到处于水平状态,并支撑在起处于码放架底部的第二个接料框边缘处,实现了一次性在码放架上可以堆放多个接料框,更进一步的减少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提升机构还包括与第二直线推动机构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朝向于码放架的一拐角处设置有导弧面,所述支撑板设置于安装块的底面处,并可绕导弧面进行向上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的导弧面设置实现了支撑板可在第二气缸的顶动下进行翻转过程,并且支撑板抵接在安装板的底面处,使得支撑板无法向下进行翻转动作,保证了在正常状态下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避免在提升接料框时向下发生翻转。

作为优选地,所述安装块的两端面设置有向外延伸的转轴,所述支撑板的端面上固定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供转轴穿设的铰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在被第二气缸顶动时,以安装块上的转轴作为旋转点进行转动,并利用导弧面进行导向作用限位了支撑板的最大翻转角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直线推动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于安装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的伸缩能较为快速带动安装块的升降,进而使得空的接料框能快速的下落到码放架的底部处。

作为优选地,所述码放架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两根处于第三气缸两侧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安装板与安装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向杆的设置能提高安装块的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减少安装块在第三气缸快速带动下而发生振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接料区以及储料区,所述接料区相邻于码放架,所述储料区相邻于接料区且远离于码放架,所述输送平台包括两条一部分伸至于码放架内且另一部分置于接料区的滑轨以及与滑轨另一端相衔接且处于储料区内的多个相邻的输送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料框在推动板的推动下从码放架的底部被推出进入到接料区内进行接料,待装满工件后下一个接料框从码放架中又被推出,并推动装满工件后的接料框进入到储料区内,由于接料框在未装载工件时质量较轻可以在滑轨上较为容易的进行滑动,而接料框装满工件后由于质量较重,利用在储料区内的输送辊使得原先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少摩擦力,使得后一个接料框能更为容易推动前一个接料框,而输送平台一段为滑轨一段为输送轮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减少成本。

作为优选地,所述接料区与储料区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罩,处于接料区上的防尘罩的上端面处开设有进料口,其中在储料区上设置有与防尘罩铰接的翻转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从接料区上方的防尘罩的进料口进入,并落入到接料框内,防尘罩的设置能减少外部灰尘或者杂质进入正在接料的接料框以及处于储料区内装满工件的接料框中,当需要将储料区内的接料框取下时,只需要打开翻转板即可取出,保证工件表面的清洁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接料框在接料前通过码放架进行堆放备用,利用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带动推动板将空的接料框推出进行接料,同时利用提升机构上的支撑板撑住了码放架底部第二个以上的接料框,使得接料框被推出时更为顺利,并利用第二直线推动机构将接料框放下待被推出,取代人工换框过程,并能一次性的将装满工件的接料框取下,降低了劳动强度;

2、第一直线推动机构与第二直线推动机构均采用气缸作为执行件,提高被执行件的动作速度,并利用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作为导向作用提高被执行件动作时的稳定性;

3、采用滑轨与输送轮拼接时的作为输送平台,提高换框时的流畅性,减少接料框与支架之间的摩擦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换箱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料箱在自动换箱接料装置内放置的示意图;

图3为码放架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接料框与提升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接料框在提升机构作用下准备下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接料框下降到位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接料框落下时的第二气缸与支撑板之间的联动示意图;

图10为提升机构复位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码放架;11、竖板;12、横板;13、输送口;2、接料区;3、储料区;4、支架;5、提升机构;51、第三气缸;52、安装块;521、转轴;522、导弧面;53、第二导向杆;54、连接块;541、铰接孔;55、支撑板;551、抵接板;56、第二气缸;561、顶杆;57、安装板;6、接料框;61、凸缘;7、防尘罩;71、进料口;72、翻转板;8、输送平台;81、滑轨;82输送轮;9、第一气缸;91、推动板;92、限位板;93、第一气缸轴;94、第一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与图2,一种自动换箱接料装置,包括支架4,支架4上设置有用于堆积接料框6的码放架1,与码放架1相邻设置有接料区2以及储料区3,其中储料区3处于远离码放架1的一侧。在接料区2与储料区3的上均设置有封闭两个区的防尘罩7,处于接料区2上的防尘罩7上开设有接料口,在储料区3上设置有与防尘罩7铰接的翻转板72,翻转板72的转动可以打开储料区3,将置于储料区3内的接料框6取出。另外在码放架1的两侧还设置有提升机构5,提升机构5通过与码放架1固定的安装板57实现限位固定。

参见图3,码放架1包括四根互相竖直固定在支架4上竖板11,四个竖板11摆放呈一个框状,其中在两竖板11下部区域之间还固定有横板12,横板12沿支架4的宽度方向摆置。在横板12与支架4之间具有间距形成一个输出口。

参见图4,沿支架4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一输送平台8,输送平台8包括两根置于支架4两侧的滑轨81以及与滑轨81相衔接的多个间隔设置的输送轮82。

在输送平台8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一直线推动机构,第一直线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架4上的第一气缸9以及与第一气缸9轴连接的推动板91,推动板91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块固定在支架4上的限位板92,两限位板92之间的间距构成推动板91的行程,其次在两限位板92之间还连接有两根第一导向杆94,两根第一导向杆94分别贯穿于推动板91且置于第一气缸9轴的两侧。

结合图3与图4,推动板91在正常情况处于码放架1相对输送口13的一侧,并且推动板91可以在第一气缸9的带动下从码放架1的一侧至输送口13一侧穿过。

结合图1、图2与图4,输送平台8上的部分滑轨81置于码放架1的下方,另一部分的滑轨81置于接料区2中,另外多个输送轮82均设置在储料区3内。

结合图1与图5,提升机构5包括固定在安装板57上的第三气缸51以及位于第三气缸51两侧的第二导向杆53,第三气缸51与两根第二导向杆53均竖直设置并在端部设置有长条形的安装块52;安装块52的下方固定有支撑板55,支撑板55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两块的连接块54,其中安装块52的两端面上向外延伸设置有转轴521,连接块54上开设有供转轴521穿设的铰接孔541,通过连接块54与转轴521的连接使得支撑块55限位在安装块52的下方。

结合图3与图5,支撑块55的一侧向码放架1内延伸设置有抵接板551,安装块52下端面朝向于码放架1的一拐角处设置有导弧面522。

结合图6与图7,处于码放架1内堆放的多个接料框6中处于底部的接料框6抵接在滑轨81上,而处于底部接料框6上面的其他接料框6通过两个提升机构5支撑,并且与底部接料框6之间存在间距H。接料框6在上端面处设置向外延伸的凸缘61,支撑板55上的抵接板551置于凸缘61的下方并利用抵接板551来支撑住多个接料框6。

处于提升机构5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气缸56,第二气缸56的气缸轴连接有一根顶杆561,顶杆561正对于支撑板55的下方。

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参见图1与图7,将空的接料框6依次从码放架1的顶部放入备用。由于抵接板551的存在使得多个码放的接料框6会在抵接板551的作用下支撑住,此时提升机构5动作,支撑板55在第三气缸51的作用下向下运动。

结合图7与图9,支撑板55下降到与第二气缸56上的顶杆561相抵接停止下降。当支撑板55与顶杆561相接触后,第二气缸56动作顶杆561上升,并推动支撑板55以安装块52上转轴521为旋转中心绕导弧面522向上翻转,抵接板551逐渐与接料框6的凸缘61脱开直到完全脱开,接料框6落下。结合图4,紧接着第一气缸9动作带动推动板91滑动,并将落在滑轨81上的接料框6从码放架1的输出口推出。

结合图9与图10,在底部的接料框6被推出的同时,第三气缸51动作向上复位,支撑板55与顶杆561分离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绕转轴521向下翻转回来直到与水平面相平行,而在支撑板55翻转回来的过程中抵接板551伸至于接料框6的凸缘61下方,并在支撑板55提升下将处于底部以上的接料框6提升一段距离与底部的接料框6保持间距,方便底部接料框6的推出。

被推出的接料框6送至接料区2,工件从设备的下料通道中出来并从接料区2上的进料口71中进入到接料框6中。而在接料框6不断的重复上述推出过程中,处于被推出的接料框6会被后续推出的接料框6推动进入到储料区3中,通过多个输送轮82进行滑动,当储料区3内的接料框6储存到一定数量后,打开翻转板72一次性的将装满工件的接料框6取下,降低了人工强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