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03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镍钴锰酸锂以相对廉价的镍和锰取代了钴酸锂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钴,成本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和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相比,镍钴锰酸锂材料和钴酸锂在电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方面非常接近,使得镍钴锰酸锂材料成为新的电池材料而逐渐取代钴酸锂。在镍钴锰酸锂电池制造过程中,镍钴锰酸锂粉末的均匀和无结块对镍钴锰酸锂电池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镍钴锰酸锂粉末却在下料过程容易发生堆积从而产生结块,从而堵塞管道,影响到镍钴锰酸锂粉末的输送,结块的镍钴锰酸锂粉末还会影响到电池的电容量和热稳定性。

专利CN205583071U公开了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虽然该装置通过散料板和振动机配合能够均匀分散镍钴锰酸锂粉末并进行冷却,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一是镍钴锰酸锂粉末在进料斗中就会因为堆积而结块,而安装在散料通道上的振动机只能使滞留于散料板上镍钴锰酸锂粉末因振动进入散料孔,却无法使进料斗中已经结成块的镍钴锰酸锂散开;二是直管下料无法控制下料速度和下料量,堆积结块的现象仍会发生。专利CN205574931U公开了一种镍钴锰酸锂的均匀下料装置,该装置为卧式结构,无法象竖直管那样充分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下料,下料过程中输料管道稍不畅通就会造成堵塞,堆积后的镍钴锰酸锂粉末易结块。因此,现有的镍钴锰酸锂下料装置需要改进,以确保镍钴锰酸锂粉末能够正常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针对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搅拌,更好地针对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定量下料,避免镍钴锰酸锂粉末堵塞管道,确保镍钴锰酸锂粉末的正常输送,提高下料效率的镍钴锰酸锂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包括底座、进料腔、下料斗、输料管道、出料管道、集料腔,所述进料腔下部安装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下部安装有输料管道,所述输料管道下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集料腔设置在底座一侧,出料管道的端部伸入集料腔内,所述出料管道下部设有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两侧的伺服电机分别与进料腔内部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轴连接,两个第一电机轴侧面均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输料管道一侧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多个电机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步进电机与第二电机轴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轴的另一端安装有多个直叶片,第二电机轴位于输料管道一侧边沿,直叶片伸入输料管道内,输料管道外壁与直叶片端部的接触处设有橡胶挡片;所述下料斗与输料管道之间设有过滤筛板,所述出料管道一侧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刮板。

作为一个优选方式,所述直叶片的数量为4个,直叶片呈十字形分布排列。

作为另一个优选方式,所述冷却板下部设有多个电磁振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针对进料腔内的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搅拌,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直叶片从而更好地针对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定量下料,避免镍钴锰酸锂粉末堵塞管道,确保镍钴锰酸锂粉末的正常输送,提高下料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电机支架,4、集料腔,5、出料管道,6、冷却板,7、刮板,8、活塞杆,9、液压油缸,10、输料管道,11、第二电机轴,12、直叶片,13、过滤筛板,14、下料斗,15、进料腔,16、第一电机轴,17、搅拌叶片,18、伺服电机,19、步进电机,20、橡胶挡片,21、电磁振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镍钴锰酸锂的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进料腔15、下料斗14、输料管道10、出料管道5、集料腔4,所述进料腔15下部安装有下料斗14,所述下料斗14下部安装有输料管道10,所述输料管道10下端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出料管道5,所述出料管道5通过支撑柱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集料腔4设置在底座1一侧,出料管道5的端部伸入集料腔4内,所述出料管道5下部设有冷却板6,所述冷却板6下部设有多个电磁振动机21。

所述进料腔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伺服电机18,两侧的伺服电机18分别与进料腔15内部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轴16连接,两个第一电机轴16侧面均固定有搅拌叶片17。

如图2和3所示,所述输料管道10一侧设有步进电机19,所述步进电机19通过多个电机支架3固定在底座1上。步进电机19与第二电机轴1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轴11的另一端安装有4个直叶片12,直叶片呈十字形分布排列。第二电机轴11位于输料管道10一侧边沿,直叶片12伸入输料管道10内,输料管道10外壁与直叶片12端部的接触处设有橡胶挡片20。

所述下料斗14与输料管道10之间设有过滤筛板13,所述出料管道5一侧设有液压油缸9,液压油缸9上连接有活塞杆8,活塞杆8上连接有刮板7。

该装置具体实施时,将伺服电机18接通电源,使伺服电机18得电运行,伺服电机18利用第一电机轴16带动搅拌叶片17转动,对进入进料腔15中的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搅拌,使镍钴锰酸锂粉末均匀分布。镍钴锰酸锂粉末进入下料斗14后,利用过滤筛板13对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过滤,使镍钴锰酸锂粉末能匀速地从通孔中落下,避免镍钴锰酸锂粉末同时下落过多。步进电机19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利用第二电机轴11带动直叶片12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输料管道10内直叶片12上的镍钴锰酸锂粉末落下,进入输料管道10下方的出料管道5内,这一动作可使镍钴锰酸锂粉末定量落下,防止出料管道内因镍钴锰酸锂粉末过多而造成堵塞,无法正常出料。镍钴锰酸锂粉末在倾斜设置的出料管道5内下滑,落入集料腔4中进行收集和储存。冷却板6具有冷却功能,能对出料管道5中下滑的镍钴锰酸锂粉末进行冷却处理。利用液压油缸9控制活塞杆8的伸缩,活塞杆8带动刮板7在出料管道5内移动,将粘结在出料管道下部的镍钴锰酸锂粉末推入集料腔4内。电磁振动机21提供的振动能有效地防止下滑中镍钴锰酸锂粉末发生堆积形成结块,输料管道10外壁与直叶片12端部的接触处设置的橡胶挡片20,可以防止镍钴锰酸锂粉末逸出,又不影响直叶片12正常进入输料管道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