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传送带的物料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73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传送带的物料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供给、输送或卸出的物料操纵的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橡胶传送带的物料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传送带输送系统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橡胶传送带上的物料感应装置作为传送带控制的重要部分,常常因感应装置不灵敏、感应有延迟导致传送带伺服电机控制不精确,从而给传送带系统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物料感应装置不灵敏造成控制不精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物料感应精确、控制准确的橡胶传送带的物料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传送带的物料感应装置,其包括红外检测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和伺服抱闸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电路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将橡胶传送带上的物料反射的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RC滤波器处理后送入所述放大滤波电路,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将接收到的信号依次通过三极管放大、比例放大和选频滤波后作为控制信号驱动所述伺服抱闸电路,所述伺服抱闸电路通过控制抱闸线圈的通断完成对驱动橡胶传送带的伺服电机的启停;

所述红外检测电路包括型号为ST188的红外光电传感器U1,红外光电传感器U1输出电信号经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的RC高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红外光电传感器U1由+5V电源供电,红外光电传感器U1的接地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放大滤波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红外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经电阻R2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1的基极,经三极管Q1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送入运放器AR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1比例放大后经电容C2耦合和电阻R6分压后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2输出反馈信号一部分经电阻R7和电容C3并联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另一部分经电容C4耦合和二极管D1稳压后送入跟随运放器AR3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3输出信号流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其中,+5V电源经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运放器AR1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5接地,并经电阻R4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放器AR2同向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电容C4与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运放器AR2的反向输入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伺服抱闸电路包括三极管Q2,所述放大滤波电路输出信号经电阻R8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端口2连接,+24V电源通过电阻R9与继电器J端口1连接,并通过电阻R10与继电器J端口3连接,继电器J端口4与抱闸线圈B的一端连接,抱闸线圈B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红外光电传感器U1输出电信号经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的RC高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放大滤波电路将接滤波后的信号依次通过三极管Q1放大、运放器AR1比例放大和运放器AR2、AR3并联组成选频滤波器处理后作为控制信号驱动伺服抱闸电路,伺服抱闸电路通过控制抱闸线圈的通断完成对驱动橡胶传送带的伺服电机的启停,该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设计合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

2.为了消除杂波对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的影响,采用跟随运放器AR3并联在阻容反馈运放器AR2的反馈端,提高选频滤波的精确性,同时增加电容C4和稳压二极管D1对反馈信号进行补偿稳定,提高滤波效率,使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控制传送带伺服电机的启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电路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记:1.红外检测电路,2.放大滤波电路,3.伺服抱闸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包括红外检测电路1、放大滤波电路2和伺服抱闸电路3,其中,红外检测电路1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将橡胶传送带上的物料反射的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RC滤波器处理后送入放大滤波电路2,放大滤波电路2将接收到的信号依次通过三极管放大、比例放大和选频滤波后作为控制信号驱动伺服抱闸电路3,伺服抱闸电路3通过控制抱闸线圈的通断完成对驱动橡胶传送带的伺服电机的启停。

在图2中,红外检测电路1包括型号为ST188的红外光电传感器U1,红外光电传感器U1输出电信号存在一定的直流杂波信号干扰,采用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的RC高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红外光电传感器U1由+5V电源供电,红外光电传感器U1的接地端接地。

实施例二

在图2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放大滤波电路2包括三极管Q1,红外检测电路2输出信号经电阻R2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1的基极,经三极管Q1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送入运放器AR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1比例放大后经电容C2耦合和电阻R6分压后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2输出反馈信号一部分经电阻R7和电容C3并联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另一部分经电容C4耦合和二极管D1稳压后送入跟随运放器AR3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3输出信号流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其中,+5V电源经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运放器AR1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5接地,并经电阻R4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运放器AR2同向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电容C4与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运放器AR2的反向输入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红外检测电路2输出信号较为微弱,采用三极管Q1一级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送入运放器AR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1二级比例放大后经电容C2耦合和电阻R6分压后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为了消除杂波对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的影响,采用跟随运放器AR3并联在阻容反馈运放器AR2的反馈端,提高选频滤波的精确性,同时增加电容C4和稳压二极管D1对反馈信号进行补偿稳定,提高滤波效率,使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具有很好的精确性,可以快速、准确地控制驱动传送带的伺服电机的启停。

实施例三

在图2中,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伺服抱闸电路3包括三极管Q2,放大滤波电路2输出信号经电阻R8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端口2连接,+24V电源通过电阻R9与继电器J端口1连接,并通过电阻R10与继电器J端口3连接,继电器J端口4与抱闸线圈B的一端连接,抱闸线圈B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当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检测到有物料时,放大滤波电路2输出高电平信号经电阻R8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线圈得电,常开触点闭合,抱闸线圈B得电使橡胶传送带伺服电机抱闸,传送带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当有物料经过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时,ST188红外光电传感器U1输出电信号经RC高通滤波器处理后送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一级放大后从其集电极输出送入运放器AR1的同向输入端,运放器AR1二级比例放大后经电容C2耦合和电阻R6分压后流入运放器AR2的同向输入端,为了消除杂波对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的影响,采用跟随运放器AR3并联在阻容反馈运放器AR2的反馈端,提高选频滤波的精确性,同时增加电容C4和稳压二极管D1对反馈信号进行补偿稳定,提高滤波效率,使橡胶传送带物料感应装置具有很好的精确性;运放器AR2输出信号经电阻R8分压后流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线圈得电,常开触点闭合,抱闸线圈B得电使驱动橡胶传送带的伺服电机抱闸,传送带停止运行。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