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220发布日期:2019-09-17 20:4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空瓶在生产完毕后,需要送入检验包装的设备进行检验包装,在进行输送时,通常采用输送带进行输送,由于玻璃空瓶需要逐个送入进行检验,目前,常规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时经常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在堵塞时,玻璃空瓶就容易挤出输送带掉落,进而引起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能够实现将生产完毕后的玻璃空瓶逐个送入检验包装的设备,并且不会产生拥堵,从而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向右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向上输送,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向下输送,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侧挡板和第一下侧挡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上侧挡板和第二下侧挡板,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上侧设有第三上侧挡板,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左侧在与第二输送带不相接的区域设有第三左侧挡板,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右侧设有第三右侧挡板,所述第二上侧挡板的右端向上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长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带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下侧挡板、第二下侧挡板和第三左侧挡板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的第一下侧挡板和第二下侧挡板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上侧挡板、第二上侧挡板和第三右侧挡板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第三输送带宽度为玻璃空瓶最大外径的1.2-1.6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第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设计,从而防止玻璃空瓶从第二输送带进入第三输送带时产生拥堵;

2、第二输送带将玻璃空瓶向上输送时,依靠第二上侧挡板将玻璃空瓶全部转移到第三输送带的上端,再沿第三输送带向后输送;

3、第三输送带的宽度采用玻璃空瓶最大外径的1.2-1.6倍,能够有效实现玻璃空瓶逐个向前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均已附图为标准。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玻璃空瓶的进料装置,包括由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和第三输送带13,所述的第一输送带11、第二输送带12和第三输送带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输送带11的输送方向为向右输送,所述第二输送带12的输送方向为向上输送,所述第三输送带13的输送方向为向下输送,所述第一输送带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上侧挡板14和第一下侧挡板15,所述第二输送带1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二上侧挡板16和第二下侧挡板17,所述第三输送带13的上侧设有第三上侧挡板18,所述第三输送带13的左侧在与第二输送带12不相接的区域设有第三左侧挡板19,所述第三输送带13的右侧设有第三右侧挡板20,所述第二上侧挡板16的右端向上倾斜。

所述的第一输送带11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带12的长度,所述第三输送带13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带12的长度。

所述的第一下侧挡板15、第二下侧挡板17和第三左侧挡板19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的第一下侧挡板15和第二下侧挡板17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第一上侧挡板14、第二上侧挡板16和第三右侧挡板20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第三输送带13宽度为玻璃空瓶最大外径的1.2-1.6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生产完毕后的玻璃空瓶从左端进入第一输送带11,并沿着第一输送带11向右输送进入第二输送带12的左侧,进入第二输送带12的玻璃空瓶沿着第二输送带12向上输送直至被第二上侧挡板16挡住,由于第二上侧挡板16的右端向上倾斜,第二输送带12上端的玻璃空瓶会沿着第二上侧挡板16继续相右上方转移,直至到达第三输送带13的上端,到达第三输送带13上的玻璃空瓶随着第三输送带13向下输送,这样就解决了玻璃空瓶在第二输送带12与第三输送带13之间拥堵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