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及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2708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模13a和下模13b从外侧夹住扶手展开体2及内模12。扶手展开体2及内模12 —起被上模13a和下模13b包围。
[0037]加热器被分别埋入到内模12和外模13中。加热器以沿着连接用模具1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通过向各加热器通电,来与加热器的位置对应地加热连接用模具11。
[0038]在内模12和外模13分别设有测定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温度传感器设在内模12和外模13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由此,在连接用模具11中,在内模12和外模13各自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在多个部位测定内模12和外模13各自的温度。
[0039]向分别设于内模12和外模13的各加热器的通电根据由各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信息,由未图示的温度调节装置独立控制。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各加热器的通电的控制,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内模12的加热温度被调节成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变低。通过温度调节装置对各加热器的通电的控制,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外模13的加热温度也被调节成从外模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变低。
[0040]在移动扶手I中,由连接用模具11加热的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在本例中,指配置在连接用模具11内的部分)形成为扶手连接部7,扶手展开体2的其他部分未被连接用模具11加热而作为扶手连续部8被留下。在扶手连接部7中,因连接用模具11的加热而熔化的芯体3的热塑性弹性体浸透帆布5并固化。因此,关于热塑性弹性体对帆布5的浸透量,扶手连接部7处比扶手连续部8处多。热塑性弹性体对帆布5的浸透量越多,移动扶手I的抗弯刚度越高。因此,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变得比扶手连续部8的抗弯刚度尚O
[0041]在扶手连接部7中,将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内模12的加热温度设为随着朝向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降低,由此热塑性弹性体对帆布5的浸透量随着从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包含边界6的部分)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变少。由此,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从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在接近扶手连续部8的抗弯刚度的同时连续地变低。即,在移动扶手I中,随着从扶手连接部7朝向扶手连续部8,抗弯刚度的变化(差)变得平缓。
[0042]接下来,对制造移动扶手I时的工序进行说明。在制造移动扶手I时,通过挤压成型来预先制作出具有规定长度的扶手展开体2。然后,弯曲扶手展开体2,形成使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无间隙地配合在一起的状态。
[0043]然后,在将内模12插入扶手展开体2的内侧后,利用上模13a和下模13b夹住扶手展开体2和内模12,由此在覆盖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间的边界6的状态下,将连接用模具11安装到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
[0044]然后,通过进行向设于连接用模具11的多个加热器的通电,对连接用模具11进行加热,来将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加热连接。此时,通过独立地控制对各加热器的通电,内模12和外模13的各自的温度被调节成从内模12和外模13的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低。
[0045]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被彼此加热连接后,停止连接用模具11的加热。然后,使芯体3的热塑性弹性体冷却并固化,卸下连接用模具11,由此制造出环状的移动扶手I。
[0046]在这样的移动扶手I中,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随着从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变低,因此能够使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在扶手连接部7的两端部处接近位于扶手连接部7的两侧的扶手连续部8的抗弯刚度,能够防止抗弯刚度在扶手连接部7与扶手连续部8的边界部分处急剧变化。由此,能够抑制在扶手连接部7与扶手连续部8之间的边界部分处产生局部的变形和应力集中,能够实现移动扶手I的长寿命化。
[0047]并且,通过使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加热温度随着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降低,由此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随着从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低,因此能够在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细致地进行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的调节,能够使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的变化更平滑。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移动扶手I的局部的变形和应力集中的产生,能够进一步实现移动扶手I的长寿命化。并且,能够在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利用连接用模具11进行的加热连接的同时进行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的调节。由此,能够防止加热连接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时的作业的复杂化。
[0048]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内模12及外模13的各自的加热温度被调节成随着从内模12及外模13的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低,但也可以仅将内模12的加热温度调节成随着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变低。
[0049]实施方式2.
[0050]图2是示出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乘客输送机用移动扶手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中,内模12具有:一对端部插入部21,它们位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中间部插入部22,其配置在一对端部插入部21之间(S卩,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即,各对置模12a及中间模12b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为一对端部插入部21,各对置模12a及中间模12b的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为中间部插入部22。
[0051]分别构成一对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的导热性能比构成中间部插入部22的材料的导热性能低。在本例中,构成一对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为彼此相同的材料。作为构成中间部插入部22的材料例如使用铁系材料等,作为分别构成各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例如使用钦系材料等。
[0052]在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随着朝向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向离开扶手展开体2的内表面的方向倾斜的锥形面23。在本例中,锥形面23设于各端部插入部21。
[0053]在本例中,在内模12及外模13中,在内模12未设有加热器,仅在外模13设有加热器。由此,内模12的加热利用来自外模13的导热来进行。并且,在本例中,通过控制对加热器的通电而进行外模13的温度调节,但并不像实施方式I那样以外模13的温度随着从外模13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变低的方式控制对加热器的通电。
[0054]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各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的导热性能比构成中间部插入部22的材料的导热性能低,在各端部插入部21设有锥形面23,由此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加热温度随着从连接用模具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低。其他结构及移动扶手I的制造方法与实施方式I相同。
[0055]在这样的移动扶手的制造装置中,内模12具有位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一对端部插入部21、和配置在一对端部插入部21间的中间部插入部22,构成各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的导热性能比构成中间部插入部22的材料低,因此即使不细致地控制对多个加热器的通电,也能够使将扶手展开体2的两端部彼此连接时的加热温度随着从连接用模具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降低。由此,能够实现对连接用模具11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的功能的简单化,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0056]并且,随着朝向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向离开扶手展开体2的内表面的方向倾斜的锥形面23设于位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一对端部插入部21,因此能够使从内模12向扶手展开体2传递的热量随着朝向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少。由此,能够使扶手连接部7处的热塑性弹性体对帆布5的浸透量的变化朝向扶手连接部7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更平滑,从而能够使扶手连接部7的抗弯刚度的变化更平滑。
[0057]另外,在上述示例中,锥形面23设于一对端部插入部21,但也可以没有锥形面23。即使在各端部插入部21没有锥形面23,通过使构成各端部插入部21的材料的导热性能低于中间部插入部22,也能够使加热温度随着从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朝向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降低。因此,能够防止在扶手连接部7与扶手连续部8的边界部分处抗弯刚度急剧变化,能够实现移动扶手I的长寿命化。
[0058]并且,在上述示例中,由导热性能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端部插入部21和中间部插入部22包含在内模12中,但也可以全部利用相同材料构成内模12。即使内模12未被区划成中间部插入部22和一对端部插入部21,但如果在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设有锥形面23,则能够使从内模12向扶手展开体2传递的热量随着朝向内模12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而连续地变少。因此,能够防止在扶手连接部7与扶手连续部8的边界部分处抗弯刚度急剧变化,能够实现移动扶手I的长寿命化。
[0059]并且,在上述示例中,构成一对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