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1721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制动力机械反馈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动力负反馈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紧急制动装置,因摩擦因素或工况条件变化而造成事故的问题时有发生,原因都是出厂调整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在工况条件发生改变后,摩擦系数也发生了变化,其制动力的大小不能根据摩擦因素变化进行适时调整。这些制动装置都是按照对偶件的不同表面状态、不同使用环境/条件和不同安装工况来试验摩擦系数,最终确认控制产品出厂技术指标。但在对偶件加工方法或表面防护不同、或工况条件不同、或加工制造误差、或多次制动后动磨损机理发生变化等条件下,就难以达到出厂设计的理想状态。同时,在工况条件下制动装置的对偶件状态是无法控制的,工况条件的差别也是客观必然存在的,不可能将所有的工况条件完成测试,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造成制动装置与对偶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是不可控的。然而制动力是通过正压力与摩擦系数共同决定的,在预设定正压力或试验获得摩擦系数的情况下都是不能解决工况条件下制动的本质安全问题。因此,研究解决制动装置与对偶件随着摩擦系数变化自动调整补偿正压力,得到相对恒定制动力的技术方案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安全问题,确保人和物安全,这显然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0003]中国专利号01800019.3公开了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其提供一种保持高速电梯紧急制动时的减速加速度一定,安全地停止乘用轿厢的电梯紧急停止装置,其楔状体由与导轨与滑动部之间滑动面相应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根据制动力而变化的机构构成。参见其附图,其通过可动部3a、固定部3b和弹性体10组成,随着制动的进行,滑动速度减小,由于动摩擦系数加大,制动力变大,弹性体10的挠度也加大,可动部3a相对于固定部3b相对地上升。由于可动部3a沿固定部3b的内侧斜面上升,其水平方向位置逐近于固定部3b侧(离开导轨方向),即作为整个楔状体的宽度变小,板簧7的挠度变小,正压力减小。由于所有调整只在可动部3a和固定部3b之间进行,弹簧体10的结构尺寸会很大,整体的结构尺寸将会增加,同时,可动部3a的调整是通过固定部3b与可动部3a内部之间增设弹性体,通过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组合成一体的楔状体运动件来实现内反馈控制,控制系统内部异常复杂,实现较大范围的摩擦系数的调整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其主要用于解决高速安全钳制动问题。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361705.1公开了一种具备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其能够应对降低电梯底坑深度的需要,抑制紧急制动装置的整体高度,并且能够缓和电梯即将停止时产生的过大的减速度。其制动力是通过制动件7产生转化到制动件引导装置6而反馈到拉伸弹簧构件13上来减小末端制动力。制动件7通过制动件引导装置6相互之间作反馈控制,而不是将制动力大小直接反馈到拉伸弹簧构件13上,其适应摩擦系数多变控制环节增多,属间接反馈影响因素多。其主要解决底坑深度和末端减速度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现实和为解决工况条件下摩擦系数变化造成的安全风险,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其通过制动力机械负反馈控制正压力的方法,实现自动调整弹性元件正压力,得到相对恒定的制动力,确保制动装置在工况条件下的安全可靠。
[0006]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包括:支架(9)、对偶件(10)、平移件(4)、第一弹性元件(3)、自调整件(5)、自调整板(2)、第二弹性元件(I)、摩擦元件(8),对偶件(10)竖向设于支架(9)的第一侧之外,支架(9)内设能横向移动的平移件(4),平移件(4)第二侧与支架(9)的内壁间设置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3),第一弹性元件(3)对平移件(4)产生的作用力方向与对偶件(10)相垂直;支架(9)内设置能竖向活动的自调整板(2),自调整板(2)与支架(9)的顶部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元件(I),第二弹性元件⑴沿竖向对自调整板⑵产生作用力;自调整板(2)下方横向活动配合自调整件(5),自调整件(5)能沿自调整板(2)作平移,平移方向与对偶件(10)相垂直;自调整件(5)处于摩擦元件(8)与平移件(4)间,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与摩擦元件(8)的第二侧相触,自调整件(5)的第二侧与平移件(4)的第一侧相触;摩擦元件⑶能作竖向运动,摩擦元件⑶向上运动后,摩擦元件⑶的第一侧与对偶件(10)相触且夹持于对偶件(10)与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之间。
[0008]优选的,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呈斜面状,与此相对应的,摩擦元件⑶的第二侧呈斜面状,或者,摩擦元件(8)的第二侧形成外凸的曲面,曲面与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相切,或者,摩擦元件(8)选用圆柱体,与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面相切。
[0009]优选的,自调整件(5)的第二侧呈斜面状,与此相对应的,平移件⑷的第一侧呈斜面状,或者,平移件(4)的第一侧形成外凸的曲面,曲面与自调整件(5)的第二侧相切。
[0010]优选的,呈斜面状的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第二侧分别通过滚柱排与呈斜面状的摩擦元件(8)的第二侧、平移件(4)的第一侧而相触。
[0011]优选的,自调整件(5)的第一侧形成外凸的曲面,与此相对应的,摩擦元件(8)的第二侧呈斜面状,该斜面与自调整件(5)的曲面相切。
[0012]优选的,自调整件(5)的第二侧形成外凸的曲面,与此相对应的,平移件(4)的第一侧呈斜面状,该斜面与自调整件(5)的曲面相切。
[0013]优选的,自调整板⑵的底面形成横向滑槽(2-1),滑槽(2-1)滑动配合自调整件
(5)的上边(5-3) ο
[0014]优选的,自调整件(5)选用圆柱体,与此相对的,摩擦元件(8)的第二侧、平移件
(4)的第一侧都呈斜面状,并与自调整件(5)相切。
[0015]优选的,平移件⑷的侧面呈梯形;和/或,摩擦元件⑶的侧面呈梯形。
[0016]优选的,支架(9)包括顶壁(9-1)、侧壁(9-2)及底板(9-3),顶壁(9-1)与底板(9-3)相平行且留有间距并与侧壁(9-2)相垂直;平移件(4)的长底边(4-2)平移式地搁于支架(9)的底板(9-3)之上,直角边(4-3)与侧壁(9-2)之间顶压所述的第一弹性元件⑶。
[0017]优选的,对偶件(10)与侧壁(9-2)相平行。
[0018]优选的,第一弹性元件(3)和/或第二弹性元件⑴采用U形弹簧、碟形弹簧、扁弹簧、螺旋弹簧、液压、气体弹簧或压杆弹簧。
[0019]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当实际摩擦系数μ等于最小摩擦系数μ。时,制动力与小弹性元件(I)的预紧力D1、大弹性元件(3)的最大正压力F1产生了力学平衡关系,即小弹性元件(I)、自调整板⑵和自调整件(5)不会上下相对运动,此时,在制停过程中,大弹性元件(3)提供了恒定的正压力F1,即制动力P是恒定的。
[0020]当实际摩擦系数μ大于最小摩擦系数μ。时,在预定制动力破坏了与小弹性元件
(I)的预紧力D1、大弹性元件(3)最大正压力F1之间的力学平衡关系,即小弹性元件(I)将被压缩,导致自调整板(2)、摩擦元件(8)、自调整件(5)向上运动,随着自调整件(5)相对平移件⑷的面(4-1)向上运动,大弹性元件(3)的变形量将减少,即大弹性元件(3)对对偶件(10)的实际正压力将减少,直至实际制动力与小弹性元件(I)的压缩力、大弹性元件
(3)的实际正压力之间达到新的力学平衡关系。此过程中,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大弹性元件(3)的正压力是减少的,从而实现了弹性元件组件的正压力可以根据摩擦系数的增加自调整调节大小。
[0021]本发明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通过制动力机械负反馈控制正压力的方法,实现自动调整弹性元件正压力,得到相对恒定的制动力,确保制动装置在工况条件下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自动调整制动力的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