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卷层体、以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3009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卷层体、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性高、且薄膜面之间的平滑性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 膜及其巻层体、以及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 及其巻层体、以及制造方法,该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能够用于要求具有透明 性的光学用构件,其具有良好的外观,且由于静摩擦系数小而能够抑制因薄 膜面之间的粘结或摩擦所产生的薄膜表面擦伤,且无需叠绕通常用于防止上
述现象而使用的保护膜(Masking Film)也能够巻绕无巻绕跑偏或无皱褶的 均匀的巻层体。
背景技术
由于聚碳酸酯树脂廉价、轻量,且具有优异的透明性或成型性、光学特 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而且, 聚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由于利用了这些优异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盘或光卡、以及 液晶单元的平板或液晶显示器的位相差修正板等的各种光学用构件中。也对 聚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实施涂敷或印刷等的表面加工、表面处理,借此 向聚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赋予耐溶剂性、耐磨损性、耐擦伤性、防反射 等性能或功能,但随着近年来加工技术的发展,加工速度也加快。但是,聚 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的平滑性差,存在着其表面之间容易粘结的缺点, 成为加工时的瓶颈。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通常采用将保护膜贴付于聚碳酸酯制薄板或薄膜上 的方法。保护膜是膜厚为10pm的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薄膜,通常采用在其单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的薄 膜。
另一方面,为了改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的平滑性,提出了对薄 板或薄膜的表面实施粗糙化处理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薄板或薄膜的 表面实施粗糙化处理,减少薄板或薄膜表面的接触面积。已知为了改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板或薄膜的平滑性,有掺入微粒子而使 表面变粗糙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l、 2)。但是,采用该方法时,掺入的 微粒子的一部分浮出至薄板或薄膜的表面,而该浮出的微粒子污染冷却辊的 表面等,因此存在着损伤薄板或薄膜外观的缺点。
作为使薄板或薄膜表面粗糙化的方法,已知有通过使用粗糙化的冷却辊 和导辊挤压(夹紧挤压)熔融挤出的薄板或薄膜的两面接触方式,制造出薄 板或薄膜的单表面或两表面被粗糙化的薄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当品种切 换时,特别是,当用于光学用途等的要求具有高透明性的薄板或薄膜与表面 被粗糙化的薄板或薄膜之间的品种切换时,必须进行轧辊等设备的更换,由 此导致繁琐的操作和成本的上升。另外,在这样的方法中,当冷却辊和导辊 均使用金属制轧辊而制造厚度薄的树脂制薄膜、即所谓的薄的薄膜时,存在 着在所制造的薄膜中产生波浪状的波纹等问题。而且,轧辊一轧辊之间的挤 出压的调整困难,进一步,存在着因残留应力(内部应力)的产生而引起的 光学变形等,有特别不适于作为光学用薄膜的问题。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提出了作为冷却辊或者导辊中的一者或两者均使用
橡胶辊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 5)。在该方法中,由于通过挤压(夹紧 挤压)将所使用的橡胶辊的表面的粗糙度原封不动地转印到树脂薄膜的表 面,因此,存在着薄膜的混浊度(Haze)增加、透明性受损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6、 7中,提出了采用起模性薄膜和金属辊对薄膜表面实施 粗糙化处理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必须事先准备好起膜性薄膜,而且由于必 须剥取该起膜性薄膜,因而导致繁琐的操作和成本的上升。
在专利文献8中,作为平滑性优异的含有粉状体的聚碳酸酯制薄板的制 造方法,公开了挤出时使两端部的厚度比该薄板的两端部以外的厚度厚 O.lmm以上,用冷却辊仅夹持两端部而对薄板表面实施粗糙化处理的方法。 采用该文献的方法时,存在着由于厚度不匀产生光学特性不匀的问题,特别 是,难以适用于要求具有均匀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用薄膜中。
在专利文献9中,作为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无巻绕跑偏、无巻绕皱褶 的巻层体的制造方法,公开了熔融挤出含粉状体的聚碳酸酯树脂,对冷却辊 的两端部分实施粗糙化处理,也即对与薄膜的两边缘接触的冷却辊的端部部 分实施粗糙化处理,用两面接触方式夹紧两端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有必要新设置仅对两端部实施粗糙化处理的轧辊,因而,导致了繁琐的操作以及 成本的上升。
专利文献1: JP特开昭52 —1059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 JP特开平01 _319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3: JP特开昭64—072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4: JP特开昭64_072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5: JP特开昭64—072833号公报
专利文献6: JP特开昭64—072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7: JP特开平08—211205号公报
专利文献8: JP特开平05—3380U号公报
专利文献9: JP特开2001—353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性高、且薄膜面之间的平滑性优异的聚 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巻层体。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i)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 其巻层体,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由于具有高透明性,能够用于要求具有 高透明性的各种光学用构件中;(ii)提供一种薄膜及其巻层体,所述薄膜 的薄膜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平滑性优异,在操作时,特别是将通过 熔融挤出而制造的薄膜巻绕为滚筒状时,能够抑制因薄膜面之间的粘结或摩 擦产生的表面擦伤。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巻层体,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没有叠绕通常用于防止薄膜表面擦伤的发生的保 护膜也能够巻绕无横向错位或巻绕跑偏、巻绕皱褶的具有均匀的巻绕状态的 巻层体。
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巻层体,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同时具有高透明性和优异的平滑性,并通过具有高 生产率、高经济性、高环保性的优点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其中,具有高生产 率、高经济性、高环保性的优点的制造方法是指能够在品种切换时无需交 换冷却辊而制造;无需叠绕保护膜;对薄膜实施赋予更高的机械性能的装饰、 加工时或使用时,能够省去剥取保护膜的工序;不会发生使用后的保护膜作为废弃物而产生的现象等。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悉心研究的结果发现,用特定的方法 能够制造出可维持聚碳酸酯树脂原本具有的高透光率以及低的混浊度等 光学特性的同时,薄膜表面和背面摩擦时静摩擦系数小的聚碳酸酯树脂 制薄膜。进一步,发现在无保护膜的条件下能够将该薄膜巻绕成无巻绕 跑偏、无巻绕皱褶的具有均匀的巻绕状态的巻层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艮口,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
1.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其是在没有叠绕保护膜的条件下 将薄膜巻绕成滚筒状而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其中所述薄膜
是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度为30 300)am、透光率为90%以 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静 摩擦系数为0.01 1.8;
2. 如上述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其中,粒径为0.1 25pm的微粒子的含量低于0.002重量。%;
3. 上述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巻层体的制造方法,其是使用 表面最大高度Ry为0.3 30pm且被粗糙化的金属制冷却辊,将熔融挤出的 聚碳酸酯树脂在没有夹紧的情况下与冷却辊接触后,进行牵引并连续巻绕成 滚筒状;
4.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其是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 度为30 300)am、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 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为0.01 1.8,粒径为0.1 25|im 的微粒子的含量低于0.002重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 3以及比较例1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薄膜 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比较例2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T型模唇2熔融挤出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
3金属冷却辊1 4金属冷却辊2 5输送辊 6牵引辊 7巻绕辊
8被巻绕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巻层体) 9橡胶冷却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是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 下的厚度为30 300pm的薄膜。根据该光学特性,能够适用于要求具有高透 明性的各种光学用构件中。优选该透光率为90.5 %以上、更优选为91 %以上。 另外,优选混浊度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
另外,在本发明中,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表面与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 的静摩擦系数为0.01 1.8的范围。静摩擦系数在该范围时,能够得到透明 性和平滑性均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优选静摩擦系数的上限为1.5、 更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0、特别优选为0.8。当静摩擦系数超过1.8时, 无法改善薄膜面之间容易产生粘结、擦伤等外观不良的缺点。而且,由于薄 膜之间会发生粘结,因而若不叠绕保护膜,则也无法改善因横向错位或巻绕 跑偏、巻绕皱褶等的引起的不能得到巻绕状态均匀的巻层体的缺陷。静摩擦 系数越小,越能稳定地得到无横向错位或巻绕跑偏、巻绕皱褶等的巻绕状态 均匀的巻层体。但是,考虑到与透明性的平衡,静摩擦系数的下限也可以是 0.1左右。另外,所谓薄膜的表面和背面,是指薄膜的一个面和与其相反的 面,而并不是明确规定表面为金属冷却辊的接触面侧或者非接触面侧。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中心线平均粗 糙度Ra)为0.1 0.6nm的范围。Ra在该范围时,则难以产生透过图像变 形等缺陷,特别优选作为注重光学特性的光学用构件用薄膜。
作为通常的薄膜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可以举出使用AFM或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方法。使用AFM的方法中,由于测定面积小(通常 为lOO)am左右的方形),因此,仅仅使用该表面粗糙度的测定结果,无法评 价薄膜的平滑性。另一方面,由于在使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方法中 的测定范围通常为线形,因此,仅仅用该表面粗糙度的测定结果,则难以评 价薄膜在面接触状态下的平滑性。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薄膜彼此之间面接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直 接对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平滑性进行评价。特别是,当将聚碳酸酯树脂制 薄膜巻绕成滚筒状时,重要的是同一薄膜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静 摩擦系数。
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本质上是不含异种物质的微粒子 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即使含有其粒径也不超过25pm,且以粒径为0.1 25pm的微粒子测定时其含量低于0.002重量%。即,为实际上不含微粒子的 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另外,所谓的低于0.002重量%是包括0重量%。上 述微粒子,例如,可以举出由碳酸钙或碳酸钛等无机材料构成的微粒子,或 者由珠状交联丙烯酸树脂等的有机材料构成的微粒子。在实质上不含微粒子 时,消除了含有微粒子时因微粒子的一部分浮出至薄膜表面所产生的冷却辊 表面的污染,能够得到薄膜的外观或透明性等的光学特性良好的聚碳酸酯树 脂制薄膜。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中的粒径为0.1 25nm的微粒子的含量,可 通过如下方法测定在能够溶解聚碳酸酯树脂而不能溶解微粒子的溶剂例如 二氯甲垸中溶解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使该溶液通过25pm的过滤器,接着, 再测定通过O.lpm的过滤器后的O.lpm的过滤器上的残留的量,而求出。
本发明的上述透明性和平滑性均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能够抑制 因薄膜的面彼此之间的粘结或摩擦引起的表面的擦伤,在无需叠绕保护膜的 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无横向错位或巻绕跑偏、巻绕铍褶的巻绕成具有均匀巻 绕状态的巻层体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
该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具有如下的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性的 优点薄膜加工的下一步工序,例如用以进一步向薄膜赋予高机械性能的装 饰、加工工序变得容易;能够省去剥取保护膜的工序;保护膜不会作为废弃 物产生等。
另外,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少量配合添加剂,该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亚磷酸、磷酸、
亚磷酸酯、磷酸酯以及膦酸酯等的热稳定剂;苯酚类抗氧化剂;苯乙酮类化 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 化合物以及水杨酸酯类化合物等的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化合物等的光稳 定剂;脂肪酸酯等的脱模剂;四溴双酚A、四溴双酚A的低分子量聚碳酸酯 以及十溴二苯基醚等的阻燃剂;蒽醌类染料等的发蓝剂;以及各种染料或颜 料、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防静电剂等。
用以制造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时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粉 体形状、颗粒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当为粉体形状时,可以使用事先将聚碳酸 酯树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上述例示添加剂用V型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机 械化学装置等进行干混合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粉状体等。当为颗粒形状时,可 以使用将聚碳酸酯树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上述例示的添加剂供给至挤出机 等熔融混炼机而进行熔融混炼然后将所得到的单丝用造粒机等机器进行颗 粒化等而制造的颗粒物。也可以使用,将聚碳酸酯树脂粉状体的一部分和添 加剂进行干混合的物质、或者对该物质进行颗粒化的物质制成例示的添加剂 的母体胶料而使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成型方法,是从挤出机的模具挤出熔融 状态的聚碳酸酯树脂,使其与多个冷却辊单面接触,在没有对熔融树脂进行 夹紧加压的情况下制成薄膜状的熔融挤出法,然后,通过多个输送辊和牵引 辊,用巻绕辊进行巻绕,由此,能够形成巻层体。
在熔融挤出法中,以去除挤出原料中的水分等挥发成分为目的,优选事 先对聚碳酸酯树脂的粉状体或颗粒形状的原料进行干燥。优选干燥温度通常 为100 150°C、干燥时间为3 8小时。
另外,作为熔融挤出机,适合使用具有能够对由原料中的水分或熔融混 炼树脂产生的挥发气体脱除的排气口的熔融挤出机。排气口中,优选设置有 用以将所产生的水分或挥发性气体有效地排出至外部的真空泵。为了补助排 气,也可以使用将水、惰性气体、氮气、碳酸气体等注入到挤出机的中途位 置与熔融树脂混合后进行脱除的方法。另外,为了去除挤出原料中混入的异 物等,可以在熔融挤出机的模具前的区域上设置过滤网,由此可去除异物。 作为该过滤网,可以举出金属网、滤网更换器、烧结金属板(盘式过滤器)等。
制造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时,在挤出原料的粉状体的混合、颗 粒化、熔融制膜的任何步骤中,都必须竭力降低异物、杂质的含量。进一步 地,为了制造该低异物的挤出原料或薄膜,除上述之外,优选在清洁的空气 环境下设置熔融挤出机、制膜机等的制造装置,并且,优选用更清洁的空气 等充满原料的供给料斗、供给流路等。例如,适合采用与特开平11一21357 号公报中提议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另外,作为改善色相等光学特性的方法, 也适合利用在熔融挤出机内投入以氮气为代表的惰性气体,由此屏蔽氧气的 方法。
熔融挤出时的树脂温度是根据料筒温度以及模具温度而设定的,这些温 度根据构成本发明的薄膜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物理性质、进行熔融挤出的设备 的条件不同而不同,因此不能统一规定,但是,当将该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
转变温度设为Tg CC)时,通常为Tg+5(TC Tg+25(TC的范围,优选为Tg+80 X: Tg+20(TC的范围。若熔融挤出时的树脂温度过低(例如,低于Tg+50°C), 则不能得到充分的熔融流动性,制膜困难,因而不优选。另一方面,若树脂 温度过高(例如超过Tg+25CTC),则树脂的分解激烈,难以得到良好的薄膜, 因而不优选。
在本发明中,冷却辊使用表面被粗糙化的冷却辊。粗糙化的冷却辊,既 可以是冷却辊的外面直接被粗糙化的辊,也可以是将表面被粗糙化的外筒材 料设置在通常的轧辊外面的冷却辊。冷却辊的表面采用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 栅网形式、压花形式、V槽形式或垄状形式等的凹凸的形状。作为对冷却辊 的表面进行粗糙化的方法,可以举出机械磨削法、雕刻法、放电加工或激光 加工法、喷砂法等的机械方法,或蚀刻法等的化学方法。从模唇挤出的薄膜 最先接触的冷却辊,优选使用被粗糙化的冷却辊。
用于本发明的冷却辊的表面规定于JIS B0601中的最大高度(Ry)为 0.3 3(Vm的范围。若Ry在上述范围内,所制造的薄膜面之间不粘结,而 且能够得到透明性高,不引起透过图像变形等缺陷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 优选冷却辊表面的Ry为0.5 15pm的范围、更优选为1 10pm的范围、特 别优选为1 8pm的范围。另夕卜,冷却辊表面的最大高度(Ry)可直接或者 用复制品测定。作为本发明的冷却辊的外装材料,可以举出各种金属。可以举出铝;铜; 钛以及它们的合金;铁;不锈钢;铬合金不锈钢;被镍电镀、铬电镀或者硬 质铬电镀的铁或不锈钢;被陶瓷喷镀的金属等。其中,优选不锈钢;铬合金 不锈钢以及在它们的表面上实施了铬电镀或者硬质铬电镀的物质。
在本发明中,冷却辊使用内置有温度调整装置的冷却辊,所述温度调整 装置是采用了油、水等的温度调整装置。冷却辊的轧辊温度设定为比熔融挤 出时的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温度低50 200°C,优选设定为低70 80。C的温 度。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无需因粗糙化的辊和光泽化的辊的交换引起的繁琐 的操作以及成本的上升,而能够制造出同时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平滑性的聚 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巻层体。另外,作为降低用本发明的粗糙化辊得到的 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静摩擦系数的方法,可以举出使薄膜表面的凹凸形状 更加粗糙的方法,作为该方法可以举出(i)提高粗糙化辊的表面形状向薄膜 的转印性的方法具体地说,通过将熔融挤出时的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设定 为高的温度的方法以及将冷却辊温度设定为髙的温度的方法,由此提高树脂 流动性的方法;(ii)提高冷却辊表面的Ry的方法(在向薄膜的转印性同等 的情况下)等。此时,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透光率有稍微降低的
倾向,Haze值则有变高的倾向。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一例,可以举出用界面聚合法或熔融 聚合法,使二价苯酚等的二羟基成分与碳酸酯前驱体加以反应而得到的聚碳 酸酯树脂。
作为二羟基成分的代表例,可以举出氢醌、间苯二酚、4, 4,-双酚、1, 1-双(4-羟基苯基)乙烷、2, 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常称之为双酚A)、 2, 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 2-双(4-羟基苯基)丁垸、2, 2-双
(4-羟基苯基)戊烷、1, 1-双(4-羟基苯基)-l-苯基乙烷、1, 1-双(4-羟基 苯基)环己垸、1, 1-双(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垸、1, 1-双(4-羟基 苯基)-3, 3, 5-三甲基环己烷、a, a,-双(4-羟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
a , a , _双(4-羟基苯基)-对二异丙基苯、9, 9-双(4-羟基苯基)銜、9, 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2, 2-双(4-羟基苯基)-1, 1, 1, 3, 3, 3-六氟丙垸、双(4-羟基苯基)醚、4, 4, -二羟基二苯甲酮、双(4-羟基苯基)硫化物、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砜等。其中,优选双酚
A。这些二羟基成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作为碳酸酯的前躯体,可以使用酰卤(Carbonyl halide)、碳酸二酯 (carbonate ester)或者卣代甲酸酯("口才、;"乂 一卜)等,具体地说,可以 举出光气(Phosgene)、 二苯基碳酸酯或二价苯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
当通过界面聚合法或熔融聚合法使上述二羟基成分和碳酸酯前躯体反 应而制造聚碳酸酯树脂时,根据需要可使用催化剂、末端停止剂、二价苯酚 等的二羟基成分的抗氧化剂。另外,本发明的聚碳酸树脂既可以是将三官能 度以上的多官能芳香族化合物加以共聚合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是将 芳香族或者脂肪族的二官能度羧酸加以共聚合的聚酯碳酸酯树脂,还可以是 将所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两种以上加以混合的混合物。
聚碳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以粘度平均分子量表示时优选为10000 100000、更有选为12000 35000。具有该粘度平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 能够得到充分的强度,而且成型时的熔融流动性也良好,因此优选。在本发 明中所说的粘度平均分子量,是将在2(TC下将0.7g聚碳酸酯树脂溶解在 lOOml二氯甲垸而得到的溶液中求出的比粘度(tisp),代入下式而求出 (ilsp) /c=[ti]+0.45x[t!]2c (其中,[ii]是极限粘度)[rj] = 1.23xlO_4M083
c二0.7。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并通过下述方法进行评价。
(1) 薄膜的透光率以及混浊度(Haze) 从所得到的薄膜的巻层体以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为基准切出试片,用浊度
计DNH-2000型(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根据JIS K7105测定薄膜 的透光率和混浊度。
(2)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 从所得到的薄膜的巻层体以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为基准切出试片,用表面
粗糙度测定仪廿一7^ —夕、'SE—1100型(小坂研究所株式会社制造),根 据JISB0601测定薄膜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另外,试片的切断尺寸(cutoff)为0.8mm、测定长度为2.4mm。
(3) 薄膜的静摩擦系数 从所得到的薄膜的巻层体以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为基准切出试片,用表面
性测定仪HEIDON—14型(新东科学株式会社制造),根据JISK7125在 负荷为200g的条件下,接触薄膜的表面和反面,并测定该接触面为40cm2 (63X63mm方形)时的静摩擦系数。
(4) 薄膜的外观
从所得到的薄膜的巻层体以宽度方向的中心部为基准切出试片,用肉眼 评价透明性和擦伤的有无。评价标准如下 透明性 〇透明 X:泛白 擦伤的有无 〇几乎没有擦伤 X:擦伤多
(5) 巻绕时薄膜的粘结
在各实施例中,用肉眼对通过巻绕辊制造薄膜巻层体时的薄膜的粘结程 度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〇没有粘结 X:发生粘结
(6) 巻层体的巻绕跑偏、巻绕皱褶
用肉眼对所得到的薄膜巻层体的巻绕跑偏、巻绕皱褶的发生程度进行了 评价。评价标准如下
〇无巻绕跑偏、巻绕皱褶,巻绕状态均匀 X-有巻绕跑偏、巻绕皱褶,巻绕状态不均匀
(7) 冷却辊表面的最大高度(Ry) 用表面粗糙度测定仪寸一:7:3 —夕'SE—1100型(小坂研究所株式会社
制造),根据JISB0601测定所使用的冷却辊表面的最大高度(Ry)。另外, 试片的切断尺寸(cutoff)为0.8mm、测定长度为2.4mm。实施例1
用设置有图l所示装置的90mmO单轴T型挤出机,在料筒温度为30(TC、 T型温度为29(TC的条件下,将通过界面聚合法由双酚A和光气制造的聚碳 酸酯树脂颗粒("> ,^卜AD-5503,粘度平均分子量为15, 0 00,帝人化 成株式会社制造),从宽度为1200mm、开口 (模唇宽度)为1.5mm的T型 模唇直线向下吐出,并使用具有下述条件的金属冷却辊和巻绕辊,以厚度为 100pm而进行熔融制膜,制造出巻绕为滚筒状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 体。从所制造的巻层体切断所需要大小的薄膜后,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 表1中。
金属冷却辊1
是使用陶瓷类研磨剂,通过喷砂法将表面粗糙化以后,实施了铬电镀的 粗糙辊;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2pm 轧辊温度140°C 金属冷却辊2
是对表面实施了硬质铬电镀的光泽辊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O.liLim 巻绕辊
直径200mm
实施例2
除了将图1所示的金属冷却辊1更换为下述条件的冷却辊以外,与实施 例1同样操作,制造出巻绕为滚筒形状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并 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金属冷却辊1
是使用陶瓷类研磨剂,通过喷砂法将表面粗糙化以后,实施了铬电镀的 粗糖辅;
直径550mm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5pm
轧辊温度140°C
实施例3
除了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设定为260°C、 T型模具温度设定为250°C,并 将图1所示金属冷却辊1的轧辊温度变更为12(TC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 作,制造出巻绕为滚筒形状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并进行评价。 将其结果示于表l中。
比较例1
除了将图1所示的金属冷却辊1变更为下述条件的冷却辊以外,与实施 例1同样操作,制造出巻绕为滚筒形状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并 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中。
金属冷却辊1是对表面实施了硬质铬电镀的光泽辊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O.lnm 轧辊温度140°C
比较例2
用设置有图2所示装置的90mmO单轴T型挤出机,在料筒温度为30(TC 、 T型温度为290。C的条件下,将通过界面聚合法由双酚A和光气制造的聚碳 酸酯树脂颗粒("> ,^卜AD-5503,粘度平均分子量为15, 0 00,帝人化 成株式会社制造),从宽度为1200mm、开口 (模唇宽度)为1.5mm的T型 模唇直线向下吐出,并使用具有下述条件的金属冷却辊、橡胶冷却辊和巻绕 辊,以厚度为90 120pm的范围、且能够采取100pm试片的条件,用金属 冷却辊1和橡胶冷却辊挤压的同时进行熔融制膜,从而制造出巻绕为滚筒状 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从所制造的巻层体切断所需要大小的薄膜 后,进行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l中。
金属冷却辊1是对表面实施了硬质铬电镀的光泽辊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0.1 |im 轧辊温度140°C 金属冷却辊2
对表面实施了硬质铬电镀的光泽辊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0.1pm 橡胶冷却辊 表面硅橡胶 直径550mm
表面粗糙度Ry (最大高度)12nm
硬度A90 (使用规定在JIS K6253中的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进行测
定)
巻绕辊
直径200mm 表l
薄薄膜薄膜表面粗糙薄膜薄膜的外观巻绕巻层体的
膜的混度(中心线平的静时的巻绕跑
的浊度均粗糙度Ra)摩擦薄膜偏、巻绕
透(%)(|xm)系数的粘铍褶的发
光 率金属冷 却辊面空气 面透明 性')擦伤 2)结3)生4)
(% )
实施例1910.50.30.20.5〇〇〇〇
实施例2910.50.30.20.4〇〇〇〇
实施例3910.40.30.21.2〇〇〇〇
比较例1910.20.20.2>5〇XXX
比较例289340.20.55)0.4X一6)〇〇
1) 〇透明,X:泛白
2) 〇几乎没有擦伤,X:擦伤多
3) 〇没有粘结,X:有粘结
4) 〇无巻绕跑偏、巻绕皱褶,巻绕状态均匀,X:有巻绕跑偏、巻绕铍褶,巻绕状态不均匀
5) 橡胶辊面
6) 外观已泛白,因此无法进行评价
发明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同时具有高透明性和优异的平滑性 即低静摩擦系数,因此,不仅生产率、加工性优异,还能够用于包括光学用 途在内的各种用途中。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具有优异的 平滑性,薄膜彼此之间不粘结,因此,当将所制造的薄膜巻绕成滚筒状的巻 层体时,擦伤等的缺点少。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 体,在无需叠绕保护膜的情况下,也可以巻绕为均匀的巻绕状态,因此,其 在具有优异的生产率和经济性的同时,使用时保护膜不会作为废弃物产生, 因此,环保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巻层体,由于其透明性高,因此适合 作为光学板、光学薄膜、光学过滤器而使用。例如,适合作为用于平板显示 器、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接触板、光卡等中的光学元件使用。进一 步,还可以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办公用机器、自动销售机等的显示板、相 片罩、隔膜开关、插入成型用薄膜、标牌等的印刷用途等中。在用于上述用 途中时,由于能够省略通常使用的剥取保护膜的工序,因此,生产率、加工 性、经济性优异,能够达成特殊的效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卷层体,其是在没有叠绕保护膜的情况下将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卷绕成滚筒状而得到的卷层体,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为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度为30~300μm、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为0.01~1.8。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其中,粒径为0.1 25pm的微粒子的含量低于0.002重量。%。
3. —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巻层体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巻层体的制造方法,其使用表面最大高度Ry为 0.3 30pm的表面被粗糙化的金属制冷却辊,将熔融挤出的聚碳酸酯树脂在 没有挤压的情况下与冷却辊接触后,进行牵引,并连续巻绕成滚筒状。
4.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其是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 度为30 300pim、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 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的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为0.01 1.8,该薄膜中的粒径 为0.1 25pm的微粒子的含量低于0.002重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性高、且薄膜面之间的平滑性优异的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及其卷层体。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的卷层体及其制造方法,其是在没有叠绕保护膜的条件下将薄膜卷绕成滚筒状而得到,所述薄膜是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度为30~300μm、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为0.01~1.8。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制薄膜,其是将聚碳酸酯树脂熔融挤出而得到的厚度为30~300μm、透光率为90%以上、混浊度为2%以下的薄膜,且该薄膜的表面和背面在面接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为0.01~1.8,粒径为0.1~25μm的微粒子的含量低于0.002重量%。
文档编号B29C47/00GK101468515SQ20071030559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新田英昭, 浴中达矢, 畠中邦夫, 长谷川欣治 申请人: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