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5627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
背景技术
吹塑机是将液体塑胶喷出来之后,利用机器吹出来的风力,将塑体吹附到一定形状的模腔,从而制成产品,吹塑机模头,是从挤出口到最顶端的垂直体都称作模头,现有的中空吹塑机模头的出料口形式均为环状或管状出口,其供料进料管道均由一个接头提供,因此,在物料输送时,容易形成充入流道的物料无法达到均匀效果,同时对于生产效率有待提闻。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该地膜吹塑机模头具有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地膜吹塑机模头包括模头主体,及贯穿模头主体上下两端的中心管柱,以及设置于模头主体内的模柱,所述模柱上方安装有一内模板,该内模板以及模柱被中心管柱所贯穿,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模柱外壁之间形成一主流道,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内模板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模口,该环状模口与主流道相通,所述模头主体外壁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料接头。作为优选,所述每个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主流道相通。作为优选,所述环状模口由四个四分之一的扇形模口组成,并且每个扇形模口通过主流道与其下方对应的进料管相通。本实用新型地膜吹塑机模头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模头内部各流道的分布状况,扇形模口的出料形式通过对应设置的单一进料管提供进料,达到物料进、出流道的快速、均匀效果,使最终形成的膜壁厚相同,同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极大提高生产率。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地膜吹塑机模头的轴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膜吹塑机模头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包括模头主体1,及贯穿模头主体I上下两端的中心管柱2,以及设置于模头主体I内的模柱3,所述模柱3上方安装有一内模板4,该内模板4以及模柱3被中心管柱2所贯穿,所述模头主体I内壁与模柱3外壁之间形成一主流道5,所述模头主体I内壁与内模板4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模口 6,该环状模口 6与主流道5相通,所述模头主体I外壁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料接头7。[0012]其中,所述每个进料接头7内设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与主流道5相通;所述环状模口 6由四个四分之一的扇形模口组成,并且每个扇形模口通过主流道5与其下方对应的进料管8相通。当物料由各个进料管流入模头主体内的主流道时,等物料熔融完全充实主流道内,物料再通过与其同一直线对应的扇形模口同一时间出料,形成塑膜,与此同时中心管柱向塑膜内充气后形成成品。同时,该吹塑机模头拆装方便,模柱可从模头主体内抽离,在清洗、修配,以及更换方便,减少材料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地膜吹塑机模头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模头内部各流道的分布状况,扇形模口的出料形式通过对应设置的单一进料管提供进料,达到物料进、出流道的快速、均匀效果,使最终形成的膜壁厚相同,同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极大提高生产率。
权利要求1.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头主体,及贯穿模头主体上下两端的中心管柱,以及设置于模头主体内的模柱,所述模柱上方安装有一内模板,该内模板以及模柱被中心管柱所贯穿,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模柱外壁之间形成一主流道,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内模板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模口,该环状模口与主流道相通,所述模头主体外壁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料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膜吹塑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进料接头内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主流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膜吹塑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模口由四个四分之一的扇形模口组成,并且每个扇形模口通过主流道与其下方对应的进料管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膜吹塑机模头。该地膜吹塑机模头包括模头主体,及贯穿模头主体上下两端的中心管柱,以及设置于模头主体内的模柱,所述模柱上方安装有一内模板,该内模板以及模柱被中心管柱所贯穿,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模柱外壁之间形成一主流道,所述模头主体内壁与内模板外壁之间形成一环状模口,该环状模口与主流道相通,所述模头主体外壁上均匀设有四个进料接头。本实用新型的地膜吹塑机模头通过改变模头内部各流道的分布状况,扇形模口的出料形式通过对应设置的单一进料管提供进料,达到物料进、出流道的快速、均匀效果,使最终形成的膜壁厚相同,同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极大提高生产率。
文档编号B29C47/12GK202805617SQ2012205100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日
发明者张树辉 申请人:大庆五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