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156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属于电冰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冰箱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家用电冰箱的容积通常为20~500升;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1925年瑞典丽都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场,1931年研制成功新型制冷剂氟利昂12,5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家用热电冰箱,中国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箱是现代社会中家庭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对于冰箱、冷柜等低温储藏箱,一般由箱体和门体构成,而能使箱内有温度保持在低温状态,绝热发泡层起到关键的作用;发泡层的形成是通过发泡工序完成的,发泡前,需先将预装好的箱体放进模具内,再向腔体内注泡。如今国内的冰箱越做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冰箱发泡夹具设备不能很好的兼容生产不同箱体内胆。例如:现有技术存在拼装箱体和U型箱体的内胆是通用的,但由于箱体高度并不相同,两者相差2mm,因此发泡模具不能直接通用,需进行调模;在生产转换时,若发泡拼装箱体,则在发泡模顶部夹具上贴塑胶隔离纸,为了便于调模,发泡模芯是活动的,由工人根据箱体高度进行调整,每个箱发泡模调试时间约6-10分钟,一组十几个发泡模则需要至少78分钟,且采用目前的调模方法还容易出现漏泡现象,发泡后需要人工清泡迹,给生产与品质管理造成很大影响。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该发泡夹具工作时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箱体随时自动切换模具,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易漏泡,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包括底架、顶架以及导向支架,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一下一上对应设置,且所述底架、所述顶架通过所述导向支架进行支撑形成整体的发泡夹具架构;

所述导向支架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底架两侧设置有配合所述输送机构使用的液压气缸;

所述导向支架底部且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侧模板组件,所述底架中部设置有配合所述侧模板组件使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顶架上设置有模具组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模具组件上设置有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传动轴使用且驱动所述模具组件工作的传动臂;

所述顶架左侧设置有传动模板组件,所述传动模板组件上端设置有传动齿口,且所述传动齿口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驱动传动模板组件的传动链条;

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右侧固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且对应所述传动模板组件位置设置有顶模板组件,所述立柱顶端固设有用于驱动顶模板组件工作的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模具组件为能自动切换的模具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传动支座,所述传动支座内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传动支座上还设置有配合所述传动齿轮使用的驱动电机;

所述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面设置有配合所述液压气缸使用的顶槽,所述传动支座侧壁上还固设有配合所述支架使用的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模板组件包括侧模板、传动气缸、推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机构,所述传动气缸一端与所述侧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气缸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上,所述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侧模板外侧面,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侧模板顶部用于驱动推动组件,且所述推动组件上还设置有调紧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模具腔体,所述模具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上均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通过旋转机构设置有第一发泡模具,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设置有第二发泡模具,所述第一发泡模具和所述第二发泡模具为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切换发泡模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模板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顶架上的滑动机构,所述传动齿口是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且所述滑动机构下方设置有传动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模板组件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之间是通过所述传动链条进行动力传输,且所述立柱上且位于顶模板组件上方设置有红外矫正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设备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强度,整个设备强度更好,液压驱动升降,动力更平稳,夹具锁紧方式更利于实现,宽度调整不再需要人为干预,且设置的模具自动切换机构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箱体发泡作用,根据不同类型的箱体随时自动切换模具,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易漏泡,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中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中模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柔性箱体发泡夹具,包括底架10、顶架20及导向支架30,底架10与顶架20一下一上对应设置,且底架10、顶架20通过导向支架30进行支撑形成整体的发泡夹具架构;导向支架30底部设置有输送机构100,底架10两侧设置有配合输送机构100使用的液压气缸40;导向支架30底部且位于输送机构100上方设置有侧模板组件200,底架10中部设置有配合侧模板组件200使用的第一驱动机构50;顶架20上设置有模具组件300和第二驱动机构60,模具组件300上设置有传动轴310,第二驱动机构60上设置有配合传动轴310使用且驱动模具组件300工作的传动臂61;顶架20左侧设置有传动模板组件400,传动模板组件400上端设置有传动齿口410,且传动齿口410与传动轴310之间设置有驱动传动模板组件400的传动链条70;底架10与顶架20右侧固设有立柱500,立柱500上且对应传动模板组件400位置设置有顶模板组件600,立柱500顶端固设有用于驱动顶模板组件600工作的第三驱动机构80;模具组件300为能自动切换的模具机构。本发明设备操作简单,降低了劳动强度,整个设备强度更好,液压驱动升降,动力更平稳,夹具锁紧方式更利于实现,宽度调整不再需要人为干预,且设置的模具自动切换机构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箱体发泡作用,根据不同类型的箱体随时自动切换模具,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易漏泡,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进一步改进地,参阅图2所示,输送机构100包括连接板110以及设置在连接板110两侧的传动支座120,传动支座120内设置有传动齿轮130,传动齿轮130上设置有输送带140,传动支座120上还设置有配合传动齿轮130使用的驱动电机150;

连接板110底部设置有顶板160,顶板160底端面设置有配合液压气缸40使用的顶槽170,传动支座120侧壁上还固设有配合导向支架30使用的滑块180。

具体地,侧模板组件200包括侧模板210、传动气缸220、推动组件230以及第四驱动机构90,传动气缸220一端与侧模板210固定连接,传动气缸220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导向支架30上,推动组件230设置在侧模板210外侧面,第四驱动机构90设置在侧模板210顶部用于驱动推动组件230,且推动组件230上还设置有调紧装置240。

进一步改进地,参阅图3所示,模具组件300包括模具腔体320,模具腔体320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330和第二移动机构340,第一移动机构330和第二移动机构340上均设置有旋转机构350,第一移动机构330通过旋转机构350设置有第一发泡模具360,第二移动机构340通过旋转机构350设置有第二发泡模具370,第一发泡模具360和第二发泡模具370为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切换发泡模具。

具体地,传动模板组件400包括活动设置在顶架20上的滑动机构420,传动齿口410是设置在滑动机构420上,且滑动机构420下方设置有传动模板430。

具体地,顶模板组件600与第三驱动机构80之间是通过传动链条70进行动力传输,且立柱500上且位于顶模板组件600上方设置有红外矫正机构610。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模具自动切换机构;工作时,各个模块的模板机构对箱体进行固定,液压驱动升降,动力更平稳,夹具锁紧方式更利于实现,宽度调整不再需要人为干预,达到省时省力的使用效果;同时,且设置的模具自动切换机构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箱体发泡作用,作业过程中,两种不同类型的箱体进行切换发泡作业时,单片机系统会自动切换模具,避免了人工切换的繁琐操作,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且不易漏泡,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