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40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碳纤维布使用热固性树脂浸泡3~7小时,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热固性树脂的质量体积比为1:5~6,取玻纤布使用热塑性树脂浸泡3~9小时,所述玻纤布与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质量体积比为1:4~6;

步骤二、对于步骤一中处理过的碳纤维布和玻纤布,取2~4层碳纤维布和1层玻纤布,依次交错堆叠至达到一定的高度,并在其底部粘贴一层厚度1~2mm的钨层,以得到复合材料叠构;

步骤三、将上述复合材料叠构置于一模具的型腔中,对该模具加压加热使所述复合材料叠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温和模压,得到后壳结构,对所述模具加压为2~4×105Pa,加热的温度为190~2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碳纤维布使用热固性树脂浸泡5小时,所述碳纤维布与所述热固性树脂的质量体积比为1: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取玻纤布使用热塑性树脂浸泡6小时,所述玻纤布与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质量体积比为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碳纤维布和玻纤布的层数比例为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的高度为1~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对所述模具加压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15~20℃/s,升压速率为0.4~0.6×105Pa/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金属后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快速降低模温和模压中,降低模温的速率为10~15℃/s,降低模压的速率为0.2~0.4×105Pa/s。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