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39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制造行业铸件外表面处理,内腔需要密封,大多数工厂采用的是先人工贴覆PET膜后裁切的方式,虽然这种操作方式能解决铸件内部不会进粉尘的问题,但是由于这种工艺全部是人工操作完成,极大的制约了该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良率,人工成本也大大增加。对于规模化生产,无法在线检测和全检。这样大大增加了人力及生产力成本,生产效率低下,测量值偏差也大,并且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进行覆膜和裁切,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报废率,节约人工成本,对成品进行品质检测的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包括输送线、覆膜机构、XYZ切割平台、切割装置、图像采集装置;覆膜机构和XYZ切割平台均设置在输送线上,且覆膜机构和XYZ切割平台在输送线上顺着该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切割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均设置在XYZ切割平台上;还包括电气控制柜和工控电脑;工控电脑与电气控制柜内的工控机电连接;工控电脑与图像采集装置电连接;XYZ切割平台的电控部分、切割装置的电控部分、覆膜机构的电控部分、输送线的电控部分均与电气控制柜内的电控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铸件与PET膜自动贴膜和切割一体化,实现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取代人工,增加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增加图像采集装置及工控电脑,可针对前期不同种类产品,自动分类及定位,精准可靠,同时对成品进行品质检测,可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存储,方便对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量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覆膜机构包括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驱动电机、覆膜料支架、贴合辊轮、挤压辊轮、牵引辊轮;第一挡料板固定在输送线的左侧,第二挡料板固定在输送线的右侧;覆膜料支架、贴合辊轮、挤压辊轮、牵引辊轮均固定在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之间;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挡料板上;驱动电机用于为贴合辊轮、牵引辊轮、挤压辊轮提供动力。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确保将PET膜很好的贴覆在产品上,此外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能防止产品运行中滑落。

进一步,覆膜机构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之间;高度调节机构与贴合辊轮相配合,并用于调节该贴合辊轮与输送线传输面之间的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产品高低对贴合辊轮进行调整,便于贴覆膜。

进一步,覆膜机构还包括活动挡料板;活动挡料板设置在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打开清理杂质,污垢。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输送线上所流动的产品进行导向的产品导向机构;产品导向机构设置在输送线的入料口处。

进一步,产品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多个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输送线的左侧和右侧;部分位置调节机构固定在输送线的左侧、且与第一导向板相连接,部分位置调节机构固定在输送线的右侧、且与第二导向板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对流入的产品进行导向,控制产品流动的轨迹。

进一步,还包括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推出的推出装置;推出装置设置在输送线的出料口处;推出装置的电控部分与电气控制柜内的电控板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回收流水线;回收流水线用于接收推出装置所推出的不合格产品。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将不合格产品自动的从输送线上推送出来,同时也便于不合格产品的回收。

进一步,推出装置为气缸推出装置。

进一步,图像采集装置中的图像摄取为CCD工业相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输送线,2、产品导向机构,201、第一导向板,202、第二导向板,203、位置调节机构,3、覆膜机构,301、第一挡料板,302、第二挡料板,303、驱动电机,304、覆膜料支架,305、贴合辊轮,306、挤压辊轮,307、牵引辊轮,308、高度调节机构,309、活动挡料板,4、XYZ切割平台,5、切割装置,6、图像采集装置,7、电气控制柜,8、工控电脑,9、推出装置,10、回收流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包括输送线1、覆膜机构3、XYZ切割平台4、切割装置5、图像采集装置6;覆膜机构3和XYZ切割平台4均设置在输送线1上,且覆膜机构3和XYZ切割平台4在输送线1上顺着该输送线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切割装置5和图像采集装置6均设置在XYZ切割平台4上,在本实施例中,切割装置5采用激光切割装置,图像采集装置6中的图像摄取采用CCD工业相机。工控电脑8与电气控制柜7内的工控机电连接;工控电脑8与图像采集装置6电连接;XYZ切割平台4的电控部分、切割装置5的电控部分、覆膜机构3的电控部分、输送线1的电控部分均与电气控制柜7内的电控板连接;工控机与电控板电连接,两者之间进行互相通讯。

如图2所示,覆膜机构3的具体结构如下,覆膜机构3包括第一挡料板301、第二挡料板302、驱动电机303、覆膜料支架304、贴合辊轮305、挤压辊轮306、牵引辊轮307;其中,挤压辊轮306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第一挡料板301固定在输送线1的左侧,第二挡料板302固定在输送线1的右侧,第一挡料板301与第二挡料板302的结构相同;覆膜料支架304、贴合辊轮305、挤压辊轮306、牵引辊轮307均固定在第一挡料板301和第二挡料板302之间,其中,覆膜料支架304设置在靠近产品导向机构2的位置,牵引辊轮307设置在靠近覆膜料支架304的位置,挤压辊轮306设置在远离覆膜料支架304的位置,贴合辊轮305设置在牵引辊轮307与挤压辊轮306之间的位置;驱动电机303固定在第二挡料板302上;驱动电机303用于为贴合辊轮305、牵引辊轮307、挤压辊轮306提供动力,并且驱动电机303与电气控制柜7内的电控板连接。

覆膜机构3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覆膜机构3上在位于贴合辊轮305的上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308,且高度调节机构30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料板301和第二挡料板302对应连接,高度调节机构308设置在第一挡料板301和第二挡料板302之间,这样能根据产品高低对贴合辊轮305进行调整,便于贴覆膜。

覆膜机构3上在靠近挤压辊轮306处设置有活动挡料板309,且活动挡料板3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料板301和第二挡料板302对应连接,这样便于打开清理覆膜机构3的杂质,污垢。

为了能够确保上到输送线1上的产品能够按照规定的轨迹流动,以及方便覆膜机构3覆膜,本实用新型在还输送线1的入料口处设置有产品导向机构2,从输送线1的入料口上料的产品,通过产品导向机构2导向后流入到覆膜机构3。

产品导向机构2的具体结构如下:

产品导向机构2包括第一导向板201、第二导向板202和四个位置调节机构203;第一导向板201与第二导向板202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输送线1的左侧和右侧;两个位置调节机构203固定在输送线1的左侧、且与第一导向板201相连接,两个位置调节机构203固定在输送线1的右侧、且与第二导向板202相连接,通过位置调节机构203可以调节第一导向板201和第二导向板202之间的距离。第一导向板201与第二导向板202构成喇叭状,其中,产品导向机构2远离覆膜机构3的一侧,第一导向板201与第二导向板202之间的距离值大于相对侧两者(第一导向板201与第二导向板202)之间的距离值。

此外,为了方便将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从输送线1上推送出去,在输送线1的出料口处设有推出装置9,并且推出装置9的电控部分与电气控制柜7内的电控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推出装置9采用气缸推出装置。另外,为了收集推送出来的产品,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回收流水线10,而在本实施中,收集推送出来的产品采用回收流水线10,不采用集料槽,主要是因为产品较大,质量也比较大,采用集料槽不合适。

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第一步,产品沿着输送线1过来,经产品导向机构2导向后流动到合适覆膜区域;

第二步,牵引辊轮307带动覆膜料支架304上PET膜料经贴合棍轮305平整的贴合于产品上;

第三步,挤压辊轮306通过挤压产品和膜料,使其紧密贴合;

第四步,产品输送到图像采集装置6的下方,图像采集装置6对产品进行图像采集,工控电脑8内的视觉系统根据采集图像,对产品进行视觉分类及产品X、Y、Z、θ角进行检测定位,不管产品X、Y两轴产品坐标值如何改变,都能实时通过视觉检测系统检测到的坐标值和产品标准值进行对比及分析,并把坐标系位置通过电气控制柜7发送给切割装置5;

第五步,切割装置5通过XYZ切割平台4沿着坐标值对产品边缘进行切割;

第六步,产品切割完成后,图像采集装置6再次进行图像采集,工控电脑8内的视觉软件测量系统进行品质检测,检测系统根据用户设定检测标准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合格及不合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及量化分析,合格品随输送线1运转到下工序,不合格测量软件报警,工控电脑8将不合格信息发送给电气控制柜7,电气控制柜7通过控制推出装置9,将不合格品传送到回收流水线10上进行返工或报废。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