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6105发布日期:2018-11-07 22:2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利用注塑成型模具进行制品的注塑成型加工时,需要利用成型机驱动模具进行合模动作,并在合模状态下向模具的型腔中灌注熔融的物料,待物料冷却凝固后,成型机带动模具开模,并将成型的制品顶出型腔。为了保证制品的品质,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希望模具内部的温度能够保持均衡下降,也就是说其散热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模具的固定侧面板和可动侧面板与成型均为直接接触,它们之间形成热桥后会加快模具内部热量的流失。

同时,如果在成型机与固定侧面板或可动侧面板之间夹有杂质或碎屑等硬质物体,两个面板与成型机的接触面之间就会出现倾斜角度(即不能保证相互平行),这样也会影响到制品的品质。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够防止模具内热量快速散失的注塑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固定侧面板1和可动侧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侧面板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凹槽2,所述可动侧面板3的下端面上也开设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凹槽2,所述凹槽2的纵向断面呈等腰梯形,且较短的底朝向固定侧面板1或可动侧面板3的内侧方向,凹槽2的纵向断面所形成的等腰梯形的较长的底的长度为a,较短的底的长度为0.6-0.8a,且该等腰梯形的高h为固定侧面板1的厚度的0.04倍,每100×100mm的单位面积内,分布有50-80个所述的凹槽2。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注塑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与成型机形成热桥,导致散热速度过快的问题,在模具的固定侧面板上和可动侧面板上开设了阵列式的凹槽,并且对这些凹槽的具体形状进行了限定和设计,通过减少面板与成型机之间接触面积的方式来降低热量的散失速度,从而保证制品的成型质量。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包括固定侧面板1和可动侧面板3,在固定侧面板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凹槽2,在模具的可动侧面板3的下端面上也开设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凹槽2,这个凹槽2的纵向断面呈等腰梯形,且这个等腰梯形较短的底朝向固定侧面板1或可动侧面板3的内侧方向,凹槽2的纵向断面所形成的等腰梯形中较长的底的长度为a,而较短的底的长度为0.6-0.8a,且该等腰梯形的高h为固定侧面板1的厚度的0.04倍,每100×100mm的单位面积内,分布有50-80个所述的凹槽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温效果好的注塑成型模具在使用时,由于在固定侧面板1的顶面和可动侧面板3的底面上都开设了多个凹槽2,因此相当于减少了两个面板与成型机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热桥面积的降低会延缓热量从模具向成型机之间的传导速度,从而达到保持模具温度的目的;

并且由于所述的凹槽2在固定侧面板1和可动侧面板3上均为阵列式分布,因此固定侧面板1与可动侧面板3它们跟成型机的接触面仍然是均衡受力的,因此这种结构不会对成型机造成影响;并且它上面的凹槽2进行了特殊的限定,这种限定导致凹槽2的开设,既考虑到加工成本,又兼顾保温效果;

同时,由于多个凹槽2的存在,即便在成型机与固定侧面板1或可动侧面板3之间存在硬质的杂质、碎屑等障碍物,这些障碍物也会有很大的概率会落入到凹槽2中,避免因上述杂质的存在而导致的种种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