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706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包括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通过固定杆可拆卸连接。目前的固定杆在连接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时,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很差。而且固定杆的结构强度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固定杆结构强度大的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模具,包括定模板及上模板,定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设有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通过4根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各个固定杆分布连接于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的四个边角上,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杆段及副杆段,主杆段的长度与副杆段的长度比值为1.2-1.3 ;
[0006]当主杆段的长度与副杆段的长度比值为1.2-1.3时,固定杆与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的连接稳定性最佳。
[0007]副杆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节段及端段,节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及第四阶梯段,第四阶梯段与端段之间通过半阶梯段连接,所述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阶梯段与第三阶梯段的连接处上有第二环形槽,第三阶梯段与第四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三环形槽,第四阶梯段与半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一阶梯段与主杆段连接,且第一阶梯段与主杆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五环形槽;所述端段的直径由端段与半阶梯段的连接处至端部呈递减状;所述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第四环形槽及第五环形槽的槽深及槽宽均相等,且第一环形槽的槽深为7mm-9mm,第一环形槽的槽宽为10mm-12mm ;所述主杆段上相对于第五环形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
[0008]在固定杆在伸入中模体后,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第四环形槽及第五环形槽分别与中模体当中的圆环凸起接触,提高固定杆与中模体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9]端段与下模体连接,由于端段的直径由端段与半阶梯段的连接处至端部呈递减状,故能方便拆卸或安装固定杆。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及第四阶梯段的长度相等,且第四阶梯段的长度与端段的长度比值为1.1-1.2。
[0011]当第四阶梯段的长度与端段的长度比值为1.1-1.2时,通过半阶梯段大大提高节段与端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节段与端段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阶梯段的长度与端段的长度比值为0.2-0.3。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阶梯段及第二阶梯段上套设有与中模体贴切的轴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的模具,固定杆的主杆段的长度与副杆段的长度比值为1.2-1.3,大大提高了固定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提高固定杆的结构强度,而且主体段与副杆段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能力也大大提高。通过本申请的固定杆大大提高上模体、中模体、下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模具,包括定模板I及上模板2,定模板I与上模板2之间设有上模体3、中模体4及下模体5,上模体3、中模体4及下模体5之间通过4根固定杆6可拆卸连接,各个固定杆6分布连接于上模体3、中模体4及下模体5的四个边角上,所述固定杆6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杆段61及副杆段60,主杆段61的长度与副杆段60的长度比值为1.2-1.3 ;主杆段61与上模体3连接,副杆段60与中模体4及下模体5连接。
[0021]当主杆段61的长度与副杆段60的长度比值为1.2-1.3时,固定杆6与上模体3、中模体4及下模体5的连接稳定性最佳。
[0022]当主杆段61的长度与副杆段60的长度比值大于1.2-1.3时,副杆段60的长度过短,导致与中模体4的连接稳定降低,故主杆段61受到的压力增大,主杆段61的刚性疲劳系数增大,容易断裂。反之当主杆段61的长度与副杆段60的长度比值小于1.2-1.3时,主杆段61与上模体3的连接稳定性降低,副杆段60的刚性疲劳系数增大,容易断裂。
[0023]故当主杆段61的长度与副杆段60的长度比值为1.2-1.3时,主杆段61与副杆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0024]副杆段60包括相互连接的节段62及端段63,节段6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段621、第二阶梯段622、第三阶梯段623及第四阶梯段624,第四阶梯段624与端段63之间通过半阶梯段625连接,所述第一阶梯段621与第二阶梯段622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一环形槽601,第二阶梯段622与第三阶梯段623的连接处上有第二环形槽602,第三阶梯段623与第四阶梯段624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三环形槽603,第四阶梯段624与半阶梯段625的连接处上设有第四环形槽604,所述第一阶梯段621与主杆段61连接,且第一阶梯段621与主杆段61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五环形槽605 ;所述端段63的直径由端段63与半阶梯段625的连接处至端部呈递减状;所述第一环形槽601、第二环形槽602、第三环形槽603、第四环形槽604及第五环形槽605的槽深及槽宽均相等,且第一环形槽601的槽深为7mm-9mm,第一环形槽的槽宽为10mm-12mm ;所述主杆段61上相对于第五环形槽605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610。
[0025]在固定杆6在伸入中模体4后,第一环形槽601、第二环形槽602、第三环形槽603、第四环形槽604及第五环形槽605分别与中模体4当中的圆环凸起接触,提高固定杆6与中模体4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上模体3、中模体4及下模体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6]端段63与下模体5连接,由于端段63的直径由端段63与半阶梯段625的连接处至端部呈递减状,故能方便拆卸或安装固定杆6。
[00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阶梯段621、第二阶梯段622、第三阶梯段623及第四阶梯段624的长度相等,且第四阶梯段624的长度与端段63的长度比值为1.1-1.2。
[0028]当第四阶梯段624的长度与端段63的长度比值为1.1-1.2时,通过半阶梯段625大大提高节段62与端段63的连接强度及连接稳定性。节段62与端段63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最佳。
[0029]半阶梯段625的长度与端段63的长度比值为0.2-0.3。
[0030]第一阶梯段621及第二阶梯段622上套设有与中模体4贴切的轴套7。通过轴套7大大提高了固定杆6与中模体4的连接稳定性。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具,包括定模板及上模板,定模板与上模板之间设有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通过4根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各个固定杆分布连接于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的四个边角上,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杆段及副杆段,主杆段的长度与副杆段的长度比值为1.2-1.3 ;副杆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节段及端段,节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及第四阶梯段,第四阶梯段与端段之间通过半阶梯段连接,所述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二阶梯段与第三阶梯段的连接处上有第二环形槽,第三阶梯段与第四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三环形槽,第四阶梯段与半阶梯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一阶梯段与主杆段连接,且第一阶梯段与主杆段的连接处上设有第五环形槽;所述端段的直径由端段与半阶梯段的连接处至端部呈递减状;所述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第三环形槽、第四环形槽及第五环形槽的槽深及槽宽均相等,且第一环形槽的槽深为7mm-9mm,第一环形槽的槽宽为10mm-12mm ;所述主杆段上相对于第五环形槽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及第四阶梯段的长度相等,且第四阶梯段的长度与端段的长度比值为1.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半阶梯段的长度与端段的长度比值为 0.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阶梯段及第二阶梯段上套设有与中模体贴切的轴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模具的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之间通过4根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杆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杆段及副杆段,主杆段的长度与副杆段的长度比值为1.2-1.3;副杆段包括相互连接的节段及端段,节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第三阶梯段及第四阶梯段,第四阶梯段与端段之间通过半阶梯段连接。结构合理简单,固定杆结构强度大,上模体、中模体及下模体的了连接稳定性强。
【IPC分类】B29C33-30
【公开号】CN204566488
【申请号】CN201520228611
【发明人】谢存干
【申请人】台州市博纳模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