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89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电磁炉包括底壳和位于底壳顶部的面板,底壳内设有线圈盘、普通扇叶风机、电路板组件以及连接在电路板组件上的散热翅片。电路板组件上的热量可传导至散热翅片,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电磁炉主要利用线圈盘产生的交变磁场进行加热,为了能够产生交变磁场,需要往线圈盘内通入高频的交变电流,通过电路板组件控制通入线圈盘的电流。普通扇叶风机用于对散热翅片和线圈盘进行散热。

由于普通扇叶风机吹出来的风是向四面八方的,没有定向,在给零部件散热时会把一个零部件的热量带给另一个零部件,不利于零部件的散热。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在底壳内设置与各零部件位置相配合的风道结构以及两个普通扇叶风机,通过一个普通扇叶风机对线圈盘散热,通过另一个普通扇叶风机对散热翅片进行散热,但是如此设置导致电磁炉装配工序复杂,制作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且易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位于所述底壳内腔中的线圈盘、散热风机、电路板组件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组件连接的散热翅片,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所述线圈盘和所述散热翅片位于所述横流风机的同一侧,且沿所述横流风机的轴向间隔排布。这样通过将散热风机设置为横流风机,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沿横流风机的轴向间隔排布在横流风机的同一侧,使得被横流风机吸入的冷却风一部分直接吹向线圈盘,一部分直接吹向散热翅片,使得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温升互不影响,从而仅通过一个横流风机就可实现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独立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且使得电磁炉的装配更加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横流风机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线圈盘和所述散热翅片在与所述横流风机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总长度。这样使得被横流风机吸入的风能够吹向整个线圈盘所在区域以及整个散热翅片所在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横流风机的吸风侧朝向所述进风孔,所述线圈盘和所述散热翅片均位于所述横流风机的送风侧。这样冷却风从横流风机的吸风侧被吸入至横流风机内,然后冷却风沿横流风机的径向流动,从横流风机的吸风侧直接吹出至线圈盘和散热翅片上,提高了进入电磁炉内部的风量,提高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线圈盘和所述散热翅片均位于所述横流风机的吸风侧,所述横流风机的送风侧正对所述出风孔。这样使得进入至电磁炉内部的冷却风直接流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对线圈盘和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然后线圈盘和散热翅片上的热风被横流风机吸入并从出风孔排出,使得电磁炉内部的热风能够快速排出,提高了散热速率。

可选的,所述横流风机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壳内。这样在保证横流风机送出的风能够直接吹向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同时,还可以使电磁炉做的更薄。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这样可防止电磁炉在工作时烹饪台面上的水被吸入电磁炉内部而导致电磁炉发生故障,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与所述进风孔相对的侧壁上。这样冷却风在带走线圈盘和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后可直接从出风孔流出,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吹出至电磁炉外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速率。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这样冷却风可直接从底壳的底面进入至电磁炉内。

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导风方向与所述横流风机的送风方向或吸风方向相同。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上设置有格栅。这样在提高进风和出风均匀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磁炉的外观美感。

可选的,所述底壳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配合安装的下盖,所述横流风机、线圈盘、电路板组件和散热翅片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或所述下盖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2—面板;3—线圈盘;4—电路板组件;5—横流风机;51—吸风侧;52—送风侧;11—上盖;12—下盖;121—进风孔;122—出风孔;111—第一固定部;123—第二固定部;41—散热翅片;6—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内部的结构俯视图二。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面板2、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和散热风机。其中,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和散热风机位于底壳1的内腔中。线圈盘3和电路板组件4电连接,面板2位于底壳1的顶部。电路板组件4上具体设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桥堆、电感、电容等等,散热翅片41与电路板组件4连接,电路板组件4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散热翅片41,通过散热翅片41进行散热,散热翅片41由导热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铝片,但并不限于此。底壳1上设有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机为横流风机5,横流风机5的一侧为吸风侧51,另一侧为送风侧52,从吸风侧51吸入的风沿横流风机5的径向流动,从送风侧52流出。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位于横流风机5的同一侧,且沿横流风机5的轴向间隔排布。

使用本实施例的电磁炉进行加热时,将锅具放置在面板2上,通电后,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3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锅具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使放置在面板2上的锅具发热,通过电路板组件4控制通入线圈盘3的电流。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横流风机5将外部的冷却风从进风孔121吸入,由于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沿横流风机5的轴向间隔排布,被吸入的冷却风一部分直接吹向线圈盘3,另一部分直接吹向散热翅片41,从而实现了对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以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散热风机设置为横流风机,将线圈盘和散热翅片沿横流风机的轴向间隔排布在横流风机的同一侧,使得被横流风机吸入的冷却风一部分直接吹向线圈盘,一部分直接吹向散热翅片,使得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温升互不影响,从而仅通过一个横流风机就可实现线圈盘和散热翅片的独立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且使得电磁炉的装配更加便捷,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朝向进风孔121,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均位于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参照图2所示,可以理解为,横流风机5设置在电磁炉底壳1内的左侧,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设置在电磁炉底壳1内的右侧,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正对进风孔121,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均正对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52。电磁炉外部的冷却风被横流风机5吸入,风从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进入,沿着横流风机5的径向,从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52吹出,吹出的风一部分直接吹至线圈盘3,一部分直接吹至散热翅片41。由于采用了横流风机5,风沿横流风机5的径向流动,风从进至出的行程更短,使得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效率更高。较为优选的,散热翅片41的导风方向与横流风机5的送风方向相同,这样横流风机5送出的冷却风可以直接沿着散热翅片41流动,从而将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组件4可以为L形结构,电路板组件4的一部分与散热翅片41连接,另一部分位于线圈盘3和出风孔122之间的空间内。也可以如图3所示,整个电路板组件4均位于线圈盘3的同侧,从而使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均设置在横流风机5的吸风侧51,横流风机5的送风侧52正对出风孔122。外部的冷却风在横流风机5的作用下,从进风孔121进入,然后被横流风机5吸入至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上,进入电磁炉内部的冷却风一部分直接到达线圈盘3上,另一部分直接到达散热翅片41上,使线圈盘3的散热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互不影响,冷却风带走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然后被横流风机5吸入,并从出风孔122吹出,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散去的更快。较为优选的,散热翅片41的导风方向与横流风机5的吸风方向相同,这样使得被横流风机5吸入的冷却风可以直接沿着散热翅片41流动,从而将散热翅片41上的热量带走,进一步提高电路板组件4的散热效果。

底壳1可具体包括:上盖11和与上盖11配合安装的下盖12,即,上盖11和下盖12围成用于安装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横流风机5和显示板6的空腔。也可以是在制作时,将上盖11和下盖12一体制作成型。其中,面板2可以是玻璃面板,也可以是陶瓷面板,本实施例对面板的材质不作限定。

安装时,将横流风机5、线圈盘3、电路板组件4、散热翅片41、显示板6安装在下盖12内,散热翅片41与电路板组件4连接,横流风机5、电路板组件4、线圈盘3、显示板6具体可通过卡扣或螺钉等固定在下盖12上,具体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然后将面板2固定在上盖11上,面板2可通过黏结剂固定在上盖11上,例如通过硅酮胶将面板2粘接在上盖11上。然后再将上盖11和下盖12固定在一起。具体实现时,可在上盖11上设置第一固定部111,在下盖12上设置与第一固定部111匹配连接的第二固定部123。参照图1所示,第一固定部111可以为设置在上盖11底部的定位柱,第二固定部123可以为设置在下盖12上的套筒,套筒的内径与定位柱的外径匹配,连接时,将上盖11放置在下盖12上方,将定位柱和套筒对准,定位柱向下套入套筒中,从而将上盖11固定在下盖12上。当然,第一固定部也可以为卡扣,第二固定部为与卡扣匹配卡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具体形状和连接方式并不以此为限,只能能够实现上盖11和下盖12的固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横流风机5水平设置在底壳1内,在保证横流风机5吹出的风能够直接吹向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同时,使电磁炉可以做的较薄。此外,横流风机5的轴向长度大于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在与横流风机5轴向平行的方向上的总长度,可以理解为,横流风机5的长度跨过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从而使得从横流风机5送风侧吹出的风能够吹向整个线圈盘3所在区域以及整个散热翅片41所在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盘3和散热翅片41的散热效率。

进风孔121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底面上,电磁炉工作时,冷却风可直接从底壳1的底面进入至电磁炉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孔121位于底壳1的侧壁上,这样可防止电磁炉在工作时烹饪台面上的水被吸入电磁炉内部而导致电磁炉发生故障,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具体地,进风孔121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上盖11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底壳的下盖12的侧壁上,或者上盖11和下盖12的侧壁上均设有进风孔。较为优选的,出风孔122位于底壳1的与进风孔121相对的侧壁上,也就是说,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相对设置,这样可提高风的流通速度,使电磁炉内部的热量能够快速被吹出至电磁炉外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设置在下盖1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进风孔121和出风孔122中还设有格栅,这样可以提高进风和出风的均匀性,同时使电磁炉的外观更具美感,满足用户对电磁炉外观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