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576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0.5至14天消解过烧的氧化钙;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氢氧化钙;步骤3、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的剩料为固体废渣。本发明还公开了固体废渣的应用。本发明能有效解决返砂返石中过烧氧化钙的问题,能有效利用氢氧化钙,同时,返砂返石消解后产生的固体废渣可用于多种用途,从而有效解决返砂返石的处理及再利用问题,环保、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 体废渣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返砂返石是化工行业利用石灰石制备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 是碳酸钙,并含有部分过烧的氧化钙,如每生产一吨纯碱要产生大概165kg返砂返石。
[0003] 由于其中含有过烧氧化钙,其长期以来一直用于铺路、立窑水泥原材料等用途,虽 然利用价值低,但大部分能够消耗掉。而随着对道路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立窑水泥厂的淘汰, 其利用率反而下降,急需寻求新的利用途径。
[0004] 李俊杰等为了提高它的利用价值,将返砂返石磨粉代替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的方法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返砂返石粉相比粉煤灰作混凝土掺合料,不仅可改 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使流动性提高,而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碳化性 能,抗氯离子渗透性和后期强度比粉煤灰混凝土差;返砂返石粉代替粉煤灰作砂浆掺合料, 在一定稠度范围下,能降低砂浆用水量,减少分层度,缩短凝结时间,但会降低砂浆抗压强 度。这为返砂返石的利用提供了一个思路,但由于没有解决其中过烧氧化钙的问题,砂浆和 混凝土可能存在安定性问题,难以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返砂返石中过烧氧化钙 的危害,并能充分利用氢氧化钙和剩余固体废渣的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〇. 5至14天消解过烧的氧 化钙; 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氢氧化钙; 步骤3、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的剩料为固体废渣。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返砂返石粉浸泡时还进行间歇搅拌。
[0008]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废渣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得 到干燥的固体废渣。
[0009]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步骤5、将干燥的固体废渣进行破碎、粉磨处理,得到干粉 状的固体废渣。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固体废渣的应用,所述固体废渣用作烟气脱硫剂、碱渣脱氯 齐?、水泥的混合材料、代替石灰石用于水泥生产、混凝土和砂浆的矿物掺合料、填料。
[0011] 进一步地,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代替石灰石用于水泥生产时,所述固体废渣为 干燥的固体废渣。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废渣粉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和砂浆的矿物掺合料、 填料、烟气脱硫剂时,所述固体废渣为干粉状。
[0013] 进一步地,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和砂浆的矿物掺合料时,所述固体废渣 可取代少于或等于35%的胶凝材料。
[0014] 进一步地,当用作碱渣脱氯剂时,将固体废渣、碱渣和水混合,压滤后可得到氯离 子含量低于混合物中固体总质量〇. 30%的除氯碱渣混合物,所述固体废渣、碱渣的干质量 比例为2 :8至5 :5,水质量为所述固体废渣和碱渣的总干质量的1. 5至8倍。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有效解决返砂返石中过烧氧化钙的问题,能有效利用氢氧化钙。
[0016] (2)返砂返石消解后产生的固体废渣可用于多种用途,从而有效解决返砂返石的 处理及再利用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 实施例1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0. 5天消解过烧的氧化钙, 泡时还进行间歇搅拌,以提高过烧氧化钙消解速度; 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纯碱生产的氢氧化钙; 步骤3、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剩料为固体废渣。
[0019] 实施例2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3天消解过烧的氧化钙,泡 时还进行间歇搅拌,以提高过烧氧化钙消解速度; 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纯碱生产的氢氧化钙; 步骤3、将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剩料压滤得到固体废渣;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废渣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固体废渣。
[0020] 实施例3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14天消解过烧的氧化钙, 泡时还进行间歇搅拌,以提高过烧氧化钙消解速度; 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氢氧化钙; 步骤3、将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剩料压滤得到固体废渣;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废渣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固体废渣; 步骤5、将干燥的固体废渣进行破碎、粉磨处理,得到干粉状的固体废渣。
[0021] 实施例4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碱渣脱氯剂应用,将固体废渣、碱渣和水混合,压滤后得到氯离子含 量为混合物中固体总质量0.05%的除氯碱渣,以材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混合物由如下 组份组成: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的比例为5 :5,水总质量为消解后的 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总质量的3倍。
[0022] 实施例5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碱渣脱氯剂应用,将固体废渣、碱渣和水混合,压滤后得到氯离子含 量为混合物中固体总质量0.08%的除氯碱渣,以材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混合物由如下 组份组成: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的比例为3 :7,水总质量为消解后的 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总质量的7倍。
[0023] 实施例6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碱渣脱氯剂应用,将固体废渣、碱渣和水混合,压滤后得到氯离子含 量低于混合物中固体总质量0. 09%的除氯碱渣,以材料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混合物由如 下组份组成: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的比例为2 :8,水总质量为消解后 的返砂返石粉(干基)和碱渣(干基)总质量的10倍。
[0024] 实施例7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应用时,呈干粉状,此时,固体废渣可取代少于 或等于超过35%的胶凝材料。
[0025] 实施例8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水泥的混合材料应用时,呈干粉状,此时,所述固体废渣可取代不超 过35%的胶凝材料。
[0026] 实施例9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烟气脱硫剂的应用,此时固体废渣呈干粉状。当用作烟气脱硫剂时, 可替代原来使用的石灰石粉,节能环保。
[0027] 实施例10 所述固体废渣作为砂浆的矿物掺合料应用时,此时固体废渣呈干粉状,所述固体废渣 的80微米筛余小于10%,可取代不超过35%的胶凝材料。
[0028] 实施例11 所述固体废渣用于水泥生产,此时固体废渣为干燥的固体废渣,可替代原来使用的石 灰石,节能环保。
[0029]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返砂返石制备多用途固体废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先将返砂返石破碎、粉磨成返砂返石粉,在水中浸泡0. 5至14天消解过烧的氧 化钙; 步骤2、从消解后的返砂返石粉中分离回收出用于化工产品生产的氢氧化钙; 步骤3、分离回收氢氧化钙后的剩料为固体废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返砂返石粉浸泡时还进行间 歇搅拌。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废渣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固体废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步骤5、将干燥的固体废渣进行破碎、粉磨处理,得到干粉状的固体废渣。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固体废渣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体废渣用作烟气脱硫剂、碱渣脱氯剂、水泥的混合材料、代替石灰石用于水泥生产、混凝土 和砂浆的矿物掺合料、填料。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代替石灰石用于 水泥生产时,所述固体废渣为干燥的固体废渣。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和砂浆的 矿物掺合料、填料、烟气脱硫剂时,所述固体废渣为干粉状。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和砂 浆的矿物掺合料时,所述固体废渣可取代少于或等于35%的胶凝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用作碱渣脱氯剂时,将固体废渣、碱渣 和水混合,压滤后可得到氯离子含量低于混合物中固体总质量0. 30%的除氯碱渣混合物, 所述固体废渣、碱渣的干质量比例为2 :8至5 :5,水质量为所述固体废渣和碱渣的总干质量 的1.5至8倍。
【文档编号】B09B3/00GK104192881SQ20141038324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杨医博, 郭文瑛, 莫海鸿, 王恒昌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