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21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属于绕包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适用于大中型电机、电器绕组。在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的制作过程中,为保证聚酰亚胺薄膜与铜扁线之间的结合力,通常需要对铜扁线进行抛光除去表面油污、氧化层等杂质。由于抛光后的铜扁线表面会残留一些粉尘(主要成分为铜粉),为保证聚酰亚胺薄膜与铜扁线之间的结合力,需要在绕包聚酰亚胺薄膜之前将残留的粉尘除去。现通常是采用喷淋水洗的方式除去,具体做法如下:在一个水槽的两侧开设供铜扁线进出的通孔,由于通孔的存在,使得水槽内的水面不能漫过铜扁线,因此采用喷淋的方式来清洗抛光后的铜扁线。该方法的缺点是:喷淋用水洗涤会持续用水,用水量大,清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包括主水槽,主水槽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主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所述主水槽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主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所述主水槽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副水槽设置在进线口的下方且副水槽设置在出线口的下方,所述副水槽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所述进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尾端与主水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第二圆管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外部,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边沿与第二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第一海绵层设置在第一挡板和主水槽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第四圆管,所述第三圆管的尾端与主水槽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尾端设置在第三圆管的内部,第四圆管的首端设置在第三圆管的外部,第四圆管与第三圆管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边沿与第四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管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海绵层,第二海绵层设置在第二挡板和主水槽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海绵层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水槽的内部设置有上板刷、下板刷,所述上板刷包括第一板体、第一刷丝,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铜扁线的上方,第一板体的一侧与主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刷丝的上端与第一板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板刷包括第二板体、第二刷丝,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铜扁线的下方,第二板体的一侧与主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刷丝的下端与第二板体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尾端与第二圆管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的尾端与第四圆管的首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水量少,清洁成本低,操作方便,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副水槽在主水槽外侧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来清洁铜扁线1,包括主水槽2,主水槽2的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进线口21,主水槽2的另一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出线口22,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进水管23,所述主水槽2的下方设置有与主水槽2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24;所述主水槽2的外侧套设有环形副水槽3,副水槽3设置在进线口21的下方且副水槽3设置在出线口22的下方,所述副水槽3的下方设置有与副水槽3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31;所述进线口2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堵水装置,第一堵水装置包括第一圆管61、第二圆管62,所述第一圆管6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内部,第二圆管62的首端设置在第一圆管61的外部,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一挡板63,第一挡板63的边沿与第二圆管6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一海绵层64,第一海绵层64设置在第一挡板6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海绵层6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第一通孔;所述出线口2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包括第三圆管71、第四圆管72,所述第三圆管71的尾端与主水槽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内部,第四圆管72的首端设置在第三圆管71的外部,第四圆管72与第三圆管71螺纹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尾端设置有圆环状第二挡板73,第二挡板73的边沿与第四圆管72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管71的内部还设置有第二海绵层74,第二海绵层74设置在第二挡板73和主水槽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海绵层74的中间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第二通孔。

第一海绵层64中间的第一通孔与进线口21连通,第二海绵层74中间的第二通孔与出线口22连通;经过抛光后的铜扁线1穿过第二圆管62的内部、第一挡板63中间的孔、第一海绵层64中间的第一通孔、进线口21后进入到主水槽2的内部,清洗水从进水管23流入到主水槽2的内部,随着铜扁线1的前进,铜扁线1表面的一些残留的粉尘会被清洗水洗去,然后铜扁线1穿过出线口22、第二海绵层74中间的第二通孔、第二挡板73中间的孔、第四圆管72的内部后完成清洁作业从而进入下一道工序。

在上述清洁过程中,为保证铜扁线1连续不断的前进,因此进线口21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出线口22的横截面积要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而在第一堵水装置安装前,为便于铜扁线1穿线,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由于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可通过转动第二圆管62使得第二圆管62带动第一挡板63向第一圆管61的内部运动,由于第一海绵层64是由海绵填充制成,第一海绵层64受到第一挡板63的挤压力被压缩,这会促使第一海绵层64的结构变得致密,同时第一通孔不断的缩小,使得第一海绵层64紧紧包裹住铜扁线1,因此从进线口21流出的大部分水被结构变得致密的第一海绵层64堵住,只存在微量的一些水从第一通孔附近渗出,渗出的水流过第一挡板63中间的孔、第二圆管62的内壁,最后落到副水槽3中汇聚;虽然第一海绵层64的结构变得致密,但只要有足够的拉力则仍然能够拉动铜扁线1前进,并且第一海绵层64不会损伤铜扁线1。

同理,第二堵水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堵水装置的结构相同。而在第二堵水装置安装前,为便于铜扁线1穿线,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铜扁线1的横截面积,由于第四圆管72与第三圆管71螺纹连接,可通过转动第四圆管72使得第四圆管72带动第二挡板73向第三圆管71的内部运动,由于第二海绵层74是由海绵填充制成,第二海绵层74受到第二挡板73的挤压力被压缩,这会促使第二海绵层74的结构变得致密,同时第二通孔不断的缩小,使得第二海绵层74紧紧包裹住铜扁线1,因此从出线口22流出的大部分水被结构变得致密的第二海绵层74堵住,只存在微量的一些水从第二通孔附近渗出,渗出的水流过第二挡板73中间的孔、第四圆管72的内壁,最后落到副水槽3中汇聚;虽然第二海绵层74的结构变得致密,但只要有足够的拉力则仍然能够拉动铜扁线1前进,并且第二海绵层74不会损伤铜扁线1。

在第一堵水装置、第二堵水装置的作用下,主水槽2中的水不易从进线口21、出线口22处外流,因此主水槽2中的水面能够完全浸没铜扁线1且主水槽2中的水能够在主水槽2中长时间停留,不但能够很好地清洗铜扁线1,而且相对于喷淋式清洁,所述单玻璃丝包聚酰亚胺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清洁装置用水量少。其中,主水槽2中清洁后的水从第一排水管24排出,副水槽3中的水从第二排水管31排出。第一海绵层64与铜扁线1摩擦使其能够擦去铜扁线1表面的一些粉尘,因此第一海绵层64需要定期更换;由于第二圆管62与第一圆管61螺纹连接,更换操作方便。第二海绵层74由于会与铜扁线1长时间摩擦,为保证堵水效果,第二海绵层74也需要定期更换;由于第四圆管72与第三圆管71螺纹连接,更换操作方便。第一挡板63为圆环状,因此第一挡板63中间存在一个供铜扁线1穿过的孔;同理,第二挡板73为圆环状,因此第二挡板73中间存在一个供铜扁线1穿过的孔。

为提高清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主水槽2的内部设置有上板刷4、下板刷5,所述上板刷4包括第一板体41、第一刷丝42,所述第一板体41设置在铜扁线1的上方,第一板体41的一侧与主水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刷丝42的上端与第一板体4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板刷5包括第二板体51、第二刷丝52,所述第二板体51设置在铜扁线1的下方,第二板体51的一侧与主水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刷丝52的下端与第二板体51的上端固定连接。当铜扁线1在主水槽2的内部前进时,铜扁线1的上表面、前后侧面被第一刷丝42的下端刷洗,铜扁线1的下表面、前后侧面被第二刷丝52的上端刷洗,这使得铜扁线1残留的粉尘被第一刷丝42、第二刷丝52、清洗水完全洗去,清洗效率及清洗效果显著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管6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把手65,第一把手65的尾端与第二圆管62的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圆管7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手75,第二把手75的尾端与第四圆管72的首端固定连接。可通过第一把手65转动第二圆管62,可通过第二把手75转动第四圆管72,省时省力,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