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501发布日期:2018-12-25 20:5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涂胶装置。



背景技术:

石砖或石板等石材在进行复合加工时,通常需要在石材表面或者基材表面涂抹胶水,在传统生产中,该涂抹胶水的动作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有部分企业采用了自动喷胶设备来代替人工完成涂抹胶水的动作,但是难以确保胶水在石材表面或基材表面均匀分布,影响粘结强度,同时由于这类设备采用的胶水都是已经按预定组分配置好的胶水,这类胶水容易在管道中凝固,需要经常对管道进行清洗,甚至是更换管道,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粘结强度相对较高且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的涂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胶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混胶筒,所述混胶筒的一端设置有进胶孔,另一端连接有匀胶管,所述匀胶管远离所述混胶筒的一端设置有涂胶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胶嘴的出胶口呈扁平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匀胶管内设置有沿所述匀胶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螺旋铰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铰刀有两个以上,各所述螺旋铰刀沿着所述匀胶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个所述螺旋铰刀的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胶孔有两个以上,各所述进胶孔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刮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混胶筒和所述涂胶嘴分别通过快接头与所述匀胶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涂胶装置可与机械手配合代替工人完成涂抹胶水的动作,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能够确保胶水均匀布置,粘结强度相对较高,此外通过设置混胶筒和匀胶管,可将胶水配置前的各组分分别输送到混胶筒,使用时再通过混胶筒和匀胶管进行混合,有效避免胶水在送胶管中凝固,便于清洗维护,且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2、通过在匀胶管内设置螺旋铰刀,有助于胶水各组分的均匀混合,特别是当螺旋铰刀有多个且相邻两个螺旋铰刀的螺旋方向相反时,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智能涂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匀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和石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供胶装置; 11-控制器;

12-胶桶; 13-胶泵;

14-输胶管; 15-单向阀;

16-压板; 17-上腔室;

18-下腔室; 19-进气阀;

20-涂胶装置; 21-支撑板;

22-混胶筒; 23-匀胶管;

24-涂胶嘴; 25-螺旋铰刀;

30-机械手; 41-加热棒;

42-温度控制器; 43-显示器;

50-输送装置; 51-传感器;

52-悬挂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涂胶机,包括两个以上的供胶装置10、同时与各供胶装置10连接的涂胶装置20和与涂胶装置20配合的机械手(图1和图2中未示出),其中,供胶装置1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以供胶装置10有两个为例进行说明。机械手可以为常规的多关节串联机械手或多关节并联机械手,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供胶装置10和涂胶装置20也可以单独用于其他涂胶设备中,即本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涂胶装置和一种用于涂胶机的供胶装置。

涂胶装置2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械手末端(即机械手的执行端)的支撑板21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1上的混胶筒22,混胶筒22的一端设置有进胶孔,另一端连接有匀胶管23,其中,进胶孔有两个以上,具体的,进胶孔的数量与供胶装置10的数量相同,即在本实施例中,进胶孔也有两个,各进胶孔分别与各供胶装置10一对一连接。优选的,可以在各进胶孔上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也可以如本实施例将单向阀设置在供胶装置10上,单向阀在供胶装置10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匀胶管23远离混胶筒22的一端设置有涂胶嘴24,该涂胶嘴24的出胶口呈扁平状,确保出胶均匀。此外,匀胶管23内设置有沿匀胶管23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螺旋铰刀25,该螺旋铰刀25有两个以上,各螺旋铰刀25沿着匀胶管23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相邻两个螺旋铰刀25的螺旋方向相反。这样无需外部动力即可实现胶水的均匀混合,同时如果长时间不使用使得螺旋铰刀25黏胶导致堵塞,仅需更好螺旋铰刀25即可,维护较为方便。

优选的,支撑板21上还设置有刮胶板(图中未示出),刮胶板可在涂胶完成后将胶水刮平,有助于提高涂胶的均匀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混胶筒22和涂胶嘴24分别通过快接头与匀胶管23连接,这样可以实现涂胶嘴24和匀胶管23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维护较为方便。

供胶装置10包括控制器11、胶桶12、连接在胶桶12下端的胶泵13和连接在胶泵13和混胶筒22的进胶孔之间的输胶管14,其中,胶泵13具有与控制器11通讯连接的伺服电机,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来控制胶泵13的抽液量。输胶管14最好为软管,确保涂胶装置20可以不受限制自由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输胶管14和混胶筒22的进胶孔之间或者输胶管14上设置有单向阀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为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获得的PLC控制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供胶装置10共用一个控制器11。

胶桶12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压板16,该压板16将胶桶12的内腔分隔为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胶桶12上设置有与上腔室17连通的进气阀19,该进气阀19与外部气源连接,下腔室18内设置有加热棒41,当然,下腔室18位于压板16的滑动行程之外。胶桶12上还设置有与加热棒41连接的温度控制器42,该温度控制器42具有用于显示下腔室18内的温度的显示器43。下腔室18内设置有与温度控制器42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该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下腔室18内的温度,便于温度控制器42对下腔室18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此外,胶桶12上还设置有分别与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连接的压力安全阀(图中未示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涂胶机还包括输送装置50,该输送装置50为常规的板材输送装置,且该输送装置50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待涂胶工件位置的传感器51,传感器51的位置与机械手30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30位于输送装置50的正上方,具体的,输送装置50旁设置有悬挂支架52,机械手30固定连接在该悬挂支架52的上端。

如图1所示,使用前,先将胶水配置前的各组分分别装盛在不同供胶装置10的胶桶12的下腔室18中,本实施例中以AB胶为例,将A胶和B胶分别装盛在两个胶桶12的下腔室中,然后通过加热棒41对胶液进行加热,提高胶液的流动性;使用时,通过外部气源往各上腔室17充气,使得对应的压板16往下腔室18方向移动,促进胶液往对应的胶泵13方向流动,然后利用胶泵13按预定比例将两个胶桶12中的胶液输送到混胶筒22中进行混合,A胶和B胶在混胶筒22中混合后会在胶泵13的压力下被挤入匀胶管23并从涂胶嘴24被挤出,在这个过程中,A胶和B胶会推动螺旋铰刀25自转,而螺旋铰刀25则会反过来促进A胶和B胶的相互混合,最终混合后的胶水从涂胶嘴24喷出。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