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1251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心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三传感器、第三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上设有滑槽,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异形工件和托料架自身的重力作用辅以电动机传动和拖动,使传送架绕壳体中心轴旋转,并通过布置在壳体内侧的传感器和喷油装置的作用,完成异形工件的涂油,节省能源,整个涂油过程都在壳体内部实现完成,有利于环境保护。
【专利说明】
-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涂油技术领域,特别设及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异形件是指形状不规则的工件,由于其结构的不规则和多样性,一般很难对异形 件进行装夹,尤其对大批量的再制造异形件,需要对其涂油进行保护,W便保存再利用,但 不能找到通用的工装夹具对各个异形件进行固定W进行涂油,需要针对不同的异形件更换 工装夹具,运样导致工作量大、效率低,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将异形件浸没在油槽中W对异形 件涂油,运样会导致油料的浪费,而且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 涂油效果明显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使异形产品的涂油过程实现节能、环保,并且涂 油效率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W通过W下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 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屯、轴旋转的传送 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喷油装置、第Ξ传 感器、第Ξ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 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出料口下方设 有滚动输送机,所述滚动输送机与第二传送带相对接,传送架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依次 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布置;该再制造异形 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所述托料架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形工件;所述托料架的两个 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和异形工件通过滑槽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进入 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送架对接,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与传送架的钩槽配合,在异形工件 和托料架的重力作用下辅W电动机传动和拖动,带动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屯、轴旋转;所述第 一喷油装置、第二喷油装置、第Ξ喷油装置和第四喷油装置通过输油管道和换向阀与油箱 相连通,所述油箱与电动油累相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Ξ传感器、 第四传感器、换向阀和电动油累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槽相对于水平 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β:
[0006] P = a;rctarui
[0007] 其中,μ为滑槽和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
[000引作为本实用新型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送架由两个呈 圆环状的卡盘组成,所述钩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的圆周边缘,所述钩槽上开设有占钩 槽圆周长度的九分之二的槽口,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通过所述槽口进入到钩槽内与 钩槽配合。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卡盘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托料架的宽度,所述卡盘固定在所 述壳体的中屯、轴上。
[0010] 优选地,所述托料架的底部为网状。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Ξ喷油装置呈U型,第Ξ喷油装置的底面的两个 侧面均设有喷油嘴。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下方,第 一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曰1:
[0013]
[0014] 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η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1为第一喷油装 置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1等于第一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 距离。
[0015]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下方,第 二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曰2:
[0016]
[0017] 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η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lx为第二喷油装 置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lx等于第二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 离。
[0018] 优选地,所述第Ξ喷油装置安装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Ξ传感器的下方,第 Ξ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3:
[0019]
[0020] 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η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为第Ξ喷油装 置中底面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第S喷油装置中底面的喷油嘴 的最佳喷射距离。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一油液回收装置。
[00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 置通过异形工件和托料架自身的重力作用辅W电动机传动和拖动,使传送架绕壳体的中屯、 轴旋转,并通过布置在壳体内侧的传感器和喷油装置的作用,完成异形工件的涂油,并在壳 体的底部设置油液回收装置,用于对壳体的油液进行回收,防止浪费,节省能源。本实用新 型实现传送架上的钩槽与托料架的配合,从而实现异形工件的自动送入和传出,并在壳体 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对接滑槽和滚动输送机,并采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对托料架 进行运输,涂油过程可W实现自动进料与自动出料而不需人工装填,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涂 油过程都在壳体内部实现完成,大大减少了油液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值得推 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3]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图3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壳体剖视结构示意 图。
[0028] 图5是图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第Ξ喷油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传送架的结构示意 图。
[0031]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输油管道的结构示意 图。
[0032] 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托料架的结构示意 图。
[0033]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第一喷油装置在壳 体中的位置示意图。
[0034]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第二喷油装置在壳 体中的位置示意图。
[0035]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第Ξ喷油装置在壳 体中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 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的结构,包括 壳体10、位于壳体10内且可绕壳体的中屯、轴旋转的传送架20、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 传感器11、第一喷油装置71、第二传感器12、第二喷油装置72、第Ξ传感器13、第Ξ喷油装置 73、第四传感器14和第四喷油装置74,所述壳体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 15和出 料口 16,所述进料口 15上设有滑槽30,所述滑槽30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31,所述出料口 16 下方设有滚动输送机40,所述滚动输送机40与第二传送带41相对接,传送架20可顺时针或 逆时针旋转,依次按装的传感器11、12、13、14,喷油装置71、72、73、74,进料口 15和出料口 16 及滑槽30、输送机40做相应调整布置,优选地,所述托料架50的底部为网状。
[0038] 该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50,所述托料架50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 形工件;所述托料架50的两个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50和异形工件通 过滑槽从壳体顶部的进料口 15进入到壳体10内,并与所述传送架20对接,托料架50的两个 端部的轴与传送架20的钩槽21配合,在异形工件和托料架50的重力作用下辅W电动机传动 和拖动,带动传送架20绕壳体的中屯、轴旋转。所述第一喷油装置71、第二喷油装置72、第Ξ 喷油装置73和第四喷油装置74通过输油管道70和换向阀80与油箱60相连通,所述油箱60与 电动油累61相连接。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11、第二传感器 12、第Ξ传感器13、第四传感器14、换向阀80和电动油累61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 系统控制第一传感器11、第二传感器12、第Ξ传感器13、第四传感器14、换向阀80和电动油 累61顺序动作,逐步完成对异形工件的涂油。
[0040]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壳体10的半径为ri,异形工件绕中屯、轴旋转半径为n,喷油嘴 的最大喷射流量Z(L/min),喷射宽度为lomm,最佳喷射距离hmm,异形工件为长宽高(AXBX C)的四方体,如图10所示,第一喷油装置71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成θι角,第一喷油装置的 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为^1,则根据Ξ角形余弦定理:
[0044] 当等于第一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即/.,1 = 4时,得出θι角,在θι角 所对应的壳体位置安装第一喷油装置71,喷涂异形工件的上表面。
[0045] 如图11所示,设第二喷油装置72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成θ2角,第二喷油装置的喷 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水平方向距离为Ix,则根据Ξ角形余弦定理:
[0049] 当lx值等于第二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即lx=h时,得出02角,在02角 处所对应的壳体位置安装第二喷油装置72,喷涂异形工件的左表面。
[0050] 如图12所示,第Ξ喷油装置73与X轴方向(水平方向)成θ3角,第Ξ喷油装置中底面 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竖直方向距离为fv。;,则根据Ξ角形余弦定理:
[0化1 ]

[0054] 当/,2等于第Ξ喷油装置中底面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旨=4时,得出03角, 在曰3角处所对应的壳体位置安装第Ξ喷油装置73,喷涂异形工件的下表面,同时为满足实 现对异形工件前后表面的喷涂,将此处第Ξ喷油装置73设计为U型,第Ξ喷油装置73的底面 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喷油嘴,在第Ξ喷油装置73的的两侧安装喷油嘴实现对异形工件前后表 面的喷涂。
[0055] 同时在壳体10的出口处右侧位置安装第四喷油装置74,实现对异形工件右表面的 喷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四个喷油装置的排放位置,在二分之一圆内即可满足完全实现对 异形工件表面的喷涂。
[0056] 设本实用新型中的滑槽30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β,工件及托料架50的重 量为G,滑槽和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则为使托料架50与传送架20 相触碰时的冲击力尽可能小,使第一传送带31的速度与绕壳体中屯、轴旋转的传送架20的线 速度相等,实现托料架50从滑槽30上滑落时二者运动速度相同,应使托料架50沿滑槽30向 下的作用力等于其摩擦力,即G sin0 = yG COS0,所W0 = a;rctarui,所W取滑槽30的倾斜角 度β为 arctany。
[0057]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架20由两个呈圆环状的卡盘22组成,所述钩槽21均匀地分 布在所述卡盘22的圆周边缘,所述钩槽21上开设有占钩槽圆周长度的九分之二的槽口,所 述托料架50的两个端部的轴通过所述槽口进入到钩槽21内与钩槽配合。
[0058] 有利地,所述两个卡盘2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托料架50的宽度,所述卡盘22固定 在所述壳体10的中屯、轴上。
[0059]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一油液回收装置,用于对壳体10的油液 进行回收,防止浪费。
[0060] 本实用新型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通过异形工件和托料架50自身的重力作 用辅W电动机传动和拖动,使传送架20绕壳体的中屯、轴旋转,并通过布置在壳体内侧的传 感器和喷油装置的作用,完成异形工件的涂油,并在壳体10的底部设置油液回收装置,用于 对壳体10的油液进行回收,防止浪费,节省能源。本实用新型实现传送架20上的钩槽21与托 料架50的配合,从而实现异形工件的自动送入和传出,并在壳体10的进料口 15和出料口 16 分别对接滑槽30和滚动输送机40,并采用第一传送带31和第二传送带41对托料架50进行运 输,涂油过程可W实现自动进料与自动出料而不需人工装填,自动化程度高,整个涂油过程 都在壳体内部实现完成,大大减少了油液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值得推广应用。
[0061]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W上实施例仅用W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W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可绕壳体的中 屯、轴旋转的传送架、依次安装在壳体内侧的第一传感器、第一喷油装置、第二传感器、第二 喷油装置、第Ξ传感器、第Ξ喷油装置、第四传感器和第四喷油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 部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对应连接有第一传送带, 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滚动输送机,所述滚动输送机与第二传送带相对接,传送架可顺时针 或逆时针旋转,依次安装的传感器、喷油装置、进料口和出料口及滑槽、输送机做相应调整 布置; 该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还包括托料架,所述托料架上放置有待涂油的异形工件; 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设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轴承,托料架和异形工件通过滑槽从壳体 顶部的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并与所述传送架对接,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与传送架的钩 槽配合,在异形工件和托料架的重力作用下辅W电动机传动和拖动,带动传送架绕壳体的 中屯、轴旋转;所述第一喷油装置、第二喷油装置、第Ξ喷油装置和第四喷油装置通过输油管 道和换向阀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油箱与电动油累相连接;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Ξ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换向阀和电动油累 电性连接的控制系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相对于水平 方向的倾斜角度为β: 0. arctany 其中,μ为滑槽和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架由两 个呈圆环状的卡盘组成,所述钩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卡盘的圆周边缘,所述钩槽上开设有 占钩槽圆周长度的九分之二的槽口,所述托料架的两个端部的轴通过所述槽口进入到钩槽 内与钩槽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盘之间的 间距大于所述托料架的宽度,所述卡盘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中屯、轴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架的底部为 网状。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Ξ喷油装置呈U 型,第Ξ喷油装置的底面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喷油嘴。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装置安装 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下方,第一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9ι: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η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i,,为第一喷油装置的 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等于第一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油装置安装 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下方,第二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曰2: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r2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lx为第二喷油装置的 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水平方向的距离,lx等于第二喷油装置的喷油嘴的最佳喷射距离。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Ξ喷油装置安装 在壳体的内侧且位于所述第Ξ传感器的下方,第Ξ喷油装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曰3:其中,ri为壳体的半径,Γ2为异形工件绕壳体中屯、轴的旋转半径,/,2为第Ξ喷油装置中 底面的喷油嘴与异形工件之间竖直方向的距离,<^2等于第S喷油装置中底面的喷油嘴的最 佳喷射距离。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制造异形件的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 有一油液回收装置。
【文档编号】B05B13/02GK205599395SQ20162023187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夏绪辉, 杨熠, 王蕾, 曹建华, 刘翔, 周幼庆
【申请人】武汉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