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体及发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8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缸体及发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缸体包括至少两个气缸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内以用于输送对所述气缸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所述缸体水套包括与每个所述气缸相对应设置的水套单元,每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具有用于连接至供液装置的供液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可实现多缸体发动机的均匀冷却,避免发动机缸体部分冷却不充分或者过分冷却,延长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的功率不断增大,热负荷也越来越高,而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03]发动机缸体水套主要是对发动机燃烧室和气缸体的冷却,发动机燃烧室和气缸体的热量传到至发动机缸体水套内的冷却液,冷却液在泵的驱动下循环至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后的冷却液再循环至发动机缸体水套吸收热量,如此循环以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0004]但是,传统中的多缸体发动机的发动机缸体水套中的冷却液是从靠近泵的缸体部分流向远离泵的缸体部分,这样导致发动机各气缸的冷却效果不一致,靠近泵的气缸容易出现过度冷却,而远离泵的气缸容易出现冷却不充分,进而导致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差,并且,发动机缸体冷却不均匀还容易造成缸体穴蚀,影响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希望有一种发动机缸体可以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缸体,以使得发动机各气缸可以均匀冷却。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至少两个气缸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内以用于输送对所述气缸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所述缸体水套包括与每个所述气缸相对应设置的水套单元,每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具有用于连接至供液装置的供液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为相互独立的空腔,且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具有独立的出液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的横截面呈环形,以使得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围绕各自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
[0011]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气缸孔之间的所述水套单元的空腔部分具有平直部,该平直部垂直于所述相邻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所限定的平面,其中,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沿垂直于所述气缸的气缸孔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所述平直部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圆心角为15度至90度。
[0012]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包括弧形主体部和所述平直部,各个所述水套单元上的所述平直部与所述弧形主体部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上的平直部上具有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缺口截止部,以使得所述平直部构造为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平直空腔部,其中,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彼此隔离,且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中的一个水套单元的各个所述平直空腔部各自处于另一个水套单元对应的所述缺口截止部内。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所对应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设置在各自的所述水套单元沿所述排列方向的中部位置。
[0015]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分别连接于相互独立的且横截面积相同的供液通道。
[0016]进一步的,相互独立的所述供液通道能够连接至同一个泵。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往下依次布置,且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在高度方向上从下往上依次布置。
[0018]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连接至同一条出液通道。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通过分别位于每个所述水套单元上的供液口来供液,可实现多缸体发动机中与各个气缸相对应的水套单元的冷却液均匀供应,使得多缸体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均勾冷却,避免发动机缸体部分冷却不充分或者过分冷却,延长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以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缸体均匀冷却。
[002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3]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有上述发动机缸体。
[0024]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与发动机缸盖上的水套的冷却液入口连通。
[0025]所述发动机与上述发动机缸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缸体的缸体水套的形状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显示缸体水套的水路结构,而使得缸体水套脱离发动机缸体进行了单独显示,以下均采用了相同的显示方式;
[0029]图2为图1所示的缸体水套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所示的缸体水套的后视示意图;
[0031]图4为图1所示的缸体水套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第一水套单元,2-第二水套单元,3-第三水套单元,4-第四水套单元,5-泵,6-供液通道,7-出液通道,8-缺口截止部,9-平直空腔部,10-平直部,11-过渡圆弧部, 12-供液口,13-出液口,A-排列方向,B-交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气缸的排列方向A,是指发动机中气缸的排列方向,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图示实施例中所示出的排列方向A,对于气缸为V型排列或者其他形式排列的发动机,排列方向A则是指气缸所在的一列气缸的排列方向。
[003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至少两个气缸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内以用于输送对所述气缸进行冷却的冷却液,所述缸体水套包括与每个所述气缸相对应设置的水套单元,每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具有用于连接至供液装置的供液口 12。
[0038]上述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通过分别位于每个水套单元上的供液口 12来供液,可实现多缸体发动机中与各个气缸相对应的水套单元的冷却液均匀供应,使得多缸体发动机的各个气缸均匀冷却,避免发动机缸体部分冷却不充分或者过分冷却,延长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
[0039]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水套单元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连通的,只要使得各个水套单元通过其各自对应的供液口 12供液即可使得各个水套单元的冷却液均匀供应,当各个水套单元相互连通时,水套单元可通过相互独立的出液口 13出液,也可以通过一个出液口共同出液。
[0040]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为相互独立的空腔,且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具有独立的出液口。将水套单元设置为相互独立的空腔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液供应的均匀性,避免水套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
[0041]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的横截面呈环形,以使得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围绕各自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
[0042]参见图1和图2,水套单元的横截面呈一侧略扁的不规则环形,水套单元环绕其对应的气缸孔设置,设置在相邻气缸孔之间的空腔部分可起到缸间冷却的作用,避免相邻气缸孔之间的位置冷却不充分。
[0043]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气缸孔之间的所述水套单元的空腔部分具有平直部10,该平直部10垂直于所述相邻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所限定的平面,其中,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沿垂直于所述气缸的气缸孔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所述平直部10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圆心角为15度至90度。由于气缸孔之间的空间有限,水套单元的厚度无法保障,通过增加位于相邻气缸孔之间的空腔的长度可改善气缸的冷却效果。
[0044]另外,平直部10的设置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图示实施例中的交错结构B的布置,避免相邻水套单元的平直空腔部9影响气缸孔的布置。
[0045]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包括弧形主体部和所述平直部10,各个所述水套单元上的所述平直部10与所述弧形主体部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部11。过渡圆弧部11可实现平直部10到水套单元的弧形主体部的平滑过渡,使得冷却液在水套单元的空腔内顺畅流动。
[0046]进一步的,所述水套单元上的平直部10上具有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缺口截止部8,以使得所述平直部10构造为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平直空腔部9,其中,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彼此隔离,且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中的一个水套单元的各个所述平直空腔部9各自处于另一个水套单元对应的缺口截止部8内。
[0047]参见图4,各个水套单元之间采用交叉布置方式,例如,在第二水套单元2和第三水套单元3之间形成的交错结构B,第三水套单元3的平直空腔部9处于第二水套单元2的缺口截止部8内,该交错结构B —方面可起到缸间冷却的作用,另一方可提高发动机缸体的强度,同时避免气缸孔之间的间距过小所导致的空腔过薄,不便于制造以及冷却液循环效率低的问题。
[0048]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A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所对应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设置在各自的所述水套单元沿所述排列方向A的中部位置。使得冷却液由各个水套单元的中部进入水套单元的空腔内,最大程度的保障空腔内的冷却液的均匀分布。
[0049]供液口 12与供液通道的连接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选择。
[0050]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分别连接于相互独立的且横截面积相同的供液通道6ο横截面积相同的供液通道6可确保各个水套单元的供液量相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缸体冷却的均匀性。
[0051]进一步的,相互独立的所述供液通道6能够连接至同一个泵5。各个水套单元采用同一个泵5集成供液,可减少泵的设置,节约成本,同时可减少布置发动机所需的空间,节约发动机舱空间。
[0052]各个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的布置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位置,优选为,供液口 12的布置的高度位置与出液口 13的布置的高度位置尽可能的远,以使得水套单元的空腔内的冷却液充分循环,例如,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都设置在水套单元的下端,水套单元的出液口 13都设置在水套单元的上端。
[0053]进一步的,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A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往下依次布置,且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 13在高度方向上从下往上依次布置。上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 12和出液口 13的布置形式可提高各个水套单元的冷却液的循环效率,提高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效果。
[0054]参见图1和图3,在图不实施例中沿直线排列的发动机气缸中,供液口 12沿排列方向A的首位气缸(即第一水套单元I所对应的气缸)至末位气缸(即第四水套单元4所对应的气缸)从上往下依次布置,出液口 13沿排列方向A的首位气缸(即第一水套单元I所对应的气缸)至末位气缸(即第四水套单元4所对应的气缸)从下往上依次布置。
[0055]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首位气缸和末位气缸只需是位于气缸所在列的端部即可。
[0056]供液口 12的从上往下依次布置的形式还可使得相互独立的供液通道6沿图1所示的从下往下并排布置的方式布置,可使得发动机缸体结构紧凑,节约发动机缸体所需的布置空间。
[0057]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 13连接至同一条出液通道7。实现各个水套单元的集成出水,简化发动机缸体的管道结构,使得发动机缸体的生产制造更为简便。
[005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有上述发动机缸体。
[0059]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 13与发动机缸盖上的水套的冷却液入口连通。冷却发动机缸体后的冷却液可再进入发动机缸盖中进行循环使用,实现发动机缸体的全面冷却。
[0060]其中,各个水套单元的出液口 13可通过出液通道7连接至发动机缸盖,也可以单独连接至发动机缸盖,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适当的形式。
[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缸体,包括至少两个气缸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内以用于输送对所述气缸进行冷却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水套包括与每个所述气缸相对应设置的水套单元,每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具有用于连接至供液装置的供液口(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单元为相互独立的空腔,且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具有独立的出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单元的横截面呈环形,以使得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分别围绕各自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气缸孔之间的所述水套单元的空腔部分具有平直部(10),该平直部(10)垂直于所述相邻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所限定的平面,其中,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沿垂直于所述气缸的气缸孔中心轴线的截面上,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所述平直部(10)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气缸的气缸孔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圆心角为15度至90度,其中,各个所述水套单元包括弧形主体部和所述平直部(10),各个所述水套单元上的所述平直部(10)与所述弧形主体部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部(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单元上的平直部(10)上具有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缺口截止部(8),以使得所述平直部(10)构造为沿所述气缸的气缸孔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平直空腔部(9),其中,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彼此隔离,且相邻的所述水套单元中的一个水套单元的各个所述平直空腔部(9)各自处于另一个水套单元对应的所述缺口截止部(8)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A)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所对应的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12)设置在各自的所述水套单元沿所述排列方向(A)的中部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12)分别连接于相互独立的且横截面积相同的供液通道¢),相互独立的所述供液通道(6)能够连接至同一个泵(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任一列所述气缸的排列方向(A)上,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供液口(12)在高度方向上从上往下依次布置,且该任一列所述气缸中的首位气缸至末位气缸各自对应的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13)在高度方向上从下往上依次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水套单元的出液口(13)连接至同一条出液通道(7)。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体。
【文档编号】F02F1-16GK204283642SQ201420738691
【发明者】刘欢, 耿路, 姜兴洪, 孙俐萍, 代沙沙, 郭峰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