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60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壳体横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两块沿风向前后排布的竖板,位于上风处的前板上开设有贯通的过孔,通孔周围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位于下风处的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旋风分离器对应的通孔;所述的两块竖板之间设置有轴向与风向平行的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后板上,另一端设置有封堵过孔的阀片;所述的阀片通过弹簧的推动贴合在前板的背面罩合在过孔上;位于后板背风一侧的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回油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率高,且安装组合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气缸内燃烧产生的部分气体会通过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的缝隙窜到曲轴箱,即活塞窜气,这部分气体中携带了大量的机油蒸汽,如果不通过一个油气分离装置将其中的机油分离出来,发动机的机油消耗就会明显偏高,而且气缸内会形成严重的积碳现象。
[0003]目前,行业内较常见的油气分离器主要有迷宫式与旋风式两种。迷宫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挡板结构让携带机油蒸汽的活塞窜气经过一个复杂的路径,让其中的油滴通过重力作用或通过挡板撞击拦截最后被截留。如果迷宫设计的太简单,分离效果不会太好,但如果设计的太复杂,会增加气体流动的阻力,导致流速下降,分离效果也不会太好,并且还会使曲轴箱的压力异常升高,通常情况下迷宫式分离器的仅适用于粗分离或者对油气分离效率较低的场合。
[0004]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是通过离心力原理,将混合气体中的机油分离出来,在分离器半径一定的条件下,流速越大离心力越大,当气体流量较小时,气体流速太低离心力过小,不易分离,气体流量较大时,压力损失升高,曲轴箱压力异常,分离效率也会下降。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壳体横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两块沿风向前后排布的竖板,位于上风处的前板上开设有贯通的过孔,过孔周围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位于下风处的后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旋风分离器对应的通孔;所述的两块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通孔的单向阀,位于后板背风一侧的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回油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向阀包括设置于两块竖板之间的、与过孔同轴布置的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后板上,另一端设置有封堵过孔的阀片;所述的阀片通过弹簧的推动贴合在前板的背面罩合在过孔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板上设置有向出风口一侧凸起的中空锥台;所述的锥台的大头端固定在后板上,锥台的中心线与过孔的轴线重合,锥台大头端和锥台侧部开口连通后板前后两侧的空间,弹簧套设于锥台内。
[0009]进一步的过孔为前板上向后板一侧延伸的喇叭形通孔结构,过孔向后板延伸的喇叭口小头端位于锥台内部,阀片通过弹簧支撑贴合在过孔的小头端,阀片与锥台内部侧壁之间留有气流通过的间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片面向后板一侧设置有一根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穿设于弹簧内与弹簧的轴线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前板和后板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为壳体内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筋条和后筋条形成的U型槽结构,前板与后板并列贴合在一起其下端和两侧卡合在卡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筋条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后筋条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位于前板最下方的旋风分离器卡合在第一凹槽上与前筋条紧密连接,锥台外侧侧壁的下端卡合在第二凹槽上与后筋条紧密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进风口与前板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所述的第一折流板固定在壳体两侧壁体上且悬置于进风口的上方,第二折流板的下端固定在壳体内侧壁体的下端面上,第二折流板位于第一折流板和前板之间,两块折流板在风向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叠,两块折流板之间的壳体下端面设置有回油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放置在壳体内的进口罩;所述的进口罩为下端和背向前板一侧开口的罩合在进风口上的方形中空盒子。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阀片和弹簧的组合结构,能够避免在风量较大的情况下压损不会损失太大,使用的迷宫式和旋风式分离器又能够保证发动机窜气量较小的时候油气分离完全,提高了整个油气分离器在各种情况下的油气分离效率;
[0017]2、本实用新型使用卡槽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分离器的组合安装在一起,盖板也能通过卡槽结构方便的卡合在壳体上,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能够很好的用于组合油气分离器;
[0018]3、本实用新型使用导向杆作为弹簧伸缩前进的导向,保证阀片受力移动时始终按照弹簧的轴线方向行进,保证过孔的开合程度;
[0019]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率高,且安装组合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制造方法附图
[0020]图1: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切面示意图;
[0021]图2:本实用新型壳体内卡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轴视图;
[0023]图4:本实用新型如板和后板结构不意图;
[0024]图5:本实用新型如板和后板爆炸不意图;
[0025]图6: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仰视图;
[0026]其中:I一壳体;2—进风口; 3—出风口; 4一前板;5—过孔;6—旋风分离器;7—后板;8—通孔;9一弹簧;10一阀片;11一回油管;12一锥台;13一导向杆;14一卡槽;15一第一折流板;16—第二折流板;17 一回油孔;18—进口罩;19 一盖板;20—侧板;21 —前筋条;22—后筋条;23—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如图1?6,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I,本实施例的壳体I为中空结构,包括上端的盖板19,盖板19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I上,便于对壳体I内的部件进行安装维修。壳体I下端面(本实施例的下指图1中的下方向,上指的是图1中的上方向)上设置有进风口2,壳体I横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出风口 3,气体从进风口 2进入流动到出风口 3。
[0029]进风口2与出风口 3之间的壳体I内设置有两块沿风向前后排布的竖板,位于上风处的前板4上开设有贯通的过孔5,过孔5周围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6,位于下风处的后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旋风分离器6对应的通孔8。当发动机的窜气量较小时,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6分离油气后从通孔8进入到出风口 3中。
[0030]如图3?5所示,后板7上设置有向出风口3—侧凸起的中空锥台12,锥台12的大头端朝向前板4,锥台12的中心线与过孔5的轴线重合。锥台12侧壁的上下左右均开设有通孔,用于连通锥台12内外的空间,气体可以从锥台12的内部流入到外部,加速了气体的流通,增强了气体碰撞。
[0031]锥台12中穿设有一根弹簧9,弹簧9的轴线与椎体爱12的中心线重合。弹簧9一端布置于锥台12内,另一端连接有一块用于封堵过孔5的阀片10,阀片10通过弹簧9的推动贴合在前板4的背面罩合在过孔5上。为了保证阀片10在受力情况下始终能够沿弹簧9的轴线方向前进或是后退,阀片10面向后板7—侧设置有一根导向杆13,导向杆13穿设于弹簧9内与弹簧9的轴线重合。
[0032]本实施例的过孔5为前板4上向后板7延伸的喇叭口结构,过孔5前部的小头端延伸进入到锥台12内。阀片10在弹簧9的作用贴合在过孔5的小头端端部。阀片10与过孔5同轴布置,垂直从过孔5流出的气体,当气体从过孔5穿过后撞击阀片10,使气流更加紊乱,加速气体和油滴的分离,气流撞击阀片10后四散分开,沿阀片10径向方向扩撒,然后进入锥台12内,从锥台12侧壁上的孔流出。
[0033]当风量较小时,阀片10在弹簧9的作用下仅仅罩合在过孔5上,防止漏气,气体从旋风分离器6上通过,保证气体流速。当风量较大的情况下,阀片10受到风力冲击,弹簧9收缩,阀片10与过孔5之间出现空隙,气体通过该空隙进入到前板4和后板7之间,降低了单位时间内通过旋风分离器6中的气体量。
[0034]本实施例的前板4和后板7通过卡槽结构固定在壳体I内。本实施例的卡槽14为壳体I内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两片筋条形成的U型槽结构,前板4与后板7并列贴合在一起其下端和两侧卡合在卡槽14内。卡槽14为前筋条21和后筋条22—起形成的U型槽,前筋条21与后筋条22前后间隔布置,前筋条21与后筋条22都为U型结构,其中前筋条21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3,后筋条2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4,位于前板4最下方的旋风分离器6卡合在第一凹槽23上与前筋条21紧密连接,锥台12外侧侧壁的下端卡合在第二凹槽24上与后筋条22紧密连接。前板4和后板7紧密贴合在一起下端和两侧分别卡合在U型槽内。
[0035]盖板19四周侧部设置有垂直盖板19的侧板20,侧板20围绕盖板19形成壳体I的侧壁,第一折流板15的上端固定在盖板19的下端面上,侧板20的下端面固定在壳体I的底板上,出风管3安装在侧板20上与壳体I内连通。盖板19和侧板20形成的结构直接罩合在底板上形成壳体I结构。
[0036]油气经过旋风分离器6分离后,油滴通过后板7背风一侧的壳体I下端面上的回油管11回收收集,气体通过出风口 3排出。
[0037]本实施例为了提高油气分离的效率,在进风口2与前板4之间的壳体I内设置有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折流板15和第二折流板16,第一折流板15固定在壳体I两侧壁体上且悬置于进风口 2的上方,第二折流板15的下端固定在壳体I内侧壁体的下端面上(如图6所示),第二折流板16位于第一折流板15和前板4之间,两块折流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叠,两块折流板之间的壳体I下端面设置有回油孔17。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放置在壳体I内的进口罩18,进口罩18为下端和背向前板4 一侧开口的罩合在进风口 2上的方形中空盒子。
[0038]使用时,气体从进风口2中进入到进口罩18内,经过进口罩18阻挡后进入到壳体I内,通过第一折流板15和第二折流板16的弯曲阻挡,一部分油滴分离出来通过回油孔17回收收集。
[0039]剩下的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6分离处理,当风量较小时,阀片10罩合在过孔5上,气体只能通过旋风分离器6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通孔8进入到后一工序。油滴通过回油管11回收收集。
[0040]当气体的风量较大时,阀片10在风力的作用下与过孔5之间产生空隙,气体从空隙中进入到前板4和后板7之间,气体的另一部分从旋风分离器6进入,不影响气体的压力损失。
[00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I),壳体(I)下端面上设置有进风口(2),壳体(I)横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出风口(3),其特征在于:进风口(2)与出风口(3)之间的壳体(I)内设置有两块沿风向前后排布的竖板,位于上风处的前板(4)上开设有贯通的过孔(5),过孔(5)周围的板体上设置有多个旋风分离器(6),位于下风处的后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旋风分离器(6)对应的通孔(8);所述的两块竖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封堵通孔(8)的单向阀,位于后板(7)背风一侧的壳体(I)下端面上设置有回油管(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包括设置于两块竖板之间的、与过孔(5)同轴布置的弹簧(9);所述的弹簧(9) 一端固定在后板(7)上,另一端设置有封堵过孔(5)的阀片(10);所述的阀片(10)通过弹簧(9)的推动贴合在前板(4)的背面罩合在过孔(5)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板(7)上设置有向出风口(3)—侧凸起的中空锥台(12);所述的锥台(12)的大头端固定在后板(7)上,锥台(12)的中心线与过孔(5)的轴线重合,锥台(12)大头端和锥台(12)侧部开口连通后板(7)前后两侧的空间,弹簧(9)套设于锥台(12)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过孔(5)为前板(4)上向后板(7)一侧延伸的喇叭形通孔结构,过孔(5)向后板(7)延伸的喇叭口小头端位于锥台(12)内部,阀片(10)通过弹簧(9)支撑贴合在过孔(5)的小头端,阀片(10)与锥台(12)内部侧壁之间留有气流通过的间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片(10)面向后板(7)—侧设置有一根导向杆(13);所述的导向杆(13)穿设于弹簧(9)内与弹簧(9)的轴线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前板(4)和后板(7)的卡槽(14);所述的卡槽(14)为壳体(I)内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前筋条(21)和后筋条(22)形成的U型槽结构,前板(4)与后板(7)并列贴合在一起其下端和两侧卡合在卡槽(14)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筋条(21)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23),后筋条(2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4),位于前板(4)最下方的旋风分离器(6)卡合在第一凹槽(23)上与前筋条(21)紧密连接,锥台(12)外侧侧壁的下端卡合在第二凹槽(24)上与后筋条(22)紧密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2)与前板(4)之间的壳体(I)内设置有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折流板(15)和第二折流板(16);所述的第一折流板(15)固定在壳体(I)两侧壁体上且悬置于进风口(2)的上方,第二折流板(16)的下端固定在壳体(I)内侧壁体的下端面上,第二折流板(16)位于第一折流板(15)和前板(4)之间,两块折流板在风向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叠,两块折流板之间的壳体(I)下端面设置有回油孔(17)。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还包括放置在壳体(I)内的进口罩(18);所述的进口罩(18)为下端和背向前板(4)一侧开口的罩合在进风口(2)上的方形中空盒子。
【文档编号】F01M11/03GK205714339SQ20162035769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崔燕平, 靳晓妍, 李聪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