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式透平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209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径流式透平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流式透平的导向装置,用于用重油工作的活塞式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机中,带有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可借助一个调节机构进行流量调节的叶片。
背景技术
用重油工作的活塞式内燃机中,废气中含有可能附着在导向装置上的固体颗粒,由此会干扰可调节叶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导向装置,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叶片调节时的功能故障。
按照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叶片的颈部支承在导向装置壳体面向涡轮增压机压缩机的部分中并且在颈部的端部前面设置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压颈部使叶片的上侧抵靠到对面的壳体部分的一个抵靠面上。
通过叶片持续地以其上侧抵靠在抵靠面上以及叶片的调节运动,可能附着在该面上的固体颗粒被刮削掉。此外,可以截获叶片的热膨胀和其支承。而且,尤其是弹性元件的热负荷通过与压缩机相邻的壳体部分中与颈部一起作用的部件的结构减到最小,从而提高了弹性元件的寿命。
最好是在弹性元件与叶片之间的调节机构的每一个调节杆与颈部相联;同样布置在一个尽可能低热负荷的部位。
优选的是,在弹性元件与颈部的面对该弹性元件的端部之间插入一个压块,该压块起到使弹性元件与颈部进一步热去耦的作用。这一措施还可以通过该压块具有一个轴向孔而得到加强,该轴向孔直径小于颈部的端面尺寸。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给出。


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向装置主要零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中,面对未示出的涡轮增压机压缩机的壳体部分用1表示,相对的壳体部分用2表示。壳体部分1和2限定了流动通道的通道截面,废气沿着8所示的流动方向流过该流动通道。在壳体部分1中固定一个垫块,构成叶片5的一个颈部4的轴承。优选的是,垫块3和颈部4用同样的材料制成。这避免了这些部件由于工作中的热膨胀不同而引起干扰。
在颈部4的自由端前面,壳体1中布置了一个压块6。在压块6背离颈部的侧面作用有一个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7最好由一个盘形弹簧组构成。压块6可以设有一个沿颈部4的轴线纵向延伸的孔,该孔的直径小于颈部4的端部直径,以便尽可能将颈部4到弹性元件7的热流动保持最小,从而克服对该元件的干扰性热影响。颈部4向着废气的通道截面具有一个环形的凸缘9,该凸缘布置在垫块3内的一个周边环形槽中,凸缘面对废气通道截面的面与垫块3和壳体部分1的相应面平齐。在凸缘9的外周边的一个槽内嵌入一个活塞环以实现密封。
在颈部4的从垫块3伸出的自由端上还作用了一个调节杆10,该调节杆9借助调节机构的一个调节环11将调节运动传递给叶片5上。调节杆10借助一个螺母12与置于下面的止动垫圈阻止颈部4的轴向移动。
弹性元件6通过颈部4按压叶片5使其直线的上侧13弹性地靠到与壳体部分2固定相连的支撑块15的一个平坦刚性抵靠面14。通过上侧13弹性的抵靠在固定的抵靠面14上,在调节叶片时附着在抵靠面14上的固体颗粒被刮削掉,而且与叶片5的热膨胀无关。
权利要求
1.一种径流式透平的导向装置,用于用重油工作的活塞式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机中,带有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可借助一个调节机构进行流量调节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5)的颈部(4)支承在导向装置的面对涡轮增压机压缩机的壳体部分(1)中,并且在颈部(4)的端部前面设置弹性元件(7),该弹性元件将颈部(4)压到使叶片(5)的上侧(13)抵靠到对面壳体部分(2)的一个抵靠面(14)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的每个调节杆(10)在弹性元件(7)和叶片(5)之间与叶片颈部(4)相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元件(7)与颈部(4)面对该弹性元件的端部之间嵌入一个压块(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6)有一个轴向孔,该孔的直径小于颈部(4)的端面。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叶片(5)的上侧(13)的抵靠面(14)通过一个与壳体部分(2)固定相连的支撑块(15)构成。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7)由一个盘形弹簧组构成。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支承颈部(4),在壳体部分(1)中设置垫块(3)。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垫块(3)与颈部(4)用相同材料制成。
全文摘要
一种径流式透平的导向装置,用于用重油工作的活塞式内燃机的废气涡轮增压机中,带有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可借助一个调节机构进行流量调节的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的颈部支承在导向装置的面对涡轮增压机压缩机的壳体部分中,并且在颈部的端部前面设置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将颈部压到使叶片的上侧抵靠到对面壳体部分的一个抵靠面上。
文档编号F01D21/10GK1530518SQ20041002866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K·巴托罗梅, K 巴托罗梅, S·克内普, 谄, G·施西尔, 鞫 申请人:曼·B及W柴油机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曼 B及W柴油机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