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48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配置在柴油机上并可对其曲轴箱内产生的含油气体进行油气分离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不同于一般滤清器的油气分离器对柴油机曲轴箱内产生的含油气体进行油气分离的处理。
所述油气分离器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其中一种常用的油气分离器,其结构为壳体的上开口端有上盖分总成、下端有出油接头、内腔中部有滤芯组件、侧有连接管、节流阀、出气接头及进气接头。
上盖分总成由与壳体上开口端旋接的上盖、置于上盖内的安全阀组成。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座、安全阀阀芯、安全阀弹簧。安全阀阀芯由周向嵌有密封圈的圆形水平板、固设在该板下侧面上的四个竖直卡爪和一个竖直导向柱组成,卡爪围绕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上。安全阀阀座的水平上端板中心区域为圆形凹坑,凹坑的下端开有供安全阀阀芯的卡爪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卡爪和导向柱经穿孔穿进安全阀阀座内,水平板通过密封圈担放在凹坑的内壁上,安全阀弹簧置于安全阀阀座内且套在卡爪上,安全阀弹簧的两端与安全阀阀座的上端板和卡爪的下端紧密接触,安全阀阀座上与上盖卡接而下与壳体内壁密封插接,且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与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隔开。
出油接头、进气接头与壳体的内腔相通,进气接头高于连接管且两者大体处于壳体的中部,出气接头连通在连接管的外壁上。
滤芯组件由上端盖、密封圈、下端盖、网管、护网、滤层、两个竖直杆、水平把手组成。密封圈卡在上端盖的周向,下端盖大体为一平板,网管、护网、滤层卡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且内外贴靠套接,两个竖直杆对称设在上端盖的上侧,水平把手呈八边形且接在两个竖直杆的上端,上端盖密封担放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其上侧面大体平齐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下侧。
节流阀由节流阀阀座、节流阀膜片、节流阀固定盖、节流阀阀盖、节流阀弹簧组成。
节流阀膜片大体为内外两端敞口处均有环状筋条的圆形筒体。节流阀阀盖由周向开有环形槽的圆形竖直板、固设在该板外侧面上的四个水平卡爪和一个水平导向柱构成,卡爪围绕竖直板外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竖直板外侧面的圆心上。节流阀固定盖大体为外端敞口而内端有竖直封板的圆形筒体,筒体的外径小于节流阀膜片的筒体内径,筒体的外端边缘为带有内翻边的圆环状,圆环的内径大于节流阀膜片的筒体外径,筒体的内端竖直封板上开有供节流阀阀盖的卡爪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
节流阀阀座处于连接管的内腔内侧且与壳体的内腔连通,节流阀阀盖的圆形竖直板通过环形槽卡接在节流阀膜片的内端环状筋条上,节流阀膜片的筒体套在节流阀固定盖的筒体上,节流阀阀盖的卡爪和导向柱经穿孔穿进节流阀固定盖的筒体内,卡接节流阀阀盖的节流阀膜片通过外端的环状筋条与连接管的外端卡接而置于连接管的内腔外侧,节流阀阀盖的圆形竖直板与节流阀阀座的外敞口端密封贴靠,节流阀弹簧置于节流阀固定盖的筒体内且套在卡爪上,节流阀弹簧的两端与节流阀固定盖的内端竖直封板和卡爪的外端紧密接触,节流阀固定盖的外端边缘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卡合接触。
该油气分离器存在以下缺陷1、当滤芯组件的滤层被油堵塞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将导致壳体和滤芯组件内腔中的畲油气体压力过大,安全阀阀芯的圆形水平板从安全阀阀座的凹坑内壁上被含油气体顶起而向上移动,使得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经安全阀阀座的穿孔与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通,这样,壳体和滤芯组件内腔中的含油气体得以进入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中,并经上盖和壳体上开口端旋接处的间隙外逸到大气中去。因该油气分离器上没有设置可对滤芯组件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并起警示作用的装置,这导致上述情况出现时难以获知,无法及时更换滤芯组件,从而影响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转;2、因节流阀固定盖的外端边缘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卡合接触,这样,节流阀固定盖与后两者之间的连接不够牢固,以致节流阀固定盖易脱落,使得节流阀的工作性能不稳定;另,因节流阀阀盖由周向开有环形槽的圆形竖直板、固设在该板外侧面上的四个水平卡爪和一个水平导向柱构成,卡爪围绕竖直板外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竖直板外侧面的圆心上,加之节流阀固定盖大体为外端敞口而内端有竖直封板的圆形筒体,筒体的外径小于节流阀膜片的筒体内径,筒体的外端边缘为带有内翻边的圆环状,圆环的内径大于节流阀膜片的筒体外径,筒体的内端竖直封板上开有供节流阀阀盖的卡爪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以致节流阀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3、因滤芯组件的两个竖直杆对称设在上端盖的上侧,水平把手呈八边形且接在两个竖直杆的上端,竖直杆和水平把手虽然便于拿放滤芯组件,但是对于经进气接头进入壳体内腔中的油气却起不到预分离的作用,加之滤芯组件的下端盖大体为一平板,其中心区域没有积油槽,这些不合理结构降低了该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该分离器上设有可对滤芯组件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并起警示作用的装置,当滤芯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出现时易于获知,这样就能够及时更换滤芯组件,从而确保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结构为壳体的上开口端有上盖分总成、下端有出油接头、内腔中部有滤芯组件、侧有连接管、节流阀、出气接头及进气接头,上盖分总成包括与壳体上开口端活动连接的上盖、置于上盖内的安全阀,上盖的水平板中心区域开有通孔且通孔的上侧接有延伸管,延伸管内装有与之过盈配合的提示管,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座、安全阀阀芯、安全阀弹簧,安全阀阀芯由周向嵌有密封圈的圆形水平板、固设在该板下侧面上的四个竖直卡爪和一个竖直导向柱组成,卡爪围绕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上,安全阀阀座的水平上端板中心区域为圆形凹坑,凹坑的下端开有供卡爪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卡爪和导向柱经穿孔穿进安全阀阀座内,水平板通过密封圈担放在凹坑的内壁上,安全阀弹簧置于安全阀阀座内且套在卡爪上,安全阀弹簧的两端与安全阀阀座的上端板和卡爪的下端紧密接触,安全阀阀座上与上盖卡接而下与壳体内壁密封插接,且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与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隔开,提示管的上端低于或平齐于延伸管的上端、下端落在安全阀阀芯的水平板上侧面上,出油接头、进气接头与壳体的内腔相通,进气接头高于连接管且两者大体处于壳体的中部,出气接头连通在连接管的外壁上,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网管、护网、滤层,网管、护网、滤层卡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且内外贴靠套接,上端盖密封担放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其上侧面大体平齐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下侧,节流阀由节流阀阀座、节流阀膜片、节流阀固定盖、节流阀阀盖、节流阀弹簧组成,节流阀阀座处于连接管的内腔内侧且与壳体的内腔连通,节流阀膜片大体为内外两端敞口处均有环状筋条的圆形筒体,节流阀膜片通过内端的环状筋条与节流阀阀盖卡接,卡接节流阀阀盖的节流阀膜片通过外端的环状筋条与连接管的外端卡接而置于连接管的内腔外侧,节流阀阀盖与节流阀阀座的外敞口端密封贴靠,节流阀固定盖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柴油机上后,让进气接头与柴油机曲轴箱的出气口连通、让出气接头经气泵与柴油机主进气口连通、让出油接头与柴油机油底壳连通,即可使用。
下面通过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柴油机曲轴箱内产生的含油气体经进气接头进入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中。
含油气体在穿过滤芯组件的滤层时,其内的油组分被滤层吸附而从含油气体内分离出来后凝聚成大油珠并沿滤层的外壁向下流动,经滤芯组件的下端盖和壳体之间的环状间隙沉降在壳体的内腔下部,再经出油接头流出并进入柴油机油底壳中。
因出气接头经气泵与柴油机主进气口连通,在气泵的抽吸作用下,出气接头处呈负压状态,而对于油组分被分离出后进入节流阀阀座内的洁净气体来说,其压力较大、呈正压状态,该气体可将节流阀阀盖从节流阀阀座的外敞口端上推开,使得节流阀膜片的圆形筒体呈向外的弯折状态、节流阀弹簧呈拉伸状态,该气体经节流阀阀盖和节流阀阀座之间的间隙进入连接管内,再经出气接头流出并通过气泵进入柴油机主进气口中。
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对柴油机曲轴箱内产生的含油气体连续地进行油气分离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间后,当滤芯组件的滤层被油堵塞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将导致壳体和滤芯组件内腔中的含油气体压力过大,安全阀阀芯的圆形水平板从安全阀阀座的凹坑内壁上被含油气体顶起而向上移动,使得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经安全阀阀座的穿孔与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通,这样,壳体和滤芯组件内腔中的含油气体得以进入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中,并经上盖和壳体上开口端活动连接处的间隙外逸到大气中去;与此同时,安全阀阀芯的圆形水平板举起下端落在其上侧面上的提示管,这样提示管会升高且其上端高于延伸管的上端。另,延伸管与提示管之间过盈配合,这样升高后的提示管还会在延伸管内得到定位。
因此,人们只要观察到提示管的上端高于延伸管的上端,就可立即获知滤芯组件已无法正常工作这一情况。
综上所述,提示管、延伸管成为可对滤芯组件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控并起警示作用的装置,当滤芯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出现时易于获知,这样就能够及时更换滤芯组件,从而确保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延伸管外旋装透明或半透明状保护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节流阀阀盖大体为外端敞口而内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筒体的外端边缘呈圆环状,圆环的外径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上周向均布指向节流阀固定盖的三个限位凸头,筒体的内端竖直板的外径也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和筒体的内端竖直板之间形成环形槽;节流阀固定盖大体为开有气孔的方形板体;节流阀弹簧处于连接管的内腔中且套在节流阀阀座上,节流阀阀盖通过环形槽卡接在节流阀膜片的内端环状筋条上,节流阀弹簧的两端与节流阀阀盖的内端竖直板和壳体的外壁紧密接触,节流阀固定盖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贴靠接触,且节流阀固定盖和连接管外端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组件的上端盖上侧接有与滤芯组件内腔相通的预分离管、下端盖中心区域设有积油槽,预分离管的上端高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上侧、下部靠近上端盖处开有溢油孔。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图2壳体1的上开口端有上盖分总成、下端有出油接头1a、内腔中部有滤芯组件、侧有连接管1c、节流阀、出气接头1e及进气接头1d。
出油接头1a、进气接头1d与壳体1的内腔相通,进气接头1d高于连接管1c且两者大体处于壳体1的中部,连接管1c、进气接头1d分别接在壳体1的左右两侧,出气接头1e连通在连接管1c的外壁前侧上。另,进气接头1d正对壳体1的轴线,这样易于加工,工艺性好;进气接头1d的前后侧各开有一个螺纹沉孔1f,这样通过紧固螺栓就可方便地将本油气分离器固定在柴油机上。
滤芯组件由圆形预分离管10、上端盖19、密封圈20、下端盖5、网管4、护网3、滤层2组成。与滤芯组件内腔相通的预分离管10接在上端盖19的上侧,预分离管10下部的左侧靠近上端盖19处开有溢油孔10a,密封圈20卡在上端盖19的周向,下端盖5的中心区域设有积油槽5a,网管4、护网3、滤层2卡在上端盖19和下端盖5之间且内外贴靠套接,滤层2采用常规的三层结构,即内外两层为护布,中间为玻璃纤维滤材。上端盖19密封担放在壳体1的内壁上且其上侧面大体平齐于进气接头1d的内壁下侧,预分离管10的上端高于进气接头1d的内壁上侧,溢油孔10a远离进气接头1d。
上盖分总成由透明保护帽14、红色提示管13、上盖12及置于上盖12内的安全阀组成。
上盖12的水平板12c中心开有通孔12a且通孔12a的上侧接有外设螺纹的竖直延伸管12b,提示管13的中部有两个对称凸起13a和两个对称竖直条形槽13b,提示管13装在延伸管12b内,提示管13通过条形槽13b使其在径向易于变形、通过凸起13a使其与延伸管12b过盈配合,保护帽14旋装在延伸管12b外以对其和提示管13起保护作用,上盖12与壳体1的上开口端卡接。
安全阀由安全阀阀座15、安全阀阀芯18、安全阀弹簧17、密封圈16组成。
安全阀阀芯18由周向嵌有密封圈(件号予以省略)的圆形水平板18a、固设在该板下侧面上的四个竖直卡爪18b和一个竖直导向柱(件号予以省略)组成,卡爪18b围绕水平板18a下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水平板18a下侧面的圆心上。
安全阀阀座15的水平上端板15a中心为圆形凹坑15c,凹坑15c的下端开有供卡爪18b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件号予以省略),安全阀阀座15与现有安全阀在结构上的区别为凹坑15c的上侧接有竖直导向台15b。
卡爪18b和导向柱经穿孔穿进安全阀阀座15内,水平板18a通过密封圈担放在凹坑15c的内壁上。安全阀弹簧17置于安全阀阀座15内且套在卡爪18b上,安全阀弹簧17的两端与安全阀阀座15的上端板15a和卡爪18b的下端紧密接触。密封圈16卡在安全阀阀座15的下敞口端,安全阀阀座15上与上盖12卡接而下通过密封圈16与壳体1的内壁密封插接,且安全阀阀座15和上盖12之间围成的腔室与壳体1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隔开。
安全阀弹簧17位于预分离管10的正上方,安全阀弹簧17、预分离管10上还套有支撑弹簧11,支撑弹簧11的两端与上端板15a、上端盖19紧密接触,这样支撑弹簧11借助安全阀阀座15撑住上盖12,避免上盖12从壳体1上脱落下来。提示管13的上端平齐于延伸管12b的上端、下端落在安全阀阀芯18的水平板18a上侧面上。当水平板18a向上移动时,导向台15b可对其起导向作用。
节流阀由圆筒状节流阀阀座1b、节流阀膜片6、节流阀固定盖7、节流阀阀盖8、节流阀弹簧9组成。
采用耐油橡胶制成的节流阀膜片6大体为内外两端敞口处有环状筋条6b、环状筋条6c的圆形筒体6a。节流阀固定盖7大体为中心开有气孔7a的方形板体。节流阀阀盖8大体为外端敞口而内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筒体的外端边缘呈圆环状,圆环的外在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上周向均布指向节流阀固定盖7的三个限位凸头8a,筒体的内端竖直板的外径也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和筒体的内端竖直板之间形成环形槽8b。
节流阀阀座1b处于连接管1c的内腔内侧且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节流阀弹簧9处于连接管1c的内腔中且套在节流阀阀座1b上,节流阀阀盖8通过环形槽8b卡接在节流阀膜片6的内端环状筋条6b上,卡接节流阀阀盖8的节流阀膜片6通过外端的环状筋条6c与连接管1c的外端卡接而置于连接管1c的内腔外侧,节流阀阀盖8与节流阀阀座1b的外敞口端密封贴靠,节流阀弹簧9的两端与节流阀阀盖8的内端竖直板和壳体1的外壁紧密接触,节流阀固定盖7与节流阀膜片6的外端环状筋条6c和连接管1c的外端贴靠接触,且节流阀固定盖7和连接管1c的外端之间通过四个紧固螺钉连接。这样节流阀固定盖7得到固定、不易脱落,使得节流阀的工作性能稳定。
因节流阀固定盖7和节流阀阀盖8的结构简单合理,以致节流阀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节流阀处于使用状态,此状态下对于油组分被分离出后进入节流阀阀座1b内的洁净气体来说,该气体将节流阀阀盖8从节流阀阀座1b的外敞口端上推开(即节流阀阀盖8不再与节流阀阀座1b的外敞口端密封贴靠),使得圆形筒体6a呈向外的弯折状态、节流阀弹簧9呈拉伸状态,这样,环状筋条6b靠近环状筋条6c、限位凸头8a与节流阀固定盖7接触。另,气孔7a使得节流阀固定盖7、节流阀膜片6、节流阀阀盖8围成的腔室与大气相通,这样,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圆形筒体6a的向外弯折程度得到自动调节,故可有效控制出气接头1e处的负压压力,以避免该压力过大或过小。
壳体1、进气接头1d、连接管1c、出气接头1e、节流阀阀座1b、出油接头1a采用整体注塑结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柴油机曲轴箱内产生的含油气体经进气接头1d进入壳体1的内腔中并与预分离管10发生撞击,其内的油组分从含油气体内分离出来后凝聚成较大的油珠,该油珠沿预分离管10的外壁向下流动并积聚在上端盖19的上侧面以形成油液,油液经溢油孔10a流进滤芯组件的内腔中并沿网管4、护网3流到积油槽5a中;另,对于经过预分离的含油气体(该气体内仍剩有油组分)来说,它先依次进入预分离管10和滤芯组件的内腔中,然后在穿过滤芯组件的滤层2时,该气体内剩有的油组分又会被滤层2吸附而从该气体内分离出来。因此,预分离管10可对进入壳体1内腔中的含油气体起到预分离的作用,积油槽5a可用来盛装预分离出的油液,这些合理结构提高了本油气分离器的油气分离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所述提示管的上端也可低于延伸管的上端;所述保护帽还可为半透明状;另,在确保提示管下端落在安全阀阀芯的水平板上侧面上并可灵活升高的前提条件下,上侧接有延伸管的所述通孔开在上盖水平板中心区域的其它位置上也可,显然,下端开有五个穿孔的圆形凹坑须处在安全阀阀座的水平上端板中心区域的对应位置上。
权利要求1.油气分离器,壳体的上开口端有上盖分总成、下端有出油接头、内腔中部有滤芯组件、侧有连接管、节流阀、出气接头及进气接头,上盖分总成包括与壳体上开口端活动连接的上盖、置于上盖内的安全阀,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座、安全阀阀芯、安全阀弹簧,安全阀阀芯由周向嵌有密封圈的圆形水平板、固设在该板下侧面上的四个竖直卡爪和一个竖直导向柱组成,卡爪围绕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周向均布、导向柱处于水平板下侧面的圆心上,安全阀阀座的水平上端板中心区域为圆形凹坑,凹坑的下端开有供卡爪和导向柱穿过的五个对应穿孔,卡爪和导向柱经穿孔穿进安全阀阀座内,水平板通过密封圈担放在凹坑的内壁上,安全阀弹簧置于安全阀阀座内且套在卡爪上,安全阀弹簧的两端与安全阀阀座的上端板和卡爪的下端紧密接触,安全阀阀座上与上盖卡接而下与壳体内壁密封插接,且安全阀阀座和上盖之间围成的腔室与壳体和滤芯组件的内腔相隔开,出油接头、进气接头与壳体的内腔相通,进气接头高于连接管且两者大体处于壳体的中部,出气接头连通在连接管的外壁上,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网管、护网、滤层,网管、护网、滤层卡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且内外贴靠套接,上端盖密封担放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其上侧面大体平齐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下侧,节流阀由节流阀阀座、节流阀膜片、节流阀固定盖、节流阀阀盖、节流阀弹簧组成,节流阀阀座处于连接管的内腔内侧且与壳体的内腔连通,节流阀膜片大体为内外两端敞口处均有环状筋条的圆形筒体,节流阀膜片通过内端的环状筋条与节流阀阀盖卡接,卡接节流阀阀盖的节流阀膜片通过外端的环状筋条与连接管的外端卡接而置于连接管的内腔外侧,节流阀阀盖与节流阀阀座的外敞口端密封贴靠,节流阀固定盖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接触,其特征在于上盖的水平板中心区域开有通孔且通孔的上侧接有延伸管,延伸管内装有与之过盈配合的提示管,提示管的上端低于或平齐于延伸管的上端、下端落在安全阀阀芯的水平板上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延伸管外旋装透明或半透明状保护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节流阀阀盖大体为外端敞口而内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筒体的外端边缘呈圆环状,圆环的外径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上周向均布指向节流阀固定盖的三个限位凸头,筒体的内端竖直板的外径也大于筒体的外径,筒体的外端边缘和筒体的内端竖直板之间形成环形槽;节流阀固定盖大体为开有气孔的方形板体;节流阀弹簧处于连接管的内腔中且套在节流阀阀座上,节流阀阀盖通过环形槽卡接在节流阀膜片的内端环状筋条上,节流阀弹簧的两端与节流阀阀盖的内端竖直板和壳体的外壁紧密接触,节流阀固定盖与节流阀膜片的外端环状筋条和连接管的外端贴靠接触,且节流阀固定盖和连接管外端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滤芯组件的上端盖上侧接有与滤芯组件内腔相通的预分离管、下端盖中心区域设有积油槽,预分离管的上端高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上侧、下部靠近上端盖处开有溢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滤芯组件的上端盖上侧接有与滤芯组件内腔相通的预分离管、下端盖中心区域设有积油槽,预分离管的上端高于进气接头的内壁上侧、下部靠近上端盖处开有溢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结构为壳体的上开口端有上盖分总成、下端有出油接头、内腔中部有滤芯组件、侧有连接管、节流阀、出气接头及进气接头,上盖分总成包括与壳体上开口端活动连接的上盖、置于上盖内的安全阀,上盖的水平板中心区域开有通孔且通孔的上侧接有延伸管,延伸管内装有与之过盈配合的提示管,安全阀包括阀座、阀芯、弹簧,提示管的上端低于或平齐于延伸管的上端、下端落在安全阀阀芯的水平板上侧面上,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网管、护网、滤层,节流阀由阀座、膜片、固定盖、阀盖、弹簧组成。用此结构后,当滤芯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出现时易于获知,这样就能够及时更换滤芯组件,从而确保了柴油机的正常运转。
文档编号F01M11/08GK2828332SQ20052008748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建国, 王全富 申请人:蚌埠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