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400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巷道支护结构的作用在于改善围岩稳定状态和控制围岩运动的发展速度,以维护安全的工作空间。实际使用过程中,巷道支护结构中的顶板与两帮锚杆为主要承力结构,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作为一个支护系统,保持煤帮的稳定性,给顶板支护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点,不会出现煤层片帮而引起巷道跨度增大,导致顶板下沉剧烈、失稳和垮落等现象。同样,顶板保持稳定、完整也有利于煤帮的稳定性和减少变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巷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综上,现如今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操作简便且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效果好的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前后移动方便,能对整个巷道断面进行稳固支撑,各液压支顶部件的布设位置合理,且具有有效的支护状态监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不仅前后移动方便,而且具有有效的支护状态监控功能,能对整个巷道断面进行稳固支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状态监控系统、能进行前后移动的门式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外侧且与所支护巷道断面结构相同的支护棚体,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布设的支撑立柱、搭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顶部之间的水平架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机构,所述支护棚体包括对所支护巷道顶板进行支护的弧形顶板支护棚和两个分别对所支护巷道帮部进行支护的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两个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分别布设于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与所述水平架之间设置有由左至右进行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一,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与布设在其外侧的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液压千斤顶二,每一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包括由上至下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二,各液压千斤顶一与各液压千斤顶二均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油箱相接,且各液压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换向阀和电比例控制阀,所述电磁换向阀和电比例控制阀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呈水平向布设,且所述支撑立柱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对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底部安装的竖向支座;所述水平架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一底部安装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能竖直方向上进行左右摆动的摆动支座;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控制器、控制面板、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竖向支座上的监测单元二和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摆动支座的监测单元一,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监控器和控制器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二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二和方向传感器二,所述力传感器二和方向传感器二均与A/D转换电路二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一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一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一和方向传感器一,所述力传感器一和方向传感器一均与A/D转换电路一相接;所述A/D转换电路二和A/D转换电路一均与监控器相接;多个所述电磁换向阀、多个所述电比例控制阀和多个所述摆动支座均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且所述监控器与控制器相接。上述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所述行走机构均由行走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且行走驱动机构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上述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还包括多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述水平架上的变形测量传感器一,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支座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均与监控器相接。上述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还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监测单元三,所述监测单元三包括多个变形测量传感器一,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竖向支座的布设位置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均与监控器相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且投入成本低,安装布设简便。2、电路设计合理,电路简单且接线方便。3、使用操作简便且智 能化程度高。4、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其前后移动方便,能对整个巷道断面进行稳固支撑,并且各液压支顶部件的布设位置合理,具有有效的支护状态监控功能,各监控点位置布设合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不仅前后移动方便,而且具有有效的支护状态监控功能,能对整个巷道断面进行稳固支撑。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I 一行走机构; 2—电磁换向阀; 3—电比例控制阀;4 一摆动支座;5—支护状态监控系统; 5-1—监测单元一;5-11一力传感器一 ;5-12—方向传感器一;5-13—A/D转换电路一; 5-2—监测单元二;5_21—力传感器二;5-22—方向传感器二; 5-23 — A/D转换电路二; 5-3—监控器;5-4—控制器;5-5—控制面板;5-6—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7—监测单元三;5-71—变形测量传感器一;6—行走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能进行前后移动的门式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外侧且与所支护巷道断面结构相同的支护棚体,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布设的支撑立柱、搭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顶部之间的水平架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机构1,所述支护棚体包括对所支护巷道顶板进行支护的弧形顶板支护棚和两个分别对所支护巷道帮部进行支护的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两个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分别布设于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与所述水平架之间设置有由左至右进行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一,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与布设在其外侧的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液压千斤顶二,每一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包括由上至下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二,各液压千斤顶一与各液压千斤顶二均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油箱相接,且各液压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换向阀2和电比例控制阀3,所述电磁换向阀2和电比例控制阀3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呈水平向布设,且所述支撑立柱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对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底部安装的竖向支座。所述水平架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一底部安装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能竖直方向上进行左右摆动的摆动支座4 ;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包括监控器5-3、控制器5-4、控制面板5-5、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竖向支座上的监测单元二 5-2和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的监测单元一 5-1,所述控制面板5-5分别与监控器5-3和控制器5-4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二 5_2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二 5-21和方向传感器二 5-22,所述力传感器二 5-21和方向传感器二 5_22均与A/D转换电路二 5-23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一 5-1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一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一 5-11和方向传感器一 5-12,所述力传感器一 5-11和方向传感器一 5-12均与A/D转换电路一 5-13相接。所述A/D转换电路二 5-23和A/D转换电路一 5-13均与监控器5_3相接。多个所述电磁换向阀2、多个所述电比例控制阀3和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均由控制器5-4进行控制,且所述监控器5-3与控制器5-4相接。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行走机构I均由行走驱动机构6进行驱动,且行走驱动机构6由控制器5-4进行控制。同时,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还包括多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述水平架上的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6,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6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的布设位置 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6均与监控器5-3相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还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监测单元三5-7,所述监测单元三5-7包括多个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71,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71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竖向支座的布设位置 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 5-71均与监控器5-3相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能进行前后移动的门式支撑框架和安装在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外侧且与所支护巷道断面结构相同的支护棚体,所述门式支撑框架包括两个呈左右对称布设的支撑立柱、搭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顶部之间的水平架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底部的行走机构(1),所述支护棚体包括对所支护巷道顶板进行支护的弧形顶板支护棚和两个分别对所支护巷道帮部进行支护的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两个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分别布设于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的左右两侧下方;所述弧形顶板支护棚与所述水平架之间设置有由左至右进行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一,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与布设在其外侧的所述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液压千斤顶二,每一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包括由上至下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二,各液压千斤顶一与各液压千斤顶二均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油箱相接,且各液压管路上均安装有电磁换向阀(2)和电比例控制阀(3),所述电磁换向阀(2)和电比例控制阀(3)的数量相同且二者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均呈水平向布设,且所述支撑立柱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对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二底部安装的竖向支座;所述水平架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供多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一底部安装的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能竖直方向上进行左右摆动的摆动支座(4);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包括监控器(5-3)、控制器(5-4)、控制面板(5-5)、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竖向支座上的监测单元二(5-2)和多个分别布设在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的监测单元一(5-1),所述控制面板(5-5 )分别与监控器(5-3 )和控制器(5-4 )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二( 5-2 )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二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二(5-21)和方向传感器二(5-22),所述力传感器二(5-21)和方向传感器二(5-22)均与A/D转换电路二(5-23)相接;所述监测单元一(5-1)包括对所布设位置处所述液压千斤顶一的反向支顶作用力和作用方向进行实时检测的力传感器一(5-11)和方向传感器一(5-12),所述力传感器一(5-11)和方向传感器一(5-12)均与A/D转换电路一(5-13)相接;所述A/D转换电路二( 5-23)和A/D转换电路一(5-13)均与监控器(5-3)相接;多个所述电磁换向阀(2)、多个所述电比例控制阀(3)和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均由控制器(5-4)进行控制,且所述监控器(5-3)与控制器(5-4)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走机构(I)均由行走驱动机构(6)进行驱动,且行走驱动机构(6)由控制器(5-4)进行控制。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还包括多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述水平架上的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6),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6)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摆动支座(4)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6)均与监控器(5-3)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状态监控系统(5)还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上的监测单元三(5-7),所述监测单元三(5-7)包括多个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71),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71)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竖向支座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变形测量传感器一(5-71)均与监控器(5-3)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可移动式液压支护装置,包括支护状态监控系统、能进行前后移动的门式支撑框架和安装在门式支撑框架外侧且与所支护巷道断面结构相同的支护棚体,门式支撑框架包括水平架和两个支撑立柱,支护棚体包括弧形顶板支护棚和两个竖向帮部支护结构;弧形顶板支护棚与水平架之间设置有由左至右布设的多个液压千斤顶一,两个支撑立柱与布设在其外侧的竖向帮部支护结构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液压千斤顶二;支护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控制器、控制面板、多个监测单元二和多个监测单元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不仅前后移动方便,而且具有有效的支护状态监控功能,能对整个巷道断面进行稳固支撑。
文档编号E21D23/26GK202991090SQ20122062122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侯鹏 申请人: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