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680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动力转向系统中油液的储存过滤和散热的动力转 向油罐。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转向油罐是汽车动力转向系统必备的部件之一,用于动力 转向系统中油液的储存过滤和散热,现有动力转向油罐很多是壳体与支架 焊接为一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整车支架上。汽车动力转向管路灵活多变, 需要动力转向油罐灵活布置,但由于汽车底盘空间的限制,这一点不易做 到。同时,动力转向管路中的油液的加油量、清洁度和温度对助力转向系 统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动力转向油罐为单滤芯,釆用塑料材质,清洁度和 散热性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动力转向油罐在汽车小空间内不易布置的问题,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
具体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包括动力转向油罐,油罐罐体 为圓柱状,顶部设有盖板组件和螺盖组件,底部连接着回油管和进油管;
A、 所述圓柱状罐体的一侧下部呈内凹面,
B、 所述罐体材料为低碳钢,
C、 进油管为向外弯曲的弯折管。
所述罐体下部的内凹面为沿罐体外圆柱面光滑过渡至底面的斜面。 所述进油管向外弯曲的角度为130-1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将罐体下部设计一个内凹面,方便了 与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可360度调节角度,又可避免油罐与其它突出部件 干涉,便于汽车底盘小空间灵活布置;罐体材料采用低碳钢材料,有利于油液散热;进油管采用弯折管,可避免与之相连的软管打折,有利于小空 间内,动转管路布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3见图。
附图中零件序号如下罐体l、回油滤芯2、弹簧座3、衬板4、压簧5、 排气盖座6、排气盖密封垫7、半圓头螺钉组件8、盖板组件9、回油管IO、 进油管ll、进油滤芯12、盖13、油罐螺座14、螺盖密封垫15、螺盖组件 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l和图2,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的罐体1为圓
柱状,顶部设有盖板组件9和螺盖组件,底部连接着回油管10和进油管11;
圓柱状罐体1的一侧下部呈内凹面,内凹面为沿罐体外圆柱面光滑过渡至
底面的斜面;使罐体可360度调节角度,又可避免油罐与其它突出部件干
涉,便于汽车底盘小空间灵活布置;
罐体l材料为低碳钢,有利于油液散热;
进油管11为向外弯曲的弯折管,弯折管向外弯曲的角度为150度(角 度可调整范围为130-160度);可避免与之相连的软管打折,有利于小空间 内,动转管路布置。
权利要求1、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包括动力转向油罐,油罐罐体为圆柱状,顶部设有盖板组件和螺盖组件,底部连接着回油管和进油管,其特征在于A、所述圆柱状罐体的一侧下部呈内凹面,B、所述罐体材料为低碳钢,C、进油管为向外弯曲的弯折管。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其 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下部的内凹面为沿罐体外圆柱面光滑过渡至底面的斜 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卡车动力转向系统用动力转向油罐,其 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向外弯曲的角度为130-16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动力转向系统中油液的储存过滤和散热的动力转向油罐,克服了现有动力转向油罐在汽车小空间内不易布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油罐罐体为圆柱状,顶部设有盖板组件和螺盖组件,底部连接着回油管和进油管;圆柱状罐体的一侧下部呈内凹面,罐体材料为低碳钢;进油管为向外弯曲的弯折管。本实用新型将罐体下部设计一个内凹面,方便了与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可360度调节角度,又可避免油罐与其它突出部件干涉,便于汽车底盘小空间灵活布置;罐体材料采用低碳钢材料,有利于油液散热;进油管采用弯折管,可避免与之相连的软管打折,有利于小空间内,动转管路布置。
文档编号F15B1/00GK201318347SQ20082021554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华 宋, 丹 徐, 范体磊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