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缸及其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786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压缸及其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的缓冲技术,特别涉及液压缸的缓冲装置,还涉及到包括该液压装置的液压缸。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工程机械中广泛使用的液压部件;液压缸的基本动作是活塞相对于缸体的伸缩运动;在工作过程中,相对于缸体,活塞不断地进行往复运动。当活塞杆伸出或缩回到极限位置时,活塞的端面会对缸体两端产生很大的冲击;该种冲击不仅会造成液压缸的损坏,缩短液压缸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工程机械的操作性能。为此,液压缸中一般设置能够吸收活塞对缸体冲击的缓冲装置,以减小活塞的冲击作用,减少液压缸的损坏,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当前,随着工程机机械的发展,液压缸的缓冲装置一般采用液压节流方式对活塞进行缓冲。缓冲装置一般包括相配合的缓冲套和导向套;缓冲套与活塞的活塞杆相连,并随活塞运动而运动;导向套与向缸体相连,同时保证对活塞的活塞杆的导向作用。在活塞到达伸出极限位置或缩回极限位置时,缓冲套的外壁面和导向套的内壁面相配合,形成预定的节流油道;液压油通过节流油道回流,使相应液压腔中液压油压力增加,进而使活塞的运动速度减小,吸收活塞产生的冲击。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722Y和CN201296938Y就分别公开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液压缸,该液压缸中的缓冲装置就是利用缓冲套与导向套之间的节流作用实现缓冲。利用现有缓冲装置时,缓冲活塞冲击的前提是保证缓冲套的外壁面和导向套内壁面的配合;缓冲套的外壁面和导向套的内壁面的配合尺寸精度和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缓冲套的外壁面和导向套的内壁面之间的配合;该配合很容易造成配合面的拉伤,进而不仅降低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严重时还会造成缓冲装置的损坏;因此,现有的缓冲装置的可靠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缸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提供上述缓冲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缓冲装置的液压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与活塞杆相连;还包括与缸体固定的缓冲轴套,所述缓冲轴套的外壁面与缸体的内壁面配合;在缓冲过程中, 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与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节流油道。可选的,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和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滑动配合; 所述节流油道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套外壁面的、凹形的第一节流槽,和/或,位于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的、凹形的第二节流槽;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 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可选的,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外端边沿,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内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延伸到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的内端边沿,所述第二节流槽内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可选的,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内端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内端边沿具有距离;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与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上的外端边沿具有距离。可选的,所述缓冲套的外端部形成直径从外端到内逐渐增加的外环导向面,或/ 和,所述缓冲轴套的内端部形成直径从内端到外逐渐减小的内环导向面。可选的,所述缓冲轴套还具有贯通内端面和外端面的节流孔。可选的,所述液压缸的缓冲装置还包括与活塞固定相连的附加杆;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与所述附加杆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附加杆设置有位于缓冲套两端面外的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且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缓冲套两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定位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缓冲套的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在所述缓冲套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包括缸筒和将缸筒两端封闭的导向套和缸底盖,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杆和活塞体;所述活塞杆内端与活塞体固定,外端穿过导向套的导向孔向外伸出;所述活塞体将缸体的内腔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还包括上述第1至第6中任一种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有杆腔中,所述缓冲轴套套在所述活塞杆外;所述导向套上设置径向延伸的进出油孔,所述有杆腔通过该进出油孔与外界相通。可选的,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活塞设置有位于所述缓冲套两端面之外的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且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缓冲套两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定位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缓冲套的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在所述缓冲套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包括缸筒和将缸筒两端封闭的导向套和缸底盖,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无杆腔中;所述缸底盖上设置进出油孔,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该进出油孔与外界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套,另外,还包括与缸体固定的缓冲轴套;该缓冲轴套外壁面与缸体内壁面配合;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与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相配合,并形成预定的节流油道。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缓冲装置中设置与缸体固定、与缓冲套相配合形成节流油道的缓冲轴套;该缓冲轴套与导向套保持独立,进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缓冲轴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磨削加工或其他精加工,提高缓冲轴套外壁面的加工精度,保证缓冲轴套的定位精度;提高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的加工精度,可以提高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与缓冲套的外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减少配合面的拉伤;同时,可以对缓冲轴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缓冲轴套的硬度,进一步地减少配合面的拉伤,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满足液压缸的使用需要。[00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和所述缓冲轴套滑动配合;所述缓冲套外壁面和/或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形成凹形的节流槽,并使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该技术方案中的节流油道至少部分由节流槽形成;这样,节流油道的节流作用就不再仅依赖于缓冲套与缓冲轴套的配合面的精度实现,还可以依赖于节流槽的形状实现;这也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缓冲装置的加工难度, 提高缓冲装置的加工效率,降低缓冲装置的生产成本。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外端边沿,所述第一节流槽内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延伸到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的内端边沿,所述第二节流槽内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外端的通流截面。利用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中,随着缓冲的进程,节流油道的通流截面逐渐减小,这样可以使缓冲装置产生的缓冲力逐渐增加,避免缓冲开始时,缓冲装置所在的液压腔的压力突然增加,减小缓冲瞬时的液压油瞬时压力。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上的第一节流槽的内端位于该外壁面的内端边沿之外,即所述第一节流槽的内端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内端边沿具有距离;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上的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位于该内壁面的外端边沿之内,即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与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上的外端边沿具有距离。利用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结束,活塞到达伸出极限位置或缩回极限位置时,可以使节流油道的通流截面减小到最小,进而能够保证缓冲效果,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外端部形成直径从外端到内逐渐增加的外环导向面,或/和,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的内端部形成直径从内端到外逐渐减小的内环导向面。这样可以在缓冲套与缓冲轴套错位时,通过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使缓冲套自动对正,保证缓冲套与缓冲轴套配合的可靠性,减少缓冲套卡死现象;进而,保证缓冲套与缓冲轴套之间的配合,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轴套还具有贯通内端面和外端面的节流孔。这样,一方面通过节流孔可以在缓冲瞬时使液压油通过节流孔回流,保持液压油流动,减小缓冲开始瞬时相应液压腔中液压油的瞬时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对缓冲装置缓冲效果的控制。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缓冲装置还包括与活塞固定相连的附加杆,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与所述附加杆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附加杆设置有分别与缓冲套外端和内端相对应的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且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缓冲套两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定位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套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缓冲套的内端部设置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在所述缓冲套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这样,在缓冲开始瞬间,由于液压油能够通过该过油槽、缓冲套与附加杆之间配合间隙回流,使液压油保证回流流量,能够减小缓冲开始瞬间的液压油压力;在缓冲过程中,由于节流油道的节流作用,缓冲套外端的液压缸油的压力小于缓冲套内端的液压油的压力,缓冲套内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过油槽对缓冲套的内端施加作用力,使缓冲套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保持密封配合,使缓冲套内端的液压油通过节流油道回流,进而能够保证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在非缓冲过程开始时, 高压油从导向套的进出油孔进入,又由于外定位面的外轮廓直径小于缓冲套的外壁面的直径,缓冲套外端的液压油能够对缓冲套的外端施加作用力,使缓冲套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分离,缓冲套外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缓冲套内壁面与附加杆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过油槽进入缓冲套内端的液压腔中,使附加杆较快地运动,提高液压缸的反应速度,方便液压缸的操作;在缓冲套与缓冲轴套保持配合的非缓冲过程中,同样由于节流的作用,缓冲套外端的液压油的压力保持大于其内端的液压油的压力,进而液压油压力能够使缓冲套外端面与外定位面保持分离,保持通过缓冲套内壁面与附加杆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相应液压腔中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而能够在附加杆反向移动的开始阶段,具有较高的移动速度。在提供上这液压缸的缓冲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缓冲装置的液压缸,由于缓冲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上述缓冲装置的液压缸也具有相对应的技术效
^ 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位于有杆腔中缓冲装置的部分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中,有杆腔的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中,活塞位于伸出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I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无杆腔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部分描述,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缓冲套与导向套产生拉伤的原因在于,缓冲套外壁面与导向套内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及配合等级较低;而制约缓冲套的外壁面与导向套内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及配合等级提高的因素除了加工水平和加工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导向套本身结构的制约性影响。 现有技术中,导向套具有多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要与缸筒一端固定配合,将缸筒一端封闭; 第二、要与活塞杆进行滑动配合,以保证对活塞运动方向的导向作用;第三、要与缓冲套保持间隙配合,以保证对液压油的缓冲节流。要保证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由于导向套各部分尺寸精度相互影响,进而造成缓冲套的外壁面与导向套的内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及配合等级难以提高,容易造成缓冲套的外壁面和导向套的内壁面的拉伤,影响缓冲装置的可靠性。 为此,申请人提出了单独设置与缓冲套配合的缓冲轴套的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缓冲装置进行了改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为了描述工作原理及技术效果的方便, 本部分中,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缸进行描述的同时,对液压缸的缓冲装置进行描述;不再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冲装置进行单独描述。本部分中,所述“内”、“外”等方位词,均以相对于液压缸的活塞体而言,靠近活塞体的位置为内,相对的、远离活塞体的位置为外。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了位于有杆腔中缓冲装置的部分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缸体又包括缸筒120和将缸筒 120两端封闭的导向套110和缸底盖130 ;活塞包括活塞杆210和活塞体220 ;活塞杆210 内端与活塞体220固定,外端穿过导向套110的导向孔向外伸出,活塞杆210与导向套110 的导向孔滑动配合。活塞体220与缸筒120内壁面滑动密封配合,将缸体的内腔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导向套110上设置径向延伸的进出油孔,有杆腔通过该进出油孔与外界的液压油路相通;缸底盖130上也设置有相应的进出油孔,无杆腔通过缸底盖130的进出油孔与外界的液压油路相通。该液压缸还包括分别位于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两个缓冲装置。请参考图1,有杆腔中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轴套310和缓冲套320 ;缓冲轴套310 为筒状,且其外壁面与缸筒120的内壁面配合,并相对固定;缓冲套320安装在活塞杆210 上,能够随活塞杆210的移动相对于缓冲轴套310移动。优选的,缓冲轴套310的外端与导向套110的内端相抵触,以实现缓冲轴套310在液压缸的轴向方向上的准确定位。请参考3、该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中,有杆腔的缓冲装置在缓冲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在无杆腔通入高压的液压油,通过活塞体220驱动活塞杆210相对于导向套110向外移动,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缓冲轴套310与活塞杆210之间的空间及导向套110上的进出油孔回流。同时,缓冲套320相对于缓冲轴套310向外移动;在活塞杆 210移动预定距离,接近伸出极限位置时,缓冲套320外壁面与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相配合,在缓冲套320外壁面与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节流油道;有杆腔中的液压油从该节流油道回流;节流油道产生节流作用,使液压油的回油流量降低,增加了液压油的回流阻力,使有杆腔的液压油压力增加,产生缓冲作用,使活塞杆210伸出速度降低,实现对液压缸的缓冲;在活塞杆210到达预定的伸出极限位置时,活塞体220与导向套210内端相抵触,活塞杆210停止伸出。利用上述缓冲装置,由于缓冲装置的缓冲轴套310与导向套110保持独立,进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磨削加工或其他精加工;进一步地, 提高缓冲轴套310外壁面的加工精度,进而提高缓冲轴套310的定位精度;提高缓冲轴套 310内壁面的加工精度,可以提高缓冲轴套310内壁面与缓冲套320外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减少配合面的拉伤,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延长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例中,还对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缓冲轴套310的硬度,进一步地减少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之间配合面的拉伤,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满足液压缸的使用需要。请结合图1和图2。本例中,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和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滑动配合,且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还设置有在液压缸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节流槽321,该第一节流槽321为凹形,从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向内凹入。在缓冲过程中,第一节流槽321形成节流油道的至少一部分,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可以通过第一节流槽321回流。该缓冲装置中,节流油道的节流作用就不再仅依赖于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之间配合面的精度实现,还可以依赖于第一节流槽321的形状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与通过提高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之间配合面的加工精度及配合等级保证节流效果相比,通过提高第一节流槽321的形状尺寸精度更容易达到预定节流效果;进而,这就能够降低缓冲装置的加工难度,提高缓冲装置的加工效率,降低缓冲装置的生产成本。请再参考图2,本例中,第一节流槽321的外端延伸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外端边沿,且第一节流槽321内端的宽度小于其外端的宽度,使第一节流槽321内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利用该结构的第一节流槽321时,在缓冲过程开始时,节流油道的通流截面较大,随着缓冲的进程,缓冲轴套310内壁面能够遮挡位第一节流槽321外端宽度较大的部分,使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远离外端的第一节流槽321宽度较小的部分回流,进而可以使节流油道的通流截面逐渐减小,这样就可以使缓冲装置产生的缓冲力逐渐增加,避免缓冲开始瞬间,缓冲装置所在的液压腔压力突然增加而造成冲击。另外,本例中,第一节流槽321的内端位于缓冲套320外壁面的内端边沿之外,即第一节流槽321的内端未延伸到缓冲套320外壁面的内端边沿处,二者之间具有预定距离;这样,在缓冲过程结束,活塞到达伸出极限位置时,可以使节流油道的通流截面达到最小,进而能够保证缓冲效果,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理解,使第一节流槽321的外端和其内端具有不同通流截面不限于通过改变第一节流槽321的宽度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节流槽321的深度实现, 还可以通过改变第一节流槽321截面形状实现。第一节槽321的延伸方向不限于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也可以是其他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的方向;只要在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具有相应的延伸长度,就可以实现节流目的。另外,节流槽不限于设置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也可以在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上设置凹形的第二节流槽;与第一节流槽321相同,第二节流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当然,由于位置不同,为了在缓冲过程中使节流油道具有不同的通流截面,可以使第二节流槽的内端延伸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的内端边沿,并使第二节流槽内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还可以使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位于缓冲轴套310内壁面的外端边沿之内,即使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与缓冲轴套310内壁面的外端边沿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和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分别设置第一节流槽 321和第二节流槽。在分别设置第一节流槽321和第二节流槽时,使第一节流槽321和第二节流槽相对应形成通流截面较大的节流油道,也可以使第一节流槽321与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相对应,并使第二节流槽与缓冲套320外壁面相对应,等等。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和/或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设置多个节流槽,还可以使多个节流槽均勻分布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和/或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上。请结合图1和图2,本例中,在缓冲套320的外端部还形成直径从外端到内逐渐增加的外环导向面324。由于具有外环导向面324,在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内端相配合时,外环导向面3 能够实现对缓冲套320的导向,避免缓冲套320错位,使缓冲套320能够自动对中,保证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配合的可靠性,减少缓冲套320卡死现象,保证缓冲套320与缓冲轴套310之间的配合,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同样,也可以在缓冲轴套310的内端部形成直径从内端到外逐渐减小的内环导向面。[0045]缓冲轴套310还具有贯通内端面和外端面的节流孔。通过该节流孔可以在缓冲过程中使液压油保持流动,避免缓冲开始瞬间,有杆腔液压油压力过大;另外,设置节流孔,通过设置节流孔的孔径可以方便对缓冲装置缓冲效果的控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缓冲轴套310上设置多个均勻布置或不均勻布置的节流孔。请再结合图1和图2,本例中,缓冲套320的内壁面与活塞杆210的外周面间隙配合。同时,活塞设置有分别与缓冲套320外端和内端相对应的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 221,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221分别位于缓冲套320两端面之外。本例中,外定位面211 由活塞杆210轴肩形成,内定位面221形成于活塞体220的一端,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 221均为环形面。外定位面210和内定位面221之间的距离大于缓冲套320两端面之间的距离,使缓冲套320能够相对于活塞杆210移动预定的距离。外定位面211的外轮廓直径 (外边沿直径)大于缓冲套320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直径。缓冲套320的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322 ;在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的内端面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形成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221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活塞杆210的适当位置。请参考图4,该图是图3中I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在缓冲开始瞬间,由于惯性及液压油作用,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21保持分离,液压油能够通过该过油槽 322、缓冲套320与活塞杆210之间配合间隙及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21之间的间隙回流;进而减小缓冲开始瞬间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压力;在缓冲过程中,由于节流油道的节流作用,缓冲套320外端的液压缸油压力小于缓冲套320内端的液压油压力,缓冲套 320内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该过油槽322对其内端面施加作用力,使缓冲套320相对于活塞杆210向外移动,一直到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密封配合,进而能够将缓冲套 320与活塞杆210外壁面之间的间隙封闭,使缓冲套320内端的液压油通过节流油道回流, 这样能够保证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请参考图5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中,活塞位于伸出极限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I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在活塞杆210缩回时,高压油从导向套110的进出油孔进入,又由于外定位面211 的外轮廓直径小于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直径,缓冲套320外端的液压油对缓冲套320外端施加作用力,使缓冲套320相对于活塞杆210向内移动,进而使缓冲套320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分离;此时,缓冲套320外端的液压油能够通过缓冲套320内壁面与活塞杆21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再通过缓冲套320内端部的过油槽322进入缓冲套320内端的液压腔中,使高压液压油顺利地进入有杆腔中,使活塞较快地运动,提高液压缸的反应速度,方便液压缸的操作。在缓冲过程中,同样由于节流的作用,缓冲套320外端的液压油压力大于其内端的液压油压力,高压的液压油能够对缓冲套320施加向内移动的作用力,进而使缓冲套320相对于活塞杆210向内移动,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保持分离,进而使进入有杆腔中液压油的流量较大,保证活塞收缩开始阶段的收缩速度。因此,该缓冲装置还具有单向阀的功能。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确定过油槽322功能在于引入液压油,在缓冲过程中,使液压油能够对缓冲套320内端施加作用力,使缓冲套320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相配合,以将通过缓冲套320内壁面与活塞杆210外周面之间油路通道封闭;在活塞杆210收缩开始阶段,过油槽322功能在于连通有杆腔与缓冲套320的内壁面;因此,在保证过油槽322在缓冲套320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具体结构的过油槽 322,过油槽322可以为缓冲套320的内端面不平整的形状;为了保证缓冲套320受力均勻, 可以在缓冲套320内端面设置均勻布置的多个过油槽322。以上对有杆腔中的缓冲装置进行了描述;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缸无杆腔中,也设置缓冲装置。请参考图7,该图是图1中II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无杆腔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无杆腔中缓冲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有杆腔的工作原理相同。该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轴套、缓冲套320’和与活塞杆210未端固定相连的附加杆330 ;缓冲套320’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322’,外壁面设置有节流槽321’,外端部形成直径从外端到内逐渐增加的外环导向面324’。与导向套110的结构不同,缸底盖130仅需要保证与缓冲套320’外壁面之间的配合;由于保证单一配合尺寸和精度比较容易,无杆腔中缓冲装置中,缓冲轴套与缸底盖130 —体形成;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使缓冲轴套与缸底盖130分别形成,并保持独立。另外,附加杆330功能与有杆腔中的活塞杆2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与有杆腔中缓冲装置相同,无杆腔中缓冲装置的缓冲套320’也可以相对于附加杆330在液压缸的轴向方向移动,附加杆330设置有分别与缓冲套320’外端和内端相对应的外定位面和内定位面。与有杆腔中的缓冲装置不同,无杆腔中的缓冲装置中,外定位面由与附加杆330 固定的挡圈331的外端面形成,内定位面由固定在附加杆330有节流挡圈332的内端面形成;其中,节流挡图332可以由卡键333固定。该缓冲装置也具有单向阀的作用;在缓冲开始时,能够减小缓冲开始瞬间的液压油压力;在缓冲过程中,保证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在非缓冲过程开始时,使活塞较快地运动,提高液压缸的反应速度;在非缓冲过程中,保持进入有杆腔中液压油的流量,保证附加杆330返回行程的开始阶段的移动速度。根据上述描述可以理解,可以在液压缸的有杆腔中设置上述缓冲装置,也可以在无杆腔中设置相应的缓冲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一个液压腔中设置上述缓冲装置。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套(320),所述缓冲套(320)与活塞杆(210)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缸体固定的缓冲轴套(310),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外壁面与缸体的内壁面配合;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与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节流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 (320)的外壁面和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滑动配合;所述节流油道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套(320)外壁面的、凹形的第一节流槽(321),和/或,位于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的、凹形的第二节流槽;所述第一节流槽(321)的延伸方向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液压缸的轴向方向平行,或者二者之间形成锐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槽(321)的外端延伸到所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外端边沿,所述第一节流槽(321)的内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延伸到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的内端边沿,所述第二节流槽内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外端的通流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槽(321)的内端与所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内端边沿具有距离;所述第二节流槽的内端与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壁面上的外端边沿具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外端部形成直径从外端到内逐渐增加的外环导向面(3M),或/和,所述缓冲轴套(310)的内端部形成直径从内端到外逐渐减小的内环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轴套(310)还具有贯通内端面和外端面的节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缸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活塞固定相连的附加杆(330);所述缓冲套(320)的内壁面与所述附加杆(330)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附加杆(330)设置有位于缓冲套(320)两端面外的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 021),且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2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缓冲套(320)两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定位面(211)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缓冲套(320)的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322);在所述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211)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
8.一种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包括缸筒(120)和将缸筒(120)两端封闭的导向套(110)和缸底盖(130),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杆(210)和活塞体Q20);所述活塞杆O10)内端与活塞体Q20)固定,外端穿过导向套(110)的导向孔向外伸出;所述活塞体(220)将缸体的内腔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有杆腔中,所述缓冲轴套(310)套在所述活塞杆(210) 外;所述导向套(110)上设置径向延伸的进出油孔,所述有杆腔通过该进出油孔与外界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塞杆O10)的外周面间隙配合,所述活塞设置有位于所述缓冲套(320)两端面之外的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021),且外定位面(211)和内定位面(22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缓冲套(320)两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外定位面011)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内壁面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缓冲套(320)的外壁面的直径;所述缓冲套(320)的内端部设置有在其外壁面和内壁面均有开口的过油槽(322);在所述缓冲套(320)的外端面与外定位面相配合时,二者形成密封面。
10. 一种液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包括缸筒(120)和将缸筒(120)两端封闭的导向套(110)和缸底盖(130),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位于所述无杆腔中;所述缸底盖(130)上设置进出油孔,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该进出油孔与外界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压缸及其缓冲装置。公开的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与活塞杆相连;还包括与缸体固定的缓冲轴套,所述缓冲轴套的外壁面与缸体的内壁面配合;在缓冲过程中,所述缓冲套的外壁面与所述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节流油道。该缓冲装置中的缓冲轴套与导向套保持独立,进而可以更加方便地对缓冲轴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磨削加工或其他精加工,保证缓冲轴套的定位精度,提高缓冲轴套的内壁面与缓冲套的外壁面之间的配合精度,减少配合面的拉伤;同时可以对缓冲轴套的内壁面和外壁面进行淬火处理,以提高缓冲轴套的硬度,减少配合面的拉伤,提高缓冲装置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15B15/22GK202012528SQ2011201292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亮, 陈兵兵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