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4955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井泵,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深井泵作为一种常用的泵体,经常应用于生产活动中,深井泵的结构特点是电动机和泵设为一体,电动机位于下方,泵体位于上方,深入水下时,电动机的防水性能要求极高,而泵的进水端通常与输入轴紧邻,防水通常依靠防水电动机的防水性能,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动机长期使用,导致防水性能下降,需要经常性的打开设备对密封结构进行更换,更换不及时就会导致电动机烧毁,维护成本过高。

另外,电动机的电缆由于需要从最下端连出,一般只在电缆的伸出处做密封,这种处理手段在下放深井泵时容易钩挂到异物,或者电缆缠绕导致拉坏或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使用不方便。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密封效果好、线缆保护效果好的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包括电动机、置于所述电动机上方的泵体、电机外筒体和泵体外筒体,所述电机外筒体仅顶部开口,所述泵体外筒体为直筒体,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外筒体内,所述泵体安装在所述泵体外筒体内,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泵体的输入轴,所述泵体外筒体对应所述泵体输入轴处密封设置,所述电机外筒体对应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处密封设置,所述泵体外筒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电机外筒体的直径,所述泵体外筒体套装在所述电机外筒体中,所述电机外筒体的上端收口设置并与所述泵体外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泵体的抽水口设置在所述泵体输入轴密封处以及所述电机外筒体和所述泵体外筒体连接处上方的泵体侧壁上,所述泵体外筒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抽水口设置滤网;

所述泵体外筒体的侧壁上开设围绕所述泵体外筒体设置的螺旋线槽,所述螺旋线槽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电机外筒体的内部,所述螺旋线槽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泵体外筒体的上端,所述螺旋线槽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螺旋线槽之间设置密封结构。

更优选的,所述端盖为分段设置的端盖节段,他还包括若干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箍所述泵体外筒体上对应各端盖节段连接处。

更优选的,所述螺旋线槽的下端开口为开设于所述泵体外筒体内的第一穿孔结构,所述第一穿孔结构内设置第一密封环。

更优选的,所述电机外筒体对应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密封处设置第二穿孔结构,所述第二穿孔结构内设置第二密封环。

更优选的,所述端盖为橡胶端盖。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针对电动机和泵体分别另外设计单独的外筒体,两个外筒体固定连接,例如焊接、螺纹连接、通过法兰连接等,有效保护电动机部分不沾水,同时,由于电机外筒体较粗,两者连接后,电动机和泵体的连接部分在电机外筒体内,被有效保护起来,而泵体的抽水口开设在泵体外筒体的侧部,并位于泵体输入轴密封处的上方以及所述电机外筒体和所述泵体外筒体连接处的上方,目的是保证抽水口处与电动机和泵体的连接部分离设置,更进一步的保护电动机不沾水,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电动机的密封性要求可以降低,使用一般电动机即可,进而可以降低深水泵的造价成本。

另外,螺旋线槽的开设,一是对电动机的电缆进行整理,二是避免电缆置于水中,三是防止电缆钩挂异物或缠绕,对电缆的保护力度增强。

进一步的,端盖分段设置,安装和维护都会更加容易,但是分段所带来的连接处密封问题,则由弹性密封圈箍住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螺旋线槽下端开口设计为穿孔结构,避免电机外筒体和泵体外筒体连接时导致连接处有缺口,电动机输出轴的密封处也设置穿孔结构,方便走线的同时保证内部线路的密封。

进一步的,采用橡胶端盖,弹性更好,更容易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泵体外筒体以及螺旋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深井泵密封装置,包括电动机1、置于所述电动机1上方的泵体2、电机外筒体3和泵体外筒体4,所述电机外筒体3仅顶部开口,所述泵体外筒体4为直筒体,所述电动机1安装在所述电机外筒体3内,所述泵体2安装在所述泵体外筒体4内,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连接所述泵体2的输入轴。

所述泵体外筒体4对应所述泵体2的输入轴处密封设置,所述电机外筒体3对应所述电动机1的输出轴处密封设置,两处密封结构采用常规的密封手段即可。

所述泵体外筒体4的直径小于所述电机外筒体3的直径,所述泵体外筒体4套装在所述电机外筒体3中,所述电机外筒体3的上端收口设置并与所述泵体外筒体4固定连接,使得电动机所处的环境为密封环境,不与外界接触,仅仅在电动机输出轴处对接泵体输入轴。

所述泵体2的抽水口6设置在所述泵体的输入轴密封处7上方,以及所述电机外筒体3和所述泵体外筒体4连接处上方的泵体侧壁上,其目的是将电动机输出轴处与抽水口6处进行分离,彻底将电动机与外界环境隔绝,仅仅能够从泵体输入轴的密封处渗入少量水,这部分水再进入到电机输出轴的密封处则更为困难,电动机的密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述泵体外筒体4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抽水口6设置滤网7,过滤网可以滤除部分杂质;

如图2所示,所述泵体外筒体4的侧壁上开设围绕所述泵体外筒体4设置的螺旋线槽8,所述螺旋线槽8的下端开口连通所述电机外筒体3的内部,所述螺旋线槽8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泵体外筒体4的上端,所述螺旋线槽8上安装有橡胶材质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螺旋线槽8之间设置密封结构,电动机的电缆放入螺旋线槽8内,对电缆进行理线,避免电缆接触外界水环境,不易被腐蚀。

所述端盖为分段设置的端盖节段,方便安装,他还包括若干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箍所述泵体外筒体4上对应各端盖节段连接处,将连接处的缝隙封堵住,还可以固定端盖节段。

所述螺旋线槽8的下端开口为开设于所述泵体外筒体内的第一穿孔结构9,所述第一穿孔结构9内设置第一密封环。所述电机外筒体对应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的密封处设置第二穿孔结构,所述第二穿孔结构内设置第二密封环。电动机的电缆先穿过第二穿孔结构,再穿过第一穿孔结构,进入螺旋线槽8,再从螺旋线槽的顶端引出,连接外部控制电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