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45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无声链以及与该无 声链""^使用的一个链轮,该无声链由多个l^反形成,这些M^反经连^I肖可枢 转i糾目互连接,每个4i^反具有一对齿,这些齿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 面形成。
背景技术
无声链在汽车、摩托车及类似产品中用作定时链或辅助装置的链条。 一条无声链总体上是由多^N^反形成,这些t勤反各有一对齿和销孔,并借助插入销 孔中的连##'彼此连接。并且,这些销板的每个齿都是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 外侧表面形成。在通过无声链进行动力传输时,这些链板齿的侧表面之一与该链轮的齿相 啮合,由jtb/Ai动链轮向从动链轮传输动力。在这样一条无声链中,从链条与链轮啮合时产生的节距噪音中产生噪音。 为了降低该节距噪音,最希望的是该链条与链轮的平滑接触不it^链条与链轮 之间的l童击。噪音还产生于链条与链4^齿合时产生的一种链^^争度的弦线作用(chorda 1 action)。为了P争^il种弦线作用,当链条沿一条直线行进时该链条需要与链 你齿合。总之,当沿直线向链轮移动的一个链条滑入链轮并与链轮啮合而不与该链 轮撞击并且不狄弦线作用时,f贿可能进一步P争低链条的噪音。从另 一个角度来看,链#链轮的这种运动可以是与通过齿^^刀刀形成的 一种齿轮廓相同的运动。即,有可能以一个齿条切刀替代该链条的直线部分并 且用 一种由该齿^^刀刀切割的一种齿轮替代该链轮。从这一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了 一种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 8-184838 (JP 8-184838 )中所示的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在这样一种动力 传输装置中,在使无声链拉直时在每*节排中在链4&齿合侧上的这些齿的突 起的侧表面具有与一个齿条切刀的齿形的一^分相似的一种形状,该齿^^刀 刀可以切割与无声链一起使用的一个链轮。还有,该链轮齿的表面具有由该齿 ^^刀刀切出的一种形状。在此情况下,已经沿一条直线向该链轮移动的一个链条滑入该链轮并且与该链轮啮合而不与链轮撞击并且不造成弦线作用,从而实现i勤反与链轮的一种平滑的接触。由此,不仅可以防止发生由于^^反与链轮的撞击而产生的节距噪音而且可 以防止发生由于链条的弦线作用产生的噪音,从而允许进一步降低噪音,包括 低频噪音。另夕卜,在此情况下,因为在一个链^5,度中每个链节排的运动量与该链轮的旋转角成比例,可以防止发生角M的波动。另 一方面,作为对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噪音的长年努 力研究的结果,已经清楚噪音不仅发生在链条与链4^齿合开始时,而且也发生 在啮合进程以后链条在该链轮上入座时(或者il^在该啮合结束时)。入座时的这种噪音具有一个高的峰值,尤其是在链条的啮合模式中该内侧啮合的情况下。这是因为当啮合点从内侧表面向外侧表面移动时作用在该啮合 点上的负荷突然:fet曽加。然而,在JP 8-184838中说明的无声链只是针对在与链4^齿合开始时降低 噪音,其结果是,它不能够完全地解决包括入座的、在链条的工作过程中的噪音问题。^"发明的申讳—Aii才是出了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0-65156( JP 2000-65156 ) 中所示的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在这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中,当于链轮齿上 入座时接触该无声链的链轮齿的-"^分具有一种齿轮廓,该齿轮廓是在该无声 链围绕该链轮的缠|^动的过程中者勤反围绕连##'旋转时由该者勤反的内侧表面 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种包络线。当链条缠绕链轮时,该^^反围绕链轮齿旋转并且该^l^反的内侧表面坐在该 链轮齿上。在此情况下,在从啮合开始直到入座为止的全部时间中链板与链轮 的啮合点^f立于该内侧表面上。这就是说,由于啮合点转移的一种负荷的突然 变化不^^^链条的以下情况中那样发生,在该情况中该内侧表面开始与链轮音;低、在一^r勤錄上;负荷降低,'^且该链:的寿命提高了 。、还有,在此情况下,因为该链轮的齿轮廓是处于一种形状,该形状是在该 《斜反旋转运动的过程中该t勤反的内侧表面描记的多个4线的一种包络,当该链 条缠绕着该链轮时围绕该链轮旋转的^l^反的内侧表面滑入并且与该链4^齿合而 不妨碍该链4錄。由此,在于链轮上入座时,可以防止由于^^反与链轮撞击而 发生的节距噪音并且噪音降低。以此方式,从啮合开始到入座,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噪音,并且从而可以提 高噪音的振荡特性。另一方面,在这样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中,存在强烈的减少链^^口链 轮磨损的要求。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经研究和检验了在工作过程中链条与链轮之 间的4妄触^)犬态。图7示出一条无声链与一个链轮的啮合状态。该无声链具有一种啮合模式, 其中内侧表面开始与链4錄啮合而外侧表面坐在链4錄上。构成一条无声链1, 的多^t勤反2,具有一对销孔21'和齿22'。连^4肖3,被插入销孔21'中以便 可枢转;W目邻的链板2,相互连接。这些齿22'的每一个都由内侧23'和外侧 24,形成。如在图7中所示,一,节排IV处于向一个链轮S,直线运动的无声链l,的 一个线性段的前排处。该链节排IV的内侧表面23'是处于与一^^4錄t,啮 合开始的状态中。一^t连节排L/是通itiL声链l,的一种直^il:动处于啮合状 态中。 一个链节排IV是在无声链l,缠绕链轮S,时通过l^反2,的旋桥逸动处于啮^M犬态中。一^r连节排iv是在该啮合到i^冬点时处于在链4錄t,上入座 的状态中。在图7中,标号T,表示一种链条张力,而标号F,表示一种反作用力,在 啮合状态中M^反2,的内侧表面23'从链轮齿t,接受该力。沿该链条张力方向 的多个反作用力F,的合力由链条张力T,平衡。如在图7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反2,的内侧表面23'从链4錄t'接受的反作用力P在链节排U,和IV的 位置变得最大。这就是说当该无声链结束直线运动以便转移到旋餘逸动时该反 作用力F,具有最大值。另一方面,在积累了一定量的工作小时以后该无声链和链轮齿的磨损状态 方面,已经发现图7中画圏的部分A,磨损得最厉害。所画圏的部分A,对应于 f勤反2,的内侧表面23'从链轮齿t,接受最大的反作用力F,的位置。基于以上的研究和考虑,本发明的申请人的结论是,如果无声链的链板不 在无声链与链轮啮合时发生最大凡作用力的位置上与该链4錄接触,那么就可 以防止至少在该位置的磨损。鉴于以上的研究和讨论而做出了本发明,并且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声链 动力传输装置,该装置不仅降^/人啮合开始直到在该链轮上入座时的噪音而且 还减少磨损。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第一方面, 一个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一个无声链和 与该无声链"^M吏用的一^i轮。该无声链是由多个经连^4肖可枢转:^^目互连 接的链板形成。每个者勤反都具有一对齿,它们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 面形成。该链4錄的一个表具有一种齿轮廓,当该无声^^'&%#向该链轮而 在该链轮与无声链啮合的早期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轮廓是由该链板的 内侧表面描记的多个4腿的一种包络。该链4錄的齿顶具有一种齿轮廓,当该 ^^反在该链轮上入座时在该无声链缠绕该链轮运动过程中,该齿轮廓是该M^1 绕该连4輛肖旋转时由该l^反的凹口描记的多个專城的一种包络。连接该齿4條 齿的面与该齿顶的一个连接表面是由一种弯曲表面形成,该弯曲表面内切于在这些斩迹的包络二者之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因为该链轮齿面具有一种齿轮廓,当该无声链线 性地移向该链轮而在该链轮与无声链啮合的早期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 轮廓是由该t勤反的内侧表面描记的多个專她的一种包络。因此,在此情况下,沿直线向链轮移动的该无声链滑如并与该链4^齿合而 不与撞击该链轮且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可以实现该t勤反与链轮的一种平滑接 触。由此,在该啮合开始时可以防止发生由于链板撞击链轮齿的一种节距频率并JU人而可以降低噪音。于是,随着啮合的i^:以A^声链缠绕该链轮,该《勤反围绕链4錄而旋转并且该i勤反的凹口坐在该链轮齿的齿顶上。这#>^:说,在此情况下,该4勤反与 链4錄的啮合点是位于从啮合开始直到入座时从该内侧表面延伸到该凹口的一 个区域中。从而可以消ftH口在该链条具有一种啮合模式的情况下由于啮合点转 移而造成的负荷突然变化,在啮合模式中该内侧表面开始与链4錄啮合并JUf 侧表面坐在该链轮齿上。其结果是可以降低噪音,可以减少在^i轮齿上的负荷, 并且因此可以提高该链轮的寿命。还有,在此情况下,该链轮齿的齿顶具有一种形状,它是在该无声链的旋 寿拔动过程中由^l^反的凹口描记的多个4城的一种包络。当该无声链缠绕链轮时,围绕链轮齿旋转的^^反的凹口滑入并与该链4M 的齿顶啮合而不妨碍该链轮齿。由此可以防iL^入座时由于链板撞击链轮齿而 发生的噪音并且因此可以降低噪音。以此方式,从啮合开始直到入座,可以降低噪音并且改进噪音和振荡特性。另外,在此情况下,该齿轮齿的面与该齿轮齿的齿顶是由一个弯曲表面来连接,该弯曲表面既内切于由该《勤反的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多个4城的一种包络 中也内切于由该t勤反的旋转运动过程中的多个4姚一种包络中。其结果是,当 该《勤反的啮合点从链轮齿面转移到该链轮齿的齿顶上时,这就是说,当该无声 链从直纟扭动转变到旋转运动时,可以防止该链板接触链轮齿。从而在该链轮 齿面与该链轮齿的齿顶之间的边界部分处将不会发生最大的表面压力。其结果 是,可以减少对该无声链和链轮的磨损。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不同,该链4t齿面与该链 4仑齿的齿顶^:通过一个平表面而相互连接。在此情况下,当该t勤反的啮合点从该链轮齿面向该链轮齿的齿顶移动时, 就是说,当该无声链从直线运动转移为旋转运动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该M^反与 该链4錄相接触。从而在该链轮齿面与该链轮齿的齿顶之间的边界部分将不会 发生最大的表面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减少对该无声链和链轮的磨损。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不同,该链4錄面与链4錄 的齿顶是通过一个第一弯曲表面而相互连接,其曲率半径大于一个第二弯曲表 面的曲率半径,该第二弯曲表面内切于该链轮齿面和该链4仑齿的齿顶中。在此情况下,当者勤反的啮合点从链轮齿面向链轮齿的齿顶移动时,这就是 说,当该无声链从直妾挺动向旋4鍵动转移时,它能够可靠地防止M^反与链轮大的表面压力。其结果是可以i少对无声链和链轮的磨损。
'、、"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不同,该链轮齿面与该链寿錄的齿顶另_通过一个凹陷的弯曲表面而相互连4妻。在此情况下,当t勤反的啮合点从链轮齿面向链轮齿的齿顶移动时,就是说,当该无声链从直线运动向旋转运动转移时,它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M^反与链轮大的表面压力。其结果是,可:更可靠地减少对无声链和;连轮的磨损。另外, 在此情况下,该链轮齿面与该链轮齿的齿顶之间形成的凹陷的弯曲表面可以保 持油,/人而减少只于^^反和旁连4^^的J"损。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中,该链轮齿面的连接表面被形成为使^t与无声 链啮合时不接触该无声链的链板。附图简凌4兌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的一部分的 侧一见图;图2示出一种链4錄的轮廓曲线,该曲线是由在无声链向链轮直^i^动时 该《斜反的内侧表面描记的多个4ii^斤形成;图3示出一种链4錄的轮廓曲线,该曲线是由在者勤反铰接并且无声链缠绕 链4仑时该M^反的凹口描记的多个專Ai^L所形成;图4示出一种链4錄的轮廓曲线,该曲线通过将图2的齿4仑廓曲线和图3 的齿轮廓曲线相结合而形成;图5是图4的一个》丈大图;图6是图5的一个变例;并且图7 jjy支术的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的,分的一个侧视图。实现^^^发明的最佳方式如在图1中所示, 一条无声链l包括多^T连节排L、L2、 L3、 L4、…,它们 由插入销孔21的连#4肖3可枢转;Nk^目互连接。每*节排由多个彼^^目邻交叠 的链板2形成。链板2具有在销孔21的中心C的一侧上形成的一对齿22。这 些齿的^—个由一个内侧表面23和外侧表面24形成。相邻的齿22之间形成一 个凹口 25以连4妻相邻的内侧表面23。链节排L,位于向一个链轮S直线地运动的无声链1的一个直线段的前排。 链节排U的内侧表面23处于同一个4连轮齿t开始啮合的状态。链节排"处于 由无声链1的直线运动啮合的状态中。链节排L3处于当无声链1缠绕链轮S时 由M^反2的旋專链动啮合状态中。链节排L4处于当该啮合ii7v终点时在链4錄 上入座的状态中。如图1中可以清楚地见到,当无声链l被拉直时,每*节排的#^反2的 内侧表面23与一^T连4她t的一个面相接触。当无声链1处于缠绕链轮S的状 态中时,每^T连节排的链板2的凹口 24的整个表面与者连轮齿t的一个齿顶相接触。下面,图2示当无声链1向链轮S直线运动以便与链轮齿t啮合而不引起 一种弦线作用时由t勤反2描绘的多个Mit。图2示出链4^lf止不动的t勤反2的 相对运动的4腿。在该图中,标号1表示由^l^反2的内侧表面23所描记的多个 轨迹的一种包络。标号a表示由包络1形成的一^T连轮齿面。换言之,标号a 表示由无声链l的直线运动形成的一种链轮的齿轮廓。还有,图3示出当无声链1缠绕链轮S时的《斜反2的旋專镜动所描记的多 个轨逸。图3示出链^l争止不动的链板2的相对运动的執迹,其中链板2绕该 销孑L^一的中心0旋转。在该图中,标号m表示由链板2的凹口 25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标号b表示由包络m形成的一个链轮齿的齿顶。换言之,标 号b表示由无声链1的旋餘逸动形成的一种链轮齿的轮廓。图4示出图2和图3相结合的状态。在图4中,在无声链1直全设动的过是由a M示。在无声链l的旋4链动过程中由M^反2的凹口 25的这些4线的 包络所形成的链轮齿的齿顶的链4錄轮廓是由b ^4示。图5是图4的一个放大图。在图5中,标号c表示一个用于光滑地将该链 轮齿面a连接到链轮齿的齿顶b的一个连接表面。在此,连接表面c是一个弯 曲表面,具有一个曲率半径r,它内切于包络l和m中。另外,如在图5中所 示,包络1和m在连接表面c以外彼jth^目交。如在图1中所示,醋无声链1线性^^多向链轮S,该直线段前排处的链节 排L的^l^反2的内侧表面23与链4錄t的面a发生接触。从该状态起,当无声链的直乡设动引起的啮合*时,#^反2的内侧表面 23在链4^上的啮合点沿链^t面a ^皮转移到齿顶侧。如上所述,在itW^点上该链4仑齿面a具有一种齿轮廓,该齿轮廓是在与23所描绘的这些4li^的一种包络。因此,、在啮合点转移的过程中,无声链l的 者勤反2滑入链轮齿t并且与链轮齿t平滑4妄触而不撞击^i4仑齿t并且不引起一 种弦线作用。其结果是,在该啮合开始时,可以防止由于链板与链轮齿t的撞 击而发生的节距噪音,并且可以降低噪音。然后,当该啮合进一步i^并且无声链1缠绕链轮S时,#^反2围绕销孔 21之一 (在前方一侧的)的中心0旋转并ili^反2的凹口 25坐在链轮齿t的 齿顶b上并且与齿顶b发生表面接触。如上文该,在此4^点上该链轮齿的齿面具有一种齿轮廓,该齿轮廓是在 该旁勤反2的旋專链动过程中由^^反2的凹口 25所描绘的多个4诚的一种包络。 因此,当无声链l缠绕链轮S时,围绕链4錄t旋转的t勤反2的凹口 25滑入链 專&齿的齿顶b而不撞击《连4仑齿t。其结果是,在入座时,可以防止由于M^反2 撞击链4錄t引起的节距噪音,并且可以P争低噪音。另外,在此情况下,该啮^^莫iC^在内侧表面23开始与该链4^齿合并且凹 口 25坐在链轮上的地方进行。因此,链板2相对于链轮齿t的啮合点从啮合开 始直到入座是从内侧表面23转移至凹口 25。其结果是,可以消除由于啮合点 转移的突然的负荷变化,如在图中所示在该内侧表面开始啮合的地方然后该外侧表面坐入。由此,噪音可以降低,链轮齿的负荷可以减小,并且该链轮的寿 命可以4是高。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在整个啮合周期(即从啮合开始起直到该入座状态), 噪音可以进一步P争低,从而改进噪音和振荡特性。另外,在此情况下,因为连接表面c位于包络1和m的内部,当者射反2在 链轮齿t上的啮合点/人该t连4仑齿面转移到t连4t齿的齿顶b上时,该啮合点/人面 a转移到齿顶b而不4妄触连"f妾表面c。以此方式,当者勤反2的喷合点从链l錄面a转移支链4錄的齿顶b时,这 就是说,当无声链1从直^:动转到旋專鍵动时,t勤反2不与链4错t发生接 触。由此,最大的表面压力不发生在链轮齿面a与链轮齿的齿顶b之间的边界 部分。其结果是可以减少无声链1和链轮S的磨损。在上述的实施方案中,将面a与齿顶b相连接的链轮齿t上的连接表面c 是一个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有曲率半径r并且内切于包络l和m中,但l^发 明的应用不限于这样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图6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将面a与齿顶b相连接的^^仑齿t上 的连接表面c,由一个弯曲的表面形成,该弯曲表面有大于曲率半径r的曲率半 径r,。从而,该连接表面c,位于连接表面c内部。在此情况下,当l^反2在链4她t上的啮合点从面a移动到齿顶b时,内 侧表面23和《斜反2的凹口 25难于同连接表面c,接触。因此,当无声链l从直 ^i^动转变到旋l鍵动时,最大的表面压力将不发生在面a与齿顶b的边界部 分。其结果是能够可靠地减少对无声链和链轮的磨损。还有,在链轮齿t上的连接表面可以是平的。可^^i也,该连4妻表面可以 是一种凹陷的弯曲表面。在此情况下,在面a与齿顶b之间形成的该凹陷的弯 曲表面可以保持油。从而,可以减少对《斜反2和链轮齿t的磨损。工业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对于汽车工业是有用的。本发明还 可以应用于一种背侧驱动式无声链,其中在该M^Ji销孔中心线的反侧配置了一对齿。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一条无声链以及与该无声链一起使用的一个链轮,该无声链是由多个通过连接销可枢转地彼此互连的链板形成,这些链板各自具有一对齿,这些齿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面形成,其中,在啮合开始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一个链轮齿的一个面具有一种齿轮廓,当该无声链线性地移向该链轮与该链轮啮合而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轮廓是由该链板的内侧表面所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其中在该链轮齿上入座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该链轮齿的一个齿顶具有一种齿轮廓,在该无声链围绕该链轮的缠绕运动过程中该链板围绕该连接销旋转时该齿轮廓是由该链板的凹口所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并且其中将该链轮齿的面与该齿顶相连接的一个连接表面是由一种弯曲表面形成,该弯曲表面内切于该链板的线性运动过程中的多个轨迹的包络中以及该链板的旋转运动过程中的多个轨迹的包络中。
2. —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一条无声链以及与该无声链""^f顿 的一^K连轮,该无声链是由多个通过连4勤肖可枢转^M皮此互连的M^反形成,这 些t勤反各自具有一对齿,这些齿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面形成,其中,在啮合开始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一个链轮齿的一个面具有一种齿轮 廓,当该无声链线性地移向该链轮与该链4^齿合而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 轮廓是由该Mil的内侧表面所描记的多个專地的一个包络;其中在该链轮齿上入座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该链轮齿的一个齿顶具有一种 齿轮廓,在该无声链围绕该链轮的缠绕运动过程中该链板围绕该连裕肖旋转时 该齿轮廓是由该纟3^反的凹口所描记的多个4腿的一个包络;并且其中将该链轮齿的面与该齿顶相连接的一个连接表面是一个平表面。
3. —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一条无声链以及与该无声链"^M錢 的一^H连轮,该无声链是由多个通过连才勤肖可枢转^M皮此互连的^^反形成,这 些者勤反各自具有一对齿,这些齿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面形成,其中,在啮合开始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一个链轮齿的一个面具有一种齿轮 廓,当该无声链线性地移向该链轮与该链4^齿合而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 轮廓是由该者勤反的内侧表面所描记的多个4她的一个包络;其中在该链轮齿上入座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该链轮齿的 一个齿顶具有一种 齿轮廓,在该无声链围绕该链轮的缠绕运动过程中该M^反围绕该连^4肖旋转时 该齿轮廓是由该《斜反的凹口所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并且其中将该链轮齿的面与该齿顶相连接的一个连接表面是由一个第 一弯曲表 面形成,该第一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一个第二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该第二弯曲表面内切于该M^反的线'hii^动过程中的多个專鍵的包络中以及该^l^反的旋寿鍵动过程中的多个4线的包络中。
4. 一种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包括一条无声链以及与该无声链一^f賴 的一^1轮,该无声链是由多个通iti^^4肖可枢转^M皮此互连的^l^反形成,这 些链板各自具有一对齿,这些齿各由一个内侧表面和一个外侧表面形成,其中,在啮合开始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一个链轮齿的一个面具有一种齿轮 廓,当该无声链线性地移向该链轮与该链轮啮合而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时该齿 轮廓是由该f勤反的内侧表面所描记的多个專线的一个包络;其中在该链轮齿上入座时与该无声链接触的该链轮齿的一个齿顶具有一种 齿轮廓,在该无声链围绕该链轮的缠l^动过程中该链板围绕该连^4肖旋转时 该齿轮廓是由该t勤反的凹口所描记的多个4线的一个包络;并且其中将该链轮齿的面与该齿顶相连接的一个连接表面是一个凹陷的弯曲表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声链动力传输装置,其中在与该 无声链啮合时该链轮齿的连接表面不与该无声链的M^反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针对从链轮齿开始啮合直到其上入座时降低噪音并且还减少对无声链和链轮的磨损。在啮合开始时与无声链接触的链轮齿的一个面(a)具有一种齿轮廓,当该无声链线性地移向该链轮(S)并且不引起一种弦线作用地啮合该链轮(S)时该齿轮廓是由该链板(2)的内侧表面(23)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1)。当于该链轮齿上入座时接触该链条(S)的链轮齿的一个齿顶(b)具有一种齿轮廓,在该链条缠绕链轮(S)运动的过程中链板(2)绕连接销旋转运动时该齿轮廓是由链板(2)的凹口(25)所描记的多个轨迹的一个包络(m)。将该链轮齿的面(a)与该齿顶(b)相连接的一个连接表面是由一种弯曲表面形成,该弯曲表面内切于该链板的线性运动过程中的多个轨迹的包络(1)中以及该链板的旋转运动过程中的多个轨迹的包络(m)中。
文档编号F16H55/30GK101331348SQ20068004696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A·马特苏达 申请人:博格沃纳.莫尔斯Tec日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