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756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原有的变速箱壳的右侧设置带轮安装座3,带轮安装座3的外侧设置外侧凸台10,带轮安装座3的内部包括第二轴承室6、第一轴承室5、油封室4,第二轴承室6的内侧设置多个内侧凸台11,由于内侧凸台11和外侧凸台10的设置,这使得速箱壳加工起来非常麻烦,只能车加工,并且只能从内向外加工,加工难度较大,不能进行大批量的加工,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结构新颖,固定牢固,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置带轮安装座,带轮安装座呈圆环状,带轮安装座的内侧分别形成第二轴承室和第一轴承室,带轮安装座的外侧装接定位套。

使用时,可以将带轮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带轮安装座上,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同时,传动轴也可穿过固定孔,进一步加强固定。

进一步优选,壳体的内侧还设置支撑架体。

进一步优选,支撑架体上设置固定孔。

进一步优选,带轮安装座的内侧还设置油封室,油封室位于第一轴承室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第二轴承室、第一轴承室、油封室的内径依次增大。

进一步优选,带轮安装座和定位套上均设置彼此相适应的定位孔,定位孔内插装定位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增加了支撑架体和定位套,在不改变原来固定牢固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传动稳定度,加工时,可以车、立镗、卧镗加工,对加工刀的要求比较低,并可以从里或从外加工,加工容易,可以大批量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5背景技术原有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体;2、固定孔;3、带轮安装座;4、油封室;5、第一轴承室;6、第二轴承室;7、壳体;8、定位孔;9、定位套;10、外侧凸台;11、内侧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支撑架的变速箱壳,包括壳体7,壳体7的一侧设置带轮安装座3,壳体7和带轮安装座3一体成型,带轮安装座3呈圆环状,带轮安装座3的内侧分别形成第二轴承室6和第一轴承室5,第二轴承室6和第一轴承室5呈圆柱状;带轮安装座3的外侧装接定位套9,带轮安装座3和定位套9上均设置彼此相适应的定位孔8,定位孔8内插装定位栓,使用时,将定位套9的左侧插装到第二轴承室6内,定位套9的右侧与带轮安装座3的右端通过定位栓进行定位、固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带轮安装座3的内侧还设置油封室4,油封室4位于第一轴承室5的一侧,油封室4的内径大于第一轴承室5的内径。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壳体7的内侧还设置支撑架体1,支撑架体1与壳体7一体成型或焊接在壳体7内部,支撑架体1上设置固定孔2。

其中,第二轴承室6、第一轴承室5、油封室4的内径依次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使用时,可以将带轮的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带轮安装座3上,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同时,传动轴也可穿过固定孔2,进一步加强固定。

加工时,可以车、立镗、卧镗加工,对加工刀的要求比较低,并可以从里或从外加工,加工容易,可以大批量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