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和离合器从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680发布日期:2018-08-04 15:5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以及相应的离合器从动盘。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离合器是动力总成的关键动力传输部件。通过离合器的接合和断开,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动力到变速器的传输和中断,从而进行车辆的行驶和变速器换挡。

在现有技术中,离合器从动盘的摩擦片与波形片通常采用铆钉进行诸如铆接形式的相互联接。然而,这种基于铆接工艺的联接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例如,其一,由于铆钉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摩擦片的磨损能力和磨损余量,也不利于动力的传递;其二,铆钉以及相应的铆接工艺均会带来额外的零件成本和附件的工艺步骤,这不利于总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其三,这样的工艺不利于在保证一定磨损能力和磨损余量的情况下实现转动惯量的降低以及从而不利于实现从动盘的整体轻量化,即这样的工艺会使从动盘的进一步改进设计的空间十分有限。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和工艺均更为简单、转动惯量更小、整体更为轻量化、且具有改进的磨损性能和动力传递能力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和离合器从动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和工艺均更为简单、转动惯量更小、整体更为轻量化、且具有改进的磨损性能和动力传递能力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和离合器从动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所述分总成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沿着轴向方向面向彼此布置;以及所述分总成包括波形片,所述波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所述波形片局部粘附至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波形片包括第一区段以及沿着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区段偏置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具有进行过渡的过渡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分别具有平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波形片的第一区段以所述第一表面粘性粘接至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内表面,并且所述波形片的第二区段以所述第二表面粘性粘接至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波形片的第一区段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所述第一摩擦片包括从其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二摩擦片延伸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与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配合以传递扭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波形片的第二区段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从其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摩擦片延伸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与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配合以传递扭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是分别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一体成型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分别包覆模制在所述波形片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是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并且所述波形片包括多个沿着周向方向布置、并且彼此附接的分片式波形片,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一体形成于每个所述分片式波形片上、并且沿着所述周向方向彼此偏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波形片包括沿着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附接部,至少一个铆接孔形成于所述附接部中,以用于将所述分总成联接至所述离合器从动盘的夹持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是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并且所述波形片是与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相配合的环形的整片式波形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可选地,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厚度均可以小于1.5mm。

仍然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从动盘,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装配有具有上述特征的任意组合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总成和从动盘,将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方式改进为局部粘附方式,从而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无需使用铆钉等附加部件即可完成摩擦片和波形片之间的稳定且可靠的联接,故可以显著地减少整体组件中的零件数量;

(2)由于无需在摩擦片和波形片上预先加工与铆钉配合的铆钉孔,故可以显著简化从动盘的制造工艺;

(3)最重要的是,由于取消了铆钉等附加部件,从动盘的整体厚度可以显著减薄,降低了转动惯量,并且提高了离合器的磨损性能和动力传递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a)和图1(b)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片和波形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波形片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 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

11 第一摩擦片

12 第二摩擦片

13 波形片

131 第一区段

132 过渡区段

133 第二区段

134 附接部

135 铆接孔

141 第一侧向区段

142 第二侧向区段

151 第一联接孔

152 第一联接孔

153 第二联接孔

154 第二联接孔

161 第一突出部

162 第一突出部

163 第二突出部

164 第二突出部

A 轴向方向

C 周向方向

R 径向方向

S1 第一表面

S2 第二表面

S3 第三表面

S4 第四表面

P1 第一平面

P2 第二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描述性的,不应被理解为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当通常被认为可用于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类似的特征或方面。

参考附图提供上述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例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会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加以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下文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领域使用以允许对本实用新型的清楚和一致的理解。相应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贯通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含有”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它们之间不具备结合的可能。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参见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摩擦片11、12和波形片13的示意图。在这一实施例中,如图1(a)和图1(b)所示,摩擦片11、12和波形片13均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分片式摩擦片和分片式波形片。然而,这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在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和环形的整片式波形片,还可以采用相互配合的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与分片式波形片的组合,以及相互配合的分片式摩擦片与环形的整片式波形片的组合,等等。此外,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可以分别是从动盘的飞轮侧摩擦片和变速箱侧摩擦片,反之亦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别说明和限定。

参见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的示意图。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包括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沿着轴向方向A面向彼此布置。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进一步包括波形片13,波形片13设置在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之间。在这一实施例中,波形片13可以包括沿着径向方向R向内延伸的附接部134,至少一个铆接孔135形成于附接部134中,以用于将分总成1联接至离合器从动盘的夹持盘(未示出)。参见图1(b)或图2,至少一个铆接孔135优选地可以是两个铆接孔135,例如分别是第一铆接孔135A和第二铆接孔135B(如图2所示)。

参见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的剖面图。如图1(b)和图3所示,波形片13例如可以具有起伏的结构。仅作为示例,波形片13包括第一区段131和沿着轴向方向A与第一区段131偏置的第二区段133,以及位于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3之间的、起到过渡作用的斜坡状的过渡区段132。仅作为示例,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3分别具有平坦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

继续参见图1(b)或图3,仍仅作为示例,波形片13还可以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3的两侧的第一侧向区段141和第二侧向区段142。如图3所示,第一侧向区段141具有大致平坦的第三表面S3,第二侧向区段142具有大致平坦的第四表面S4。例如参见图1(b),第一侧向区段141和第二侧向区段142相应地与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3之间也具有过渡区段,不再特别说明。

从图3中不难看出,第一表面S1、第四表面S4、附接部134均沿着轴向方向A大致位于同一第一平面P1(也可称之为“大平面”)上;第二表面S2和第三表面S3沿着轴向方向A大致位于同一第二平面P2上,第二平面P2沿着轴向方向A与第一平面P1偏置。从另一角度而言,例如参见图1(b)或图3,第一区段131、第二侧向区段142、附接部134大致沿着轴向方向A大致位于同一第一平面P1上;第二区段133和第一侧向区段141大致沿着轴向方向A大致位于同一第二平面P2上;同样地,第二平面P2沿着轴向方向A与第一平面P1偏置。

如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波形片13局部粘附至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局部粘附”指的是通过粘接或者通过包覆模制(overmolding)等方式所实现的波形片表面与摩擦片表面之间的局部的固连作用。然而,上述波形片表面不限于波形片的外表面,还例如包括波形片所形成的通孔内壁等表面;上述摩擦片表面也不限于摩擦片的内表面,还例如包括摩擦片所形成的突出部的外周面等表面,等等。总之,只要是不通过铆接等的摩擦片和波形片均穿孔的方式所形成的二者的内部固连,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粘附”所限定的范围。

仍优选地,如图3所示,波形片13的第一区段131以第一表面S1粘性粘接至第一摩擦片11的内表面,并且波形片13的第二区段132以第二表面S2粘性粘接至第二摩擦片12的内表面,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第一粘附部和第二粘附部。

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选地,波形片13的第一侧向区段141也可以以第三表面S3粘性粘接至第一摩擦片11的内表面,并且波形片13的第二侧向区段142以第四表面S4粘性粘接至第二摩擦片12的内表面,从而类似地形成第三粘附部(未示出)和第四粘附部(未示出)。从而,第一摩擦片11、第二摩擦片12与波形片13之间的联接强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更有利于改进离合器从动盘的综合性能,如满足大扭矩传递的需求,等等。此外,还如图3所示,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的内表面也是大致平坦的,并且分别大致重合于第二平面P2和第一平面P1。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粘性粘接”指的是通过波形片表面与摩擦片表面之间的局部的粘性的固连作用。“粘性粘接”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粘性剂等实现的胶接,具体的粘性剂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还需说明的是,虽然附图中示出了分片式的摩擦片和分片式的波形片组成的分总成,然而如上文所述,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也可以是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在此情况下,波形片13可以包括多个沿着周向方向C布置的、并且彼此附接的分片式波形片13,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2一体形成于每个分片式波形片13上、并且沿着周向方向C彼此偏置(例如参见图1(b)所示)。作为替代,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是环形的整片式摩擦片,在此情况下,波形片13可以是与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相配合的环形的整片式波形片。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下,从动盘具有更为灵活且多样化的设计;即,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粘附的构思下,在分片式/整片式的摩擦片/波形片方面,从动盘可以具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由于取消了铆钉等附加部件,改用局部粘附的方式进行联接,可以使得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的厚度显著减小。仅作为示例,在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的厚度可以小于2.0mm。更优选地,在实施例中,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的厚度可以小于等于1.5mm。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下,由于“局部粘附”或“粘性粘接”的实施方式,无需铆钉等附加部件,因而在不影响磨损性能和磨损余量的情况下,摩擦片可以设计成更为轻薄,这显著地有利于从动盘的整体轻量化。

与此同时,在实施例中,波形片13的厚度例如可以在0.7mm-1.0mm之间。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波形片的示意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的剖面图。作为实现摩擦片和波形片的“局部粘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可以不采用“粘性粘接”的方式,而借助“包覆模制”的方式实现摩擦片和波形片的“局部粘附”。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术语“包覆模制”(overmolding)也可以指的是(或者也可以包括):“包模”、“覆盖模制”、“二次成型”、“镶嵌注塑”、“包胶注塑”、“重叠注塑”等工艺,只要能过实现将粉末形式的摩擦片材料压制、包覆在波形片上,实现上文所述“局部粘附”,就均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覆模制”所限定的范围内。

具体而言,参见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波形片13的第一区段131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151、152,第一摩擦片11包括从其内表面朝向第二摩擦片12延伸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151、152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161、162,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联接孔151、152与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161、162配合以传递扭矩。

类似地,参见图4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波形片13的第二区段132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153、154,第二摩擦片12包括从其内表面朝向第一摩擦片11延伸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153、154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163、164(未示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联接孔153、154与所述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163、164(未示出)配合以传递扭矩。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161、162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163、164是分别与所述第一摩擦片11和所述第二摩擦片12一体成型的包覆模制的突出部。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波形片13的第一区段131和第二区段132中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联接孔151、152和两个第二联接孔153、154,在包覆模制的过程中,两个第一联接孔151、152和两个第二联接孔153、154可以被摩擦片材料粉末填充,从而形成与之对应地配合的两个第一突出部161、162和两个第二突出部163、164(未示出)。更具体而言,第一联接孔151、152形成的腔体可以用来容纳多余的第一摩擦片11(例如,变速箱侧摩擦片)的材料粉末,成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联接强度。类似地,第二联接孔153、154形成的腔体可以用来容纳多余的第二摩擦片12(例如,飞轮侧摩擦片)的材料粉末,同样地,成型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联接强度。

由此可见,在此包覆模制的实施方式下,可以显著地改进摩擦片和波形片之间联接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根据本实施例中和图4、图5可以确定第一联接孔、第二联接孔、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数量、位置和大致尺寸等参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相反,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第一联接孔、第二联接孔、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的数量、位置和大致尺寸等参数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实施方式。

还需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摩擦片11和第二摩擦片12与波形片13的配合关系可能由波形片13的表面轮廓而发生互换,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做特别说明和限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从动盘(未示出),所述离合器从动盘装配有具有上述特征的任意组合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1。

最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辆(未示出),所述机动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离合器从动盘的分总成,或者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从动盘。

通过如上具体实施方式不难总结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总成和从动盘,将现有技术中的铆接方式改进为局部粘附方式,从而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无需使用铆钉等附加部件即可完成摩擦片和波形片之间的稳定且可靠的联接,故可以显著地减少整体组件中的零件数量;

(2)由于无需在摩擦片和波形片上预先加工与铆钉配合的铆钉孔,故可以显著简化从动盘的制造工艺;

(3)最重要的是,由于取消了铆钉等附加部件,从动盘的整体厚度可以显著减薄,降低了转动惯量,并且提高了离合器的磨损性能和动力传递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