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2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当轴在高速旋转的时候,轴承与轴的温度都会升高,因此,不少轴承都设有供轴承与轴冷却的油孔,但现有市场上的轴承结构过于简单,通常直接在轴承上开设油孔进行供油,使得供油量不稳定,影响轴承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供油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轴承,包括供转轴穿过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具有轴向延伸的轴承体,上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凸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体内端面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轴承套筒,所述的轴承套筒与轴承体内端面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输油螺套,所述的输油螺套包括轴螺套以及下端面抵靠于衬套上的外壳螺套,所述的轴螺套通过螺纹与外壳螺套相连接,且两者螺纹拼接形成可用于油液通过的连续螺纹流道,所述凸缘上具有向外侧轴向凸起的台阶,所述台阶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油孔,所述的油孔用于将外置的油液引入到轴承中。

本新型轴承的技术效果为:对油孔进行给油,进入轴承壳体的油沿着设置在壳体内轴螺套与外壳螺套之间留有的连续螺纹流道进入轴承体,当油液到达轴承套筒处时,由于空间相对封闭,进入的油液压力增大,迫使其沿轴向尺寸的衬套和轴承套筒之间的间隙空间输出,以达到油液均匀润滑的目的。

在上述的新型轴承中,所述的凸缘边沿处周向均匀排列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用于轴承与紧固件连接。

在上述的新型轴承中,所述的凸缘上周向均匀排列有若干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设置于连接孔与台阶之间,所述的连通孔用于电线以及相关电力电缆穿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轴承设置有用于均匀给油的轴螺套与外壳螺套,配合衬套与轴承套筒可以实现连续润滑的目的。具有供油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轴承总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轴承总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轴承体;3、凸缘;4、轴承套筒;5、衬套;6、输油螺套;7、轴螺套;8、外壳螺套;9、台阶;10、油孔;11、连接孔;12、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新型轴承,包括供转轴穿过的壳体1,壳体1的下端具有轴向延伸的轴承体2,上端具有径向延伸的凸缘3,轴承体2内端面设置有与之配合的轴承套筒4,轴承套筒4与轴承体2内端面之间设置有衬套5,壳体1内部设置有输油螺套6,输油螺套6包括轴螺套7以及下端面抵靠于衬套5上的外壳螺套8,轴螺套7通过螺纹与外壳螺套8相连接,且两者螺纹拼接形成可用于油液通过的连续螺纹流道,凸缘3上具有向外侧轴向凸起的台阶9,台阶9的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油孔10,油孔10用于将外置的油液引入到轴承中。具体地,轴螺套7与外壳螺套8保持静止的同时旋转,使得轴承在启动和停止阶段期间都能显著的降低摩擦力,此外,轴螺套7与外壳螺套8在衬套5和轴承套筒4前面的定位可以增加径向轴承的径向负载能力,由于工作时额外的热量,润滑液体的粘度下降,这导致了润滑膜厚度和同时降低负载能力,通过新型轴承的流动来补偿,其用于帮助保持冷却,又导致润滑膜中的较高粘度。

进一步细说,凸缘3边沿处周向均匀排列有若干连接孔11,连接孔11用于轴承与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细说,凸缘3上周向均匀排列有若干连通孔12,连通孔12设置于连接孔11与台阶9之间,连通孔12用于电线以及相关电力电缆穿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轴承体2、凸缘3、轴承套筒4、衬套5、输油螺套6、轴螺套7、外壳螺套8、台阶9、油孔10、连接孔11、连通孔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