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速对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用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283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7速对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用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用于车辆变速器控制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7速对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变速器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操作进行换挡,自动变速器则可以实现自动换挡;根据结构和变速操作执行过程,自动变速器分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器变速器(DSG)等几种形式。目前,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功能一般是通过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控制换挡伺服和执行系统来实现的;换挡伺服和执行系统又可分为电动、气动和液压三种类型,而通常最多采用的主要是液压控制系统。在液压换挡伺服和执行控制系统中,根据控制信号、伺服元件和执行机构类型,又可分为全液压控制和电液控制两大类。全液压控制是指控制信号和伺服执行过程全部为液压方式,由于必须将驾驶员操作意图、发动机和车辆工作状态等全部转换为液压信号用以控制自动变速,导致系统复杂、控制精度低、响应慢、故障率高,在现代车辆自动变速控制中已不再采用;电液控制是使用电磁阀作为伺服控制元件控制换挡执行系统的作动器来实现自动变速,目前大多数车辆用自动变速器采用的都是这种型式。在自动变速电液控制系统中,根据电磁阀对换挡执行机构作动器油路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直接控制式和间接控制式两种基本类型;直接控制式是以比例电磁阀和多位电磁阀对作动器油路进行控制以完成换挡变速,其优点是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换挡精度高、响应快,缺点是所使用的电磁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对电磁阀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高、对液压油污染敏感,系统故障率相对较高;间接控制式是通过利用结构简单的开关型电磁阀、电磁换向阀或脉宽调制信号驱动的高速开关型电磁阀(PWM控制)对继动滑阀的控制,间接控制作动器油路完成换挡变速,虽然其系统零部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控制响应相对较慢,但所用电磁阀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对电磁阀性能和控制精度要求低,系统对液压油污染不敏感,系统故障率、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结合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型式,还可形成混合控制式电液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以结构简单的电磁换向阀直接控制部分作动器油路、同时通过利用简单的电磁开关阀、电磁换向阀或脉宽调制信号驱动的高速开关型电磁阀对继动滑阀的控制,间接控制另外一部分作动器油路,因而混合型液压控制系统兼具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型式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降低车辆变速器换挡电液控制系统零部件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具有I个倒挡和7个前进挡的同轴对置式离合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电液控制系统。
[0004]一种7速对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用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泵30、电机31、单向阀32、溢流阀33、蓄能器35、手控阀10、第一换挡控制单元、第二换挡控制单元、第三换挡控制单元、第四换挡控制单元、第一离合器控制单元、第二离合器控制单元和第五电磁阀23 ;所述第一换挡控制单元由第一双向油缸11、第一滑阀15和第一电磁阀19依次连接构成,控制第一前进挡Dl和第三前进挡D3的挂挡或退档;第二换挡控制单元由第二双向油缸12、第二滑阀16和第二电磁阀20依次连接构成,控制第二前进挡D2和第四前进挡D4的挂挡或退档;第三换挡控制单元由第三双向油缸13、第三滑阀17和第三电磁阀21依次连接构成,控制第七前进挡D7和第五前进挡D5的挂挡或退档;第四换挡控制单元由第四双向油缸14、第四滑阀18和第四电磁阀22依次连接构成,控制倒挡R和第六前进挡D6的挂挡或退档;
所述第一离合器控制单元由第一单向油缸26和第六电磁阀24串联构成,控制第一前进挡D1、第三前进挡D3、第五前进挡D5和第七前进挡D7的动力结合或中断;所述第二离合器控制单元由第二单向油缸27和第七电磁阀25串联构成,控制第二前进挡D2、第四前进挡D4、第六前进挡D6和倒挡R的动力结合或中断;
所述第一换挡控制单元、第二换挡控制单元、第三换挡控制单元、第四换挡控制单元和第一离合器控制单元、第二离合器控制单元形成选换挡和双离合器动力传动控制功能,实现7个前进挡和I个倒挡的变速控制。
[0005]所述7速对置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用电液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所述第一双向油缸11的无杆腔的油口 IlA连通着第一滑阀15的第二油口 15B、有杆腔的油口 IlB同时连通着第一滑阀15的第一油口 15A和第一电磁阀19的油口 19A ;所述第一滑阀15的泄油口 15T连通着油槽28、控制油口 15X连通着第五电磁阀23的第一油口23A ;所述第一电磁阀19的进油口 19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19T连通着油槽28 ;所述第五电磁阀23的进油口 23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3T连通着油槽28 ;当对第一双向油缸11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l的挡位预置,当第一双向油缸11的无杆腔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3的挡位预置,当第一双向油缸11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泄油时,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当第一双向油缸11的活塞移至中间位置时实现空挡N ;
所述第二双向油缸12的无杆腔的油口 12A连通着第二滑阀16的第二油口 16B、有杆腔的油口 12B同时连通着第二滑阀16的第一油口 16A和第二电磁阀20的油口 20A ;所述第二滑阀16的泄油口 16T连通着油槽28、控制油口 16X连通着第五电磁阀23的油口 23A ;所述第二电磁阀20的进油口 20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0T连通着油槽28 ;当对第二双向油缸12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4的挡位预置,当第二双向油缸12的无杆腔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2的挡位预置,当第二双向油缸12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泄油时,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当第二双向油缸12的活塞移至中间位置时实现空挡N ;
所述第三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的油口 13A连通着第三滑阀17的第二油口 17B、有杆腔的油口 13B同时连通着第三滑阀17的第一油口 17A和第三电磁阀21的油口 21A ;所述第三滑阀17的泄油口 17T连通着油槽28、控制油口 17X连通着第五电磁阀23的油口 23A ;所述第三电磁阀21的进油口 21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0T连通着油槽28 ;当对第三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5的挡位预置,当第三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前进挡D7的挡位预置,当第三双向油缸13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泄油时,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当第三双向油缸13的活塞移至中间位置时实现空挡N ;
所述第四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的油口 14A连通着第四滑阀18的第二油口 18B、有杆腔的油口 14B同时连通着第四滑阀18的第一油口 17A和第四电磁阀22的油口 22A ;所述第四滑阀18的泄油口 18T连通着油槽28、控制油口 18X连通着第五电磁阀23的油口 23A ;所述第四电磁阀22的进油口 22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0T连通着油槽28 ;当对第四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6的挡位预置,当第四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泄油、同时对其有杆腔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左位实现倒挡R的挡位预置,当第四双向油缸14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同时泄油时,使其活塞静止于所处位置,当第四双向油缸14的活塞移至中间位置时实现空挡N ;
所述第一单向油缸26的油口 26A连通着第六电磁阀24的油口 24A ;所述第六电磁阀24的进油口 24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4T连通着油槽28 ;对第一单向油缸26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前进挡D1、D3、D5、D7中某一挡位的传动,第一单向油缸26泄油时,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前进挡D1、D3、D5、D7中某一挡位的传动;
所述第二单向油缸27的油口 27A连通着第七电磁阀25的油口 25A ;所述第七电磁阀25的进油口 25P连通着阀后油管202、泄油口 25T连通着油槽28 ;对第二单向油缸27供油时,使其活塞移至右位实现倒挡R或前进挡D2、D4、D6中某一挡位的传动,第二单向油缸27泄油时,使其活塞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至左位中断倒挡R或前进挡D2、D4、D6中某一挡位的传动;
所述电动泵30与电机31通过电机轴EMZ传动连接,电动泵30的第一油口 30A串联着过滤器29,过滤器29的第一油口 29A连通油槽28 ;电动泵30的第二油口 30B连通单向阀32的第一油口 32A,单向阀32的第二油口 32B通过阀前油管201同时连溢流阀33的第一油口 33A、油压传感器34的油口 34P、蓄能器35的油口 35P和手控阀10的进油口 1P ;当单向阀32的第一油口 32A处的压力大于其第二油口 32B时单向阀32导通,当单向阀32的第一油口 32A处的压力小于其第二油口 32B时单向阀32截止;当溢流阀33的第一油口 33A处的油压超过设定的油压最大值时其第一油口 33A连通第二油口 33B,阀前油管201中的油液经溢流阀33的第一油口 33A和第二油口 33B流至油槽28、使阀前油管201中的油压降低,当溢流阀33的第一油口 33A处的油压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油压最大值时其第一油口 33A、第二油口 33B同时截止;当阀前油管201中油压低于系统最低工作压力时,电机31工作,当阀前油管201中油压高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时,电机31停止工作;所述蓄能器35是弹簧活塞式蓄能器件,当蓄能器35的内部压力低于阀前油管201的压力时,阀前油管201通过蓄能器35的油口 35P对其充油,当蓄能器35的内部压力高于阀前油管201的压力时,蓄能器35通过其油口 35P向阀前油管201供油;所述手控阀10具有驻车挡P、倒挡R、空挡N和前进挡D四个阀位,手控阀10处于驻车挡P位时,其进油口 1P连通油口 10A、泄油口 1T截止,处于倒挡R位时,其进油口 1P连通油口 10A、泄油口 1T截止,处于空挡N位时,其进油口 1P截止,油口 1A连通泄油口 10T,处于前进挡D位时,其进油口 1P连通油口 10A、泄油口 1T截止。
[0006]所述第一双向油缸11、第二双向油缸12、第三双向油缸13和第四双向油缸14均为单杆双作用油缸。
[0007]所述第一单向油缸26和第二单向油缸27均为带有复位弹簧的环形单作用油缸。
[0008]所述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和第五电磁阀23均是开关型2位3通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24和第七电磁阀25均为以PWM信号驱动的高速开关型2位3通电磁阀,且各电磁阀在断电时均处于各自的第I阀位、在通电时均处于各自的第2阀位;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1、第四电磁阀22、第五电磁阀23、第六电磁阀24和第七电磁阀25处于不同阀位时的内部连通关系为:
第一电磁阀19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19A连通泄油口 19T、进油口 19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19T截止、进油口 19P连通油口 19A ;
第二电磁阀20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0A连通泄油口 20T、进油口 20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0T截止、进油口 20P连通油口 20A ;
第三电磁阀21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1A连通泄油口 21T、进油口 21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1T截止、进油口 21P连通油口 21A ;
第四电磁阀22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2A连通泄油口 22T、进油口 22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2T截止、进油口 22P连通油口 22A ;
第五电磁阀23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3A连通泄油口 23T、进油口 23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3T截止、进油口 22P连通油口 23A ;
第六电磁阀24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4A连通泄油口 24T、进油口 24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4T截止、进油口 24P连通油口 24A ;
第七电磁阀25处于第I阀位时其油口 25A连通泄油口 25T、进油口 25P截止,处于第2阀位时其泄油口 25T截止、进油口 25P连通油口 25A。
[0009]所述电动泵30是阀片式容积转子泵,或是外啮合齿轮泵,或是内啮合齿轮泵,或是内啮合摆线转子泵。
[0010]所述电机31是工作电压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