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56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或者建筑工地上,常常需要对泥质地面进行挖坑处理,从而产生大量的泥浆,这些泥浆如果直接排放在附近,这会对工地的环境造成破坏,不能体现文明施工的要求,而利用大卡车进行运输,则卡车每次运输的泥浆数量有限,效率低,同时,大卡车运输产生大量汽车尾气,并且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其能够实现泥沙的长距离运输,改善施工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包括泥浆储存箱,在该泥浆储存箱的出口处设置有泥浆泵,该泥浆泵与一泥浆主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主管并联出第一泥浆支管、第二泥浆支管和第三泥浆支管,所述泥浆储存箱一侧设置有一补水箱,该补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泥浆储存箱的底部相通,在该补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对搅拌机,该补水箱与一补水管连通,该补水管并联有第一补水管、第二补水管和第三补水管,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清水高压输送的清水泵,该清水泵的出口处并联有第一高压管、第二高压管和第三高压管,第一高压管的一端与第一补水管连通,第一高压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泥浆支管连通,第二高压管的一端与第二补水管连通,第二高压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泥浆支管连通,第三高压管的一端与第三补水管连通,第三高压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泥浆支管连通,所述第一高压管、第二高压管和第三高压管的出口处交汇于一输送管道,在各个高压管、各个补水管、各个泥浆支管起始端、各个高压管与输送管道的交汇处设置有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补水箱与泥浆储存箱为一体结构,中间隔板隔开。

再改进,所述输送管道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破碎机,每个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桨叶,通过设置破碎机,防止输送管道被堵死。

再改进,所述输送管道上间隔布置有泥浆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与一压力检测器连接,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输送管道的压力,有利于即时发现输送管道的异常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配合使用各个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利用低压的泥浆泵将泥浆输送至各个泥浆支管,同时,利用高压的清水泵将高压清水输送至各个高压管内,各个高压管内的清水与进入高压管内的泥浆形成混合物,最后汇聚于输送管道内,进行长距离的输送,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支路结构,提高输送压力,增大了输送距离,同时,为了便于泥浆的输送,从各个高压管中分支处补水管,可以将清水输送至补水箱内,在泥浆输送前,补水箱内的清水与泥浆输送箱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机进行润滑,便于将泥浆输送至各个高压管内,从而改善了施工场地处的泥浆污染,保护了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中的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包括泥浆储存箱21、泥浆泵3、泥浆主管、第一泥浆支管61、第二泥浆支管62、第三泥浆支管63、补水箱22、搅拌机23、补水管、第一补水管51、第二补水管52、第三补水管53、清水泵1、第一高压管41、第二高压管42、第三高压管43、阀门、破碎机和泥浆压力传感器。

其中,在该泥浆储存箱21的出口处设置有泥浆泵3,该泥浆泵3与一泥浆主管相连,泥浆主管并联出第一泥浆支管61、第二泥浆支管62和第三泥浆支管63,泥浆储存箱21一侧设置有一补水箱22,该补水箱22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泥浆储存箱21的底部相通,在该补水箱22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对搅拌机23,该补水箱22与一补水管连通,该补水管并联有第一补水管51、第二补水管52和第三补水管53,清水泵1用于清水高压输送,清水泵1的出口处并联有第一高压管41、第二高压管42和第三高压管43,第一高压管41的一端与第一补水管51连通,第一高压管41的另一端与第一泥浆支管61连通,第二高压管42的一端与第二补水管52连通,第二高压管42的另一端与第二泥浆支管62连通,第三高压管43的一端与第三补水管53连通,第三高压管43的另一端与第三泥浆支管63连通,第一高压管41、第二高压管42和第三高压管43的出口处交汇于一输送管道7,在各个高压管、各个补水管、各个泥浆支管起始端、各个高压管与输送管道的交汇处设置有阀门,具体地,第一高压管4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11,第二高压管4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421,第三高压管4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31,第一补水管51上设置有第四阀门511,第二补水管52上设置有第五阀门521,第三补水管53上设置有第六阀门531,第一泥浆支管61上设置有第七阀门611,第二泥浆支管62上设置有第八阀门621,第三泥浆支管63上设置有第九阀门631,第一高压管41与输送管道7的交汇处设置有第十阀门412,第二高压管42与输送管道7的交汇处设置有第十一阀门422,第三高压管43与输送管道7的交汇处设置有第十二阀门432,各个阀门为电控阀门。

另外,补水箱22与泥浆储存箱21为一体结构,中间隔板隔开。

此外,输送管道7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破碎机,每个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桨叶,通过设置破碎机,防止输送管道7被堵死;输送管道7上间隔布置有泥浆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与一压力检测器连接,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输送管道7的压力,有利于即时发现输送管道7的异常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关闭第四阀门511、第五阀门521和第六阀门531,打开其它阀门,泥浆从泥浆储存箱21的底部出来,清水从补水箱22的底部出来,搅拌机23对进入泥浆主管内泥浆进行初步搅拌、润滑,提高泥浆的湿度,在低压的泥浆泵3的作用下,泥浆被分送至各个泥浆支管内,通向对应的各个高压管,另外,在高压的清水泵的作用下,高压的清水被分流至各个高压管内,各个高压管内的清水与泥浆形成混合物,最后汇聚于输送管道7中,在高压清水的作用下,泥浆实现了长距离的输送,在此过程中,可以控制各个高压管上的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来选择管路的个数。另外,在补水箱22内的清水用完后,还可以打开第四阀门511、第五阀门521和第六阀门531,实现向补水箱22内提供清水,可以实现连续的输送工作。

综上,配合使用各个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利用低压的泥浆泵3将泥浆输送至各个泥浆支管,同时,利用高压的清水泵1将高压清水输送至各个高压管内,各个高压管内的清水与进入高压管内的泥浆形成混合物,最后汇聚于输送管道7内,进行长距离的输送,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支路结构,提高输送压力,增大了输送距离,同时,为了便于泥浆的输送,从各个高压管中分支处补水管,可以将清水输送至补水箱22内,在泥浆输送前,补水箱22内的清水与泥浆输送箱21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机进行润滑,便于将泥浆输送至各个高压管内,从而改善了施工场地处的泥浆污染,保护了施工环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