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801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铸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它的作用 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 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驱动桥壳分为整体式桥壳和分段式桥壳。整 体式桥壳,特别是整体铸造式桥壳,因强度和刚度性能好,减震性能好,便于主减速器的安 装、调整和维修,而得到广泛应用。 —般来说,汽车驱动桥铸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质量。外观 质量指铸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偏差、形状偏差和重量偏差。由于整体铸造式桥壳 属于中大型铸件,在铸件凝固收縮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差异和表面应力作用,铸件会发生 不同程度变形,容易造成铸件尺寸超差。如果因变形而导致尺寸超差在加工时发现,会造成 前道工序刀具磨损、设备占用、人力成本等损失。由于后桥壳体积大重量达到100多公斤, 检测铸件变形量比较困难。 为了提前检测出变形的铸件,目前,一般采用"通杆"即一根直径与后桥壳轴孔接 近的钢管,穿过后桥壳轴孔,通过目测来判断铸件是否变形。但是这种检测工具只能粗略的 估计铸件是否变形,准确性差。并且"通杆"无法检测出铸件变形量,这样就无法判断尺寸 变形量是否超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该检具能准确检测车辆 后桥壳变形量。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它包括主尺、两个带套 孔的测头套和带检测刻度的测头杆,其中,所述两个测头套分别设于主尺的两端,所述测头 套内设有能伸縮复位的测头杆,并且所述主尺的底面设有与车辆后桥壳的待测面对应的定 位块。 所述测头杆的中上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测头杆的中下部设有限位台阶,在与其 对应的套孔中部设有弹簧腔,在所述弹簧腔的顶部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测头杆套上弹簧后 插入套孔内,弹簧两端分别被限位台阶限位,并且,在所述测头套上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部 位设有限位销。 所述主尺的中部开设有手持位置孔。 所述主尺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对称的减重孔。 所述测头杆的上端设有测头检测平台,所述测头检测平台上设有检测刻度,所述 测头杆的下端设有半球形的检测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主尺两端设置的测头套和测头杆,使得本实用新
3型能提前检测出在铸造过程中发生变形导致尺寸超差的后桥壳铸件,然后对发生变形的铸 件进行校正处理,降低了铸件的废品率,同时减少了铸件因尺寸超差而而造成前道工序的 刀具磨损、设备折旧、人力成本等损失,节约了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尺一侧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测头杆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头杆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测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主尺、2_测头套、3_测头杆、4_限位销、5_弹簧、6_六角螺钉、7_定位销、 8_定位块、9-内六角螺钉、10-限位槽、ll-检测头、12-测头检测平台、13-检测基准线、 14-套孔、15-弹簧腔、16-减重孔、17-手持位置孔、18-检测合格线、19-车辆后桥壳、20-车 辆后桥壳法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包括主尺1、两个带套孔14 的测头套2和两个带刻度的测头杆3,其中,主尺1的一端通过定位销7和六角螺钉6固定 有一个测头套2,主尺1的另一端也通过定位销7和六角螺钉6固定有另一个测头套2,测 头杆3的中上部开设有限位槽IO,测头杆3的中下部设有限位台阶,在与其对应的套孔14 中部设有弹簧腔15,在所述弹簧腔15的顶部设有限位台阶,该测头杆3套上弹簧5后插入 套孔14内,弹簧5两端分别被限位台阶限位,并且,在测头套2上与所述限位槽10对应的 部位设有限位销4,使测头杆3在限位槽10的限位范围内伸縮动作。主尺1的底面通过内 六角螺钉9固定有两个与车辆后桥壳19的待测面对应的定位块8,检测时该定位块8定位 于车辆后桥壳法兰孔20上。 为了配合车辆后桥壳变形量的检测,测头杆3的上端设有测头检测平台12,测头 检测平台12上设有检测刻度,其中,检测刻度的中间为检测基准线13,基准线13上下分别 设有检测合格线18。测头杆3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的检测头11。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检测,主尺1的中部开设有手持位置孔17,主尺1的两侧分别 开设有对称的减重孔16。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尺1的材质为厚20mm的酚醛层压板,定位块8的材质为T 10A 碳素工具钢,测头套2的材质为45号钢,两定位块定位面间距358mm,两检测头11中心相距 1116mm,测头杆3的下端检测头11用硬质耐磨合金制作,用铜焊与测头杆3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对于不同型号的车辆后桥壳19,应根据该型号车辆后桥壳19的标准 尺寸来设计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中定位块8和测头套2的相应位置和尺寸,并以此作为检 测不合格车辆后桥壳的基准。 本实用新型在检测时,定位块8限位于车辆后桥壳法兰孔20后,检测头11与铸件紧密接触,弹簧5受压,检测头11向上运动,此时观察测头检测平台12的检测基准线13与 测头套2顶端平面的距离,根据检测基准线13与测头套2顶端平面的距离,来确定铸件是 否发生变形和变形量的大小,并按检测标准来判断铸件的变形量是否超差。如果检测基准 线13与测头套2顶端平面对齐,则铸件未发生变形,只要测头套2顶端平面在检测平台12 的两检测标准线18之间,则铸件变形量都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铸件合格;反之,则铸件变 形超差,需要进行校正。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尺(1)、两个带套孔(14)的测头套(2)和带检测刻度的测头杆(3),其中,所述两个测头套(2)分别设于主尺(1)的两端,所述测头套(2)内设有能伸缩复位的测头杆(3),并且所述主尺(1)的底面设有与车辆后桥壳(19)的待测面对应的定位块(8)。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杆(3)的中上 部开设有限位槽(IO),所述测头杆(3)的中下部设有限位台阶,在与其对应的套孔(14)中 部设有弹簧腔(15),在所述弹簧腔(15)的顶部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测头杆(3)套上弹簧 (5)后插入套孔(14)内,弹簧(5)两端分别被限位台阶限位,并且,在所述测头套(2)上与 所述限位槽(10)对应的部位设有限位销(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的中 部开设有手持位置孔(17)。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的两侧分 别开设有对称的减重孔(16)。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杆(3)的上端 设有测头检测平台(12),所述测头检测平台(12)上设有检测刻度,所述测头杆(3)的下端 设有半球形的检测头(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后桥壳变形检具,它包括主尺、两个带套孔的测头套和带检测刻度的测头杆,其中,所述两个测头套分别设于主尺的两端,所述测头套内设有能伸缩复位的测头杆,并且所述主尺的底面设有与车辆后桥壳的待测面对应的定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尺两端设置的测头套和测头杆,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提前检测出在铸造过程中发生变形导致尺寸超差的后桥壳铸件,然后对发生变形的铸件进行校正处理,降低了铸件的废品率,同时减少了铸件因尺寸超差而而造 前道工序的刀具磨损、设备折旧、人力成本等损失,节约了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G01B5/30GK201548190SQ20092023024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左厚春, 王顺序 申请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