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8405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其具体合成步骤如下:将N-[2-(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2-氯乙酰胺、二-(吡啶亚甲基)胺、N,N-二异丙基乙胺和碘化钾,加入乙腈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回流;减压蒸除溶剂,将残留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荧光探针N-[2-(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2-二(2-吡啶亚甲氨基)乙酰胺。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产物分离提纯过程容易,该荧光探针具有优良的水溶性,可以在水环境体系、生物细胞体系中Zn2+的监测分析及示踪中的应用,对Zn2+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专利说明】—种基于1, 3, 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
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锌离子是人体中第二富集的过渡金属离子,在许多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中,如在细胞代谢、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神经传递、金属酶调节,以及DNA结合与识别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部分锌离子与酶或蛋白质紧密结合,是人体内数十种酶的主要成分,还与机体的性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大脑发育和智力有关。但是,人体摄入过量的锌离子,能引起某些神经变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病,帕金森氏症,癫痫症以及缺血性中风等疾病。由于锌离子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自然界水遭受锌离子污染也很普遍。因此,锌离子的检测在生命科学和环境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用于识别锌离子的荧光探针主要采用探针分子结合锌离子后,在原来发射位置表现为荧光增强或猝灭的荧光探针。但是这类荧光探针容易受到探针浓度、激发光波长和检测环境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对测定结果造成干扰,致使检测数据不准确。此外,许多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方法简单,水溶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且对环境友好的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是2-(2’ -氨基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的衍生物,结构式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其特征是: 结构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称取300mg的#-[2-(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_2_氯乙酰胺、573mg的二 _(吡啶亚甲基)胺、1.53ml的二异丙基乙胺和57mg碘化钾,加入50ml的乙腈中,在氮气保护下搅拌加热回流IOh ;减压蒸除溶剂,以体积比为3:1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作为洗脱液将残留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荧光探针#-[2-(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2-二(2-吡唳亚甲氨基)乙酰胺。
3.如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1,3,4-噁二唑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在水环境体系、生物细胞体系中Zn2+的监测分析及示踪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G01N21/64GK103642487SQ20131058153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汤立军, 代鑫, 钟克利, 侯淑华, 边延江 申请人:渤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