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恩诺沙星残留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纸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25482阅读:来源:国知局
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偶合物Enro-BSA白色粉末。
[0016] 检测抗原Enro-OVA的制备,同样采用N-羟基琥泊酰亚胺法,以70 mg卵清蛋白 (OVA)按照上述步骤代替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所得偶合物为检测抗原Enro-OVA。
[0017] 将免疫抗原Enro-BSA与检测抗原Enro-OVA进行紫外扫描光谱鉴定,在200~ 400 nm紫外光区对2种偶合物进行扫描,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空白对照,对牛血清 蛋白(BSA)、过程BSA、Enro-BSA、恩诺沙星(Enro)与牛血清蛋白(BSA)在磷酸盐缓冲液 (PBS)中的混合物、恩诺沙星(Enro)的磷酸盐缓冲液(PBS)进行紫外扫描,扫描波长范围 为200~350 nm。同样的方法,将卵清蛋白(0VA)、Enr〇-0VA、恩诺沙星(Enro)与卵清蛋白 (OVA)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混合物、恩诺沙星(Enro)的磷酸盐溶液(PBS)进行紫外 扫描,扫描的波长范围为230~400 nm。紫外扫描光谱结果显示复合物与其前体物有不同 的紫外吸收特征,表明与恩诺沙星(Enro)与牛血清蛋白(BSA)成功的实现偶联。
[0018] 采用SDS-PAGE电泳进行人工抗原的鉴定:用浓缩胶5%,分离胶10%,向每个样品孔 分别加入变性处理后的Enro-BSA偶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IOul,样品在浓缩胶中 恒流(I=15mA )浓缩20min,然后在分离胶中分离2. 5h,得到图3所示的SDS-PAGE电泳图。
[0019] 由图3可以看出,Enro-BSA的条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蛋白条带比较,有明显的 托尾现象,这是由于合成产物为混合物,其含有小分子半抗原与B SA的偶联合成物以及未 反应的BSA。
[0020] 步骤二、抗恩诺沙星克隆抗体的制备: (1)动物免疫:用步骤一所制备的恩诺沙星药物人工抗原偶联物免疫原分别免疫6周 龄雌性Balb/c小鼠,每只小鼠的免疫剂量为100 Pg/O. 2 mL。首次免疫,用无菌0.01 mol/L pH值为7. 4的磷酸盐溶液(PBS)溶解免疫原,再与等量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完全乳化,在小 鼠的颈背部皮下分2~3点注射;加强免疫,用0. 01 mol/L pH为7. 4磷酸盐溶液(PBS)溶解 免疫原与等量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充分乳化,在小鼠腹腔注射;每次间隔14~21d,第3次 免疫后7~10d开始对免疫小鼠尾静脉采血,收集血清,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效价。末次免 疫后间隔4周以上,在细胞融合前3~4d,在小鼠的腹腔注射恩诺沙星-BSA抗原100 Pg/O. 2 mL/只,注射后每天注意观察,保证融合前小鼠状态良好。
[0021] (2)抗诺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离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并进行匀浆制备免 疫睥细胞。取1只免疫的Balb/c小鼠,从眼眶放血分离血清作为阴性血清,处死。小鼠 用75%酒精中浸泡5min,进行整体消毒。将小鼠四肢固定,然后用镊子夹住小鼠下腹部皮 肤,剪开一小口,再用镊子撕开皮肤,露出腹膜,在腹膜上用剪刀(操作时要换一套镊子和剪 刀)剪一小口(在腹部中央),剪开腹膜(换1套镊子和剪刀),露出脾脏,用镊子夹住脾脏(再 换1套器械),用剪刀将脾脏外膜剪破,然后放入事先灭菌的匀浆器中。加适量基础培养基 (RPMI-1640)于匀浆器中,进行研磨,挤压出脾细胞,取出匀浆器的匀浆棒,再补加适量基础 培养基(RPMI-1640),静置2 min,将上层细胞悬液吸取后,放入腹腔巨噬细胞离心管中,重 复上述操作1次。以12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除去上清,取得小鼠免疫脾细胞。将 IO8个免疫脾细胞与1~2X 10 7个SP2/0骨髓瘤细胞按照1: 10或1: 5的比例加入50 mL 离心管中,进行混匀,然后于1500 r/min的速度水平离心10 min,弃去上清。将离心管倒 扣在灭菌的吸水纸上,把管中液体吸干。用手指轻轻敲击管底,让沉淀的细胞松动,再把离 心管置于37°C水浴锅中。在I min内缓慢将质量浓度为50%的聚乙二醇溶液(PEG)O. 8 mL 滴入离心管中,边加边轻轻用吸管尖搅拌沉淀细胞。再继续搅拌30 sec后,静置I min,然 后慢慢加入40 mL RPMI-1640基础培养基(事先进行37°C预温)。加基础培养基方法为: 第I min内逐滴滴入I mL,第2 min内加2 mL,第3 min内加3 mL,第4 min内加其余的4 mL,在每次加培养基时需缓慢加入,并轻轻地搅拌培养基,最后将剩余的RPMI-1640培养基 慢慢加入离心管中;以1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除去上清。然后用HAT培养基悬浮 混合的细胞,再加入饲养脾细胞。根据需要补加适量的HAT培养基,混合均匀,再将含有饲 养细胞的细胞融合液滴加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上,滴加量约为150 μ L/孔。将培养板置于 37°C、体积浓度为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用建立的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 胞克隆,选择强阳性集落生长的孔,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并对其他阳性孔,进行24孔扩 大培养,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对扩大培养孔的上清液进行检测,对间接ELISA和 间接竞争ELISA均为阳性孔的细胞进行液氮冷冻保存。通过融合检测,并进行3次亚克隆 后获得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经过多次传代、冻存、复苏,杂交瘤细胞分泌抗体稳定。
[0022] 进行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的计数,将每株杂交瘤细胞随机选择20个细胞,进行细胞 染色体条数的计数,再计算细胞染色体条数的平均值。小鼠脾细胞染色体数为40条,SP2/0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平均数为62~68条,而本试验获得的20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在 92~103条之间,平均为97. 8条。本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高于两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说明是两种细胞的杂交产物。
[0023] 取所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分泌物培养上清液,进行1:10稀释后,用夹心 ELISA方法测定抗体亚型,该细胞株分泌的抗体亚型为IgGl。采用辛酸一硫酸铵法对小鼠 腹水进行纯化。
[0024] (3)抗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对小鼠腹水进行纯化:取小鼠腹水10. 〇 mL,加入等体积的巴比 妥缓冲液,适量的二氧化硅混合,室温振荡30min。室温静置15 min后,取上清于洁净离心 管中,在4°C温度下以1,800 r/min的速度离心20 min;取上清液18. 0 mL,加入36. 0 mL 0. 06mol/L醋酸钠缓冲液,用HCL调节溶液pH值至4. 5,充分搅拌下在30min内缓慢加入辛 酸297μL ;继续搅拌10 min,然后转入4°C冰箱静置2h,4°C,再以15, 000 r/min的速度离心 30 min,上清液经0. 45Mm滤膜过滤后体积为50mL ;加入5. OmL 0.1 mol/L的磷酸缓冲液, 用NaOH溶液调pH值至7. 6,搅拌下缓缓加入硫酸铵至终浓度为0. 277 g/mL ;4°C冰箱静置 211后,在4°〇温度下以12,00〇1'/111;[11离心30111;[11,弃上清;沉淀用5.01]11^0.11]1〇1凡的磷 酸缓冲液重悬,装入透析袋,对5, 000 mL 0.01 mol/L pH值为7. 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充 分透析后,再用2,000 mL蒸馏水透析,最后用3,000 mL三蒸去离子水透析;然后在温度为 4°C下以1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0 min,弃沉淀,收集上清液,测蛋白浓度。
[0025] (4)用Balb/C小鼠 IgG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备高效价的兔抗鼠 IgG高免血 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对血清进行粗提,经葡聚糖凝胶G-200过柱后得到高纯度的兔 抗鼠 IgG。
[0026] 步骤三、时间分辨荧光的制备: 采用柠檬酸三钠(Na3C6H507 · 2H20)还原法来制备时间分辨荧光,具体操作步骤为: (1)从酸缸中取出浸泡24h以上的500mL锥形瓶和磁力搅拌子各一个,先用自来水冲洗 10次,然后用双蒸水冲洗8次左右。
[0027] (2)取以前制备的时间分辨荧光溶液20mL左右,倒入锥形瓶,用保鲜膜封住瓶口, 缓慢晃动锥形瓶,使时间分辨荧光溶液充分的接触锥形瓶的内壁,IOmin后弃去,用双蒸水 冲洗三次。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