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094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一种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 101261046A《一种太阳能定日镜传动装置》,中国专利CN101806351A《一种太阳能定日镜传动装置》,中国专利CN10394140《太阳能定日镜柔性差动/同步动力驱动系统》,所公开的都是定日镜传动或驱动装置或系统,这些传动或驱动装置都是采用齿轮传动。这些定日镜的传动或驱动装置都是为定日镜而特殊设计、加工的,不能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齿轮传动箱的结构复杂,齿轮加工成本高,因而造成定日镜传动箱成本高居不下,另外齿轮容易磨损,且磨损后严重影响定日镜的跟踪定位精度,维修成本高。对于用于大型定日镜的驱动装置而言,由于大型定日镜风载扭矩大,如果定日镜采用齿轮传动箱,齿轮传动箱要输出大扭矩,势必造成传动箱的体积庞大。



技术实现要素:
:

为了解决现有的定日镜传动或驱动装置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三个直线液压缸驱动定日镜反射面跟踪太阳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可由两个直线液压缸驱动定日镜反射面绕垂直轴线旋转,由一个直线液压缸驱动定日镜反射面绕水平轴线旋转,从而使定日镜实现对太阳的跟踪。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由箱体、支撑块、后箱体盖、前箱体盖、驱动臂轴、第一直线液压缸、第二直线液压缸、第三直线液压缸、液压站以及位于前箱体盖上部的回转支撑、支座、俯仰管等部件构成。

在箱体的箱体后部固连支撑块,前箱体盖在箱体的上部与箱体前部的箱体上表面固连,后箱体盖紧靠前箱体盖,布置在箱体的后部,与箱体上表面固连,并与支撑块的上部固连;驱动臂轴位于箱体内的前部;第一直线液压缸和第二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第一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的下部,第二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的上部;第一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第二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与固定在箱体后部的支撑块铰接;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与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组驱动臂板铰接,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与驱动臂轴上的第二组驱动臂板铰接;位于前箱体盖上部的支座与驱动臂轴连接;俯仰管通过其支撑板与支座上的支座支撑板铰接;第三直线液压缸位于支座上部,第三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与支座上的两个支撑悬臂铰接,第三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与俯仰管旋转,带动支座、支座上的第三直线液压缸、俯仰管,以及与俯仰管固连的定日镜反射面绕垂直与支座的支座支撑板的铰接轴线,即水平轴线旋转,从而驱动定日镜反射面绕水平轴俯仰旋转;所述的液压站位于后箱体盖的上部,通过油管分别与第一直线液压缸、第二直线液压缸和第三直线液压缸相连。

在所述箱体前部的下部有一个圆形法兰,当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安装在定日镜立柱上部的圆形法兰的上部时,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用于与定日镜立柱上部的圆形法兰进行连接,此时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处于水平状态;支撑块固连在箱体后部;前箱体盖在箱体的上部与箱体前部的箱体上表面固连;后箱体盖紧靠前箱体盖布置在箱体的后部,与箱体前部的箱体上表面固连,并与支撑块的上部固连。

在支撑块上有两个缸体耳环插口:第一缸体耳环插口、第二缸体耳环插口,第一缸体耳环插口位于支撑块的下部,第二缸体耳环插口位于支撑块的上部。

在所述箱体前部的底面上开有一个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此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与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同心;前箱体盖上有一个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与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同心,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和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的安装面垂直。

在驱动臂轴的主体的下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一轴径;在驱动臂轴的主体的上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二轴径;在第二轴径的上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三轴径;第一组驱动臂板和第二组驱动臂板固连在驱动臂轴的主体上,所述第一组驱动臂板在驱动臂轴的主体上位于下部,第二组驱动臂板在驱动臂轴的主体上位于上部;每组驱动臂板包括两个驱动臂板,每组的两个驱动臂板在驱动臂轴的圆周方向上角度相同;所述第一组驱动臂板的中心线和第二组驱动臂板的中心线通过驱动臂轴的轴心,并且在与驱动臂轴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存在一个夹角。

驱动臂轴的第一轴径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轴径上安装有第二轴承,驱动臂轴的主体及其上部的第一组驱动臂板、第二组驱动臂板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驱动臂轴的第三轴径位于第二轴承的上部。第一轴承安装在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内,第二轴承安装在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内,驱动臂轴的主体及其上部的第一组驱动臂板、第二组驱动臂板位于箱体内,位于箱体前部的底面和前箱体盖之间,驱动臂轴与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同轴;驱动臂轴的第三轴径伸出前箱体盖并位于前箱体盖上部;驱动臂轴与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的安装面垂直,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水平安装,故驱动臂轴的轴线为垂直轴线。驱动臂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限定自身的轴向位移,但能绕自身轴线即垂直轴线旋转。

在驱动臂轴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组驱动臂板与支撑块上的第一缸体耳环插口相对应,第二组驱动臂板与支撑块上的第二缸体耳环插口相对应。

第一直线液压缸和第二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的一端固连有第一直线液压缸的缸体耳环,另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同轴的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一端位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内并与缸体内的活塞连接,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的另一端在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外固连有一个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活塞在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内往复运动,带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带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沿第一直线液压缸的轴线做直线往复运动;第二直线液压缸的结构、尺寸及功能与第一直线液压缸的结构、尺寸及功能相同。第一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处于固连在箱体后部的支撑块下部的第一缸体耳环插口内,并与支撑块铰接;第二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处于固连在箱体后部的支撑块上部的第二缸体耳环插口内,并与支撑块铰接。因此,在箱体内,第一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的下部,第二直线液压缸位于箱体内的上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位于驱动臂轴下部的第一组板驱动臂板的两个驱动臂板之间,并与这两个驱动臂板铰接;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位于驱动臂轴上部的第二组驱动臂板的两个驱动臂板之间,并与这两个驱动臂板铰接。

在前箱体盖上与驱动臂轴同轴安装有一个回转支撑,回转支撑由外圈、滚动体和旋转台构成,旋转台由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和同轴的旋转台上部的圆柱台构成,旋转台上部的圆柱台的直径大于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的直径,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与外圈同轴安装在外圈内,滚动体位于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和外圈之间,限制旋转台相对于外圈的轴向位移,但允许旋转台相对于外圈旋转。回转支撑的外圈固连在前箱体盖上,旋转台与露出前箱体盖的驱动臂轴的第三轴颈连接,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旋转台上固连有支座。支座上设有两个支座支撑板和两个支撑悬臂。

俯仰管上设有两个支撑板和两个俯仰臂。

俯仰管的两个支撑板与支座的两个支座支撑板铰接,其铰接轴线与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的安装面平行,所述箱体下部的圆形法兰水平安装,俯仰管的两个支撑板与支座的两个支座支撑板的铰接轴线为水平轴线;第三直线液压缸位于支座的上部,第三直线液压缸的结构及功能与第一直线液压缸的结构及功能相同,第三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位于支座上的两个支撑悬臂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悬臂铰接;第三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位于俯仰管上的两个俯仰臂之间,并与两个俯仰臂铰接。

位于箱体内的第一直线液压缸和第二直线液压缸通过各自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推动驱动臂轴绕自身轴线即垂直轴线实现不低于180°的旋转,带动支座、支座上的第三直线液压缸、俯仰管,以及与俯仰管固连的定日镜反射面绕垂直轴线实现方位方向的旋转,定日镜反射面至少可从正东旋转到正西。同时,第三直线液压缸通过自身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俯仰管绕水平轴线旋转,进行俯仰方向旋转运动,在俯仰方向上可驱动定日镜反射面实现从与水平面平行的位置转动到与水平面垂直的位置。

以上在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驱动下的定日镜反射面的双轴旋转运动范围,满足定日镜跟踪太阳、防风保护及定日镜反射面清洗对定日镜反射面的双轴旋转运动范围的要求。

液压站设于后箱体盖的上部,通过柔性液压管与三个直线液压缸连接,实现供油、回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液压驱动方式适合在低速重载的工况下运行,运动均匀平稳,特别适合用于大型定日镜;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尤其是直线液压缸成本低,由其组成的定日镜传动装置比为定日镜特殊设计、加工的齿轮传动箱具有成本优势,且耐磨损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箱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箱体与支撑块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前箱体盖与箱体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后箱体盖与箱体及支撑块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臂轴的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臂轴在与驱动臂轴的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投影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箱体,前、后箱体盖,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驱动臂轴,回转支撑及支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第一直线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回转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俯仰管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俯仰管侧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透视图;

图1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其定日镜反射面处于东极限位置时,定日镜反射面与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定日镜反射面处于东极限位置时,即驱动臂轴处于东极限位时,箱体内的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和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第二组驱动臂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一直线液压缸处于死点位置时,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和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第二组驱动臂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一直线液压缸渡过死点位置后,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和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第二组驱动臂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二直线液压缸处于死点位置时,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和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第二组驱动臂板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二直线液压缸渡过死点位置后,驱动臂轴到达西极限位时,第一、第二直线液压缸和驱动臂轴上的第一、第二组驱动臂板相对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定日镜反射面处于西极限位置时,定日镜反射面与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的后透视图;

图2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其定日镜反射面处于水平朝上极限位置时的定日镜透视图;

图2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定日镜,其定日镜反射面处于与水平面垂直的极限位置时的定日镜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由箱体6、支撑块8、后箱体盖7-2、前箱体盖7-1、驱动臂轴5、第一直线液压缸1、第二直线液压缸2、第三直线液压缸3、液压站4以及位于前箱体盖上部的回转支撑9、支座10、俯仰管11等部件构成。

如图1、图2所示,在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的箱体6的箱体前部6-4处的下部有一个圆形法兰6-1,当定日镜液压驱动装置安装在定日镜立柱上部的圆形法兰60的上部时,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用于与定日镜立柱上部的圆形法兰60进行连接,此时圆形法兰6-1处于水平状态。如图2、图3所示,支撑块8固连在箱体后部6-5处。如图4所示,前箱体盖7-1在箱体6的上部与箱体前部6-4处的箱体上表面6-6固连。如图5所示,后箱体盖7-2紧靠前箱体盖7-1布置在箱体6的后部,与箱体上表面6-6固连,并与支撑块8的上部固连。

如图3所示,在支撑块8上有两个缸体耳环插口:第一缸体耳环插口8-1和第二缸体耳环插口8-2,第一缸体耳环插口8-1位于支撑块8的下部,第二缸体耳环插口8-2位于支撑块8的上部。

如图4所示,在箱体6前部的底面6-2上开有一个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此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与圆形法兰6-1同心;在前箱体盖7-1上开有一个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7-3;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与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7-3同心,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与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7-3的轴线与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的安装面垂直。

如图6所示,在驱动臂轴5的主体5-7的下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一轴径5-6;在驱动臂轴5的主体5-7的上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二轴径5-6;在第二轴径5-6的上部有一个同轴的第三轴径5-3;所述的第一组驱动臂板5-1和第二组驱动臂板5-2固连在驱动臂轴5的主体5-7上,第一组驱动臂板5-1在驱动臂轴5的主体5-7上位于下部,第二组驱动臂板5-2在驱动臂轴5的主体5-7上位于上部;每组驱动臂板包括两个驱动臂板;每组的两个驱动臂板在驱动臂轴5的圆周方向上角度相同;如图7所示,第一组驱动臂板的中心线5-4和第二组驱动臂板的中心线5-5通过驱动臂轴5的轴心,并且在与驱动臂轴5的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存在一个夹角12,夹角12为60°。

如图8所示,在驱动臂轴5的第一轴径5-6上安装有第一轴承13-1,在第二轴径5-8上安装有第二轴承13-2,驱动臂轴5的主体5-7及其上部的第一组驱动臂板5-1、第二组驱动臂板5-2位于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之间,驱动臂轴5的第三轴径5-3位于第二轴承13-2的上部。第一轴承13-1安装在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内,第二轴承13-2安装在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7-3内,驱动臂轴5的主体5-7及其上部的第一组驱动臂板5-1、第二组驱动臂板5-2位于箱体6内,位于箱体6前部的底面6-2和前箱体盖7-1之间,驱动臂轴5与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同轴。驱动臂轴5的第三轴径5-3伸出前箱体盖7-1并位于前箱体盖7-1上部。由于箱体底部轴承安装孔6-3与前箱体盖轴承安装孔7-3的轴线与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的安装面垂直,驱动臂轴5的轴线与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的安装面垂直,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1水平安装,故驱动臂轴5的轴线为垂直轴线200。驱动臂轴5通过第一轴承13-1和第二轴承13-2限定自身的轴向位移,但能绕自身轴线即垂直轴线200旋转。

在驱动臂轴5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组驱动臂板5-1与支撑块8上的第一缸体耳环插口8-1相对应,第二组驱动臂板5-2与支撑块8上的第二缸体耳环插口8-2相对应。

如图8所示,第一直线液压缸1和第二直线液压缸2位于箱体6内。如图9所示,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的一端固连有第一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1-1,另一端安装有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同轴的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一端位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内1-6并与缸体内的活塞1-5连接,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的另一端在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外固连有一个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1-2,活塞1-5在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内往复运动,带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带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1-2沿第一直线液压缸的轴线1-4做直线往复运动;第二直线液压缸2的结构、尺寸及功能与第一直线液压缸1的结构、尺寸及功能相同。第一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1-1位于固连在箱体后部的支撑块6下部的第一缸体耳环插口8-1内,并与支撑块8铰接;第二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2-1位于支撑块8下部的第二缸体耳环插口8-2内,并与支撑块8铰接。因此,在箱体6内,第一直线液压缸1位于箱体6内的下部,第二直线液压缸2位于箱体6内的上部。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1-2位于驱动臂轴5下部的第一组板驱动臂板5-1的两个驱动臂板之间,并与这两个驱动臂板铰接;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2-2位于驱动臂轴5上部的第二组板驱动臂板5-2的两个驱动臂板之间,并与这两个驱动臂板铰接。

如图8所示,在前箱体盖7-1上与驱动臂轴5同心安装有一个回转支撑9。如图10所示,回转支撑9由外圈9-1、滚动体9-2和旋转台9-3构成,旋转台9-3由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9-4和旋转台上部的圆柱台9-5构成,旋转台上部的圆柱台9-5的直径大于旋转台下部的圆柱台9-4的直径,旋转台下部的圆柱体9-4同轴安装在外圈9-1内,滚动体9-2位于旋转台下部的圆柱体9-4和外圈9-1之间,限定旋转台9-3相对于外圈9-1的轴向位移,但允许旋转台9-3相对于外圈9-1旋转。回转支撑9的外圈9-1固连在前箱体盖7-1上,旋转台9-3与露出前箱体盖7-1的驱动臂轴5的第三轴颈5-3连接,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如图8所示,在旋转台9-3上固连有支座10。

如图11所示,支座10上设有两个支座支撑板10-1和两个支撑悬臂10-2,两个支座支撑板10-1处于支座10的前部,垂直固连在支座底板10-3上;两个支撑悬臂10-2处于支座10的后部,与两个支座支撑板10-1平行,垂直固连在支座底板10-3上,并向后部延伸出支座底板10-3之外。

如图12所示,俯仰管11设有两个支撑板11-1和两个俯仰臂11-2,两个支撑板11-1分别固连在圆柱形的俯仰管主体11-3的两端,并与俯仰管的轴线11-4垂直,两个支撑板11-1在俯仰管主体11-3的圆周方向上的角度相同,两个支撑板的中心线11-6通过俯仰管主体11-3的轴心。两个俯仰臂11-2固连在俯仰管主体11-3的主体表面,与两个支撑板11-1平行,两个俯仰臂11-2在俯仰管主体11-3的圆周方向上的角度相同,两个俯仰臂11-2的中心线11-5通过俯仰管主体11-3的轴心。如图13所示,两个支撑板的中心线11-6和两个俯仰臂11-2的中心线11-5在与俯仰管的轴线11-4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存在一个夹角11-7,夹角11-7为120°。

如图14所示,俯仰管11的两个支撑板11-1分别与支座10的两个支座支撑板10-1铰接,其铰接轴线与箱体6下部的圆形法兰6的安装面平行,故为水平轴线100;第三直线液压缸3位于支座10的上部,第三直线液压缸3的结构及功能与第一直线液压缸的结构及功能相同。第三直线液压缸缸体耳环3-1位于支座10上的两个支撑悬臂10-2之间,并与两个支撑悬臂10-2铰接;第三直线液压缸活塞杆耳环3-2位于俯仰管11的两个俯仰臂11-2之间,并与两个俯仰臂11-2铰接。

如图1、图22所示,俯仰管11的两侧各连接一根主梁管40,主梁管40上支撑有定日镜反射面50。

当定日镜反射面50处于东极限位,即定日镜反射面50朝向正东,这时箱体6内的第一直线液压缸1、第二直线液压缸2,以及第一组驱动臂板5-1、第二组驱动臂板5-2的位置状态如图15所示,驱动臂轴5处于东极限位置。

当定日镜开始跟踪太阳时,如图16所示,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和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2-3分别向各自的圆柱形缸体内收缩,通过第一组驱动臂板5-1、第二组驱动臂板5-2带动驱动臂轴5绕自身轴线,即垂直轴线200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三直线液压缸3、俯仰管11以及定日镜反射面50绕垂直轴线200顺时针旋转,即在方位角方向定日镜反射面50由东向西旋转。如图17所示,当驱动臂轴5旋转到第一组驱动臂板的中心线5-4与第一直线液压缸的轴线1-4处于一条直线的瞬间,第一直线液压缸1处于死点位置,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2-3继续向第二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2-6内收缩,带动第二组驱动臂板5-2和第一组驱动臂板5-1及驱动臂轴5继续绕垂直轴线200按原方向转动,使第一直线液压缸1渡过死点位置,这时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开始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内向外伸出,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2-3继续向第二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2-6内收缩,如图18所示,带动驱动臂轴5绕垂直轴线200继续按原方向转动。如图19所示,当驱动臂轴5旋转到第二组驱动臂板5-2的中心线5-5与第二直线液压缸轴线2-4处于一条直线的瞬间,第二直线液压缸2处于死点位置,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2继续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内往外伸出,带动第一组驱动臂板5-1和第二组驱动臂板5-2继续绕垂直轴线200按原方向转动,使第二直线液压缸2渡过死点位置,这时第二直线液压缸活塞杆2-3开始从第二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2-6内向外伸出,第一直线液压缸活塞杆1-3继续从第一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1-6内向外伸出,带动驱动臂轴5继续绕垂直轴线200按原方向转动,到达驱动臂轴5转动的西极限位置,如图20所示,同时也带动支座10上的第三直线液压缸3、俯仰管11和定日镜反射面50到达西极限位置,如图21所示,这样定日镜反射面50实现在方位方向绕垂直轴线200旋转180°。

当第一直线液压缸1和第二直线液压缸2带动第三直线液压缸3和定日镜反射面50绕垂直轴线200旋转时,如图22所示,第三直线液压缸3通过第三直线液压缸活塞杆3-3的伸缩运动驱动俯仰管11、定日镜反射面50绕水平轴线100转动,可改变如图20所示的角14的大小。图23为第三直线液压缸3的活塞杆3-3全部缩进第三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3-6后,定日镜反射面50所处的极限位置,此时角14为0°;图24为第三直线液压缸活塞杆3-3全部伸出第三直线液压缸圆柱形缸体3-6后,定日镜反射面50所处的极限位置,此时角14为90°。因此,定日镜反射面50绕水平轴线100的旋转范围为90°。

定日镜反射面50在第一直线液压缸1、第二直线液压缸2和第三直线液压缸3的驱动下绕垂直轴线200和水平轴线100转动的旋转范围,满足定日镜跟踪太阳、防风保护及定日镜反射面清洗对定日镜反射面50旋转范围的要求。

如图1、图22所示,液压站4设于后箱体盖7-2的上部,通过柔性液压管与第一、第二和第三直线液压缸1、2和3连接,实现供油、回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