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331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应用和普及,对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目前对计算机图像的各种应用中,其中一种常用的图像编辑功能是抓取不规则图形,以实现随意抓取图像的功能以及图像的拼接功能,抓取图像时所抓取的不规则区域的边界平滑度、边缘的平滑性决定了用户对抓取不规则图形功能的满意程度,在现有的对不规则图形的抓取方案中,通常是在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一些采样点之后,采用某种曲线类型(例如直线)将这些采样点连接起来,连接之后的采样点所围成的区域即为所抓取的不规则图形的区域。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对不规则图形的抓取处理方式中,针对所抓取的不规则区域的边界、以及边界之间的像素值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从而可能出现锯齿,导致所抓取的不规则区域的边界不平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其可以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界平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 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 根据预设收缩距离、位于所述第一边界上的点至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 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 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范围内、第一边界范围外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 设置自各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第一边界上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包括 采样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 添加点插入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 第二边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收缩距离、位于所述第一边界上的点到该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 像素值设定模块,用于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内、第一边界范围外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并设置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方案,其在识别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各采样点之后,在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得到所抓取图形的第一边界,并根据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预设收缩距离确定收缩比例,确定收缩比例之后,根据收缩比例确定出图形的第二边界,然后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定,使位于第二边界上的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且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图形呈现出自第二边界向第一边界的透明度逐渐增高的渐变效果,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缘平滑。



图1是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原始采集的鼠标采样点的示意图; 图4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对原始采集的鼠标采样点去抖动后的示意图; 图5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对上述去抖动之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之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在该具体示例中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的示意图; 图7是在该具体示例中由第一边界构成的图形区域以及该第一边界所在的最小外围矩形的示意图; 图8是在该具体示例中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方案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实施例中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步骤 步骤S101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进入步骤S102; 步骤S102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进入步骤S103; 步骤S103根据预设收缩距离、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到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进入步骤S104; 步骤S104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进入步骤S105; 步骤S105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范围外、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6设置自各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第一边界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在识别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各采样点之后,在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得到所抓取图形的第一边界,并在确定收缩比例之后,根据收缩比例、以及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出图形的第二边界,然后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定,使位于第二边界上的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由于Alpha越小,透明度越高,从而使得图形呈现出自第二边界向第一边界的透明度逐渐增高的渐变效果,从而以此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界平滑。
其中,为了使最终所形成的图形的外界边缘尽量紧闭,上述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时,可以是在根据所述预设曲线类型确定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的轨迹上的各像素点均插入添加点,即在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的预设曲线类型的曲线轨迹上,逐一地插入添加点,各添加点之间是紧密相邻的。这里的曲线类型可以是Hermite样条曲线,根据应用需要,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曲线,例如贝塞尔曲线等等。
此外,上述收缩比例的确定方式可以是 f=1-D1/D2 其中,f表示收缩比例,D1表示预设收缩距离、D2表示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 另外,在对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置时,为了使图形的边界实现渐变的效果,提高平滑度,可以是使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逐步等量递减,且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n+2),其中n表示位于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像素点的个数。
参见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中增加了对识别的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的过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图像的抓取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201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进入步骤S202; 步骤S202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进入步骤S203; 步骤S203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进入步骤S204; 步骤S204根据预设收缩距离、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到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进入步骤S205; 步骤S205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6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范围外、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进入步骤S207; 步骤S207设置自各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第一边界上、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在本实施例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中,其在识别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各采样点之后,首先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以消除在抓取图形时所引起的抖动,然后在去抖动处理后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得到所抓取图形的第一边界,并在确定收缩比例之后,根据收缩比例、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出图形的第二边界,然后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定,使位于第二边界上的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且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由于Alpha值越小透明度越高,从而使得图形呈现出自第二边界向第一边界的透明度逐渐增高的渐变效果,从而以此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界平滑,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图形的去抖动处理,提高图形的平滑处理效果。
其中,上述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的方式可以是 将第一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作为去抖动处理后的位置坐标,即将第一个采样点视为未抖动; 自第二个采样点开始,将上一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上一采样点去抖动处理后的位置坐标、当前采样点的位置坐标所形成的矩阵与所述预设去抖动模型相乘后所得的值作为当前采样点去抖动之后的位置坐标。这里的预设去抖动模型可以是 此外,为了使最终所形成的图形的外界边缘尽量紧闭,上述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时,可以是在根据所述预设曲线类型确定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的轨迹上的各像素点均插入添加点,即在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的预设曲线类型的曲线轨迹上,逐一地插入添加点,各添加点之间是紧密相邻的。这里的曲线类型可以是Hermite样条曲线,根据应用需要,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曲线,例如贝塞尔曲线等等。需要注意的时,当曲线类型改变时,上述预设去抖动模型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以下以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方案为例,就其中一个具体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通过识别鼠标移动过程中的采样点,在得到的这些采样点中,由于人手握持鼠标移动时可能出现的抖动,因此在采集的采样点中有可能出现抖动点,抖动点通常是指在采集鼠标移动时的采样点时、某个有效瞬时对其当时的理想位置的短期性偏离点,图3中示出了一个具体示例中原始采集的鼠标采样点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示中出现了有抖动较大的抖动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去抖动处理操作。
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操作的过程具体可以是根据当前采样点位置坐标、上一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上一采样点去抖动后的位置坐标、以及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其中的一个具体过程可以是 考虑到鼠标在抓取图形时的第一个采样点一般是确定起点的第一个采样点,通常也都不会有位置偏差,因此,可将第一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即作为该第一个采样点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即将第一个采样点视为未抖动。
记预设去抖动模型为λ,第n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为pn(xn,yn),对该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为p′n(x′n,y′n),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预设曲线类型为Hermite曲线时, 则第一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为p1(x1,y1),对该第一个采样点p1(x1,y1)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记为p′1(x′1,y′1),且有x′1=x1,y′1=y1; 针对第二个采样点p2(x2,y2),对其进行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记为p′2(x′2,y′2),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x′2=[x′1 x1 x2]×λ,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y′2=[y′1 y1 y2]×λ; 针对第三个采样点p3(x3,y3),对其进行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记为p′3(x′3,y′3),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x′3=[x′2 x2 x3]×λ,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y′3=[y′2 y2 y3]×λ; 针对第四个采样点p4(x4,y4),对其进行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位置坐标记为p′4(x′4,y′4),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x′4=[x′3 x3 x4]×λ,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坐标值y′4=[y′3 y3 y4]×λ; 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对最后一个采样点的去抖动处理。
参见图4所示,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对原始采集的鼠标采样点去抖动后的示意图,由图可见,在经过去抖动处理之后,各采样点之间明显平滑了很多。
在经过去抖动处理之后,需要在去抖动处理之后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在插入添加点时,是在相邻的两个去抖动处理之后的采样点之间根据预设曲线类型确定的连线上,按照逐一像素点来插入,各添加点之间以及添加点与其相邻的去抖动处理之后的采样点之间紧密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的图形。
如图5所示,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对上述去抖动之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之后的效果示意图,图示中仅仅是效果示意图,每个圆圈都代表光栅图像中的一个像素,空心点代表插入的添加点,实心点代表对原始才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之后的采样点,有图可见,每两个像素点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图形。
根据经过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各采样点、以及所插入的添加点形成的点集合S1组成了一个外围边界,是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完全边界点,称之为第一边界。
根据该第一边界所在的最小外围矩形,可以得到该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位置坐标,记为pc1(cx1,cy1),根据该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确定出由外边界向内收缩的收缩距离D1,该收缩距离通常为数值较少的整数,可以是根据该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按照一定的规则予以确定,这里的规则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设定,也可以是由用户根据当前的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手工进行设定。
根据该第一边界所在的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pc1(cx1,cy1),可以查找出第一边界上距离该中心点pc1(cx1,cy1)最远的点P0,从而计算出P0至中心点pc1(cx1,cy1)之间的距离D2,根据D1和D2可以求出处理边界与第一边界(即所抓取的图形的边界)的收缩比例f,且f=1-D1/D2。
将第一边界按照收缩比例f进行收缩,即将第一边界所在点集S1中的各个点的位置坐标都乘以收缩比例f,从而可以得到一个集合S1′,同时可以求出由点集S1′所构成的图形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位置坐标pc1′(cx1′,cy1′); 根据点pc1(cx1,cy1)与点pc1′(cx1′,cy1′)求出移动方向向量 将点集S1′中的所有的点都按照方向向量进行移动,得到移动之后的点集S2,且点pc1′(cx1′,cy1′)经过移动之后的点pc2(cx2,cy2)与点pc1(cx1,cy1)相重合,因此由点集S2也可以确定出一个边界,在此称之为第二边界。
图6中示出了在该具体示例中的第一边界、第二边界的示意图,有图可以看出,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pc1(cx1,cy1)与第二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pc2(cx2,cy2)相重合,第一边界与第二边界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
由上述第一边界中的点集S1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区域,如图7中的白色部分所示,并据此可以得到由该图形区域所确定的最小外围矩形,如图7中所示的矩形边框,并据此还可以得到一个位于第一边界范围外、最小外围矩形内的区域,该区域如图7中的黑色部分所示。
考虑到所抓取的图形在储存时通常都是以矩形形状来予以储存,为了有效地对该图形与该图形外的部分进行区分,看将图7中所示的黑色区域部分的Alpha值设置为0,使其完全透明,当然,还可以同时将该黑色区域部分的RGB值均设置为0。
对于图7中所示的白色部分,为了将其像素值等因素尽量保持至与原来的色彩图像一致,可保持该第一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不变,同时可将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置为255,使之完全不透明。由于后续过程中需要对第二边界与第一边界之间的像素点的Alpha值、以及第一边界上的各点的Alpha值进行修改,因此,在对像素值进行设置时,也可以是将图7中所示的黑色区域部分的Alpha值设置为0,使其完全透明,并将第二边界所在区域范围内的各像素点(可以包括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各像素点,也可以是不包括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置为255,而将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以及RGB像素值维持不变。
在进行上述的像素值的设置后,进行自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的渐变处理过程,以使得到的图形的边界呈现平滑的效果。
根据上述根据第一边界进行收缩处理得到第二边界的过程可以得知,在第一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点,在第二边界中都有唯一的一个点与之相对应,反过来类似,对于位于第二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点,在第一边界中都有唯一的一个点与其相对应,第一边界中的点与第二边界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了简便说明的需要,以下将位于第二边界中的点称之为第一像素点,位于第一边界中的与该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点称之为第二像素点。
从第二边界的像素点的集合中任意取出一个点P1,并获得该P1点在图形中的ARGB各分量的值C1(a1,r1,g1,b1),并从第一边界的像素点的集合中查询找到对应于该点p1的点P2,并获取该P2点在图形中的ARGB各分量(这里的A分量表示Alpha分量)的值C2(a2,r2,g2,b2),由于第二边界在第一边界所形成的区域内部,根据上述对第一边界区域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的设定可以得知,a1=a2=255。
沿着P1P2方向,找出P1与P2之间的各点,P0′、P1′......Pn′,其中n≥0,表示P1与P2之间的点的个数,当n=0时表示P1与P2之间没有点,并分别获取该些像素点的ARGB分量值Ci(ai,ri,gi,bi)(0≤i≤n),并逐一修改P0′、P1′......Pn′、P2的Alpha值,使得自P1至P2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逐渐减小,使自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区域呈现逐渐透明的平滑效果,从而使最终得到的图形的外围呈现自内向外逐渐透明的平滑效果。
为了使这种平滑效果更具均匀性,在对P0′、P1′......Pn′、P2的Alpha值进行逐一修改时,可以是使自P1至P2的Alpha值逐步等量递减,且P1的Alpha值为255,P2的Alpha值为255/(n+2),这里的n与上述相同,表示P1与P2之间的点的个数。
图8中示出了自第二边界中的P1点至第一边界的P2点之间的点的个数示意图,由图可见,P1与P2之间有三个像素点,因此,在经过上述方式对这些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修改后,自P1至P2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分别为255、204、153、102、51。
在采用上述方式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的所有的点以及第一边界上的所有的点的Alpha值进行修改设定之后,从而可以得到具备自内向外逐渐透明的平滑效果的图形。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图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包括有 采样点识别模块301,用于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 添加点插入模块302,用于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 第二边界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预设收缩距离、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到该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 像素值设定模块304,用于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范围外、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并设置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且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在通过采样点识别模块301识别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各采样点之后,由添加点插入模块302在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得到所抓取图形的第一边界,并由第二边界确定模块303在确定收缩比例之后,根据收缩比例、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出图形的第二边界,然后由像素值设定模块304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定,使位于第二边界上的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且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图形呈现出自第二边界向第一边界的透明度逐渐增高的渐变效果,从而以此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界平滑。
其中,为了使最终所形成的图形的外界边缘尽量紧闭,上述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时,可以是在根据所述预设曲线类型确定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的轨迹上的各像素点均插入添加点,即在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的预设曲线类型的曲线轨迹上,逐一地插入添加点,各添加点之间是紧密相邻的。这里的曲线类型可以是Hermite样条曲线,根据应用需要,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曲线,例如贝塞尔曲线等等。
此外,由于人手握持鼠标移动时可能出现抖动,因此在采集的采样点中有可能出现抖动点,抖动点通常是指在采集鼠标点时某个有效瞬时对其当时的理想位置的短期性偏离点,从而可能由此导致得到的边界不平滑,因此,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连接于采样点识别模块301与添加点插入模块302之间的去抖动处理模块3012,用于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 此时,上述添加点插入模块302是在该些去抖动处理之后的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组成第一边界的采样点是经过该去抖动处理模块3012去抖动处理后的各采样点,组成第一边界的添加点是根据预设曲线模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的添加点。
其中,上述预设去抖动模型可以为 此外,上述第二边界确定模块303可以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收缩比例 f=1-D1/D2 其中,f表示收缩比例,D1表示预设收缩距离、D2表示第一边界上的点到中心点的最远距离。
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中的去抖动处理、插入添加点、第二边界的确定、像素值的设定等等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与上述本发明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中的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
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
根据预设收缩距离、位于所述第一边界上的点至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
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
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范围内、第一边界范围外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
设置自各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第一边界上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采样点之后、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之前,还包括步骤
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
组成所述第一边界的采样点为所述去抖动处理后的各采样点,组成所述第一边界的添加点是根据预设曲线模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的添加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的方式具体包括
将第一个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作为该第一个采样点去抖动处理后的位置坐标;
自第二个采样点开始,将上一采样点的位置坐标、上一采样点去抖动处理后的位置坐标、当前采样点的位置坐标所形成的矩阵与所述预设去抖动模型相乘后所得的值作为当前采样点去抖动之后的位置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去抖动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的方式包括
在根据所述预设曲线类型确定的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的轨迹上的各像素点均插入添加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收缩比例的方式为
f=1-D1/D2
其中,f表示收缩比例,D1表示预设收缩距离、D2表示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
和/或
所述设置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的方式包括
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逐步等量递减,且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n+2),其中n表示位于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像素点的个数;
和/或
所述预设曲线类型为Hermite样条曲线。
7.一种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鼠标移动轨迹上的采样点;
添加点插入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曲线类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各所述采样点以及各添加点构成图形的第一边界;
第二边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收缩距离、位于所述第一边界上的点到该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确定收缩比例,将所述第一边界上的各点坐标值与所述收缩比例相乘,移动相乘后所得的边界直至移动后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重合,移动后的边界构成图形的第二边界;
像素值设定模块,用于将第二边界范围内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255,将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内、第一边界范围外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设为0,并设置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像素点为位于第二边界上的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为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所述第一像素点相对应的像素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采样点识别模块与添加点插入模块之间的去抖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去抖动模型对各采样点进行去抖动处理;
组成所述第一边界的采样点为所述去抖动处理后的各采样点,组成所述第一边界的添加点是根据预设曲线模型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去抖动处理后的采样点之间插入的添加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去抖动模型为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图形的抓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边界确定模块根据下式确定所述收缩比例
f=1-D1/D2
其中,f表示收缩比例,D1表示预设收缩距离、D2表示第一边界上的点到中心点的最远距离;
和/或
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连线上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逐步等量递减,且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为255/(n+2),其中n表示位于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之间的像素点的个数;
和/或
所述预设曲线类型为Hermite样条曲线。
全文摘要
图形的抓取处理方法以及处理装置,其在识别得到鼠标移动轨迹上的各采样点之后,在各采样点之间插入添加点,得到所抓取图形的第一边界,并根据第一边界上的点到第一边界所在最小外围矩形的中心点的最远距离、预设收缩距离确定收缩比例,再根据收缩比例确定出图形的第二边界,然后对第二边界至第一边界之间的各像素点的Alpha值进行设定,使位于第二边界上的第一像素点的Alpha值最大,位于第一边界上的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的Alpha值最小,且各像素点的Alpha值自第一像素点至第二像素点逐渐减小,使得图形呈现出自第二边界向第一边界的透明度逐渐增高的渐变效果,实现对所抓取图形的平滑处理,使所抓取图形的边缘平滑。
文档编号G06T11/80GK101770637SQ20091021427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岳红星, 简建平 申请人: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