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的轨迹的记录介质及其重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33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的轨迹的记录介质及其重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信息处理、家庭使用的视盘记录器等的大存储设备,特别是涉及到在和从,例如,作为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数字视盘(DVD)利用光束记录和重放数据的光重放设备,记录介质和跟踪方法。
在确定朝信息社会进步的多媒体的发展已导致具有高性能和大容量光盘的需要。这能光盘根据功种和使用一般可分类成三种类型,即,仅使用于在盘剪辑时重放记录的信息数据的只读光盘,仅允许记录一次而不允许再写入的一次写人型光盘,和能再写多次的可再写光盘。
特别是,在允许信息和数据再写的可再写光盘的情况下,大容量的需要已经使它不能满足仅使用沟槽记录方法所要求的记录容量,其中信息数据仅记录在包括在光盘表面上提供的螺旋形沟槽的沟槽部分,因此已经使用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其中信息数据也记录在沟槽部分之间的叫做平坦部分的区域上。
就是说,在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中,为了在光盘的预定轨迹上记录信息数据,光拾取器必须移到光盘的目标轨迹,以便用激光束照射目标轨迹。为此,光拾取器必须位于目标位置上。用于把光拾取器移到在其径向方向光盘的目标位置的伺服系统,包括跟踪伺服系统。
跟踪伺服系统包括在光拾取器的激励器系统中的跟踪线圈和跟踪伺服电路。激励器系统使光拾取器通过例如双主轴激励器执行进行精确跟踪操作。
被跟踪的轨迹和相同的地址是利用相同的跟踪的激光束读出,并根据地址和目标地址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仔细搜索。由于过度的偏心速度使得以稳定方式控制搜索变得很困难,在写入之后直到偏心速度下降到足够为止,最后到达目标轨迹,并使用平坦一沟槽记录进行记录操作,其中信息和数据是记录在光盘上沟槽部分之间的平坦部分。


图1表示在光盘上用通常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的双螺旋形沟槽。
在图1中,形成一个从光盘110的由圆周延伸到外圆周构成的一个螺旋形导沟的沟槽G。也在相邻的沟槽G之间形成平坦部分L。
为在这种光盘110的沟槽G和平坦L上记录一个记录标志,记录标志首先顺序地记录在从光盘内圆周,即,在轨迹1,轨迹3,轨迹5,轨迹7等等由记录或给定地址的沟槽G上,当直到外圆周记录完成时,记录标志顺序地记录在从光盘内圆周,即,在轨迹2、轨迹4,轨迹6等等由记录或给定地址的平坦L上,直到完成记录的外圆周。
图2表示使用通常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在光盘上单一螺旋形沟槽。
在图2中,形成从光盘120的内圆周以螺旋形式延伸到外圆周的多个导向沟槽构成的沟槽G,并终止在光盘在每圈上,即,每圈为360度。在相邻的沟槽G之间形成平坦L。
为在)光盘120的沟槽G的平坦L上记录上记录标志,记录标志顺序地从光盘内圆周朝完成记录的外圆周,即,沟槽G的轨迹1,平坦L的轨迹2、沟槽G的轨迹3、平坦L的轨迹4、沟槽G的轨迹5、平坦L的轨迹6、沟槽G的轨迹7等等记录或给出地址。
在使用如图1所示的通常双螺旋形沟槽的光重放装置的情况下,轨迹1、轨迹3,轨迹5等等是以这种顺序记录沟槽直到外圆周,而平坦L,轨迹2,轨迹4,轨迹6等等连续顺序地以这种次序再从内圆周记录。如在记录视频数据情况下,在要求连续记录和禁止间断记录情况下使用是很困难的。此外,为记录这种视频数据,首先视频数据必须连续地记录在沟槽G中,然后视频数据必须连续地记录在平坦L上,因此视频数据是连续地记录在沟槽G和平坦L上。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即在光拾取器从沟槽G移到平坦L期间,为防止连续数据的中断,缓冲器就要求具有大的容量,以便暂时存储数据。
此外,在使用如图2中所示的通常单一螺旋沟槽的光重放装置的情况下,在记录的沟槽G的轨迹1连续地跟随有记录的平坦L的轨迹2。沟槽G和平坦L必须压制,以致于它们终止在光盘的每圈上,这样在压制光盘的过程中,就导致产生在制造光盘120本身遇到技术上困难的问题。
鉴于这个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时允许记录标记交替地记录在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的光重放装置和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于相对于具有形成在记录面上形成的螺旋形沟槽的沟槽部分和位于在相邻沟槽部分之间平坦部分的记录轨迹的记录介质移动的光拾取器的光重放装置把光拾取器安放在目标轨迹位置上并把从光拾取器来的光束照射在记录介质上,以便重放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的信息,其装置包括记录标志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形成在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上的记录标志,和包括跟踪装置,用于把光束照射在随着记录标记的检测交替地变换的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中的任一个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具有形成在记录面上形成的螺旋形沟槽的沟槽部分和位于在相邻沟槽部分之间平坦部分的记录轨迹的记录介质和使用由安放在目标轨迹位置上,以便把从光拾取器来的光束照射在记录介质上的光拾取器记录和重放信息,其装置包括用于改变跟踪操作的记录标志,以便光束照射在沟槽部分或平坦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用于具有形成在记录面上形成的螺旋形沟槽的沟槽部分和位于在相邻沟槽部分之间平坦部分记录轨迹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和重放的跟踪方法,包括检测形成在沟槽部分或平坦部分上的记录标志的步骤,和把光束交替地照射在沟槽部分或平坦部分中任一个部分进行跟踪的步骤。
图1是表示通常光盘上双螺旋形沟槽的图;图2表示通常光盘上单螺旋形沟槽的图;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结构方块图;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跟踪伺服系统的结构图;图5A和5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使用推挽方法跟踪操作的图,其中图5A是在光盘上平坦和沟槽的图,图5B表示跟踪误差信号的图;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光盘和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7A至7C表示相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操作的图,其中图7A表示驱动一轨迹跳动的电流的波形,图7B表示重放数据的波形如图7C表示轨迹的轨线;图7D表示摆动标志;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光盘和另一个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9A至9C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光盘的记录和重放装置的操作图,其中图9A表示驱动一轨迹跳动的电流波形和图7B表示重放数据的波形;图9C表示轨迹的轨线;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在另一个光盘上跃迁区域的另一例子;图11A和11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在光盘上的双螺旋形沟槽,其中图11A表示双螺旋形沟槽的形成,图11B表示轨迹位置信息图;和图12A和12B表示根据本发明在另一个光盘上包括在沟槽的端部跃迁区域的单螺旋形沟槽,其中图12A表示单螺旋形沟槽和跃迁区域的形成图,图12B表示轨迹位置信息图。
现在参考附图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形成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的记录介质和重放装置。本发明应用的光盘是数字通用盘(DVD)。有包括仅用于重放的DVD-ROM,允许仅一次写入数据的DVD-R,和可再写的DVD-RAM的n个系列的DVD。
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到DVD中的可再写的DVD-RAM。现将简单地描述DVD-RAM概念。使用调节相变记录的相变型记录薄膜,其中晶相变化是由激光束照射加热结构所引起的,以便记录或抹除信息,其中信息是通过检测在恒定相位的光之间差的反射产生的变化来重放的。光盘是具有直径120mm和厚度0.6mm的迭层件。物镜的数字孔径NA是0.6。激光的波长是650或680nm。调制和纠错码ECC是8/16调制和里查得—所罗门(Reed-Solomon)乘积的。数据率是10Mbit/s或更多一点。
接着,现在将表示完成本发明应用这种光盘的本方式的结构。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结构的方块图。
首先描述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包括伺服控制电路5,用于控制每个用于驱动和控制光盘旋转的系统、用于驱动和控制粗馈送的系统和用于控制光拾取器的系的伺服系统,激光控制电路6,用于控制提供到光拾取器2的激光功率,IV-变换矩阵电路8,以从反射光束中获得重放RF信号、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和信号控制电路7。
驱动和控制光盘旋转的系统包括主轴伺服电路9,和主轴电机3。光盘1构成记录介质。用于驱动和控制粗馈送的系统包括滑动伺服电路10和滑动电机4。控制光拾取器的系统包括光拾取器2、I-V变换矩阵电路8,聚焦伺服电路11,跟踪伺服电路12和激光控制电路6。I-V变换矩阵电路8包括检测在两个分裂面上从光盘1反射的激光束的光电二极管21,加两个分裂信号的加法器22,在两个分裂信号之间进行减法的减法器23,放大由加法器22输出的重放RF信号并把伺服信号加到滑动伺服电路10的放大电路24,检测从减法器23输出的聚焦误差信号的聚焦误差检测电路25,和检测从减法器23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的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激光控制电路6包括进行激光脉冲宽度调制的PWM驱动器14和反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13。
信号控制电路7包括控制装置的每个部分的系统控制电路19,把纠错码以里查得—所罗门(Reed-Solomon)乘积码形式加到记录数据的ECC编码电路16、在EFM-正基础上加有纠错码的记录数据上进行8/16调制的调制电路15,把重放数据(RF信号)变换成二进制重放数据,以便在EFM-正基础上8/16调制二进制重放数据并把伺服信号轴到主加伺服电路9的解调电路17,和使用里得—所罗门乘积码在重放数据上进行纠错处理并输出重放数据的ECC编码电路18。
在该例中,跟踪伺服电路12还包括光盘1每转一圈时转换在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之间的跟踪的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其构成是这样的,用于转换产生时间的设定能由来自系统控制电路19的设定信号S来转换。
接着,将描述在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中的连接。首先,将描述与驱动和控制光盘旋转有关的系统的连接。主轴伺服电路9连接到主轴电机3,经过旋转机构主轴电机3连接到光盘1。
接下来,将描述有关驱动粗馈送的控制系统的连接。滑动伺服电路10连接到滑动电机4,经过粗馈送机构滑动电机4连接到光拾取器控制系统的光拾取器2。
接着,将描述有关光拾取器控制系统的连接。光拾取器2包括I-V变换矩阵电路8的光电二极管21和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输出连接加法器22和减法器23。加法器22和减法器23依次连接到RF放大电路24和聚焦误差检测电路25和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
此外,聚焦误差检测电路25和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连接到聚焦伺服伺服电路11和跟踪伺服电路12,聚焦伺服电路11和跟踪伺服电路12依次连接到在光拾取器2中未示出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
接下来,将描有关信号处理系统的连接。RF放大电路24连接到信号检测电路7的解调电路17,解调电路17连接到ECC编码电路18。ECC编码电路16连接到调制电路15,而调制电路15连接到激光检测电路6的PWM驱动器14,而PWM驱动器14连接到激光二极管13。激光二极管13在光拾取器2上提供形成预定的激光束。
在该例中,跟踪伺服电路12还包括光盘1每转一圈时,在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之间转换跟踪的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并具有根据来自系统控制电路19的设定信号S转换用于设定转换产生时间的功能。
此外,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经过系统控制电路19和未示出的接口电路连接到主计算机。
现在将描述具有这种结构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操作。当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根据从未示出的主计算机来的指令执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重放时,在利用滑动电机4搜索操作之后,光拾取器2响应于主计算机位于光盘1上的目标轨迹位置上,此后,跟踪伺服电路12和聚焦伺服电路11驱动跟踪线圈和聚焦线圈,以完成跟踪和聚焦的精细调节,这样光束点就准确定位在目标轨迹位置上。
对于记录,激光控制电路6预先把激光功率设定在抹除功率电平上,以便在不需要记录的区域上抹除信息,并把激光功率调节到写功率电平,以便在目标轨迹位置上记录信息信号。对于重放,激光控制电路6把激光功率调节到读功率电平,以便重放记录在目标轨迹位置上的信息信号。
在信号控制系统中,系统控制电路19根据主计算机首先把教导旋转的指令提供到伺服控制电路5的主轴伺服电路9。主轴伺服电路9根据该指令给主轴电机3提供驱动信号,使主轴电机3旋转。通过解调电路17同步从重放RF信号检测的伺服信号提供到主轴伺服电路9。
接着,系统控制电路19根据主计算机把粗馈送指令提供到滑动伺服电路10。光拾取器2在光盘1上现在位置上读信息信号并提供RF信号,经过光盘二极管21、加法器22和减法器23把加信号和减信号加到RF放大电路24、聚焦误差检测电路25和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从差信号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并把它提供给滑动伺服电路10。滑动伺服电路10根据跟踪误差信号产生驱动信号并把驱动信号提供到滑动电机4。根据驱动信号,滑动电机4经过未示出的粗馈送机构使光拾取器2执行粗搜索操作。
从两个系统,即,滑动电机4的系统和在光拾取器2中的驱动系统开始搜索伺取系统的操作。滑动电机4的系统经过滑动电机4使光拾取器2执行粗搜索操作并利用未示出的编码器检测位置来定位。驱动系统经过使用未示出的跟踪线圈的双主轴驱动器使光拾取器2执行细搜索操作。
现在将描述这种搜索伺服系统的操作程序。首先,执行粗搜索操作以接近目标位置。甚至在粗搜索之后,光拾取器2停在目标地址时,在光拾取器2中的驱动器的可移动部分并不立刻停止,而是在预先安排的时间之后,振动并停止。
然后,执行轨迹引入操作,以读取在到达地址中的信息。当轨迹偏心速度高时,如果执行,轨迹引入操作很可能引起误差,该操作是在偏心速度接近零之后才执行。
然后,激光束跟踪轨迹。用来自跟踪伺服电路11的驱动信号驱动跟踪线圈,以执行轨迹跟踪,由此读地址。系统控制器电路19读出地址并计算地址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差,由此用对应于差的总数完成细搜索。此时,光拾取器2从光盘1的现在位置上读信息信号并经过解调电路17把它提供到系统控制器电路19。
此时,光电二极管21接收在光盘1上两个分裂面反射的激光束。光电二极管21把接收的两个分裂激光束变换成电信号并把它们提供到减法器23。减法器23在两个分裂信号间执行减法,以产生差信号。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从差信号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并把它提供到跟踪伺服电路12。根据跟踪误差信号,跟踪伺服电路12使用未示出的双主轴驱动器的跟踪线圈执行光拾取器2的跟踪。另外,聚焦误差检测电路25从信息信号检测聚焦误差信号并提供到聚焦伺服电路11。根据聚焦误差信号,聚焦伺服电路11使用未示出的双主轴驱动器的聚焦线圈执行光拾取器2的聚焦。
在这种情况,如果偏心速度太高,以稳定方式控制搜索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偏心速度变得足够低之后,目标轨迹才最后达到,以完成记录或重放操作。
在光拾取器2被位于目标轨迹位置之后,记录或重放操作执行如下。对重放,系统控制电路19把重放指令提供到激光控制电路6的PWM驱动器14。PWM驱动器14把激光发射功率调节到供给激光二极管13重放的功率电平。激光二极管13经过透镜用激光束照射光盘1。光电二极管21接收光盘1上两个分裂面反射的激光束。光电二极管21把接收的两分裂激光束变换成电信号并把它们提供到加法器22。加法器22把两分裂信号相加,以产生重放RF信号。
重放RF信号供到RF放大电路24。在进行RF放大之后,RF放大电路24把重放数据供到解调电路17。解调电路17根据EFM-正在重放数据上执行8/16解调。解调电路17把解调重放数据供到ECC解码电路18。ECC解码电路18用理得—所罗门乘积码在重放数据上执行纠错处理并输出重放数据。解调信息信号被提供到主计算机。
对于记录,系统控制电路19把记录指令提供到激光控制电路6的PWM驱动器14。由主计算机提供的被记录的数据加到ECG编码电路16。ECC编电路16以理得—所罗门乘积码形把纠错码加到被记录的数据。ECC编码电路16把被记录和加有纠错码的数据供到调制电路15。调制电路15以EFM正基础在被记录和加有纠错码的数据上执行8/16调制。调制电路15把被记录的调制数据提供到激光控制电路6的PWM驱动器14。PWM驱动器14根据记录指令在已经8/16调制的记录数据上进行脉冲宽度调制,以便把写功率电平的激光发射信号提供到激光二极管13。激光二极管13经过透镜用激光束照射光盘1。光盘1的记录薄膜受激光束加热以变成非晶形,在非晶态中被记录的数据记录在目标轨迹位置上。
应注意的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包括构成把一轨迹跳跃脉冲提供到跟踪伺服电路12的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13,这样在光盘1的每一圈时间,在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交替地产生光拾取器2的跟踪。
参考图4将描述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构成和操作的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跟踪伺服系统的构成。如图4所示,该跟踪伺服系统包括光拾取器2、I-V变换矩阵电路8、跟踪伺服电路12和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光拾取器2包括形成双主轴驱动器部分跟踪线圈30,形成在轨迹方向由跟踪线圈30细调节激光束的透镜32和仅分裂由光盘1反射的光束的光束分裂器31。
此外,在该跟踪伺服系统中的I-V变换矩阵电路8包括具有在光盘1上轨迹方向分裂和检测从光束分裂器31来的由光盘1反射的光束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A和B的光电二极管21,跟踪检错电路26用于把从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A和B来的信号输入到差分放大电路的非反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并用于把差分信号A-B作为跟踪误差信号,和RF放大电路24用于把从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A和B来的信号输入到加法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和另一个输入端(+)并用于把检测和信号A+B作为RF重放信号。
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用于检测从RF放大电路24的RF信号一个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在光盘1上检测一个位置中标志的标志检测电路34,因此在光盘上分别形成连续螺旋形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在光盘1的旋转轴上的旋转编码器36,用于通过检测光盘1的一圈来检测光盘1一个位置上的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开关35用于转换从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输出的信号。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同步检测电路37,用于检测与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的光盘1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和用于根据同步信号产生一轨迹跳跃脉冲的跳跃脉冲产生电路38。
跟踪伺服电路12包括消除从跟踪检错电路26来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噪声分量,允许有限伺服和用于发生在跟踪目标值之前补偿相位滞后的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用于把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的输出和从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的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的一轨迹跳跃脉冲相加的加法器28并用于把加法器28输出放大的跟踪驱动器29,以便输出跟踪伺服信号。
这种跟踪伺服系统操作如下。在该跟踪伺服系统中,已经被光束分裂器31分裂由光盘1反射的光束在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A和B上被检测。从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A和B来的各自信号提供到构成跟踪检错电路26一部分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非反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跟踪检错电路26把检测的差信号A-B作为跟踪信号。从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而A和B来的各个信号也提供到构成RF放大电路24一部分的加法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和另一个输入端(+)。RF放大电路24把输出和信号A+B作为RF重放信号。
在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中,来自RF放大电路24的RF信号加到标志检测电路34。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在光盘1上一个位置用于检测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的标志,因此在光盘1上分别形成连续螺旋形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旋转编码器26用检测从光盘1的旋转指示光盘1的一圈信号来检测光盘1每次转一圈在光盘1一个位置上的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分别加到开关35的固定触点。
在初始化期间,从图3中所示的系统控制电路29来的设定信号S预先加到开关35的活动触点并允许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来选择并根据设定信号S来设定。这种设定由光盘1上平坦和沟槽的形式和特性来确定。根据设定信号S选择的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从开关35的活动触点加到同步检测电路37。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检测与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输出信号的光盘1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同步信号加到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根据同步信号产生一轨迹跳跃脉冲。
在跟踪伺服电路12中,从跟踪检错电路26来的跟踪误差信号加到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8通过消除跟踪误差信号的噪声成分允许有效的伺服并在跟踪目标值发生之前补偿相位滞后。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的输出提供到加法器28的一个输入端(+)。此外,从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供到加法器28的另一输入端(+)。加法器28把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和从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的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的输出相加。加法器28的和输出供到跟踪驱动器29。跟踪驱动器29把加法器28的输出放大到能驱动跟踪线圈30的电平并输出跟踪伺服信号。
在光拾取器2中,透镜32由跟踪线圈30在跟踪方向细调节。在重放期间,当检测光盘1的预定一圈时,跟踪伺服激励达到由一轨迹跳跃到达的跟踪伺服设定位置的目标值的一轨迹状态,由透镜32形成的激光束重放光盘1的记录薄膜上的记录坑。在记录期间,当检测光盘1的预定一圈时,跟踪伺服被激励达到由一轨迹跳跃到达的跟踪伺服设定位置的目标值的一轨迹状态,由透镜32形成的激光束,以形成在光盘1的记录薄膜上的记录坑。
这种跟踪方法被称为“推挽方法”,将参考图5A和5B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使用推挽法的跟踪伺服。参考图5A,在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的情况下,其中信息数据是记录在沟槽部分G1,G2,G3上,也记录在沟槽部分G1,G2,G3之间的被称为平坦部分L1、L2、L3上,跟踪必须在每个沟槽部分G1,G2,G3部分和平坦部分L1,L2,L3上进行,以便把信息数据记录在互相邻接的沟槽部分G1,G2,G3和平坦部分L1,L2,L3的两个部分上。
如上所述,推挽方法是一种其中由在光盘1的记录薄膜上的沟槽部分G1,G2,G3反射和绕射的光束,从检测跟踪误差的光电二极管21的两个分裂光接收面输出之间获得差的方法。特别是,当激光点与沟槽G1,G2,G3的中心或与沟槽G1,32,G3和叫做平坦部分L1,L2,L3的沟槽部分G1,G2,G3之间的区域一致时,由于跟踪和跟踪误差信号39已发生跟踪匹配的结果,于是就得到如图5B中所示的相对于左和右的反射和绕射光束的对称分布。否则,没有能跟踪,就导致偏离跟踪状态,就出现具有不同幅度的反射和绕射光束的S形曲分布并且光强就会左和右偏移。
在该例中,在重放期间,当检测光盘1的一个预定圈时,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进行跟踪达到一轨迹状态,其中沟槽部分G1,G2,G3和平坦部分L1,L2,L3的中心与跟踪伺服设定在由一轨迹跳跃达到的位置上的目标值的激光点的中心一致,进行这种设定,这样由每次一轨迹跳跃跟踪伺服的目标值,以致于在跟踪信号的一个波长λ的0,λ/2,λ,λ3/2,2λ,λ5/2,的每个时间点上,该盘一圈激励跟踪伺服。
在记录期间,当检测光盘1的一预定圈时,进行跟踪以达到一轨迹状态,其中沟槽部分G1,G2,G3和平坦部分L1,L2,L3的中心与具有设定在由一轨迹跳跃达到的位置的跟踪伺服的目标值的激光点的中心一致,设定是这样的,每次由一轨迹跳跃的跟踪伺服的目标值,使得在跟踪信号的一个波长的0,λ/2,λ,λ3/2,2λ,λ5/2的每个时间点上,该盘一圈激励跟踪伺服。
如上所述,每当光盘1一圈时,由一轨迹跳跃到达的位置上,对跟踪伺服的目标值由一轨迹跳跃激励踪伺服,能进行跟踪这样以致使在光盘的记录薄膜上各个沟槽部分G1,G2,G3和平坦部分L1,L2,L3形成连续的螺旋形。
参考图6将描述本实施例的光盘和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参考图6,光盘1形成具有从内圆周延伸到外圆周构成一螺旋形导沟的沟槽G。平坦L形成在沟槽G之间。图6中所示的光盘1相应于图1中所示的双螺旋形沟槽,使用这种光盘1进行平坦一沟槽记录方法将描述如下。在本实施例中,从沟槽到平坦的转换很容易通过到通常双螺旋形光盘的盘本身简化的制造的跟踪控制来达到。这种实施例就使得在双螺旋光盘基础上进行单螺旋操作成为可能,这样在制造时就很容易保持轨迹顺序的连续性,并允许光记录和重放操作能够应用到必须进行连续的视频记录和重放。
为了记录和重放在光盘上的沟槽G和平坦L上的记录标志,轨迹1首先从光盘的内圆周记录和重放沟槽G。其次,当检测光盘1的一圈时,向内圆周进行一轨迹跳跃,以便记录和重放轨迹2的平坦L。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圆周进行一轨迹跳跃,以记录和重放轨迹3的沟槽G。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圆周进行一轨迹跳跃,以记录和重放轨迹4的平坦L。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圆进行一轨迹跳跃,以记录和重放轨迹5的沟槽G。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圆周进行一轨迹跳跃,以记录和重放轨迹6的平坦L。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周进行一轨迹跳跃,以记录和重放轨迹7的沟槽G。当检测光盘1的下一圈时,向内圆周等等进行一轨迹跳跃,于是记录或寻址,直到外圆周完成记录和重放为止。
如图6中所示,该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主要部分包括光拾取器2、激光控制电路6、I-V变换矩阵8、跟踪伺服电路12、跟踪线圈30、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和ECC解码电路18。
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用于检测在光盘1一个位置上检测一轨迹跳跃开始位置标志的标志检测电路34,以便在光盘1上由RF放大电路24提供的RF信号形成各自连续螺旋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在光盘1的旋转轴上的旋转编码器36用于检测由检测光盘1的一圈在光盘1的一个位置上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和开关35,用于转换从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同步检测电路37,用于检测与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电路36的输出信号的光盘1的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和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用于根据同步信号产生一轨迹跳跃脉冲。
跟踪伺服电路12包括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用于消除从跟踪检错电路26来的跟踪误差信号的噪声成分和补偿在跟踪目标值之前相位滞后,容许有效伺服,加法器28用于把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和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的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相加,跟踪驱动器29,用于放大加法器28的输出,并输出跟踪伺服信号。
在图6中相应于图3和4的后面部分是相同的,因此,在此就不再描述。
图7表示由上述结构的完成,根据本实施例的记录和重放方法的平坦一沟槽的特别操作。该实施例用于视频数据是连续记录在盘上并从盘连续重放的顺序记录和重放。很显然,当然可应用到在盘上数据组的随机记录和重放,只要数据组是具有一定的轨迹宽度连续记录和重放即可。
光盘1由主轴电机3在由图8中箭头指示的方向在30Hz旋转频率上具有33.3ms周期旋转驱动。光拾取器2由滑动电机10在径向方向的整个区域中移动。图8中所示的光束点41和42被跟踪线圈30在轨迹所处的位置的径向方向的细微范围中的双螺旋驱动器跟踪。
记录操作进行如下。由已知的未示出的装置检测轨迹0,以便把光束点42处于准备的位置上。由于光盘1的旋转使光点41处于轨迹1的开始位置,同时,激光控制电路6开始在整个轨迹1上记录驱动,以便记录所要求的数据。
当由于记录介质的旋转结果,即,当在记录介质上的点在光束点41下直接通过360度的角位置上时,在轨迹1上记录完成时,由具有旋转40轴的同轴杆的旋转编码器36产生内部索引脉冲,以重放来自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的一轨迹跳跃脉冲。
在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中,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摆动标志,后者是要求在光盘1的一个位置上,用于检测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以便在光盘1上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从RF放大电路24提供的RF信号各自的连续的螺旋形。在光盘1的旋转轴上的旋转编码器36并检测由检测光盘1的一圈在光盘1的一个位置上的一轨迹跳跃的开始位置。开关35转换从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并把它提供到同步检测电路37。同步检测电路37检测与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输出信号光盘1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并提供到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于是,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根据与光盘1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产生一轨迹跳跃脉冲。
一个轨迹跳跃脉冲提供到跟踪伺服电路12的加法器28的另一个加法输入端(+)。由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87在跟踪信号上进行相位补偿获得的相位一补偿输出信号提供到加法器28的一个加法端(+)。加法器28输出一输出和信号,以允许在由一轨迹跳跃达到的位置上跟踪。加法器28的输出和信号提供到跟踪驱动器29。跟踪驱动器29给跟踪线圈30提供驱动电流信号。该驱动电流信号具有图7A所示的波形。特别是,在图7A中,电流在负方向提供一次制动,此后,提供的电流在正方向产生一轨迹跳跃(向盘的内圆周方向的记录方向)。
图7B表示在此时数据重放的波形。如图7B中所示,重放RF信号的波形包括产生如图7A中一轨迹跳跃电流提供到跟踪线圈期间的周期内的失真。产生失真的原因是由于当记录在轨迹的轨线根上的数据从沟槽G到平坦L或从平坦L到沟槽G转换时遇到记录沟槽G和平坦L特性之间差所产生的。因此,如图6中所示,把重放RF信号提供到ECC解码电路18,以校正在转换发生的连接点上的数据误差。于是,在数据丢失已经被校正的区域中获得重放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里得—所罗门解码解码电路被用作ECC解码电路18。
在图7C中,说明在此时的轨迹的轨线根。首先,轨迹1是从光盘的内圆周的沟槽G顺序地从引入端T1S直到末端T1E记录和重放。其次,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光盘1的一圈时,从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产生向内圆周跳跃一轨迹,以记录和重放从引入端T2S直到末端T2E的轨迹2的平坦L。其次,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光盘1的另一圈时,从跳跃脉冲中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产生向内圆周跳跃一轨迹,以记录和重放从引入端T3S直到末端T3E的轨迹3的沟槽G。然后,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光盘1的一圈时,从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产生向内圆周跳跃一轨迹,以记录和重放从引入端T4S直到末端T4E的轨迹4的平坦L。接下来,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光盘1的另一圈时,从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来的一轨迹跳跃脉冲产生向内圆周跳跃一轨迹,以记录和重放轨迹5的沟槽G,于是,在图7C中获得轨迹的轨线根。
此外,如图7D所示,在沟槽G的轨迹1的末端T1E和轨迹3的引入端T3S之间以及沟槽G的轨迹3的末端T3E和轨迹5的引入端TS5等等之间的摆动标志50具有标志长度a和起伏宽度b,以允许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摆动标志50的在光盘1上一轨迹跳跃位置的准确通知到跳跃脉冲发生电路38。在这种情况,摆动标志50不影响记录的数据,仅仅使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产生一轨迹跳跃。
现在参考图8将描述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和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在图8中,相应于图6中相同部分和电路用相同的标号并在下文中不需再描述。光盘60包括从内圆周朝外圆周延伸的螺旋沟槽G,每个沟槽对应于一圈,在光盘60的一个圆周位置上的过渡区61是这样形成的,使沟槽G形成单个导向沟槽。平坦L形成在相邻沟槽G之间。图8中所示的光盘60对应于在图2中所示在单螺旋沟槽上由过渡区61得到的盘,利用这种光盘60的平坦一沟槽记录将在下面描述。
根据在图6和7中所示发明完成的方式的光盘和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情况下,在跟踪期间在平坦和沟槽之间的转换是在当其光盘1每一次转一圈时,使光盘2跳跃一轨迹到达的。然而,当考虑在光拾取器2特性中变化,要得到好的轨迹的轨线根的调准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困难。
为解决这种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光盘60使用包括沟槽在结构是这样的,使在由对应光盘终端一圈区域上一轨迹间距总量在一个方向平滑移位。虽然在图8中所示的终端区域的过渡区61在容易理解沟槽的正切方向成大约10度的角,但在实际控制中能降到1/100。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上述的实施例,当从轨迹1到轨迹2,从轨迹2到轨迹3等等连续跟踪时,在如图2中所示的单螺旋沟槽上进行操作是足够的。然而,在从轨迹1到轨迹2、从轨迹2到轨迹3等等的连续跟踪期间,必需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以便从沟槽G转换到平坦L或从平坦L转换到沟槽G。现在将进行详细描述。
特别是,在光盘60的沟槽G和平坦L上进行记录标志的记录或重放时,首先,从光盘的内圆周记录和重放沟槽G上的轨迹1。其次,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平坦L的轨迹2时,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沟槽G的轨迹3时,在正方向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下来,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平坦L的轨变4时,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沟槽6的轨变迹5时,在正方向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平坦L的轨迹6时,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以记录和重放沟槽G的轨迹7时,在正方向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等等。记录或寻址直到外圆周完成记录和重放。
如图8中所示,该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的主要部分包括光拾取器2、激光控制电路6、I-V变换矩阵8、跟踪伺服电路12、跟踪线圈30、平坦-沟槽转换电路33和ECC编码电路18。
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标志检测电路34,用于检测提供在光盘60上一个位置检测跟踪误差信号相位被反转位置的过渡区61的标志,以便从由RF放大电路24提供的RF信号把在光盘60上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各自连续的螺旋形,在光盘60旋转轴上的旋转编码器36,用于检测由检测光盘60一圈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被反转的光盘60的一个位置的位置和开关35用于转换从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包括同步检测电路37,用于检测与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输出信号的光盘60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和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用于根据同步信号反相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
跟踪伺服电路12包括相位反转电路62,用于反转来自跟踪误差检测电路26的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开关63,用于转换跟踪误差信号和相位反转跟踪误差信号并在来自反转脉冲产生电路64的转换脉冲基础上输出上述信号,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允许由消除从开关63输出信号的噪声成分的有效伺服并补偿在跟踪目标值之前产生的相位滞后和跟踪驱动器29,用放大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的输出,以便输出跟踪伺服信号。
相应于图3和4中所示部分与图8中的部分相同,在下文中将不再描述。
图9表示如上所述的另一实施例完成的平坦一沟槽记录和重放的特别操作。该实施例用于视频数据连续地记录在盘上并从盘上重放的顺序记录和重放之中。很显然,能够应用到在盘上数据组随机记录和重放,只要数据组是具有一定轨迹宽度连续地记录和重放即可。
光盘60被具有30Hz旋转频率、33.3ms周期如图8中箭头指示方向旋转的主轴电机3驱动。光拾取器2被在整个径向方向区域中的滑动电机10移动。图8中所示的光束点41和42被在径向方向轨迹所处的细微范围内的即主轴驱动器中的跟踪线圈30跟踪。
进行记录操作如下。由已知未示出的装置检测轨迹0,以便把光束点42置于准备的位置。由于光盘60的旋转,光束点41位于轨迹1的开始,同时,激光控制电路6开始驱动记录,以便在整个轨迹1上记录所要求的数据。
当由于光盘60的旋转在轨变1记录完成时,即,当在记录介质上的点,在光束点41下直接通过360度的角位置时,由具有与旋转轴40同轴的旋转编码器36产生内部索引脉冲,以便对来自反转脉冲产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信号产生相位反转的脉冲。
在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中,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在后面描述的,提供在光盘1一个位置上,用于检测被反转的跟踪误差信号相位位置的过渡区61,以便在光盘60上的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山RF放大电路24提供的RF信号形成各自的连续螺旋形。旋转编码器36提供在光盘60的旋转轴上并检测在光盘60的一个定位的位置,通过检测光盘60的一圈被反转的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开关35转换从标志检测电路34和旋转编码器36输出的信号并提供到同步检测电路37。同步检测电路37检测从标志检测电路34或旋转编码器36的输出信号光盘60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并把它提供到反转脉冲产生电路64。于是,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根据与光盘60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对跟踪误差信号产生相位反转的转换脉冲。
对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反转转换脉冲被提供到跟踪伺服电路12的开关63的可动触点。跟踪误差信号提供到开关63的一个固定触点,在相位反转电路62上已经受到相位反转的相位反转跟踪误差信号提供到开关63的另一个固定触点。
开关63根据对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反转转换脉冲输出非反转跟踪误差信号,以便在沟槽上的轨迹1、3、5进行跟踪,以及根据对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反转转换脉冲输出反转跟踪误差信号,以便在平坦上的轨迹2、4、6进行跟踪。开关63把非反转或反转跟踪误差信号提供到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输出在非反转或反转跟踪误差信号进行相位补偿获得的相位补偿的输出信号。从LPF和相位补偿电路27来的相位补偿输出信号提供到跟踪驱动器29。跟踪驱动器29给跟踪线圈30提供驱动电流信号。该驱动电流信号具有如图9A中所示的波形。特别是,参考图9A,不产生任何轨迹跳跃的零电流提供到跟踪线圈30。
图9B表示此时数据重放的波形。如图9B中所示,包括在如图9A中所示的不产生轨迹跳跃的零电流的周期中的失真的重放RF信号的波形提供到跟踪线圈30。当记录在轨迹的轨线根上的数据从沟槽G到平坦L或从平坦L到沟槽G转换时,由于沟槽G和平坦L记录特性之间的差是产生失真的原因。此外,如图8中所示,重放RF信号提供到ECC解码电路18,以校正在发生转换的连接点上的数据误差。于是,在数据丢失的区域中获得已经校正的重放RF信号。在这种情况,里得—所罗门码解码电路用作ECC解码电路18。
在图9C中说明此时的轨迹的轨线根。首先,从盘的内圆周顺序的沟槽G的引入端T1S直到终端T1E记录和重放轨迹1。其次,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70,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被从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来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相,以便从引入端T2S直到平坦L的终端T2E记录和重放轨迹2。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70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通过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转换方向,以便对沟槽G从引入端T3S一直到末端T3E记录和重放轨迹3。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用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70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通过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换,以便对平坦L从引入端T4S一直到末端T4E记录和重放轨迹4。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用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70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通过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在正方向反转,以便对沟槽G记录和重放轨迹5。于是,就得到如图9中所示的轨迹的轨线根。
在这种情况,过渡区61和70不影响数据记录,其作用仅使平坦一沟槽转换电路33使跟踪误差信号反相。
根据如图10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就能形成如光盘中所示的过渡区。虽然在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完成的过渡区61是这样的,即间轨迹一个方向平滑移动形成,在图10中所示的过渡区80,是这样形成的,是向轨迹一个方向在90度角位移。在这种情况,对光盘上的沟槽G和平坦L连接的过渡区80是这样形成的,是向轨迹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方向移动。
光盘1是如上述对沟槽G从引入端T1S一直到末端T1E形成从光盘的内圆周顺序记录和重放。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过渡区80是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对平坦L从引入端T2S直到末端T2E记录和重放轨迹2。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80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以从引入端T3S一直到末端T3E记录和重放沟槽的轨迹3。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过渡区80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以从引入端T4S直到末端T4E记录和重放平坦L的轨迹4。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过渡区80是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以从引入端T6S直到末端T5E记录和重放沟槽G的轨迹5。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过渡区80是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以从引入端T6S直到末端T6E记录和重放平坦L的轨迹6。接着,当检测光盘60的一圈时,即,当过渡区80是由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时,跟踪误差信号的相位是由来自反转转换脉冲发生电路64的跟踪误差相位反转转换脉冲反转,以从引入端T7S直到末端T7E记录和重放沟槽G的轨迹7。于是,就得到图10中所示的轨迹的轨线根。另外,构成和操作与图8和9相同,在此将不再描述。
此外,虽然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表示过渡区提供在单螺旋沟槽末端位置的例子,但可由同一委托人作为本申请用以前提出的专利申请题目“记录介质记录和重放装置和记录介质记录和重放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号8-181777)的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来代这种过渡区,其中沟槽和平坦是交替地形成单螺旋光盘的每个轨迹(每圈);在平坦和沟槽之间的边界,在平坦或沟槽上跟踪由此导致轨迹跳跃;跟踪误差信号在正和负方向上很大的起伏,同时在平坦和沟槽之间的边界上产生轨迹跳跃;此时跟踪信号被用来产生在平坦和沟槽之间的边界上跳跃的信号,于是,在具有由在平坦和沟槽之间的边界上的转换跟踪误差信号交替和螺旋地形成平坦和沟槽的盘上进行稳定的跟踪。
图1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在光盘上双螺旋沟槽的形成。图11A表示以螺旋形式由实线表示的双螺旋沟沟槽G。沟槽G预先以沟槽形式在光盘上记录薄膜上形成,这样它们就在预定的轨迹间隔从内圆周到外圆周指向在光盘上与记录薄膜相对的透明表面。此时,平坦L形成在相邻沟槽G之间。图11B表示轨迹位置信息90在沟槽G的圆周上的八个位置,如图11A中交替的长和短虚线表示的。轨迹位信息90作为地址信息由沟槽G记录,这样它们以产生频率调制的预定周期弯曲。在这种情况,轨迹位置信息90仅被提供在向内圆周或向外圆周轨迹的一侧。或者说,它们可提供在向内和外圆周轨迹两个侧面。
图12A和12B表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在光盘上的过渡区的单螺旋沟槽的形成。图12A表示其上具有过渡区的单螺旋沟槽G,沟槽用以螺旋形式的实线表示并在末端具有过渡区。沟槽G和平坦L以沟槽形式预先在光盘的记录薄膜上连续地形成,这样它们就在预定的轨迹间隔从内圆周到外圆周指向光盘的记录薄膜相对的透明表面。此时,平坦L是与沟槽G连续地形成,而沟槽G是与平坦L连续地形成并在末端具有过渡区。沟槽G和平坦L是在内圆周和在末端的过渡区间光盘的外圆周交替、连续地形成。各个区域提供在沟槽G的圆周上的八个位置上,如对每个预定扇区用交替的长和短的虚线表示的。如先前图11B中所示的,地址信息可用调制沟槽来提供。或者说,可用图12B中所示的来提供。图12B表示轨迹位置信息100提供在如图12A中所示的沟槽G的各个区域中。记录标志101提供在每个预定的扇区中,以对每个扇区记录如地址信息的轨迹位置信息100。
上面描述的每个光盘是CAV(恒定角速度)盘并具有摆动的基频。
虽然上面描述了优选的并且交替方式完成本发明已经表示的例子,其中上述的标志检测电路34检测例如摆动或类似的提供在双螺旋沟槽一圈的一个位置上的标志或检测提供在单螺旋沟槽的一端位置上的过渡区,但是可用由同一受托人作为本发明的应用在先提出的在“光盘,光盘记录和重放装置和方法,和光盘形成装置和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号7-275986)中公开的结构来代替提供在上述一个位置上的标志,其中标志是以摆动的方式公布在盘的圆周上;标志检测电路检测在RF信号重放的成分并由相应于时钟同步标志的光头输出;在检测时钟同步标志时,由标志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脉冲的周期性由标志周期检测电路确定,以鉴别从平坦来的沟槽;于是在盘的每圈上用转换跟踪误差信号进行稳定的跟踪。
参考附图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它可由本技术领域的熟练人员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不离开如在附加权利要求中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重放装置,用于相对于具有形成在记录表面和相邻沟槽部分之间的平坦部分上形成沟槽螺旋的沟槽部分的记录轨迹的记录介质移动光拾取器,以便把所述光拾取器置于目标轨迹位置上并把从所述光拾取器来的光束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由此重放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上的信息,该装置包括记录标志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形成在所述沟槽部分或所述平坦部分上的记录标志;和跟踪装置,用于把所述光束照射在随所述记录标志的检测而交替转换的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出与所述记录介质旋转同步的同步信号的装置;和转换装置,用于在所述同步信号基础上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预定位置上产生轨迹跳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重放装置,还包括转换装置,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特定位置上产生轨迹跳跃。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随从所述标志检测装置的检测输出产生轨迹跳跃。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记录标志在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以一个方向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记录标志在所述记录介质上预定位置上平滑位移。
7.一种记录介质,它具有形成在记录表面和在相邻沟槽部分之间的平坦部分上形成沟槽螺旋的沟槽部分的记录轨迹,和用于通过把光拾取器置于目标轨迹位置上记录和重放信息,以便把从所述光拾取器来的光束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介质包括记录标志用于改变跟踪操作,以便把光束照射在所述沟槽部分或平坦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包括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旋转同步的所述记录介质上进行轨迹跳跃操作的一个预定位置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包括在进行轨迹跳跃操作的一个预定位置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标志是具有预定长度和幅度的摆动标志。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记录标志是在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以一个方向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记录标志是在所述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上平滑地位移。
13.一种跟踪方法,使用在具有形成记录表面和相邻沟槽部分之间的平坦部分上形成沟槽螺旋的沟槽部分的记录轨迹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或重放,其步骤包括检测形成在所述沟槽部分和所述平坦部分上的记录标记;和通过交替地用光束照射所述沟槽部分或所述平坦部分进行跟踪。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光重放装置包括平坦/沟槽转换电路,用于交替地转换在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上的记录标志的重放。在没有来自光拾取器的激光束通过螺旋轨迹的一端情况,允许在记录方向在连接点到后面紧接的轨迹连续地进行跟踪操作。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包括:形成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的记录轨迹,用于转换跟踪操作的记录标志,以便把从光拾取器来的反射光束交替地照射在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上。当检测记录标志时,进行轨迹跳跃操作,由此,交替地从沟槽部分和平坦部分重放信息。
文档编号G11B7/005GK1186999SQ9712617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1日
发明者武田立, 岛津彰, 山村真一, 濑尾胜弘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