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111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电连接器与一电路基板电连接时的定位性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及图2说明一相关的电连接器1构造及其与一电路基板3电连接时的状态,该电连接器1可供一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图未示)插接,进而使得该耦合电连接器可与电路基板3传递电子讯号。该电连接器1包含一绝缘壳体10及一固定于绝缘壳体10上的导电端子组2。其中,该绝缘壳体10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11及连接本体11的一插接部12与一导插部13,而本体11具有一供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111及一与第一面111相对的第二面112、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3与一第二端部114,连接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而由第一端部113延伸至第二端部114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115与一第二侧缘面116,使第二侧缘面116可面向电路基板3,另外于本体11设有数个贯通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的端子穿孔117。此外,插接部12位于第一面111上而向远离第一面111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在相同于第一侧缘面115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一接合面121,而相对于接合面121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背面122,接合面121上设有数条对应端子穿孔117位置而向本体11的第一面111延伸的端子容置凹槽1211,且接合面121接近本体11的第二端部114的一侧设有一朝第一侧缘面115方向凸出的防呆凸块1212,而背面122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1221。该导插部13亦位于本体11的第一面111上接近其第一端部113处而向远离第一面111方向向外凸出,并使其与插接部12间具有一间隙,而导插部13接近插接部12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131。此外,导电端子组2包括有数支并列的导电端子21,各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11及一相对于第一接触部211的第二接触部212,第一接触部211可容置固定于插接部12的相对端子容置凹槽1211内,而第二接触部212则可穿过本体11的端子穿孔117后而显露于本体11的第二面112外侧。
当电连接器1与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插接时,可借助于导插部13的导引槽道131以允许相对设置于耦合电连接器上的凸块于其内移动,以使耦合电连接器可顺利与插接部12插接,插接部12上所设计的防呆凸块1212具有防止使用者将耦合连接器反面插入的作用,在耦合电连接器完全与插接部12插接后可通过插接部12背面122的卡制凹槽1221与相对设置在耦合电连接器上的卡制凸块产生干涉而定位,此时,耦合电连接器即可电接触各导电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而因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是焊接于电路基板3上,即可使电路基板3与耦合电连接器通过电连接器1的设置而电连接以传递电子讯号。
但由上述相关的电连接器1构造来看,整体电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3的固定可说完全是通过各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与电路基板3的焊接达成,因此明显地,电连接器1的绝缘壳体10实际上与电路基板3并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而由于当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1结合时,一方面基于使用者施力大小及方向并不一定,而另一方向基于绝缘壳体10具有导插部13设计的缘故,使得插接时的施力点经常集中于导插部13上以及本体11上接近导插部13的第一端部113位置处,但绝缘壳体10并没有与电路基板3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故使用者插接耦合电连接器时施力、或是已经插接后的耦合电连接器受横向力量碰撞时,所产生的力量将全部由各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与电路基板3的焊接处所承担,然而各导电端子21的受力状况因施力将集中于导插部13及本体11的第一端部113处而并不平均,位于最远离本体11的第一端部113处的导电端子21与电路基板3的焊接处将承受最大的剪应力,而可能造成此一导电端子21与电路基板3焊接处的破坏而使电连接器1失去作用,尤其当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是以表面黏著技术(SMT)与电路基板3电连接时,其破坏的可能性更加严重。故基于电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3固定性的考虑,实有必要在不变更电连接器1规格的条件下提高其与电路基板3连接的定位性。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在原有电连接器规格下可进一步提高其与一电路基板连接时的稳固性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导电端子组及至少一个板锁件。该绝缘壳体与导电端子组与前述构造大致相似,而其主要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具有连接孔的连接部,而该板锁件可穿过该连接部的连接孔与该电路基板的固定孔卡扣,进而使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相对定位。通过板锁件与电路基板的固接可抵抗插接或意外碰撞时电连接器的受力,以提高绝缘壳体与电路基板的定位性,进而避免导电端子焊接处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优点,在以下参考附图所作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在附图中图1是一种相关电连接器的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连接器的仰视角度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组合后的仰视角度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另一种构造示意图,主要说明连接部的底面与绝缘壳体第二侧缘面具有高度差的形式。
图7是图6的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的组合方式示意图,以说明沉板式的组装方式。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另一种与电路基板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外观示意图,以说明其形成复合电连接器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的一较佳实施例与前述规格化的电连接器相似,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10、一导电端子组2及两板锁件15。在以下附图中,与前述电连接器相同的构造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该绝缘壳体10同样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11及连接于本体11的一插接部12、一导插部13与一支撑部16,另外更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个连接部14,本实施例以具有两个连接部14来加以说明。该本体11具有一供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111及一与第一面111相对的第二面112、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3与一第二端部114,连接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而由第一端部113延伸至第二端部114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115与一第二侧缘面116,在组装时,第一侧缘面115与第二侧缘面116皆可朝向电路基板3组装,如图8的组装方式,而本例中,是以第二侧缘面116面向电路基板3组装为例,而本体11上设有数个贯通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12的端子穿孔117。而该插接部12位于第一面111上而向远离第一面111的方向向外凸出,其同样形成有一接合面121及一背面122,接合面121上设有数条对应端子穿孔117位置的端子容置凹槽1211,且接合面121亦设有一防呆凸块1212,而背面122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1221。另外该导插部13亦从本体11的第一面111上向外凸出,并使其与插接部12间具有一间隙,而导插部13接近插接部12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131。支撑部16约与导插部13呈对称形式而位于本体11接近第二端部114位置的第一面111上而向远离第一面111的方向凸出。另外,该连接部14是分别设置在本体11接近第一端部113及第二端部114的第二面112上并沿远离第二面112的方向延伸凸出,使连接部14具有一接触电路基板3的底面142、一相对于底面142的顶面141及一由顶面141贯通连接部14而至底面142的连接孔143,使连接孔143与电路基板3上相对所设置的一固定孔32对位。
该导电端子组2包括数支并列的导电端子21,各导电端子21具有一第一接触部211及一第二接触部212,第一接触部211可容置固定于相对端子容置凹槽1211内,而第二接触部212则可穿过本体11的端子穿孔117而显露于本体11的第二面112外侧,且恰位于二连接部14的中间位置。
该板锁件15具有一挡止部151及一相对于挡止部151的卡扣部152,而卡扣部152的末端形成有两相对向外凸出且可弹性变形的钩部1521,令板锁件15的卡扣部152可自连接部14的顶面141穿过连接孔143而进入电路基板3的固定孔32内,并使钩部1521得以钩扣于固定孔32相对另一面的孔缘,而挡止部151则可停留于连接孔143内。
在与电路基板3组装时,电路基板3板缘处可配合电连接器1的形状形成一矩形缺口,并相对各导电端子21位置处设有数个焊接点31,且相对连接部14的连接孔143位置处则设有相对的固定孔32,使得绝缘壳体10上两连接部14的底面142可同时接触电路基板3的表面,而导电端子21的第二接触部212则以表面黏著技术焊接于电路基板3上相对的焊接点31上而电连接,再使板锁件15的卡扣部152可穿过连接部14的连接孔143而借助于其钩部1521扣合于电路基板3的固定孔32内。然后,绝缘壳体10的导插部13的导引槽道131及插接部12的卡制凹槽1221即可使相匹配的耦合电连接器与插接部12接合并定位、进而令耦合电连接器电接触各导电端子21的第一接触部211而与电路基板3电连接以传递电子讯号。另外,通过两板锁件15限制绝缘壳体10与电路基板3的相对位置,在使用者施力使耦合电连接器插接时,或者插接后的耦合电连接器受横向力碰撞时,板锁件15将可抵抗大部份的作用力,而非如前述构造全然由导电端子21所承受,如此即可在保持电连接器构造规格化的前提下而能提高绝缘壳体10与电路基板3的定位性,避免导电端子21受破坏而使电连接器1失效。
而在实际组装时的考虑下,如图6及图7所示,连接部14的顶面141至底面142的厚度可小于本体11的第二面112位于第一侧缘面115至第二侧缘面116间的宽度,使底面152相对于朝向电路基板3的第二侧缘面116形成有一高度差,使得底面152在接触电路基板3表面时,位于电路基板3板缘矩形缺口内的本体11的第二侧缘面116可相对低于电路基板3表面位置,形成本领域一般所谓的「沉板式」连接方式,目的在使得电连接器1与电路基板3组合后整体高度可降低。
再者,如图9所示,可将上述电连接器1的构造视为一组合单元,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连接器1相互组合而可形成一种复合电连接器,而一次可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的偶合电连接器插接,图中是以三个单一电连接器1相互组合为例,其组合的方式则是利用单一电连接器1的本体11的第一端部113或第二端部114与相邻的电连接器1的本体11的第二端部114或第一端部113相结合以形成一体的构造,其中,连接部14可在整体复合电连接器最外部两侧以及各相邻的导电端子组2之间设置,而板锁件15的应用则配合相对连接部14而与单一电连接器1的设置方式相同,于此即不再赘述。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特征在于增加了连接部14与相对的板锁件15的结构,使得绝缘壳体10可直接与电路基板3产生稳固的连接关系,在不需大幅修改电连接器1构造的前提下,使电连接器1获得最佳的稳固性,相对应用上的可靠性亦可大幅提升。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电连接于一电路基板而供一耦合电连接器插接,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形成有一呈长方形的本体及连接于该本体上的一插接部、一导插部及至少一个连接部;该本体具有一供该耦合电连接器接触的第一面及一与该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而其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而由该第一端部延伸至第二端部处可形成两相对的一第一侧缘面与一第二侧缘面,该第一侧缘面或第二侧缘面可面向该电路基板,而该本体设有数个贯通该第一面与第二面的端子穿孔;该插接部位于该第一面上而沿远离该第一面的方向向外凸出,该插接部在相同于该第一侧缘面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一接合面,而相对于该接合面处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背面,该接合面接近该第二端部的一侧设有一向该第一侧缘面凸出的防呆凸块,而该背面处则设有一卡制凹槽,该接合面上对应于该本体的端子穿孔位置处设有数条向该第一面延伸的端子容置凹槽;该导插部位于该第一面上接近该第一端部处而沿远离该第一面方向向外凸出,并使其与该导插部间具有一间隙,而该导插部接近该插接部的一侧则设有一导引槽道;该连接部从该本体的第二面上并沿远离该第二面方向延伸凸出,使该连接部具有一接触该电路基板的底面、一相对于该底面的顶面及一由该顶面贯通该连接部而至该底面的连接孔,使该连接孔与该电路基板上相对设置的一固定孔对位;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有数支导电端子,各该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相对于该第一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可容置固定于该插接部的相对端子容置凹槽内,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穿过该本体的相对端子穿孔而显露于该本体的第二面外侧,借助于该导插部的导引槽道及该插接部的卡制凹槽可使该耦合电连接器与该插接部接合并定位、进而令该耦合电连接器电接触该第一接触部,而该第二接触部则可与该电路基板电连接;至少一个板锁件,可穿过该连接部的连接孔与该电路基板的固定孔卡扣,进而使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相对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第二面位于邻近该导电端子组两侧的位置处各设有一该连接部及该相对的板锁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板锁件具有一挡止部及一相对于该挡止部的卡扣部,该卡扣部的末端形成有二相对向外凸出且可弹性变形的钩部,令该板锁件的卡扣部可自该连接部的顶面穿过该连接孔而进入该电路基板的固定孔内,并使该钩部得以钩扣于该固定孔相对另一面的孔缘,而该挡止部则可停留于该连接孔内,由此提高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相对位置的定位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顶面至底面的厚度可小于该本体第二面的宽度,使该底面相对于该本体朝向该电路基板的第一侧缘面或第二侧缘面形成高度差,使该底面接触该电路基板表面时,该本体朝向该电路基板的第一侧缘面或第二侧缘面可相对低于该电路基板表面位置,使得该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组合后整体高度可降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第一面上接近该第二端部位置处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可相对于该导插部向远离该第一面方向延伸凸出。
6.一种复合电连接器,是由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所结合,其特征在于,各该电连接器可以其本体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与该另一相邻的电连接器的第二端部或第一端部相互结合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凸出于本体第二面的导电端子组邻近两侧位置处各设有一该连接部及该相对的板锁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板锁件具有一挡止部及一相对于该挡止部的卡扣部,该卡扣部的末端形成有两相对向外凸出且可弹性变形的钩部,该板锁件的卡扣部可自该连接部的顶面穿过该连接孔而进入该电路基板的固定孔内,并使该钩部得以钩扣于该固定孔相对另一面的孔缘,而该挡止部则可停留于该连接孔内,由此提高该绝缘壳体与该电路基板相对位置的定位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连接部的顶面至底面的厚度可小于相对该本体第二面的宽度,使该底面相对于该本体朝向该电路基板的第一侧缘面或第二侧缘面形成高度差,使该底面接触该电路基板表面时,该本体朝向该电路基板的第一侧缘面或第二侧缘面可相对低于该电路基板表面位置,使得该电连接器与电路基板组合后整体高度可降低。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位于最外侧的绝缘壳体的本体的第一面上接近该第二端部位置处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可相对于该导插部向远离该第一面方向延伸凸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导电端子组及至少一个板锁件。该板锁件具有至少一个扣合于电路基板的卡扣部及一连接于卡扣部而用以接触并限制绝缘壳体的挡止部,通过卡扣部与电路基板的扣接可抵抗插接或意外碰撞时电连接器的受力,以提高绝缘壳体与电路基板的定位性,进而避免导电端子破坏。
文档编号H01R12/71GK2507158SQ0122854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7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