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0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按压方式电性接触对接电气元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气元件的封装形式在不断变化,而承载这些电气元件的电连接器的结构也不断发展。为减小电气元件与电连接器间的封装体积且减小电气元件与电连接器间电讯号传输路径,一般于电气元件上设置片状电性接触区,以面接触方式按压于对应结构的电连接器上,以使电讯号传输路径减小而减小传输电阻,可有效防止高速传输环境引起的讯号紊乱,其相关技术文献请参考″Nonlinear Analysis Helps Design LGA Connectors″(Connector SpecifierMagazine,February 2001)。随着计算器技术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电连接器也随之向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由于尺寸的减小,特别是端子占用空间越来越小,但又要确保端子具较佳的弹性接触性能,以与对应的电子元件封装体(如中央处理单元)进行良好电性连接,相关专利文献请参考美国专利第6,027,345号、第6,146,151号、第6,146,152号、第6,164,978号及第6,293,806号。面对上述问题,出现一种改造端子与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基座间的排列方式,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44960号所揭示的一种插座电连接器,请参阅图5及图6,该插座电连接器的基座8上阵列设置呈格子状分布的端子容腔80,以收容对应端子(未图示)于其中,且每排端子容腔80分别与基座8的侧壁82呈45度设置,这样可增加端子于端子容腔80的较大空间,以提供端子具较长的弹性接触部,从而获得理想的电气性能。但是,由于现有端子制造技术的限制,导致端子无法同时成排或成行准确组装于基座8的端子容腔80中。另外,由于端子容腔80与基座8侧壁82呈45度设置,因而模具的模仁也应为45度设置,从而增加了模仁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导电端子弹性力臂且可提高导电端子排布密度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为平面栅格阵列封装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贯穿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容腔,且每一端子容腔内皆容纳两个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由固持部一端延伸且露出第二表面的焊接部、由固持部另一端向远离焊接部方向延伸的弯折部及由弯折部延伸的弹性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导电端子弯折部与弹性臂设置可增加导电端子的弹性力臂,且因同一端子容腔内容置有两个导电端子,可减小导电端子间距从而提高端子排布密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的电连接器基座的立体图。图6为图5的端子容腔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用于以按压方式组接对接的电气元件(未图示)至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10及容置于其中的多个导电端子12,其中该绝缘本体10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且于该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之间贯穿绝缘本体10设有多个端子容腔103,于每一端子容腔103内容置有两个相同的导电端子12。
请参照图2及图3,导电端子12为一连续弯折片,包括用以固持导电端子12于端子容腔103内的基部121、由基部121一侧缘向下弯折延伸并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未图示)的焊接部122、由基部121另一侧缘向上延伸弯折并与焊接部122处于基部121同一侧的弯折部123、由弯折部123延伸且与弯折部123形成″V″形的弹性臂124,及由该弹性臂124末端向靠近焊接部122方向延伸的导正部125,其中为利于该导电端子12固持于绝缘本体10内,由导电端子12的基部121两侧向外延伸设有多个凸出部1211及由基部121向下延伸的固持部126,该凸出部1211及固持部126是用以防止导电端子12于端子容腔103内旋转及松动。另外,于弹性臂124上靠近导正部125的位置凸设有接触片1241用以与对接电气元件(未图示)电性连接,该接触片1241于焊接部12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焊接部122的面积且该投影落于焊接部122表面里面,且焊接部122偏向基部121的一侧而远离固持部126。
绝缘本体10的端子容腔103为对角对称结构,该端子容腔103相对两侧对角对称设有呈阶梯状的两第一腔壁1031、两第二腔壁1032及两第三腔壁1033,且第一腔壁1031与其对面的第三腔壁1033构成第一容腔1034、第二腔壁1032与其对面的第二腔壁1032构成第二容腔1035及第三腔壁1033与其对面的第一腔壁1031构成第三容腔1036,其中第二容腔1035与第三容腔1036之间设有台阶1038,且第一容腔1034与第三容腔1036设有贯穿绝缘本体10的导引槽1037。
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4,导电端子12从绝缘本体10的第二表面102装入绝缘本体10的端子容腔103内,其基部121固持于第三容腔1036内,导电端子12的固持部126固持于导引槽1037内,弹性臂124部分露出绝缘本体10的第一表面101。为利于定位,导电端子12的凸出部1211抵接于端子容腔103的台阶1038,接触片1241的投影落于第二容腔1035内,利用这种设置方式,每一导电端子12皆可具较长的弹性臂124从而保证较佳的弹性接触能力。而且,容置于同一端子容腔103内的两个导电端子12的焊接部122皆处于第二容腔1035内,且两导电端子12的接触片1241的连线平行于两焊接部122的连线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所以,同一端子容腔103内的两导电端子12间距较小,于绝缘本体10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导电端子12的排布密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上述绝缘本体的端子容腔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贯穿该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容腔,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容腔内相对设有两个导电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端子容腔内设置两个相同的导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容腔为对角对称设置,其相对两侧对应设有第一腔壁、第二腔壁及第三腔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腔壁、第二腔壁及第三腔壁将端子容腔分设为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及第三容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容腔与第三容腔之间设有台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容腔与第三容腔另分别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导引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端子容腔的基部、由基部向下延伸的焊接部、由基部向远离焊接部方向延伸的弯折部及由弯折部进一步延伸的弹性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与弯折部形成″V″字状,且由弹性臂末端向靠近焊接部方向延伸设有导正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弹性臂上接近导正部位置凸设有接触片,该接触片于焊接部所在平面上之投影面积小于焊接部面积,且该投影落于焊接部面积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导电端子的接触片的连线平行于两焊接部的连线并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公开了一种平面栅格阵列封装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贯穿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端子容腔,且每一端子容腔内皆容纳两个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由固持部一端延伸且露出第二表面的焊接部、由固持部另一端向远离焊接部方向延伸的弯折部及由弯折部延伸的弹性臂,为利用电性接触效果,于该弹性臂上凸设接触片。利用该弯折部与弹性臂设置可增加导电端子的弹性力臂,而且因为同一端子容腔内容置有两个导电端子,可减小导电端子间距从而提高端子排布密度。
文档编号H01R12/57GK2587076SQ0228035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黄建荣, 司明伦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