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58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以实现高速信号传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当今主导硬盘接口技术的并行ATA(Attach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与并行SCSI,并行ATA硬盘被广泛地应用在桌上型计算机及移动型计算机,并行SCSI硬盘则主要应用在大容量的服务器及次系统上。然而,当硬盘传输速度不断的提高,由此也带来了串音的不断加大,导致信号传输发生畸变及错误,只能降低信号传输速度及限制线缆长度来克服这些缺点,现有的并行ATA及并行SCS I总线难以继续提高其传输速度。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连接技术来满足上述要求。串行接口技术作为并行接口技术的替代者,其主要优势在于在单向点对点传输数据时,由于不受制于时钟速度,因而比并行技术要快的多。
串行ATA(Serial ATA)是一种ATA的串行版本,用以作为并行ATA的替代者。美国专利第6,331,122号揭示一种安装在印刷电器板上的串行ATA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包括设置在绝缘本体上的两个收容槽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以提供电源与信号传输的两组导电端子。美国专利第D469,407号揭示一种还有一串行ATA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插头连接器设有一第一及第二L型舌板以收容两组端子,当舌板分别插入到插座连接器内后,两组端子分别与插座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并行SCSI的替代者,SAS也是建立在串行技术的基础上。除了具有高速传输信号的优点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在于SAS接口可以兼容SATA驱动器,即在系统支持的情况下,SATA插头连接器可以直接插接在SAS插槽上,因此系统商可以灵活地采取整合SAS或者SATA装置,从而降低用以支持两种独立的接口的成本。
SAS插头连接器设有与SATA插头连接器大致相同的装置,不同之处在于SATA插头连接器通常具有的第一、第二舌板在SAS插头连接器中与一个第三舌板整合为一个较大的舌板,另外,SAS插头连接器具有一组设在第三舌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相对第一、第二舌板组设端子的第一表面相反设置。当SAS插头连接器与SAS插座连接器相对接时,第一、二及第三舌板插入至插座连接器的收容槽内。然而,舌板的总长度也相应地增长了,故,SAS插头连接器的弯曲应力抵抗能力也相应变弱。
因此,需要一种强化的SAS插头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在保证可靠地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同时提供强度更高的本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一纵长型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端壁;舌板包括第一舌部、第二舌部及连接第一与第二舌部的第三舌部,且第三舌部的厚度比第一及第二舌部都要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改良的加强舌部设计,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应力抵抗能力且可以稳固地与对接连接器配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4的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4的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一纵长型绝缘本体2及若干收容在绝缘本体2内的第一、第二端子3、4。
纵长型绝缘本体2包括一设有对接面200及一相对设置的安装面202的纵长型本体部20及自本体部20的安装面202向后延伸的若干分隔部21。分隔部21包括一第一、二及第三分隔壁211,212,213,其中第一、二及第三分隔壁211,212,213将纵长型本体部20分割为一第一本体部23及一与第一本体部23一体成型的第二本体部24。每一分隔部21在其中部设有一以用来夹持印刷电路板的切槽210且在分隔部下方设有一可节省材料的空槽214。
第一本体部23设有一自对接面200向安装面202延伸的第一及第二销柱收容空间231,232。若干第一、第二销柱收容槽234,235贯通第一本体部23且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销柱收容空间231,232连通。
第二本体部24包括一基部240、自基部240的前端面向前延伸的一舌板241、自基部240向后延伸的一加强壁242及连接基部240与加强壁242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端壁243,每一端壁243设有一U型导引空间244用来引导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插入。舌板241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及第二表面2410,2412,并且设有与一端壁243相邻的一第一舌部2413、与另一端壁243相邻的第二舌部2414及连接第一舌部2413与第二舌部2414的第三舌部2415。第一舌部2413与第二舌部2414的厚度相同,而第三舌部2415的厚度比第一舌部2413与第二舌部2414的厚度厚得多。舌板241的第一表面2410上的第一、第二舌部2413,2414内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及第二槽道2416,2417。在舌板241的第二表面2412上第三舌部2415设有若干第三槽道2418。基部240设有分别与舌板241上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槽道2416,2417,2418相贯通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通道2401,2402,2403,其中第一及第二通道2401,2402成一行设置,第三通道2403成一行设置在第一及第二通道2401,2402的下方。若干空槽2404分别设置在基部240及第三舌部2415上以达到节省材料和减少自身重量的功效。
请结合图7、8参阅图1-6,第一端子3包括一传输电源的第一组第一端子31、传输信号的第二组第一端子32及第三组第一端子33。第一、第二及第三组第一端子31,32,33分别穿过基部240上的第一、第二及第三通道2401,2402,2403且分别收容在舌板241上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槽道2416,2417,2418内。第一端子3的三组端子在结构上基本相似,因此,仅描述其中一个。每一第一端子3包括一接触部301、沿接触部301相反方向延伸的板固持部303及连接接触部301与板固持部303的本体固持部302。接触部301设有一扁平片体,且扁平片体设置在绝缘本体2的舌板241上的槽道2416,2417,2418内以电性连接对接连接器上的对应端子。板固持部303安装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且暴露在设置于第一、第二分隔壁211,212之间的收容部245内。板固持部303在其横向上设有一凸刺3020以干涉固持在基部240的对应通道内。
第二端子4主要用于电源传输,其由一第一组第二端子41及第二组第二端子42组成。两组第二端子在结构上大体相似,故仅对其中之一作描述。每一第二端子4包括一销柱接触部401及一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弯曲尾部402。第一、二组端子41,42分别插入到销柱收容槽道234,235。第一、第二组第二端子41,42的销柱接触部401分别暴露在第一及第二销柱收容空间231,232内,且尾部402暴露在设置于第二、第三分隔壁212,213的间的第一尾部收容部233。
至此,通过改良的加强舌板设计,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应力抵抗能力且可以稳固地与对接连接器配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一纵长型基部、一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及一对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端壁;其特征在于舌板包括第一舌部、第二舌部及连接第一与第二舌部的第三舌部,且第三舌部的厚度比第一及第二舌部都要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自基部向前延伸且连接该对端壁的加强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自基部相对于一对端壁延伸的一第一及第二分隔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分隔壁於其中部設有一可收容印刷电路板的切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端壁设有可导引对接电连接器插接的U型导引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端子被组合成第一、二及第三组端子,且分别收容在第一、二及第三舌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包括一接触部、自绝缘本体向外延伸的板固持部及一连接接触部与板固持部的本体固持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组端子的板固持部排列在同一列,第三组端子的板固持部排列在另一列。
9.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在电路板上,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第一本体部设有第一及第二销柱收容空间,第一、第二组端子分别收容在第一、二销柱收容空间内,第二本体部包括一基部、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及一对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与第二本体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的舌板包括第一舌部、第二舌部及连接第一舌部与第二舌部的第三舌部,且第三舌部的厚度比第一及第二舌部都要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本体部设有自基部向前延伸且连接一对端壁的加强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在一印刷电路板上,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其中绝缘本体包括一纵长型基部、一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及一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端壁;舌板包括第一舌部、第二舌部及连接第一与第二舌部的第三舌部,且第三舌部的厚度比第一及第二舌部都要厚,通过此设计,电连接器具有更高的应力抵抗能力且可以稳固地与对接连接器配接。
文档编号H01R13/10GK2766370SQ20042011896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8日
发明者乔治·还意·张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