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290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终端用的电连接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可简便连接、不易脱出且能保持良好电连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话与PDA(个人数字助理)的移动终端上,可采用柔性扁平电缆(FFC)用柔性印刷电路(FPC)用电连接器、衬底用电连接器等种种小型电连接器。
现参看图1,说明已有的FPC用电连接器。已有的FPC用电连接器安装于母板上,用来对一端设有多个端子的FPC进行电连。如图1所示,这种FPC用电连接器包括(a)多个接触器1,它们分别具有按预定间隔排列与设于FPC100上的端子相接的接点2以及与该接点相对设置的接合部3;(b)机壳10,它具有大致平行地朝向母板表面有开口的收容沟11,用于安装多个接触器1的多个安装沟12,与接合部3接合且将伴随转动插入收容沟11的FPC100朝接点方向推压的加压部13,将加压部13作可转动支承的未图示的支承部,与加压部13相连而使加压部13转动的盖部14。
FPC100在其一个面的一端上按预定间隔排列形成多个端子,安装成在与该端子相接的位置上配置各接触器1的接点2。图1(a)中表明的是,以具有FPC100的端子的表面为下表面,插入机壳10的收容沟11中的情形。于是接触器1的接点2为与该端子相接面朝上,突出到收容沟11内。接触器1具有上述接点2,与接点1相连能使接点2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柄部4,沿收容沟11的上部延伸与加压部13接合的接合部3、焊接到设于母板预定位置处的接点上能同母板进行电连的支脚5。借助这种结构,FPC100在插入收容沟11之前,接触器1的接点2虽突出到收容沟11内,但当PPC插入后,通过FPC100上所设端子,接点2压向下方,而能按预定的接合压力相接。再有,FPC插入时的接触器1中若是足以弹性力使接点2移向上方,则能保持稳定的电连。
接触器1是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薄板经冲压加工等冲切成预定形状,通过施加适当的电镀制成,此金属薄板可采用厚约0.1~0.3mm的青铜或铜等的薄板。电镀中一般是镀金,但考虑到侵蚀等问题,可采用镀镍、镀镍锡等合金。
收容沟11形成的开口面积与深度可收容FPC100的具有多个端子的一端。安装沟12则形成为能嵌插接触器1的接合部3,可使接点2沿上下方向移动,能把支脚5焊接到母板之上。为此,安装沟12包括用于嵌插接合部3的嵌插沟、具有使与接点2连接的柄部4能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间隙的柄部收容沟。
图中未示明的支承部,例如当加压部13取两端设有悬臂梁状突起的形状时,则形成出收容这种突起的孔,而例如当加压部13为两端设有孔的结构时,则形成可插入这种孔中的突起。通过这种结构,可使加压部13以支承部为中心转动。
加压部13例如具备有平坦面13a和半圆状的突出部13b,与盖部14相连,当平坦面对向从收容沟11下部突出的接触器1的接点2时,加压部13不从收容沟11内突出,以图中未示明的支承部为中心转动,随着突出部13b对向接点2而从收容沟11内突出,将插入收容沟11内的FPC100压向接点方向。在把FPC100推压向接点方向的状态下,由于不产生振动等,即使FPC100沿朝上方向移动,因为是借助柄部4的弹性将接点2保持在与端子接触方式下移动,故能保持稳定的电连。
盖部14如上所述是与加压部13连接,使加压部13以未图示的支承部为中心转动。在图1(a)中示明的是,于FPC100插入前,为使加压部13的突出部13b对向接点2,成为从收容沟11内突出的状态,可插入FPC100,将盖部14提起,让加压部13的平坦面13a对向接点的情形。在FPC100插入后,如图1(b)所示,倒向与FPC10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FPC100的一部分被盖住,使突出部13b对向接点2而突出到收容沟11内,将FPC100推压向接点方向。如图1(a)的箭头所示,在已有的电连接器中,采用与FPC插入方向反向倒下盖部14的结构。此外,机壳10是采用PPS(聚苯撑硫)树脂、LCP(液晶聚合物)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的塑性材料,通过注入模具中成形制造。
已有的电连接器构造成,以盖部覆盖FPC,沿FPC的插入方向上提而倒向其反方向,因而当FPC拉回上方时,盖部上提,从而有FPC易拉出使连接状态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使盖部上提的方向与翻倒方向相反的结构的电连接器(例如参考特许文献1)。这种电连接器由绝缘机壳和以预定节距并列安装的许多端子以及致动器构成,且构成为FPC从插入口朝后向插入。致动器通过其底端与设于端子的接合片相结合而能转动,得以在于绝缘机壳上的起立状态的第一位置和由此第一位置向后转动于绝缘机壳上伏下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转动。致动器与端子的接合部构成为,沿插入口方向大致成水平,以悬臂梁状延伸的接合片前端的接合部插入致动器底端形成的窗孔中,而在接合部的下侧配置于窗孔的孔缘部中形成凸轮轴。
上述电连接器中,端子的接合片具有弹性,把致动器设于第一位置时,凸轮轴的短轴朝向铅直方向,凸轮轴与接合片之间成为没有力作用的状态,在使致动器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后,凸轮轴的长轴转动朝向铅直方向,接合片受弹性力作用,借助此弹性力,通过凸轮轴压下插入的FPC,能在端子的接点与FPC之间保持预定的接触压力。此外,与已有的电连接器不同,由于上提盖部时倒向相反,即使有稍许的力作用于FPC的退出方向或即使拉回到上方,由于都是使力作用到放倒盖部的方向,因而不易脱出,有利于保持稳定的电连。
但是上述电连接器中,接合片是取具有弹性的结构,在将盖部倒下的状态下,凸轮轴的长轴朝向铅直方向,成为突出到插入口内的状态,接合片牢靠地保持着凸轮轴的突出状态。这是为了阻止FPC的插入,为了插入和安装FPC,与已有的电连接器相同,需要下述三道工序1)提拉盖部。2)将FPC插入插入口。3)放倒盖部。特别是用于移动终端的在尺寸小、厚度薄的机壳主体与厚度薄的盖部重合状态下制造的电连接器,为了安装FPC,在将此盖部提升的工序中需要很多时间,因而希望有能简单进行这道工序或是可不要边道工序的连接器结构。
特许文献1特开2002-246086号公报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简便连接但不易脱出且能赋予稳定电连的连接器。
本发明根据发明人等专心致志研究的结果,使盖部取与PPC插入方向同方向倒放的结构,与盖部相连的加压部则取在将盖部上提时不突出到收容FPC一端的收容沟内而随着盖部倒放则突出到此收容沟内的结构,通过使与接触器的接点相连的柄部取具有弹性的结构,在不上提盖部而插入FPC时,FPC的前端碰撞突出到加压部的收容沟内的部分,随着FPC的插入,加压部转动而盖部上提,倒最终位置插入后,只使盖部倒下,盖部倒下,安装完成。此外,即使沿取出FPC的方向加力,由于加压部的转动使力作用到放倒盖部的方向,这样便获得了不能简单提出,有稳定电连的电连接器。
上述目的通过提供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得以实现,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它是用于在一端具有依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端子的电路基板上提供电连的电连接器,它包括有多个接触器以及机壳,各个接触器具有与上述各端子相接的接点,与上述接点相连且具有弹性的柄部;此机壳具有收容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端的收容沟;用于安装上述多个接触器每个的安装沟;倒向上述电路基板插入上述收容沟方向的盖部;与上述盖部相连,设置成能相对上述多个接点转动且随着上述盖部倒放而突出到上述收容沟内的加压部。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各接触器具有弧状延伸的接合部,上述加压部具有能滑动地收容各上述接合部使该加压部能转动的多个结合沟。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3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加压部具有分别在两端面上的悬臂梁状的轴部,而上述机壳还具有可支承上述轴部作转动同时收容该轴部的支承沟。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加压部具有第一平坦面,随着上述电路基板的插入,上述加压部与上述电路基板相邻且转动,在上述第一平坦面邻接上述电路基板时则停止上述加压部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机壳具有盖部支承部,上述盖部支承部将提上的上述盖部支承成使所述电路基板不倒向拔出上述电路基板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6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加压部具有第二平坦面,上述各接触器与上述接合部相连且具有与上述第二平坦面邻接的加压部邻接面,借助此多个接触器的上述多个加压部邻接面使上述加压部的转动停止。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7的发明提供了这样的电连接器,上述接触器还设置了具有突起的停止部,而上述安装沟则设置了与上述具有突起的停止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嵌合沟。
发明效果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能够不将盖部上提而与电路基板简单地连接,此外,所连接的电路基板不易脱出,可赋予稳定的电连。还由于不易脱出,保持稳定的电连,就可提供较窄节距的连接器,这样就能提高处理能力。


图1是示明以往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例示电路基板。
图3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平面图与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5是示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加压部与接合部。
图6示明将电路基板安装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上的部位。
图中各标号的意义如下1,接触器;2,接点;3,接合部;4,柄部;5,支脚;10,机壳;11,收容沟;12,安装沟;13,加压部;13a,平坦面;13b,突出部;14,盖部;20,电路基板;21,一方的表面;22,另一方的表面;23,端子;30,接触器;31,接点;32,柄部;33,支脚;34,接合部;35,加压部邻接面;36,突起;37,停止部;40,机壳;41,收容沟;42,安装沟;42a,柄部收容沟;42b,收容与接合部相连部分的收容沟;42c,嵌合沟;43,盖部;43a,窗;44,加压部;44a,轴部,44b,端面;45,第二平坦面;46,第一平坦面;48,盖部支承部;100,FPC。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用来将所谓的FPC电路基板与母板电连,安装到母板之上。首先参考图2说明电路基板。图2(a)、2(b)所示的电路基板20在一方的表面21上设有未加图示的电路等,而在另一面22的一端上设有按预定间隔排列的许多端子23。各个端子23与电路基板20上的各电路连接。电路基板20上的电路与母板上电路之间的电信号收发通过这多个端子23进行。
图3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图3(a)为平面图,图3(b)为正视图。图3中示明了多个连接器30与机壳40。图3中示明,各接点30有与图2所示电路基板20的各个端子23相接的接点31,与接点31相连且具有弹性的柄部32,焊接到母板接点上的支脚33,与后述加压部接合的接合部34。此多个接触器3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能给所连接的电路基板以电连性能。具体地说,能从母板的接点通过支脚33,柄部32,接点31将电信号给予所示端子23。
接触器30的接合部34能使后述的加压部转动。接合部34的详细结构见后述。图3(a)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具有接合部34及与之相连的加压部邻接面的部分是敞露的,但也可由后述的盖部覆盖而不露出。
接触器30是把青铜或铜等金属薄板经冲压加工冲切成所需形状,于表面上镀以镍、镍锡等合金、金等制成。镀金属是为了防侵蚀,在金属受侵蚀显著的场所即接点处可厚镀而其它部分与接点处相比可薄镀。例如,镀层时可将冲切成所希望形状的金属薄板组成的接触器的基体材料浸渍于电解浴中,通过电解镀层进行。另外,也可以采用迄今所知的任何装置与方法。
如图3所示,机壳40具有收容图2所示电路基板20一端的收容沟41,用于安装各接触30的多个安装沟42;倒向电路基板20插入收容沟41的方向(箭头A所示方向)的盖部43;与盖部43相连,设置成能相对这多个接点31转动,随着盖部43的放倒而突出到收容沟41内的加压部44。加压部44在两个端面上分别具有悬臂梁式的轴部44a,机壳40中对轴部44a作可转动的支承,还设有收容轴部44a的未图示的支承沟。本发明中,支承沟的设置是用于在把电路基板插入收容沟41而碰撞加压部44时,防止不使加压部44转动而压入电路基板的插入方向中。通过设置此轴部44a与支承沟,就能以轴部44a为中心可靠地转动将与加压部44相连的盖部43上提。支承沟例如可以是在把加压部44安装到机壳40中时,使轴部44a能从机壳40的上部插入的U字沟或是于轴部44a的延伸方向中呈凹形的孔穴。本发明中若是电路基板碰撞加压部44使得伴随电路基板的插入两转动加压部44而能上提盖部43时,则也可不设此轴部44a与支承沟。
图3(b)示明接点31从下方突出到收容沟41内的情形,还示明了盖部43倒向箭头A所示方向。机壳40例如是由PPS(聚苯撑硫)树脂、LCP(液晶聚合物)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的塑性树脂材料,注入模具中,经冷却硬化制成。本发明中也可用其他任何绝缘材料来制造机壳40。
下面参考图4所示剖面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接触器30包括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上所设端子相接的接点31;与接点31相连,沿机壳40内下部延伸,可使接点作业下移动的具有弹性的臂部32;为焊合到母板上所设接点上而从机壳40延伸出的支脚33;沿机壳40内的上部延伸为与加压部44接合而作弧状延伸的接合部34。
图4中,接触器30还具有与接合部34相连的加压部邻接面35;用于将接触器30装定于机壳40中而具有突起36的停止部37。
接点31配置成突出到机壳40的收容沟41内,为了可靠地与具有一个面的端子23触合,取朝向前端时横剖面缩小而能保持预定接触压力的形状。剖面缩小的结果即使二维方向中有稍许错位也能接触,从而可保持接触。至于接点31的前端既可取尖状也可取圆角形。
柄部32具有弹性,设置于形成有允许上下活动的间隙的安装沟42内,在图2所示的电路基板20未插入时,它将接点31保持成突出于收容沟41内,插入后,在借助加压部44,通过电路基板20压向下方时,使接点31保持对电路基板20上所设端子23的接触,收容于安装沟42内,在取出电路基板20的情形,则使接点31回到突出到收容沟内的原有位置。
支脚33从与机壳40的收容沟41设在的一侧相反一侧的下部取出,沿着图2所示电路基板20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支脚33焊合于母板上,由此能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固定安装到母板之上。本发明中也可另设通过螺栓的孔,用螺栓进行对母板的安装。
接合部34经收容沟41设于机壳40内的沿上部延伸的前端上,取按弧状延伸的形状,与此相对应,加压部44中设有沿接合部34的延伸方向与其相反方向能滑动地收容该接合部34的接合沟。为使加压部44转动,通过对弧状延伸的接合部34设置能沿其延伸方向或其相反方向滑动的接合沟,便可使加压部件转动,或者如上所述,通过于加压部44的端面上设置悬臂梁状的轴部44a同时于机壳40中设置支承沟,则随着电路基板的插入,就能使加压部44以轴部44a为中心作可靠与恰当的转动。
接合部34中设有连续的加压部邻接面35。加压部44。在加压部44中无平坦面而接触器30之中也无平坦面时,加压部44将继续转动。为此应有使加压部44的转动适当停止的机构。本发明中于加压部44上设有第二平坦面45而于接合34中于相连续的部分中设置加压部邻接面35,这样当第二平坦面45与多个接触器30的多个加压部邻接面35相邻接时,加压部44便不再转动而停止。这是由于这多个接触器30的多个加压部邻接面35与第二平坦面45之间产生了摩擦阻力,使转动停止。本发明中为了能恰当地停止上述转动,加压部邻接面35与第二平坦面45两者的面积越大越好。
接触器30还包括具有突起36的停止部37,后者用来将接触器30固定于机壳40之中。停止部37如同与柄部32与接合部34中相连续的部分那样,不是沿水平方向而是沿铅直方向延伸形成。这样,不论以多大的力作用于水平方向上,也不会朝水平方向移动而能固定于规定的位置上。此外,停止部37在其铅直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处设有突起36,由于此突起36能嵌合机壳40中所设安装沟42的突起嵌合沟中,因而不论以多大的力作用于铅直方向,也不会朝铅直方向移动而能适当地固定。具有这种突起36的停止部37可通过压力机壳40中所设嵌合沟而安装。
下面说明机壳40。收容沟41收容图2所示电路基板20的设有多个端子23的一端。此多个安装沟41收容多个接触器30的柄部32、接合部34相连的部分以及具有突起36的停止部37。收容柄部32的柄部收容沟42a形成为,具有能使弹性柄部32上下移动的空隙,延伸到机壳40内的下部。此外,柄部收容沟42a为使接点31突出到收容沟41内而连续地形成于收容沟41中。收容与接合部34相连部分的收容沟42b可作为能插入接合部34的插通孔。收容与嵌合停止部37的嵌合沟42c为了可不沿水平与铅直方向移动,能取作为可进行嵌合的嵌合沟。此外,在嵌合沟42c中,可于对应于设置停止部37的突起36在铅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位置的位置处,设置相应形状的突起嵌合沟。嵌合沟42c形成于嵌合停止部37的面积中,可通过将包含突起36的部分压入而插入。
盖部43形成为配置于收容与接合部34相连部分的收容沟42b的上部,取可以上提倒放的结构。盖部43要能在放倒时收容于机壳40之内,而为了使与接合部34相连的一部分露出,形成了许多窗口43a。盖部43构成为倒向插入电路基板的方向而沿其相反方向上提。此外,这多个窗口43a设置成用来将接合部34像钩子形式与加压部44接合。
加压部44与盖部43相连,设置成能相对多个接触器30的多个接点31转动,随着盖部43的倒下而突出到收容沟41内。加压部44如图4所示,剖面呈圆角形,成为一方为长的大致呈矩形的部分与接合部34以及相邻的半圆形部分相结合的形状,在盖部43倒下的状态下,它的大致如矩形的部分的一部突出到收容沟41内。本发明中,不限于图4所示剖面形状,在盖部43提上的状态下,若成为不突出到收容沟41内的形状时,它的取大致矩形的部分例如也可以是椭圆等任何一种形状。此外,为了加大上述摩擦阻力得以合适地停止,可以于加压部44的表面上贴附橡胶等摩擦阻力大的材料,或是由橡胶等具有高摩擦力的材料来制造加压部44。
现在参考图5更详细地说明加压部与接合部。图5(a)例示加压部的一部分,图5(b)例示接合部的一部分。图5(a)中与加压部相连的盖部以虚线示明,图5(b)中与接合部相连的部分以虚线示明。图5(a)中所示加压部44与图4的相同,剖面呈圆角形,成为一方为长的大致矩形部分以及与接合部34相邻的半圆形部分相结合的形状,呈沿着未图示的接触器的排列方向延长的形状。此外,于该接触器排列方向延长的加压部44的两端面44b之上,设有悬臂梁状的轴部44a。轴部44a呈棒状,从端面44b沿上述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在图5(a)中虽将轴部44a以棒状形式示明,但其长度与直径则可根据机壳40中所设支承沟的形状等决定。加压部44可转动地设置于机壳40之内,以轴部44a为中心转动。此外,加压部44由于倒成圆角,因而例如当从加压部44的箭头B的示向对其下部加力时,如箭头C所示,与时针走向相反向左转动。图5(a)所示的加压部44由于剖面为大致的矩形,而形成了第一平坦面46和在其里侧表面上的未图示的第二平坦面。这两个平坦面当与电路基板表面和加压部邻接面邻接时成为表面相互邻接的状态,将产生大的摩擦阻力而停止加压部44的转动。本发明中将这些平坦面设计成,它们在与上述表面相邻接时,使与加压部44相连的盖部43至少是在沿铅直方向中呈竖立状态。此外,于加压部44的表面上形成了可滑动收容取弧状延伸形状的接合部的接合沟47。此接合沟47的形状与接合部的形状相对应,构造成使接合部能随加压部44的转动于接合沟47内沿此接合部的延伸方向或其反向滑动。图5(a)示明具有接合部的接触器的,在把接合部安装到预定位置时插通的窗口43a。
图5(b)所示的接合部34在沿多个接触器的排列方向(箭头D所示方向)观察时,呈弧状延伸的形状。这些接合部34通过图5(a)所示的窗口43a,收容于设在加压部44中的接合沟47内,配置成与加压部44的半圆形部分相接合。当设于机壳内的支承沟为U字沟时,由于只是将轴部44a配置于此U字沟内和将接合部配置于接合沟47内的结构,就能简便地安装和卸下。此外由于是与半圆形部分接合的结构,故容易沿将盖部43上提的方向转动,此接合部34的弧状延伸长度只要是能与接合沟47相接合,任意长度均可,例如可以是形成弧的圆周的1/4~1/3的长度。再有,若取弧形时,不限于圆弧,也可是椭圆周的一部分或是钩形。
最后参看图6详细说明将电路基板安装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的步骤。在图1所示已有的电连接器中,如前所述,是在预先将盖部上提后再将电路基板插入收容沟内,但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则不必将盖部43上提。如图6(a)所示,当把在一端以预定间隔排设有多个端子的电路基板20插入收容沟41内时,就会在收容沟41内与突出的加压部44冲突。当将电路基板20进一步插入,加压部44与电路基板20的表面邻接,伴随着电路基板20的插入,加压部44转动,与加压部44相连的盖部43上提。
如图6(a)所示,为使加压部44停止转动,除第二平坦面45之外,还于第二平坦面的里侧表面上设有第一平坦面46,当插入的电路基板20的表面与第一平坦面46邻接配置时,便会产生大的摩擦阻力得以可靠地停止转动,因而平坦面的面积以大为宜。
本发明中除在加压部44中设有第一平坦面46与第二平坦面45之外,为了防止盖部43倒下抽出电路基板的方向,还设有支承盖部43的盖部支承部48。盖部支承部48可在有多个接触器30排列方向上的机壳40的两端部上设置两个。盖部支承部48只要是能将盖部43支承成在倒下的结构即可。
图6(a)中,电路基板20的一端在插入收容沟41中时,第一平坦面46与电路基板20的表面邻接,第二平坦面45与多个接触器30的各接合部34相连的加压部邻接面35邻接,盖部43由盖部支承部48支承。由此,使加压部44停止转动。盖部43静止于起立状态下。这样,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特别能在不提上盖部43下将电路基板20插入,也即能以一道工序提上盖部,插入电路基板。此时,设于电路基板20中的各端子与突出到收容沟41内的多个接触器30的各接点31接合。
如图6(b)所示,将起立状态的盖部43倒向电路基板20的插入方向。随着盖部43的倒下,加压部44,加压部44以与盖部43上提时的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此外,加压部44,随着转动突出到收容沟41内。当盖部43倒向到最终位置,倒收容于机壳40内。突出到收容沟41内的加压部44将收容于收容沟41内的电路基板加压向下方。设于电路基板20上的各端子与多个接触器30的各接点31在相接触的状态下压向下方。接点31,由于与接点31相连具有弹性的柄部32施加有返回原位的力,就是有某种力作用于电路基板20上而上移时,也能与端子保持接触。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盖部43倒下时能通过接合部34将加压部44保持于压向下方的状态,只要有稍许的力作用于取出电路基板的方向,加压部44也会沿倒下盖部43的方向转动,因而没有必要使盖部43停止转动。
以上参照附图所示实施形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式,接触器的个数、接点突出位置、加压部的剖面形状、盖部的形状与大小、盖部支承部的形状等,是可以取任何形状与大小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在一端具有依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端子的电路基板上提供电连,它包括多个接触器,各个接触器具有与上述各端子相接的接点,与上述接点相连且具有弹性的柄部;机壳,该机壳包括收容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端的收容沟;用于安装上述多个接触器每个的安装沟;倒向上述电路基板插入上述收容沟方向的盖部;与上述盖部相连,设置成能相对上述多个接点转动且随着上述盖部倒放而突出到上述收容沟内的加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多个接触器每个具有弧状延伸的接合部,上述加压部具有能滑动地收容各上述接合部使该加压部能转动的多个结合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加压部具有分别在两端面上的悬臂梁状的轴部,上述机壳还具有可支承上述轴部作转动同时收容该轴部的支承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加压部具有第一平坦面,随着上述电路基板的插入,上述加压部与上述电路基板相邻且转动,在上述第一平坦面邻接上述电路基板时则停止上述加压部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机壳具有盖部支承部,上述盖部支承部将提上的上述盖部支承成使所述电路基板不倒向拔出上述电路基板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加压部具有第二平坦面,上述多个接触器每个与上述接合部相连且具有与上述第二平坦面邻接的加压部邻接面,借助上述多个接触器的上述多个加压部邻接面使上述加压部的转动停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上述接触器还设置了具有突起的停止部,而上述安装沟则设置了与上述具有突起的停止部的形状相对应的嵌合沟。
全文摘要
提供了能简单连接,不易脱出,可保持稳定连接的电连接器,它是用于在一端具有依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端子的电路基板上提供电连的电连接器,它包括有多个接触器(30)以及机壳(40),各个接触器具有与上述各端子相接的接点(31),与上述接点相连且具有弹性的柄部(32);此机壳具有收容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一端的收容沟(41);倒向上述电路基板插入上述收容沟方向的盖部(43);与上述盖部相连,设置成能相对上述多个接点转动且随着上述盖部倒放而突出到上述收容沟内的加压部(44)。
文档编号H01R9/00GK1815814SQ20051008496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日
发明者山田正治, 桥本武 申请人:日商宽氏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